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家的小娇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秀才家的小娇娘- 第1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宝拿着银子看了看躺着的外甥侄女,灵机一动,将红封塞到了她的手上:“阿姐,我给暖暖发红封。”
  小宝见状,也将红封塞到了暖暖的另一只手里,“我也给暖暖发红封。”
  两人塞完,转身就跑了,回家去了。
  “这两小子。”宋新桐无奈的笑了笑,然后弯腰将暖暖抓住手里的荷包带子拿了出来,“乖暖暖,娘给你存着,存着当嫁妆啊!”
  宋新桐说着这话,怎么感觉像在骗闺女的压岁钱呢?
  失笑的叹了一声,将手中的二十两银子放到了一个新的小木匣里,这些都给漂亮的闺女存着!
  跑到外间的双胞胎和陆母和陆云开道别回家,临行前陆母和陆云开又分别给他们给了红封,也是十两一个的红封,双胞胎推拒了一番没推掉,拿着红封回家的两人小财迷的将银子放到了自己的钱匣子里。
  除夕,除旧迎新。
  今年陆家又多了两口人,陆母一直笑得合不拢嘴,特别体贴的将饭都摆到了房间里,这样坐月子的宋新桐也能一起用饭。
  几人围着桌子吃了起来,连刚吃饱的暖暖小朋友的摇篮也搬到了桌子旁边,四四方方的桌子,都坐了人。
  几人都穿得红艳喜庆,暖暖裹着的包被也特意换成了大红色,红色衬得暖暖的小脸更加的好看,白里透红,像个福娃娃。
  桌上摆满了菜,玉带虾仁,花雕蒸鳜鱼,花菇鸭掌,罗汉大虾,鹿肉片水煮肉片,酱鸡,香肠、腊肉,香辣螺蛳,软炸里脊,豆腐包子,还有下奶的鱼汤等月子菜。
  总之,吃得特别的舒畅。
  用过午饭后,天又飘起了雪花。
  陆云开抱着暖暖坐在窗户旁,看着窗边长桌上花瓶里插着的腊梅,味道冷沁而幽香,极为好闻。
  “暖暖,阿爹说让你出来看雪你就出来了,现在不能带你出去看雪,你就在这儿看看腊梅好了,都是黄色的。”
  陆云开摸着暖暖的小手,轻轻晃悠着,嘴巴絮絮叨叨的说着话。一旁的宋新桐不由好笑,“她又听不懂,你说那么多也没用。”
  “她听得懂,我叫暖暖她都看我了。”陆云开说。
  “她只是觉得这人怎么这么吵,吵着她睡觉了。”宋新桐将女儿抱了过来,“咱们闺女长得真好看。”
  陆云开柔情脉脉的说道:“像你。”
  “我没有那么好看,我觉得他像你和娘,很好看。”宋新桐亲了一下乖女的眉心,“乖乖的,睡觉了,这大冷的天不睡觉多没意思啊。”
  宋新桐不太喜欢亲孩子的嘴巴,一是担心有细菌,二是觉得再亲昵也没必要这样,亲嘴巴还是留给自家秀才吧。
  “现在就睡觉?还没有给她换尿布。”陆云开担心她尿了。
  “那你去换。”宋新桐将孩子递给陆云开,“你小心她又别尿你身上了。”
  前面有好几次夜里,陆云开睡到半夜起床去看暖暖尿床没有,结果打开尿布发现没尿,正打算重新穿上时,突然就尿他一身了,可好笑了。
  陆云开抱着暖暖往净室走去:“尿也没关系,她是我的暖暖。”
  宋新桐趴在屏风上看着陆云开熟练换尿布的动作,醋味浓浓的说道:“你现在就喜欢她了,都不喜欢我了。”
  陆云开将换下的湿尿布往盆里一扔,重新包好后说道:“为夫想给你换衣衫,你也不让啊。”
  “。。。。。。”宋新桐眉心抽了抽,她怎么听到这么委屈呢。
  “肚子那么松弛,怎么让你帮忙啊?”宋新桐不满的嘟囔了一声,看着又去洗尿布的陆云开,算了,等我身材恢复了再和你慢慢算账!


  ☆、第三百六十二章县令上门

  寒冬悄然离去,暖春便至了。
  转眼便到了二月里,漫山遍野桃花开满枝,粉色点缀着青山,别有一番美感。
  宋新桐换上了轻薄的外衫,抱着已经两个月的奶娃娃坐在宋家后院的小亭子里,暖暖一日到晚很乖,吃饱了就睡,现在刚醒过来吃了奶,睁着一双水润的眼睛四处张望着,看什么都稀奇得很。
  暖暖看着漫山遍野的桃花不停的啊啊叫着,双手不停的挥动着,也不知在说什么。
  宋新桐随手捻了一朵桃花下来,放到手心里,暖暖的手不停的朝手心上摸去,不过小胳膊小手的太短了,压根碰不到,一直气恼的暖暖不满的啊啊叫唤着,申述亲娘太讨厌了!
  宋新桐笑呵呵的将桃花放到她的手能触碰的地方,她一把将花抓到了手里,啊啊啊的叫着。
  “小姑娘这么喜欢花呢,以后也不知道多爱美。”宋新桐低头亲了一下她头顶的小帽子,“姑娘家家的,太爱美可不行。”
  王氏在旁收拾炭盆,忍不住说道:“姑娘家爱美是天经地义的,小小姐长得这么好看,更要多多打扮才是。”
  “姑娘,今年的桃花开得比去年还要好,只是今年不做桃花酒了,全落了还是有点可惜。”王氏说。
  “村子里的人都来问了?”宋新桐问道。
  “问过,但听到姑娘不做桃花酒了都觉得可惜,她们好想着像去年那样靠着桃花赚些银钱。”王氏说:“奴婢听说村子里有几家人自己摘了桃花去县城卖,有几家人则自己酿桃花酒。”
  “那让她们做,桃花村漫山遍野都是桃花,她们爱怎么弄就怎么弄。”宋新桐抱着暖暖往院子里走,院子里晒满了红色的辣椒,已经快要风干了,这些辣椒都是去年十月里种下的,靠着一冬的柴火热气加持,涨势还不错,虽然没有夏日里的产量多,但有也有不少。
  “地里都翻好了?”宋新桐摸了摸差不多风干的辣椒,“差不多能取种子了。”
  “村民们正在翻,连晒几日后就能种了。”王氏回答着,“地里洒下的辣椒种已经破土而出,快有一指长了,再等几日就可以分栽了。”
  “村子里已经有十几户报名要种辣椒了,这两日就会来和姑娘签订合约。”
  “只有十几户?”宋新桐拧着眉,“他们可说了是担心什么?”
  “担心卖不出价钱。”王氏说,“小月她爹已经去游说了,想来应该会再多一些。”
  “不用了,不愿意种便算了。”宋新桐摆了摆手,“将现下的几亩辣椒苗分给愿意种的村户,其余的我们全部自己种了。”
  王氏:“姑娘,可是咱们地没有那么多,这一批种子收拾出来至少能种小一百亩地。”
  “没事,城郊不是又买了几百亩地吗?将没有种麦子的地收拾出来直接种辣椒,应当是够了。”宋新桐顿了顿,“等三月麦子割了,咱们再种一茬辣椒也是一样的,只是晚了个把月,大不了咱们晚收一些便是了。”
  王氏点头:“姑娘说的是。”
  这时,杨小月匆匆才外间跑了进来,“姑娘,外间有人说是要寻姑娘。”
  王氏:“是谁?”
  杨小月摇头:“不知道,像是从县城里来的,打扮得一身富贵,也不知是哪家的公子。”
  宋新桐疑惑的挑眉,县城里来的?宋新桐可不记得她认识什么县城里的贵公子。
  “王婶你去看看。”
  “诶。”王氏快步走了出去,没一会儿就领着两个人走了进来,一个打扮的很正气的年轻男人,后边还跟着一个小厮。
  王氏走进来小声说道:“姑娘,他说他是新来的县令。”
  县令?宋新桐微讶的往那个年轻男人看去,莫约二十四五岁的年纪,他不说是县令,她还以为是哪家的贵公子。
  宋新桐将暖暖递给小月,让她抱着到里屋去,然后起身掸了掸衣服上的褶皱,迎了出去:“见过县令大人,不知大人来,民妇有失远迎。”
  “陆夫人有礼。”新任县令翟君昊拱了拱手。
  “大人请坐。”宋新桐将人领到了花厅坐下,又让人上了茶:“不知大人前来可是有事?”
  “我只是随便走走,查访民情。”翟县令温润有礼的笑了笑,“来到桃花村时看到工坊林立,工人几十,很是热闹,打听之后才知晓原来风靡大周的粉条便是出自陆夫人的工坊,真是可敬。”
  宋新桐勾了勾唇,笑了笑,她才不信翟县令的话呢,全清江县谁不知道她家收红薯做粉条,正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翟县令这般的大忙人哪里有闲功夫来随便走走。
  “大人客气了。”宋新桐对这位翟县令的印象还是挺好的,去年他上任以来,到今年大半年的功夫,将税收恢复了原来的样子,还处理好多起案子,备受好评。
  他应该是个办实事的好官吧。
  翟县令抿了口花茶,然后说道:“陆夫人,我听闻做粉条是用的红薯?”
  “是的。”宋新桐点头,没有隐瞒。
  翟县令说:“可真是神奇,没想到这等饱腹的粗粮竟然能做成那般细滑的东西。”
  “大人是想说什么?”宋新桐不太想和他绕圈子,一是费时费力不讨好,二是她也不觉得自己能绕得过这些精于算计的男人。
  翟县令一怔,不由笑了起来:“陆夫人直爽,那本官也不陆夫人绕圈子了。”
  称谓从我变成了本官,这是以官府的势力和她谈了?宋新桐微微皱眉,怕是不太好拒绝。
  翟县令说:“本官看过查探过清江县的土地,除开县城附近的良田土质上层以外,其他下辖小镇小村的土地则多是山地,土地并不太肥沃,不适合种稻米麦子等作物,但适合中红薯,荞麦等作物。”
  宋新桐点头,桃花村就是这样的土地,山地旱地可比水田多了一半还不止。
  “本官想着既然陆夫人要收红薯,那不妨将收购范围扩大到全县?”翟县令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宋新桐知道他的意思,扩大到全县可不是只是收几百上千斤,他是想让全县的百姓都多种红薯这种产量高的农作物,届时卖给她的工坊。
  全县那么大,开荒种红薯,数量很大,她家的工坊吃不下,江家也吃不下。
  宋新桐摇了摇头,“大人,若是数量少还好,可若是数量很多,我们工坊也收不了。”
  翟县令说:“陆夫人可想过扩大工坊?”


  ☆、第三百六十三章互惠互利

  “大人,我曾经想过,但这法子怕是不成,成本太高了,扩大工坊我势必要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而且现在大周的粉条生意也不是很好,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购买的。”宋新桐说道。
  粉条被江明昭调高了价格卖给富贵人家,普通老百姓能舍得花钱买的可不多。
  翟县令喝了一口茶,“陆夫人可有其他法子,清江县百姓贫穷,不及江南一小村之富裕,本官有心想为百姓造福,还请陆夫人能施之以援手,本官先代几千上万的清江县百姓谢过陆夫人了。”
  这是要逼她?宋新桐微微皱眉,“大人,非是我不愿,而是我确无那个能力。”
  翟县令淡淡笑着:“陆夫人你说笑了,偌大的清江县除了你恐怕没人有这个能力了。”
  将她捧得这么高,是想摔死她吗?宋新桐端起青釉色的茶杯,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喉咙,正要说说话,翟县令又说道:“陆夫人多收红薯,扩大工坊,生产出更多的粉条,卖出更多,赚得也更多。”
  “若是陆夫人能帮本官这个忙,只要本官在清江县一日,只要陆夫人有任何需要帮忙的,正要不是不合规矩的事,知会一声便可了。”
  这么大一个人情?这她得好好想一想。宋新桐托着腮,想了想,“为何大人非要盯着红薯?咱们清江县没有其他特色了吗?”
  翟县令失笑:“岭南十六县,麻县有麻布,酒县产酒,林县有桑树,而咱们清江县。。。。。。山倒是多,但却无特色之处。”
  “山货呢?”宋新桐问。
  “岭南靠山,整个岭南的山货价格都不甚高。”要不然他也不会看中陆夫人的红薯工坊,一文钱一斤的红薯,多种几亩地的红薯一年也能多赚近十两,比起之前的吃了上顿没下顿,时常还要闹荒月的日子要好上数倍。
  宋新桐瞧出翟县令的意思了,“大人,我当初一文钱一斤收红薯不过是因着当时红薯少,若真如您所说,全县城大规模的种红薯,那我便不可能再以这个价格收了。”
  “您想想,全大周只有少数粉条可买,价格自然高,若是全大周到处可见,那价格还能高?当不能卖出高价之后,我肯定会从购买红薯或者工坊工钱上扣下去了。”宋新桐将市场行情说了一遍,“而且我还有合伙人,这生意也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
  翟县令不是愚笨之人,自然明白这个道理,“那陆夫人觉得怎样一个价格合适?”
  “这还不好说,大人可否容我再计算一番之后再说?我也不敢贸贸然的答应大人的要求,若是老百姓真的种了出来,而我又收不了,苦的还是老百姓。”宋新桐说道。
  翟县令点头,“那好,马上就要春种红薯了,还请陆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