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室子的为官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继室子的为官路- 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贵女下嫁一事,人家不嫁,难道你还要拿刀架在人家的脖子上去吗?
  哪一位贵女不是家中的珍宝,甚至一些贵女的结亲,直接联系起两个家族的纽带。
  还想让大家族用了大力气培养出来的贵女下嫁给军中将领。有本事倒是自己求娶啊,没本事便想强逼着人出嫁,可不是恶心透了吗。
  “他竟还敢拿这样的文稿来给您看?”谢笙只觉一阵反胃。
  “这只是其中一点,还有旁的呢,”周老爷子瞧见谢笙那不能接受的模样,不由笑着摇了摇头,“他出身商家,眼界有限,全然不通世家规则,他只看到了这其间的好处,却只当那些坏处都是能忽略的。”
  “采买女奴,可以缓解燕地少未婚年轻女子的状况。更能增加燕地人口。贵女下嫁,是一个信号,能够安抚将士的心,更能为军中带来更大的利益。他将自己放在安国侯外孙的立场,如此行事无可厚非。可惜……”
  “日后这样的人,不必再请进府中了,”周夫人沉着脸推开门,身后跟着同样脸色不大好的大姐儿。
  周夫人说完又对小满道:“小满,姑祖母知道你自己心里有杆秤,只是这样的人,不值得相交,甚至连他身边的人你都最好不要来往。”
  谢笙闻言点头应下,沈睿的观点让他觉得太过震惊,也太过不可理喻。原本还觉得沈睿是个不错的人,没想到如今沈睿的三观和自己的三观完全不在一条水平线上。所以正如周老爷子和周夫人所说,还是不要相交的好。
  周老爷子之后并没再说其他,沈睿和潘岳对于谢笙而言,只是一个过客,既然不会深交,又怎么值得他们花费太多的心思呢。
  谢笙原本正要起身,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老师,我有些想不明白,沈睿出身蜀州,就算他是安国侯的外孙,又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蜀州百姓对于家中女儿,一向视为珍宝,沈睿从小长在蜀州,理应不会出这么想才是。”
  “一个人的想法和行事,与他的家庭有关,你若是好奇,可以叫人从此入手,查上一查。”
  谢笙将周老爷子的话记在心里,还是决定叫人回去打探。毕竟沈睿平日的表现,实在不像是一个这么一个瞻前不顾后的人。
  沈睿为人也算是温文有礼,面对女眷的时候,更是和潘岳有着截然相反的守礼行为。让谢笙想象不出,他会说出这样的话语的心理。
  周老爷子并不排斥谢笙去查探,这世上的人有各种各样,沈睿不会是第一个,却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披着优秀伪装的人。
  事实上,周老爷子心里反倒有些感谢如今这个沈睿的出现。
  即便周老爷子恨不得能够将自己所曾经历过的事情,一五一十的掰开了揉碎了告诉谢笙,用以教导。可言语所能讲出的东西,非常有限。只有谢笙自己经历一回,才会紧紧的记在心上。
  潘岳对于人情往来不够通达,周老爷子也不觉得谢笙必潘岳好到哪儿去了。
  光看谢笙收帖子很少会去,几乎每到月底,总会有一筐帖子被处理掉的事情就知道,谢笙其实也是个极任性的人。
  “小满,你爹如今也回来了,你的六皇子伴读,还要做到什么时候?”
  周老爷子道:“若你同你长兄一般,乃普通勋贵子弟,自可无忧。只你若要走科举,便得有同窗,结交更多人脉才行。”
  谢笙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到这话,而他的答案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故而周老爷子问起,便能直接回答。
  “已经定好了,就在明年乡试之后,等得中举人功名,便去国子监参加考试。”
  “也好,以你现在的才学,会试还要再压一压,乡试却还是够的。”
  周老爷子得了谢笙准确的答复,心里一松,脸上也露出笑模样。等到来年考了举人,谢笙也满了十三,到时候进国子监,还能算年龄不大的那批。
  国子监中人员复杂,别有心思者不知凡几。趁着他还是国子监祭酒,能帮着谢笙多看顾着些,放手让他去认识些人,知道人心险恶才好。
  “考乡试之前这段日子,你千万记得,不能荒废了学业。若是有什么不懂之处,尽管来寻我或是寻你外祖。”
  谢笙忙一口答应了下来,他本就打算这么做的。
  周夫人和周老爷子多年夫妻,如何不知道周老爷子心中所想。不过谢笙被他们宠的有些过了这事,她也没法反驳。到了该宠的时候还是会宠着,毕竟谢笙一向懂事,并不因着长辈的喜欢就无法无天。
  周夫人怕周老爷子继续在这件事情上纠缠下去,便道:“好了好了,既然正事都说完了,还在这里坐着做什么,到院子里走走吧。”
  虽然外头天气冷了,可周夫人和周老爷子也习惯了要在外头时常散步,保养身体,谢笙和大姐儿陪着他们,反倒更觉得劲头足些。
  “茹娘也是,便是过来,又有什么不好,偏生惦记着旁人脸色。”
  周老爷子也有许久没有见过当女儿一样看待的李氏,心中难免想念。
  周夫人心里也想,却更能理解李氏的处境。
  “得了得了,茹娘是定边侯府的侯夫人呢,当家主母,多少人,多少双眼睛盯着她的错处呢。”
  周夫人说完,又叹了口气:“到底不如旧年在蜀州自在。”
  谢笙见状忙道:“那我可要好生努力,争取也做一回蜀州刺史,到时候老师、姑祖母你们就随我上任去吧。”
  “那敢情好,”周夫人就算知道是谢笙在哄自己开心,也高兴。就连周老爷子听了这话,也有些神往。
  大姐儿也道:“当初咱们回京之前,就防着这点,连蜀州的宅子都没敢卖呢,到时候再回去,连住处都是现成的,半点都不必改。”
  谢笙和大姐儿你一言我一语的,将周家夫妇哄得笑逐颜开,脸上虽挂满了褶子,可打从心底里,都满是高兴。
  待到那日从周家回来,谢笙便使人去查沈家之事,蜀州来往日久,好在谢笙并不着急。这会儿派人出去,少则一两月,多则年后,必定会有消息。
  谢笙休沐日后,每日白日进宫,晚饭就未必会在家中用了。有时去李家,有时去周家。
  李翰林和周老爷子时常给谢笙开小灶,若时候晚了,谢笙也不必回去,遣人给家里说上一声,直接住下便是。
  不管是李家还是周家,都有属于谢笙的屋子,甚至在周家,谢笙还有一处独属于自己的小院,就在周老爷子他们主院的旁边,在别家,这可是少主人的院子。而周家的下人,都统一称谢笙为小少爷,俨然一心一意当自家亲主子伺候。
  这日,谢笙昨夜正巧是在周家歇的,便早早起来,叫捧墨伺候了梳洗。
  “少爷,”本在谢家留守的小六子突然从外头走了进来。
  谢笙和捧墨都有些奇怪,这会儿外头天还没大亮,怎么小六子会过来。
  “大哥,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小六子点头道:“宫中传了消息出来,请少爷早些进宫,不必用早饭。”
  谢笙和捧墨对视一眼,有些不明所以,等到问清是小吴子传信后,便重视起来,直接去了前院。
  周夫人年纪大了,有些少眠,便早早的叫人起来为小满准备今日的早膳。
  “姑祖母,”谢笙身后跟着小六子和捧墨。
  “小满来了,怎么今儿这么早,”周夫人正要说她今日叫人准备的吃食,就瞧见了谢笙身后的小六子。
  “小六子什么时候过来的?”
  “他才来没一会儿呢,”谢笙道。
  周夫人知道,小六子不可能无缘无故的过来,定然是因为有什么事情,才会突然跑过来的。当下便问谢笙:“小满你可还要在家中用饭?”
  “临时出了些事情,怕是来不及了,”谢笙虽然知道宫里传话说不必在家用饭,可能就是等他进宫再用的意思,到底是舍不得周夫人白忙活一场。
  谢笙道:“姑祖母,您今儿可准备了什么好携带的点心没有?可能容我装上一些带着路上吃?”
  “有有有,”周夫人听了谢笙这话,原本低落的情绪一扫而空,立刻叫人张罗着去给谢笙拿装点心的匣子。
  “我叫人每样东西都带了不少,这一盒是你的,这一盒是小六子和捧墨他们俩的。你千万记着路上多用一些,若用不了的,让捧墨给你用荷包装上一些,到时候带了进宫去吃。”
  周夫人絮絮叨叨的说了不少话,谢笙还是一字字的认真听着,不时点头。等匣子里的东西都装好了,才和周夫人告辞离开。
  原本谢笙还该去见周老爷子,不过周老爷子昨夜因着一本好书看得忘了时辰,这会儿还没醒来,便不必打扰他了。
  谢笙紧赶慢赶的进了宫,便被早就守在边上的小吴子领着径直去了朱王妃宫中。
  “谢伴读您可来了,娘娘和殿下正等着您呢!”
  “公公可知是因着什么?”谢笙有些不明就里。
  “不过是娘娘亲自下厨做了些新菜色,不晓得口味如何,便请了谢伴读一道尝尝罢了,”小吴子口中笑眯眯的说着,手里却悄悄指了指大朝的方向。
  谢笙会意,定是因为大朝上出什么幺蛾子了。
  “小满你可来了!”
  谢笙一进门,就瞧见了坐在上首的朱王妃,和坐在左侧的二郎。在右侧偏下的位置,还设了一个桌案,不必说,谢笙也知道,那是给他的位置。
  等见过礼,朱王妃果然叫人捧了一盘子新鲜吃食上来。俱是谢笙没见过的点心。
  “这么早进宫,小满可是有些不习惯?”朱王妃见小满坐下之后,便只瞧着这一碟子点心,不由微微一笑。
  “确实不曾这么早进宫,有些不大适应,”谢笙又道,“不过能吃到娘娘这里的新鲜吃食,再多的不适应也没了。”
  “真是个会说话的好孩子,”朱王妃等谢笙和二郎都用了些点心垫底之后,才叫了人进来。
  那是个谢笙不熟悉的宫人,低着头,不大能看得清他的脸。
  “今日大朝,周御史弹劾现兵部右侍郎贪墨军需、纵容家人行凶等几大罪状……”
  随着这个宫人的讲述和学话,朝堂上那言语间的剑影刀光,都一点点呈现在谢笙和二郎面前。
  前些日子,皇帝到底将吏部的职位交到了云哲之父的头上,高家偃旗息鼓。
  为了以防高家狗急跳墙,一定要占了兵部侍郎的名额,皇帝没有直接下旨,叫谢侯进入兵部,而是暂时冷待谢侯,以观高家动静。
  原本高家消停了这么些日子,皇帝都要以为高家不再会有什么动静,预备下旨叫谢侯爷上任之时。高家支脉所出的御史,直接在朝堂上对兵部剩下的那位右侍郎发难。
  等那宫人下去,朱王妃叹了口气。见二郎和谢笙俱是若有所思,便没打扰,任他们自己去想。甚至朱王妃也没有问过他们的想法。
  过了一阵,小吴子从外头进来,给朱王妃磕头:“娘娘,时辰差不多了。”
  朱王妃这才催促着二人离开。
  谢笙在知道这件事的第一反应就是,高家要动手了。
  兵部现在只有一个左侍郎的空缺,皇帝肯定是属意谢侯去坐的。毕竟现在在皇帝心里,再没有比谢侯和朱王妃更得他信任的人了。
  何况谢家虽然已经和高家闹翻,到底谢家还是勋贵出身,加上谢侯本身持重,李氏管理内院有方,还没人拿住谢侯什么把柄。
  高家知道,想要从这件事上击败谢侯,取代他换上周家的官员做兵部左侍郎,实在困难,故而高家便将主意打到了兵部右侍郎身上。
  兵部右侍郎虽然也出身世家,却不像谢侯,铁板一块。他在兵部做了许多年,若果真是一块铁板,也没法子爬到右侍郎的位置上。也正因此,对于这位右侍郎的把柄,可以说是一抓一个准。
  “他们这是对兵部势在必得,所以柿子挑软的捏了。”
  二郎和谢笙走在去课室的路上,嘴唇的动作都极轻微,那声音,也只他们两人听得到而已。
  可不是吗,高家如能成功拉下兵部右侍郎,就能直接将兵部左右侍郎的位子全都空出来。到时候谢侯固然能成为左侍郎,可皇帝却没有另外一个完美人选放到右侍郎上头。
  高家的目的很好猜,左侍郎动不了,那么就将这个右侍郎换成高家自己的人,到时候就能凭着这个右侍郎和谢侯争一争兵部尚书的位置。
  若是运气好,能够将谢侯挤下去,左右侍郎都换成高家的人,那就算兵部尚书再忠心于皇帝,也是独木难支。甚至两个属于高家阵营的侍郎,已经完全能将兵部尚书直接架空。
  “高家实在是太嚣张了,”二郎握紧了拳头,恨不能直接将高家当做乱臣贼子都抓起来,有哪个忠心的臣子一家子想要像这样威胁一国之君的?
  谢笙能够理解二郎的愤怒,但此刻他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