《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 第1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听到这话,不只是中年农民不乐意了,连周围的人也都纷纷反唇相驳。一人言辞凿凿地高声道:“想当年,骠骑将军就凭几万军队就将百万黄巾贼杀得闻风丧胆!而漠北鲜卑人也是被骠骑将军给灭掉了。现在,加上前面去了辽东的张郃将军的大军,骠骑将军在辽东也有了十几万雄兵,难道还不能将辽东蛮子打回老家吗?”
    这话说到了所有人的心坎上,周围的人们登时大声叫好起来。年轻人叹了口气摇了摇头,他觉得这些一天到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哈哈把战争的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百姓们对北疆军的期待非常高,但不知如果北疆军最后不利,百姓们会做何敢想。
    五天之后,曾炩率领大军来到辽东属国的昌黎城,公孙瓒和张郃联袂出迎。
    自从遭遇辽东联军的突袭,丢城失地开始,公孙瓒就很清楚,大汉国的诸侯,再也不会有他公孙瓒这一家。 不管是兵败自杀,还是归顺高句丽都是如此。那时候,他虽然向曾炩发出了求救信,但是他不相信曾炩在面临中原诸侯的强大压力之下,还会出兵帮助他。
    虽然曾炩实力强横,但是在他的周围,围了一大群的虎狼般的诸侯。而且辽东各族来势汹汹,实力强大。曾炩来救援,人少了起不到作用;人多了,曾炩必须得面临后方有失的危险,但是,曾炩是承担不起后方有失的后果的。
    退一万步说,就是曾炩冒着后方有失的危险,前来救援他,那么,大家都是一方诸侯,人家曾炩不可能没有任何要求的来救援他。但是现在他的地盘已经丢失殆尽,拿什么来回报人家?即使人家看着昔日交情以及同为大汉国臣子的份上不说,自己能有那么厚的脸皮吗?而且,曾炩本来就是一个以商人起家的人,那对利益肯定是会非常看重的,他可能不提出要求吗?
    到此时,公孙瓒知道,他能够拿出的,就只有他的效忠了,因为他失去了其他一切的可以回报人家的资本。
    隔着老远,曾炩就看见了等候在城外的公孙瓒和张郃。
    曾炩也只得跳下马来,毕竟,此时的公孙瓒虽然实力尽去,但是他仍然是一方诸侯,这起码的尊重还是要表达的。而且,他的老师卢植此时也在骠骑将军府效力,卢植是曾炩的师叔,那么,论起来公孙瓒也是他的师兄了。这一层关系虽然不重要,但是却是不能不管,至少在外人面前还是要表现一下的,不管这是真情也好虚伪也罢,也不管他曾炩愿不愿意,都必须得去做一做。
    来到公孙瓒面前,曾炩笑道:“伯珪兄,久违了!”
    公孙瓒却是不敢摆谱,说起来,曾炩还是他的顶头上司,因为曾炩以骠骑将军领冀州、幽州、并州和漠北都护府的军政,也就是说,这四个州级行政区的所有官员,都是他曾炩的属下。以前,他自恃实力雄厚,可以不将这层关系放在心上,可以阳奉阴违。但是,现在他没有了那个实力,而且性命都是人家救的,他已经失去了那种高傲的资格。公孙瓒身为一方诸侯,这样的事情他还是很清楚的,曾炩称呼他一声“伯圭兄”,那是给他面子,是人家讲礼节。即使人家直接叫他名字,甚至鸟都不鸟他,他也不能说什么。
    公孙瓒向前急行几步,对曾炩行了一礼,说道:“将军折杀公孙瓒了!”
    之后,曾炩带着吕布等一行人,跟着公孙瓒和张郃进了昌黎城。
    公孙瓒请曾炩坐主位,曾炩推辞一番,这才和公孙瓒一起坐了主位。
    曾炩问张郃道:“隽义,如今辽东的情势如何?”
    曾炩在三天前就已经得到了张郃大胜的捷报,但是因为是在行军途中,并不知道此时辽东的具体情况。
    张郃回答道:“回禀主公,自从辽东联军在昌黎城下吃了两次大败仗,就再没有西进了。此时的辽东联军,已经全数退回了襄平城。据潜伏高句丽等地的情报人员的报告,扶余、三韩和高句丽都在后方征集援军。看来,他们是想集中一切力量之后,再来和我们决一死战。”
    此时的辽东各族联军,在经历前期的攻城略地和昌黎大战的损失之后,已经只剩下了六万军队了。如此的力量,明显不是曾炩大军的对手。要知道,此时骠骑将军府在昌黎的大军,已经达到了十一万,而公孙瓒军能够参战的军队,也还有五千人左右,基本上是辽东联军的两倍。而且,北疆军的战力不是辽东联军能够比拟的。
    做出这样的决定,虽然无奈,但是无疑是明智的。
    从敢于下达这样一个命令,就可以看出来,此次联军的主帅,也就是高句丽的那个公主高雅兰是很有一些料的,并不是什么无能之辈。
    只是,她没想到,张郃居然敢将在阳乐的三万大军全数带出城,并大胆的绕到攻击昌黎的联军后方,先是趁高句丽大将高昌不注意,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然后火速北上,和公孙瓒一起夹击昌黎城下的联军。
    这也不能算是她高雅兰的失误,而只能说是领兵将领太过无能。十万大军,居然被三万大军全歼,这样的战果,的确很让人无语。
    所以,高雅兰果断下令西进的联军火速后撤到襄平。集中力量,暂时和骠骑将军的大军对峙。等到后方的援军到达了,再以优势兵力攻击北疆军,这是辽东联军唯一的取胜希望。这是一个典型的以空间换取时间的方法,因为北疆军匆匆来到,后勤辎重一时肯定跟不上,而公孙瓒已经被打残,拿不出物资让北疆军迅速东进,这些为联军赢得了调集兵力的时间。
    了解完军情,曾炩正准备离开,公孙瓒说话了。
    公孙瓒的神色不是太好,但是他还是坚持说出来了:“将军,不知我能否追随于你?”
    曾炩一愣,听这话的意思,公孙瓒难不成想投靠他?
    公孙瓒说道:“公孙瓒身为大汉国的戍边将领,没有守好大汉国的疆土,以致其落入敌酋之手。如今将军挺身而出,为光复我大汉土地而奋斗,公孙瓒很是惭愧。本来,我应该自裁以谢天下。但是公孙瓒希望能够看见我大汉疆土尽复的那一刻。所以,公孙瓒愿意追随将军,还请将军不要拒绝。”
    曾炩说道:“伯珪兄,我们同为大汉国的臣子,虽然有从属之分,但是却没有什么追随之说。还请伯珪兄不要再提起,免得其他诸侯说我曾炩趁人之危、落井下石。”
    公孙瓒说道:“公孙瓒是真心愿意归附将军,难道将军是看不起公孙瓒,认为公孙瓒没有资格追随将军吗?”
    曾炩苦笑道:“伯珪兄,你这真的是难为我了!”
    公孙瓒正色道:“还请将军应允!”
    曾炩问道:“伯珪兄,这是你个人的意见,还是你们大家的想法?”
    公孙瓒笑道:“在下的麾下,都和我是一个心思。再说,将军南征北战,为我大汉国立下了不世之功。而且将军平匈奴、灭鲜卑,为我大汉国开拓万里江山,实乃不世出的英雄人物,我等能够追随将军,实在是我等的福分。”
    这时候,公孙瓒的两个弟弟公孙越、公孙范和儿子公孙续以及麾下的王门、田楷、邹丹、关靖和严纲等人也纷纷向曾炩表示愿意归附。
    曾炩这才相信公孙瓒是真心愿意归附,曾炩笑道:“既然伯珪兄愿意与曾炩共同战斗,那么曾炩要是再不同意,那倒是曾炩的不是了。”
    公孙瓒等人一起再次向曾炩见了礼,齐声说道:“参见主公!”
    曾炩笑道:“能得到各位的帮助,曾炩很是高兴,各位请起!”
    
    

第十七章 刘备的决定
    (今日第三更送上,求票票和收藏)
    就在曾炩在辽东和辽东诸族联军鏖战的时候,中原各路诸侯却是在酝酿一个“反曾炩同盟”,而发起人,正是袁绍。 。
    本来,袁绍是想将所有的诸侯全部联合起来,形成一个类似“反董卓联合军”的组织。但是,此时袁绍和袁术、孙坚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和曹操的关系也闹得很僵,另外,曾炩早一步较好孔融和陶谦,这一系列的情况使得袁绍最初的计划落了空。
    不过,他还是争取到了刘岱、韩馥、王匡和张扬的支持,五路诸侯组成了一个包围曾炩的“反曾炩同盟”。
    刘备也得到了袁绍的信件,而且最初他也是很心动的。毕竟,袁绍等五路诸侯加起来有四十多万大军,如果再加上他刘备,兵力将占据压倒性优势。那么,成功攻占冀州也是很有可能的。
    不过,就在刘备准备回复袁绍的时候,孙乾找上了他。
    孙乾一见刘备,就急忙问道:“主公,听说袁本初给你来了信?”
    刘备说道:“的确有此事,公祐为何有此一问?”
    孙乾问道:“主公打算如何回复袁本初?”
    刘备说道:“我打算和他们组成联盟。”
    孙乾大惊,急急忙忙的说道:“主公,万万不可啊!”
    刘备疑惑的问道:“和袁本初等人结成同盟,我们能够得到许多的利益,为何不可?”
    孙乾问道:“主公,你就真的能够保证,袁绍等人的联盟能打败骠骑将军吗?”
    刘备问道:“难道不能吗?”
    孙乾笑道:“袁绍等人的士兵都是些什么样的士兵?主公对这个应该很清楚吧?而骠骑将军的军队又是怎么样的军队?那是真正的虎狼之师啊!这些年来,骠骑将军打了多少硬仗?为大汉国开拓了多少疆土?这都是这些军队取得的啊!”
    刘备道:“他们虽然很厉害,但是毕竟人数有限啊!俗话说‘双拳难敌四手’,如果加上我的军队,联盟的军队就超过五十万了,而骠骑将军留在冀州的军队不过是十八万,我们将是他的三倍!”
    孙乾说道:“主公,这仗不是这么算的!骠骑将军留守冀州的军队的确只有十八万,但是他在并州还有十二万大军,在幽州和漠北都护府也还有不少于六万大军。 。最主要的是,要是骠骑将军感到后方有危险了,他万一放弃辽东,回师攻击我们,而我们没有能够在他回师之前占领冀州,到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刘备目瞪口呆,这是很可能的,毕竟骠骑将军的重心还是在冀州。
    孙乾说道:“其实,这不只是能不能成功的问题,从其他的方面来讲,主公也不能在这个时候和袁本初他们一起在骠骑将军的背后捅刀子。”
    刘备说道:“公祐请讲,备洗耳恭听!”
    孙乾说道:“第一,骠骑将军此时是背负着抵御外辱的名义,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此时,任何心向大汉国的大汉官员,不但不应该趁机攻击,反倒是应该大力帮助他。即使就是不帮助,至少也不能落井下石,背后捅刀子。要是这么做了,必定落得个不忠之名。主公身为汉室宗亲,乃是中山靖王的后裔,更是不能在这个时候伙同外人攻击骠骑将军。”
    刘备点点头,说道:“公祐所言实在是对极了,备受教。公祐既然说了第一,想必还有第二第三吧?”
    孙乾说道:“第二,骠骑将军对主公有恩。当年,主公在涿郡起事事,是骠骑将军给了主公大力的帮助。主公应该清楚,要不是骠骑将军当年的帮助,主公不可能有后面的大力发展。当时骠骑将军的帮助,对主公来说,绝对是雪中送炭。前年,主公率领大军参加讨董,受到袁公路的羞辱,就连主公的兄长公孙伯珪都没有出面为主公解困,这时候,是骠骑将军出面维护了主公的面子,这又是一大恩情。如果现在主公此时对骠骑将军下手,那么主公必将落得一个不义之名。”
    刘备有点被惊呆了,要是真的背负上一个不忠不义知名,那么,他刘备也不用混了。特别的是,他刘备是以忠义来标榜自己的,要是失去了忠义之名,他刘备凭什么来拉拢人才?要知道,在这个时候,谋臣武将都是看重忠义二字的。
    孙乾继续说道:“第三,骠骑将军府领冀州、幽州、并州和漠北都护府军政,也就是说,这三州一都护府都是骠骑将军的领地,是得到了朝廷的认同了的。而且骠骑将军身为大汉上卿,可以说是主公你们这些一方豪雄的上官。不管袁绍等人有什么借口,都是不成立的。如果主公和他们一起攻击骠骑将军,肯定是擅自攻击上官之名,于主公不利。”
    孙乾顿了顿,说道:“现在,有四位公主生活在无极城,而且她们是在先帝驾崩之前就已经在那里生活了好几年。也就是说,她们是先帝特意送到无极城去的,而且颍阴长公主、阳翟长公主和万年公主都是到了适婚之龄,但是一直未嫁人。很明显,当时先帝是有意将两位长公主许配给骠骑将军的,只是由于当时骠骑将军已经有了妻子,而先帝担心骠骑将军抗旨不尊不好下旨让骠骑将军迎娶两位长公主,但是长公主身份尊崇,也不可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