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家的小娇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秀才家的小娇娘- 第1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戴上。”陆云开不容她拒绝的替她带上了,镯子有些小,但她的手上刚抹了润肤膏,很滑,稍稍一用力就套进去了。
  桌子和她柔软白皙的手极配,很好看,他看着那块玉的第一眼就觉得很配,陆云开轻轻摩挲了一下镯子:“好看。”
  “嗯。”宋新桐笑眯眯的拢了拢袖子,“就是得小心一点。”
  “无碍的。”
  “谢谢相公。”宋新桐踮起脚在陆云开的脸颊上亲了一下,表达了一下自己的欣喜之情,正要退开时又被陆云开抱住了,下一瞬自己的唇便被他吻住了。
  两人耳鬓厮磨了一会儿再才从屋子里出来,一前一后的去了前面的院子里。
  “阿姐,生辰快乐。”大宝和小宝一看到宋新桐走了出来,就齐声声的祝贺着:“阿姐你真好看。”
  “嘴巴可真甜。”宋新桐摸了摸两人的发鬓,“你俩今日也传了新衣裳,也好看。”
  “小月姐姐给我们做的。”大宝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宋新桐夸道:“好看的。”
  “阿姐,我要送你一个生辰礼物。”小宝拉着宋新桐的袖子,故作神秘的说道:“阿姐你猜是啥?”
  宋新桐装作很好奇的问道:“是什么?”
  小宝不说:“阿姐你先猜猜。”
  “阿姐猜不到。”宋新桐很无奈的说道:“快快和阿姐说,别吊着阿姐的胃口了。”
  “好吧。”小宝也很无奈,原本还想让阿姐猜一猜的,但阿姐不猜就直接来吧,他笑着看了大宝一眼,“哥哥,咱们开始了。”
  大宝嗯了一声,立即和小宝走到中央处,两人绷直了背,极为认真的开始了他们的献礼。
  “嘿哈!”两人突然嘿哈为了一声,将宋新桐吓了一跳,“你俩是要表演武术?”
  双胞胎笑着不说话,继续开始他们的表演。
  大宝挥了挥他空空的双手,下一瞬就把手放到了宋新桐的眼前,然后虚影一晃,红色的纸屑一下子撒开了,然后从她头顶落了下来,落得她和陆云开满身的都是。
  紧接着小宝从身上拿出了一张手绢,甩了几下之后,手绢就不见了,紧接着又从身上抽出了更多的颜色各异的手绢。
  原来是变戏法啊,不过技术不太熟练,又很多破绽,不过宋新桐还是装作什么都没看到,特别高兴的鼓掌。
  接下来又变了一朵菊花出来,直到此时,戏法才结束了。
  小宝擦了擦满头的大汗,气喘吁吁的问道:“阿姐,好不好看?”
  “好看。”宋新桐为两人鼓掌,“怎么变的?你俩什么时候这么厉害了?”
  被夸得羞红脸的大宝,说:“阿姐,我们在岭南和街上变戏法的大叔学的,他还会特别多,但我们只学会了几样。”
  “姑娘,两位少爷可练了好久,就为了在您生辰日时为您贺寿。”杨树说道:“每日躲在房里的时间都在练。”
  宋新桐满心感动,“我就说经常叫你们从屋里出来总要磨蹭好久,原来是做练习。”
  “谢谢你们,阿姐很喜欢。”
  双胞胎不好意思的笑着:“阿姐你喜欢就好,我们还怕你不喜欢,我们做的不好,没有那个大叔做的好。”
  “已经做的很好了,阿姐很喜欢。”宋新桐将双胞胎拉了过来:“阿姐都不会呢,你们教教阿姐和姐夫?”
  “姐夫也学?”小宝半信半疑的望着陆云开。
  “嗯,让你姐夫也学学,以后等小侄子出来之后,让你姐夫逗他们玩儿。”宋新桐拿着颜色鲜艳的手绢甩了甩:“是不是这样的?一下子就变出来了?”
  “不是的,阿姐是这样的。”
  “这样?”
  “不是,阿姐你真笨,姐夫都会了。”
  “好好好,是阿姐笨,你们一个一个都嫌弃我。”宋新桐佯作生气的将手绢丢给大宝,“阿姐不学了。”
  “阿姐不笨,我们也学了好久才学会的。”大宝以为宋新桐是真生气了,忙哄道:“阿姐再试试。。。。。。”


  ☆、第三百一十六章送礼

  左右无事,宋新桐学到了晌午时分,便也能利落的将手绢变成一朵花了,只不过用来做道具的菊花已经被摧残得只剩下一点花心了。
  中午的时候,家里摆了两张桌子,宋新桐和陆云开、陆母、还有双胞胎一桌,大丫和杨树一家还有鸡舍后面的两家人一起坐在院子里的大圆桌子上,大家凑在一起也算过了一个团圆的中秋节。
  工坊里的人都已经放假回了自己的家,所以那边暂时没有人。至于酒楼里,今日更是忙不过来,所以宋新桐让大厨在没课的时候也给他们做一桌好菜,再让掌柜早早的给众人发了一些过节礼和红封,虽然不多,但也是心意了。
  岭南的酒楼也是一样的,她们在回来那日也和掌柜的叮嘱了一声,也都发,也给庄子上的刘庄头他们也备了一点。
  礼轻情意重,这般他们才会巴心巴肺的给她干活儿。
  宋新桐深谙此道,有好处,才有干活的动力。
  桌上摆满了菜,红烧鱼、凉拌鸡丝、蒜泥白肉、香辣大虾、东坡肘子、辣子鸡丁、口袋豆腐。。。。。。全是出自王氏之手,这些菜都不算精致,但十分可口,适合家中团圆吃。
  宋新桐早已饥肠辘辘,等陆母动了筷子,她便也不客气的吃了起来,等吃完了午饭,宋新桐就让崔二媳妇他们将剩下的肉菜全部带了回去,晚上就不用再做菜了。
  等崔二媳妇他们走后,宋新桐将又看向王氏,“王婶你现在要回去了?我和你一道走吧,我准备了一些节礼要给秋婆婆和村长他们几家人送过去。”
  “好的姑娘。”
  其实这些节礼早该送去的,但因着昨日回来一时没想起,早上又一直学戏法去了,所以现在才送过去。
  今日天气比较阴凉,还没什么太阳,一路走来还挺凉快的。
  王氏将宋新桐送到了谢家,便又提着东西往村子中央走去了。双胞胎率先跑了进去,“狗蛋儿,狗蛋儿。”
  狗蛋儿欲哭无泪的从屋子里跑了出来:“大宝小宝,你们不要叫我狗蛋儿了,叫我的大名。”
  “叫狗蛋儿亲切。”大宝嘿嘿笑个不停。
  “难听。”
  “你爹给你取的名字,你还敢嫌难听?”谢婶走屋里走了出来,招呼着宋新桐往屋里坐,“新桐,快快里面坐,过来一路很晒吧?”
  “不晒,现在没出太阳。”宋新桐走进堂屋里,将篮子放到桌子上:“这是秋婆婆昨日提蘑菇去家里的篮子,我顺便还回来。”
  篮子上搭着布,谢婶也没有注意里面有啥东西,也没有去掀,搬了一张椅子放到门边上,让她坐下:“你秋婆婆去何家了,估摸着还有一会儿才回来。”
  “大义哥没在家?”宋新桐左右看了看,发现院子里特别安静。
  谢婶倒了杯茶给宋新桐:“他们去酒楼帮忙了,多半要晚上才回来。”
  “那你们中午没有吃团圆饭?”
  “还没呢,等大义和他二弟回来了再吃。”谢婶笑着看着宋新桐的漂亮的散花裙子,“哎呀,打扮得真俊,比县城里的大户小姐穿得还好看。”
  “这要花不少银子吧?”
  “是云开的朋友送的布,没花银子。”宋新桐看着了堂屋外边,大宝和狗蛋儿他们正说话呢,几人不知说到什么,狗蛋儿不时的发出哇哇的尖叫声。
  “大宝肯定是在和狗蛋儿说咱们一路的见闻了。”
  谢婶点头:“多半是,上次大宝他们给狗蛋儿寄信回来,狗蛋儿拿着信看了好久,还把你们遇到的事儿都说给我们听,说了好几遍,昨日大宝回来了,他就跑了过去,要不是晚上一直催他回来,估计还得睡你们家。”
  “那让他住啊,大宝他们的院子大,房间多。”
  “这哪成啊。”谢婶看着宋新桐的肚子,笑眯眯的说道:“一月不见倒是大了许多。”
  “还好。”
  谢婶问:“新桐,我听狗蛋儿说你们岭南还去参加了大户人家的寿宴,说那些宅子比咱们村子还大?”
  宋新桐不由好笑:“大宝他们说的太夸张了,哪有咱们村子那么大,只是屋舍修得弯弯绕绕的,走路走很久,所以才显得特别大。”
  谢婶问:“是嘛,大宝他们还说那些人特别和善。”
  “大户人家的规矩特别多,哪里真的会很和善,那日不过是那家人的寿宴,自然不能板着脸了,所以他俩才觉得和善。”宋新桐失笑:“谢婶你是不知道,他俩怂恿人家的府上的公子们去湖上抓鸳鸯来吃,差点没把我吓坏了,要是换做其他时候,人家肯定不会善了。”
  “没出事也会被责怪?”谢婶问。
  “这可说不好,毕竟咱们这种普通老百姓,没有背景关系,哪敢和这些贵人直面上,就算被责打了,我们也只能受着。”宋新桐现在想起来都还后怕,若不是江明昭还算真心实意的对待陆云开,或者那日江二夫人换成了江母或者江家小姐,双胞胎肯定不会好过的。
  “谢婶,还是咱们村子好,只要咱们有些银子,只要不去得罪那些有权有势的贵人们,我们就能过好日子。”
  “新桐你说的对,咱们这些普通人哪里敢和那些人斗啊。”谢婶原本心底还有心说去岭南城开铺子试试,但现在想想还是算了,新桐有陆秀才的朋友护着才敢在岭南开铺子,换作是她们家,多半被人掀了铺子还不知道是谁干的。
  “我原先还觉得在码头做生意好,现在也觉得不行了,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那里能和那些有钱的人对上,哎。。。。。。还是村子好,在村子里有几两银子就能不愁吃不愁穿的,比早出晚归的开铺子好,还不用心惊胆战的。”
  宋新桐听着谢婶的话,觉得谢婶好像想通了,“婶子你不想开铺子了?”
  “还没想好,但你秋婆婆是不太赞同,这两月生意不太好。。。。。。”谢婶说着又忍不住叹了一口气,眉眼间尽是愁容。
  宋新桐觉得他们的生意估计没有谢婶说的这么乐观,想了想后说道:“婶子,你们为和不像以前一样推着推车去码头上卖?一碗烩菜一碗饭,两三文银子,买的人应该特别多。”
  她何尝不想推着去,但铺子又要租金,小推车也要租金,哎。。。。。。
  宋新桐瞧着谢婶似乎还未下决定,她也不再多说了,毕竟是人家的生意,她也不好过问。


  ☆、第三百一十七章红薯藤

  “新桐,你啥时候来的?”秋婆子推门走进来,就瞧见宋新桐坐在堂屋里,大嗓门立即说道:“我刚才看见王氏去了村长家,还想着是不是你叫她去的。”
  “是我叫她去的。”宋新桐没有说她让王氏去做什么了,“秋婆婆,你们家的红薯什么时候能收?”
  “昨儿我还挖了一点出来看看,还能长一长。”秋婆子说:“今年咱们村的红薯种得有点晚,估计得九月初挖才合适,要是往年种的早,现在都挖得差不多了。”
  “村子里他们的红薯也都能挖了?”
  “应该和我们差不多吧,还得再小半个月。”秋婆子说:“新桐你这么着急是要继续做粉条了?”
  “是啊,趁着现在天气还好,多做一点是一点,若是等到九月之后,到了冬日里,整日阴雨绵绵的,那晒粉条就很麻烦了。”宋新桐还是很担忧的,毕竟这个生财之道真的算得上是一本万利,所以她不愿意冬日停歇下。
  “说得也是,但现在也不能挖,现在都还不够大,出粉也少。”秋婆子说:“这倒不是婆婆想让它们长大一点挣分量,太小的红薯不仅洗麻烦,而且磨着也费工夫,出粉也少,还不如再长大一点。”
  “我知道的秋婆婆。”宋新桐想着好在是杨树趁着工坊停工这段日子,又增加了不少工具,又添了一些沉淀池这些,到时候再增加一些工人,想来能尽快在入冬前将江明昭要的几万斤粉条做出来,听说他那边又接了一批订单。
  “对了,秋婆婆可否将你们的红薯藤卖给我?”宋新桐打算将红薯叶晒干了放到冬日里给兔子们当粮食,反正猪也是这样吃,兔子难道还不吃?
  “你拿红薯藤去干啥?喂猪?”秋婆婆是知道宋家养了两条大肥猪的,等到了腊月里做腊肉吃。
  宋新桐摇头:“不是,我想着拿去喂兔子。”
  “兔子吃了湿的叶子要拉肚子的。”
  宋新桐:“我晒干了给它们冬天吃。”
  “它能爱吃?”
  “冬日下雪了没什么青草,也不能放它们出去,就只能喂这种干草了,到时候在想法子喂些其他的吧。”宋新桐不会将温室里种出来的青菜给它们吃的,实在太奢侈了。
  谢婶说:“那你全部拿去就是了。”
  宋新桐一听就不同意,连忙摆手:“这哪成,谢婶你们家也喂了猪的,我要是拿走了你们的猪吃啥啊?“
  “新桐,我们家今年挖了好多山地种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