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朝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的朝阳- 第4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于外界而言,这或许只是“鉴予”俄军大规模“越境”作战的一种正常反应,毕竟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东北以及天津至少向俄国递交了数十份抗议公函,这一次和以往又有什么区别呢?外人看不出来,也无法理解,但是唐昭仪却知道这份公函意味着什么。

毕竟,以往更多的是针对某一次军事行动的越境,而这一次的公函内容却是“俄罗斯肆意践踏地区中立地位”的全方位的抗议,字眼上的微妙变化,让唐昭仪意识到,或许,这与那场决定性的战役,有着必然性的联系。

也正因如此,唐昭仪才会在会议结束之后,就把自己关在门内,想从报纸上查找两军目前的交战态势。

“……受限地形的困扰,东北军于5月4日自西北方向的迂回受到俄军阻击后,集团军司令部便命令部队于9日向北迂回至俄军侧翼,尽管地形条件不良,但进攻部队仍然向当面之敌全线进攻,其中以阿奥米多耶夫山的争夺战最为激烈……第五十二旅占领阿奥米多耶夫山口后,俄军立即派出一个步兵师的试图实施反击,然经我官兵旅殊死相抗,致阵地未失……赤塔近在眼前,东北军必胜……”

看到这里,唐昭仪的表情微微一变,整个人完全陷进宽大的沙发上,他闭上眼睛,沉默了好一会才喃喃道。

“俄国人完了……”

他之所以会判定俄国人完了,完全是因为这篇看似简单的战地新闻,新闻很简单,不过只有几百字罢了,但却向他透露出一个事实——东北军梦寐以求的“包围圈”正在成形,而俄国人自己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甚至他们都没有意识到,从战役打响至今,东北军的进攻节奏一直都在参谋部的压制之中,换句话来说东北军根本就未尽全力,他们一直控制着进攻的节奏,让俄国人产生一种错觉——只需要再增派部队,就能击溃东北军的错觉。

但实际上呢?

东北军却是在利用俄国人的这种错觉令其不断的调兵至后贝加尔,从而为下一步的作战计划作准备。

俄军不过只有120万军队,而东北军有多少?

整整两百万!

尽管这两百万军队中的3/4都是新动员的,甚至还有1/4是从关内招募的新兵,但是,对远东俄军,东北军却有着全面的优势。

俄军的添油……根本就没有任何意义,现在,他们已经跳进了为其准备好的那个陷阱之中,只要时机成熟……就可以收网了!

被网住的是什么?

是多达53万俄军!

俄国陆军近二分之一的军队,都在后贝加尔!

“我的大帅啊……”

此时唐昭仪的脑海中浮现出大帅的那张似乎一切都在他掌握之中的笑容,战局的发展正像他所预料的一样,俄国人正在一点点的增派着军队,将数十万军队调至后勤极为不利的后贝加尔。

无疑,从一开始,俄国人就输了这场战争。

可更为要命的是,大帅却非要给俄国人看到希望,甚至他隐约猜出来,向西北侧翼的迂回,很有可能是东北军“故意”输的,为的只是掩护……掩护什么呢?

“也许应该找一张地图来看看!”

正是因为了解陆军的计划,所以唐昭仪才会动出看地图的念头,以便获得一些答案,毫无疑问,截止到现在陆军的行动都是在为下一步计划作准备,但是他们是掩护那里的行动呢?

就在唐昭仪的心底冒出这样的念头时,门外传来敲门声,起身去开门,唐昭仪看到站在门外的除去自己的随员外,还有一个陌生人,如果所料不差的话,应该是从东北派来的信使,至于信是如何到上海的,那就不得而知了。

“部长,大帅派来的信使……”

接着一封信从那个陌生人的口袋中取了出来,检查了一下信上的暗号,确定了是大帅的发出的信件之后,唐昭仪方才关上门,撕开信封,打开信纸,只看到了一句话。

“东风将起,万事俱备……”

简单的一封信,透露出来的信息,却让唐昭仪忍不住发生一声长叹,现在他明白了,正如他猜测的那样,现在已经到了收尾的时候了。

唐昭仪仔细的着这封信,看着信上的内容,他的眉头紧皱着,一但计划实施的话,剩下的就是外交官的事情了,换句话来说,军队的事情已经完成了,至少陆军的事情到时候差不多完成了。

“外交……”

念叨着这两个字,唐昭仪闭着眼睛,终于这一切都开始了!

但是,到时候应该从什么地方突破呢?

“真是的……”

突然,唐昭仪像是想通什么似的,自言自语着站起身,他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的黄埔江,凝视着江上各国船舶,暗自嘀咕道。

“你真是太偏执了,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到时候陆军好好打,你好好谈就是了,总之,不让军人们的血白流,不就可了吗?有什么好忧虑的,现在真正应该担心的是俄国人,甚至还有满清,你在这里担心个什么,只要打了胜仗还有什么好担心……”

第235章四九城(求月票)

“号外!东北军兵峰受挫于赤塔,俄军总司令官库罗帕特金称东北军攻势已被扼制……”

“号外,唐大帅笑称库氏高兴过早!”

大清早的,四九城里头卖报的报童挥着手中的号外,大声的叫喊着,从几个月前东北挑起中俄战事之后,这有关东北战事的消息便不断的占据着报端头版,海参崴克复近十万俄军投降的消息,更是震惊天下,这四九城自也是被这一消息震惊了。

在震惊之余,这四九城里头那些不管是那平素提着鸟笼子打千喝茶无所事事的,还是那忧国忧民的主,这会都似疯了般的抢着一个铜元一张的报纸。

“老天有眼啊!”

初得战事爆发的消息时,纵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们,也是呜咽着言语着。

可不是老天有眼是怎么的,那东北的“唐逆”猖狂了十来年了,何时把朝廷放在眼里,甚至就是在其治下东北,也把旗人给坑苦了,别的不说,那垦荒的地可都垦到皇陵边下了,瞧那架势,不是想要刨大清国的祖坟还是咋的。

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些年京营可被坑苦了——那落地银子刚开始被朝廷以练新军的名义克扣着,到后来干脆直接不发了,纵是老少爷们去哭宫,太后却铁着心思要废了旧制,究其原因那根子可不还在唐逆身上,若非唐逆当年起兵造反,弄了个什么八督议政,又岂会有现在的乱臣贼子当道?朝廷又岂会给逼得练新军,为了筹银子把八旗的饷给断了。

现如今好了,不等皇上发兵收拾那唐逆,他自己个就去寻死了,这可真是老天爷有眼啊!

可随后传来的消息,却让这些在旗的爷们笑不出声来,海参崴的光复,他们笑不出来,近十万俄军投降的大胜仗,他们同样也乐不出来,似乎对于这些人来说,唯一能让他们笑出声来的恐怕就是新闻纸上传出的败迹了,嗯,东北军的败迹。

老天爷保佑,让那乱臣贼子败了吧,大清国收拾不了乱臣贼子,就让老毛子代为料理了吧!

在京营的老少爷们们祈祷着的时候,“好的”,“坏的”消息总是会从新闻纸上传出来,有时候,那“好消息”会让他们乐呵的放着一鞭炮来,有时候那“坏消息”会让他们恼的几天喝不下茶去。

可无论如何,这日子总是要过着。更何况,这京城里并非都是所有人都梦想着“俄国大军试卷东北,一日平逆”,有人盼着他输,同样也有人盼着他赢,这,就是立场。

“不用掐,不用算,光绪过不了二十八年!”

虽说这四九城里聚着百多万旗人,可那要饭乞丐依还是在那打着快板要着饭,与那些生下便有落地银的“旗人”不同,这些要饭的乞丐们,在道出这顺口溜的时候,同样也是立场,那骨子里的血脉告诉了他们应该持以什么样的立场。

“天下翻了天,犯人全出监,红衣满街走,长毛在眼前!”

乞丐打着快板,念叨着天变的言语,似乎对于他们来说,这天变了,他们的苦日子也就到头了。

“嘿,小子,说什么那……”

一提着鸟笼子主不过刚嚷了句,那要饭的乞丐不仅不怕,反而在那里又继续说打着快板说开了。

“旗大爷,气大爷,骑爷气,爷气急,气急杀,杀旗人、兴大汉、大汉兴……”

不惧反乐的乞丐打着快板说唱着,反倒是那把旗人给惊着,脸白着、心惧着,急忙转身离开了,这位旗爷的惧反倒让那些个乞丐更乐了,挥着快板在这四九城里窜着,哼着……

这天下在变,任谁都能感觉到。

天要变了!

茶馆里,几名穿着新军军衣的八旗兵,听着外面乞丐的言语声,默默的在心里这般寻思着,几人互视一眼,都能从对方的眼睛里读出发自内心的忧虑。

“富六,你说,若是东北军进关的话,咱们能挡着人家吗?”

赵国伟的话还没说过,一旁的富明礼便哼了一声说道。

“姓赵的,我说你就是一汉军旗,便是换了姓唐的做了皇帝,又能怎么得了你?你是汉人,担心个鸟……”

富明礼的话让赵国伟的脸色憋的通红,汉军旗从来都是一个极为尴尬的存在,在旗人面前他们是汉人,在汉人面前他们是旗人。

“搁,搁旁人眼里,我,我是旗人……”

赵国伟嘴里这般说道着,倒是一旁的勒尔明说道起来。

“啥旗人,汉人的,不都是自己人嘛,咱们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若是唐逆进了关……”

不待勒尔明把话说完,领上挂着排长衔的富六用筷子夹起一块肉片,冷哼一声。

“得兴,先等姓唐的过了这一关再说!”

把话声压低,富六继续说道。

“这报纸上说着什么百万大军集结********,可实际上,现在老毛子的兵可比唐逆多出十几万出去……”

朝着左右看去,像是在说道着什么秘密似的,他小声说道。

“你们不知道,我听大人说,现如今那,俄国人正朝东北那边调兵那,最多下个月,那个库什么来着……”

“库罗帕特金……这老毛子的名字可真够别的!”

“可不是,就是这个什么库罗帕他金,库爷!”

点点头,富六用极为认真的语气说道。

“手里的兵至少得破八十万,那可是八十万洋鬼子!”

“我的个乖乖,这,这人也忒多了吧!”

众人一听,无不是被吓了一跳,八十万洋鬼子,当年咸丰爷那会洋鬼子打京城的时候,满打满算也不过就万人。这八十万洋鬼子,往狠了说去,莫说是灭东北,就是灭了大清国也足够使得了。

“嘿嘿,可不是,告诉你,到时候库爷只要用小拇指轻轻一推,那姓唐的还能好过了?不单不能好过了,没准到时候能不能保着命都不一定!”

“该!”

富明礼立即喝了一声,

“依我说,那姓唐的不挫骨洋灰,都是轻饶了他,这么些年了,咱大清国可被这乱臣贼子给坑苦了……”

可不是嘛,大家伙可被那人给坑苦了,

虽说在新军里当差,一个月拿着六两七钱的军饷,可这钱总归是辛苦钱,爷们儿一把汗一把泪挣来的,更何况打从五年前起,大家伙儿的铁杆庄稼便给停了,虽说名义上是“暂停”,可大家心里都跟明镜似的,那“暂停”不过也就是一个说辞罢了,什么时候发,可是没影的事情。

没准儿大家伙的铁杆庄稼这辈子都别想见着了。

“我说富六,你这是从谁那听说的?”

勒尔明看着付六有些不太相信的问道,

“当然是从大人那!”

富六有神秘兮兮的说道,

“告诉哥几个,不出半年,这天下可就没有姓唐的什么事儿了?别说是姓唐的,便是其他的那几位,也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然后又紧张的看着身边的人说。

“这可是军国大事,你们可不能说出去!”

看着富六那紧张兮兮的模样,几人似乎明白了,知道他是从哪儿为大人那里得到的消息?在大人的府上当差总能知道点儿事儿,更何况那位爷可是恭亲王临终时亲点之人。

在这四九城里除了“端白脸”端方,还能是谁。

“你是说……”

不等勒尔明说完,富六神秘的朝着左右看了一眼。

“你们不知道,现在那老毛子可是成天同那位爷打交道,像孙子似的,为啥?不还是想从咱大清国这里得到些帮助吗!我告诉你们啊,你们瞧好吧!等老毛子收拾了,姓唐的,哼哼……”

一声冷笑后,付六又紧张兮兮的说道。

“我可什么都没说!你们可不能传出去啊!要是那位爷知道了……”

像是害怕什么似的,富六显得有些紧张,可那神情中却又带着些得意,似乎是为自己知道,这般机密之事而得意。

“莫非这次朝廷准备出兵?”

富明礼紧张的看着付六,于富六在府里当差不同,他可是在禁卫军里当差,万一要是打了起来,到时候,这小命可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