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室子的为官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继室子的为官路- 第1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一个人遇到工作上的问题,只想着将所有的事情推到别人身上; 却不想着从自己身上分析解决的时候,他的未来成绩便已经注定。
  在李翰林看来,这一批的翰林院修撰,连带着部分有资格到御前的翰林院编修,绝大多数都不合格。
  王大人没有通天的眼力手段,自然不知道李翰林心里在想些什么,不过他同僚们的想法,他却是知道一二的,自然也就自得起来。
  等到他一点点收到了谢笙故意叫人透露给他的那些个消息,听得多了,难免就有了想法。
  “姚大人怎么在此?”王大人知道今日皇帝心情不错; 心里按捺已久的计划终于冒了头,正带着几分隐秘的兴奋要去上值,不妨在门口遇见了姚大人。
  姚大人看见王大人眼中透出的笃定,不由得叹了口气。
  “王兄,可还记得咱们当初离乡时老师的戒言?凡事三思而后行,必无悔。”
  王大人眸色暗了暗:“我自然不会忘。”
  姚大人一看王大人这模样,便知道他必然是没听进去的。姚大人叹了口气,为他让开了路。
  因为姚大人的话,王大人一时间连心里的欢喜都少了几分,只是很快,他又看到了驾着谢笙马车的捧墨正在街边买早点。
  捧墨买了东西又进了马车,待到出来时,手上自然空空如也。
  里面有人,王大人笃定。
  两驾马车错身而过,捧墨驾着马车往出城的方向而去。
  朝堂上,在皇帝狠狠地发过一次火后,朝臣们总算知道不能和皇帝拧着,得用迂回的法子来劝谏,皇帝也渐渐觉得这么早把小儿子封为亲王是有些太早了,只是还拉不下脸自己反悔,双方虽然僵着,却进入了短暂的蜜月期。
  王大人也是运气好,恰恰是底下有人向皇帝进言,不如暂缓七皇子的册封,至少等到十二三岁时,那会儿七皇子也算长成,再册封也没什么妨碍。
  另外,既然暂缓了七皇子的册封,不如就补偿在云昭容身上,原先就是要封妃,如今不如赐个寓意上佳的封号,或者,直接晋封为贵妃。
  不得不说,对于这个提议,皇帝心动了。
  所以,皇帝如今心情极好,连看着王大人时,面上也有了笑模样。甚至还叫人取了一幅前朝大家的画作来欣赏。
  王大人今日伴驾,自然要显摆显摆自己的学问。他肚子里有几分墨水,又在翰林院呆了快四年,对于这么有名的大家,自然如数家珍:“这位大家出身寒门,却自自小聪敏……”
  皇帝自己能力不低,在宫中这么多年,鉴赏水平上不知道比王大人高到哪里去了,如今听王大人自得的说着该画作者生平,不由得皱了皱眉。
  王大人心中一凛,赶忙住了口,同皇帝告罪:“臣从来只听说过这位大家,如今头回亲眼见到真迹,一时得意忘形,还请皇上降罪。”
  “不过一时之失,”皇帝是想看这人想做什么没错,却也不想落个叫人因言获罪的名头,真不喜欢,缓缓调离就是。法子可有的是。
  “多谢皇上,”王大人态度更加恭谨,“若说起来,我等数人之中,鉴赏能力最高者,当属谢修撰莫属,若是谢修撰在此就好了。”
  皇帝听了这话,瞥了钱总管一眼,钱总管点了点头,皇帝这才收回视线道:“他算什么能力高,翰林院中比他厉害的不知凡几。”
  “可谢修撰却依旧是年轻一辈中的佼佼者,”王大人眼珠子一转,道,“说来今日早晨进宫前我还看见谢修撰了。”
  “哦?”皇帝似乎是随口应了一声。
  “是,谢修撰似乎是往城外去了,”王大人似乎是无意间顺口而出,故而话才出口,就僵了一瞬,“臣、臣……”
  “他去城外做什么,”皇帝对王大人的作态丝毫不见。
  “大抵是见时光正好,出门游玩吧,”王大人犹豫片刻,“还有一事臣不知当讲不当讲。”
  “说吧,”皇帝一眼就看穿了这王大人的把戏,分明早就欢呼雀跃着要告子和的状,却还总拿些不知当讲不当讲,偶遇之言来做掩饰。
  这叫什么?又当又立?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皇上仁慈,微臣看不得皇上被人蒙蔽,”王大人做出一副我都是因为被皇上感动了才说的模样,“皇上您叫谢修撰回家反省,可微臣听说,谢修撰自打回家之后便时常四处拜访亲友,或是出门游玩,这……这分明是将皇上您的慈心置于不顾啊!”
  王大人一套唱念做打下来,十足是个忠君的臣子,往日这样的拿到皇帝面前的事情,不管告状的是什么心思,被告的都会给人留下不小的坏印象。
  王大人按照一贯的法子来用,倒是没太大的指摘之处,只是用错了对象。
  论先入为主,王大人又怎么比得上从小几乎长在面前的谢笙?尤其是,皇帝还因为朱皇后的小小请求而去查了事情的始末。
  朱皇后看了面前宫人的重演,也不禁对谢笙说道:“也就是你了,敢用这样的法子,若换了旁人,只怕早已经被他打压下去。”
  “可不就是我?”谢笙道,“我也就是仗着姑姑和姑父宠着我,才敢如此行事了。只是我也没想到,他还真敢把以前告状那一套搬到姑父眼前。”
  “这倒是,”朱皇后说的却是她和皇帝宠着纵着谢笙一事。她转念一想,如今有她在,未来有严瑜在,只要谢笙保持本心,不做什么出格之事,谢笙自然富贵无忧,权势不愁。
  想到此处,朱皇后也没了再看下去的心思,只问:“皇上最后是怎么说的?”
  “回娘娘,皇上说‘是朕许了子和回去反省,却也不必非得拘在家里的’,”随后不等朱皇后问,那人便自发补充道,“王大人当时便脸色大变,想要告罪,此时皇上又说‘子和是朕从小看着长大的,从小养在宫里,说是自小受朕亲自教导也不为过,可惜如今出去了,却不爱宣扬’,随后皇上就让王大人先退下了。”
  朱皇后听罢,唇角勾起笑意,问谢笙:“如今你可满意?”
  “劳动姑姑、姑父为我筹谋,”谢笙恭敬的对着朱皇后行礼,又笑道,“姑父的过会儿再补。”
  这事儿过后,谢笙自然在皇帝的授意下回了翰林院继续轮值做事,旁的翰林满心欢喜,等着王大人继续安排谢笙堵为数不多的枪口,王大人当晚却生了一场急症,一早就告了假,缠绵大半月才好。
  等回来之后,王大人再看见谢笙都是恭谨有加,便是连言语中,也不敢再带出些什么了。一时间倒成了翰林院一大奇景。


第212章 更新
  封王之事到了最后; 似乎还是不了了之,作为妥协,云昭容一步登天; 做了贵妃,只差一步,便是有副后之称的皇贵妃。
  可谁都知道; 在有皇后的情况下; 是根本不设皇贵妃的。
  前朝和皇帝算是和平解决问题,可后妃们高高在上多年; 真的甘心被云氏一个死过丈夫的二嫁寡妇踩在头上?皇帝宠爱七皇子到想要封亲王的事情; 真的在诸位皇子心中水过无痕?
  恐怕都是假话。
  等到谢笙再次回到宫中; 自是不难发现平静表面下的暗流涌动; 也只得皇帝才会觉得,他的儿子们一个个兄友弟恭了。
  “王大人早; ”谢笙今日本是休沐; 却偏生换了一身衣裳进宫; 恰巧遇上了王大人。
  王大人看见谢笙; 脸上神色迟疑片刻,才有些僵硬的笑了笑:“谢修撰。”
  “今日倒巧,竟遇上王大人当值; ”王大人去皇帝处; 谢笙也正好要先去面见皇帝,才好自去,便正好同路。
  “是啊; 这可真是巧了,”王大人自以为悄悄去看谢笙。
  谢笙常常进宫,往来的宫人几乎没有不认识他的,故而大都恭谨的避开,这和王大人平日进宫的情形完全不同。
  谢笙看了王大人一眼,才笑道:“王大人怎么如此看我。”
  王大人这才发现,自己的动作已经有些过了,正待要说话,不妨前面已经传来人声。
  “子和?”对面慢慢走来的,正是三皇子和四皇子。
  四皇子看也没看一旁的王大人,越过三皇子上前一步道:“我还说你今日不当值,必定会在家里歇着呢,三哥却说你定然舍不得皇后娘娘处的点心,必然会进宫来,果然还是三哥说对了。”
  不是说谢笙是太子伴读?王大人一脸懵的行礼。
  三皇子免了他的礼,也没理会他,而是对谢笙道:“我说你一定会来,三弟却不相信,非要拉着我在这里等你。”
  “日后三哥说的,我必然都会信的!”四皇子似乎还是入如旧年一样,事事不愁。
  这些年来,三皇子四皇子闹掰过,也和好过,可当年出了那样的事,两人还是等到年纪渐长,尤其是在严瑜做了太子之后,两人没了指望,关系才真真缓和,成了皇家难得的兄弟。
  不过谢笙相信,要是能有更进一步的机会,两人也必然会再次毫不犹豫的撕破脸皮。这才是皇家。
  “我要先去向皇上请安才能过去,”谢笙道。
  “无妨,”三皇子回答道,“我们都还没去呢,二哥五弟还没进宫,咱们先等他一等,你也与我们一起吧。”
  王大人走在一旁,恨不能把自己的存在感缩到最小,他想起旧日针对谢笙的事情,就好像是做梦一样。
  “我与你们一起过去,会不会不太好,”谢笙有些犹豫,若是还有别的皇子伴读也就罢了,偏生只他一个。
  “有什么不好的,”三皇子道,“咱们今日是家宴,又没什么外人。再者,上回二哥还说许久没有看见你了,想叫你一道去狩猎,都寻不着人。”
  三人说了一路,王大人就听了一路,等看见谢笙站在诸位皇子身边不落下风,甚至连废太子都对他客客气气的时候,王大人也再做不出什么其他表情了。
  似乎当这一切都发生在谢笙身上的时候,总是能叫人觉得,应当是合乎情理之中的。
  诸位皇子同处一室时,哥哥弟弟喊的欢快,人人说话时脸上都带着笑,似乎他们从来都这么要好。
  谢笙却是面上笑得轻松,心里的弦都绷紧了,半点不敢放松。龙子龙孙可没有哪个是真正好相处的。
  “听说二哥日前新得了个儿子?”四皇子不坏好意道,“这都是老几了?十一还是十二?二哥可真是厉害,父皇也只得咱们几个而已。”
  “不过也是,二哥每日闲的没事,还是生孩子好玩些。”
  英郡王脸色不变,去堵四皇子:“二哥我没什么本事,也只能在府里玩乐了。倒是四弟,成亲的日子也不短了,连五弟都有了嫡子,怎么四弟膝下还是如此凄凉?”
  得,一个比一个扎心。
  谢笙和三皇子对视一眼,都有些无奈。
  英郡王和四皇子不对盘,都是老黄历的事儿了,平日还好,只一遇上,必然会互相挖苦几句才甘心。
  五皇子很快赶了过来,瞧见几人都到了,连声给头上的几位兄长道歉。
  说来如今庄妃身份不低,三皇子四皇子的母妃与母家各自伤了元气后,三方的差距已经缩小了许多,只是五皇子从小养成了习惯,对人总是客客气气礼让三分。尤其是在上头几位皇子面前,更是如此。
  “子和怎么不说话?”四皇子随意和五皇子打了招呼,就又继续和英郡王针锋相对,见说不过英郡王,就想找个外援。
  谢笙有些苦恼的挠了挠头道:“可是我媳妇都没娶回来呢,我能说什么。”
  谢笙突然来了这么一句,在场诸人俱是一怔,方才那有几分剑拔弩张的气氛,也立时变得轻松许多。
  英郡王道:“看来咱们子和是着急了,改日温相进宫时,咱们一道帮着你催催。”
  “那可别!”谢笙赶忙道,“其实都定的差不多了,只是我自个儿这么一说,何况我也算快的了,像……像我两个好友徐兄秦兄,比我大了这么多,却也才成婚不久,慌什么。”
  谢笙原本想说严瑜连媳妇都还没定下是谁呢,比他慢多了,可话到嘴边,愣是连字都没露,就转到了徐渭秦方身上,半点没沾上严瑜。
  在场中人,除了四皇子外,都敏锐的察觉到了谢笙先前想说的或许并不是徐渭两个,再一细想,自然也就心照不宣。
  不多时候,钱公公新收的小徒弟走了进来,同几人道:“皇上宣召。”
  几人不敢耽搁,赶忙一道起身,往前头去了。
  皇帝见了几个儿子,也没什么好说的,只是勉励几句。等到了谢笙身上,连勉励都欠奉,一句见你们娘娘去就打发了。
  诸人家宴,也没带妻儿,只帝后连上这兄弟几个,带上谢笙这个编外,气氛难得正好。
  皇帝看着底下几个儿子,突然道:“可惜小七年纪尚小,不然若是他来,也就齐了。”


第213章 补更
  皇帝这话一出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