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国色江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国色江山- 第2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来骋连忙点头:“当然见过,我还拿在手里看过一次,咱们京营只有那么几根,据说还是当年三宝太监从西洋弄回来的,都被那几个一年到头见不了几次的统军勋贵霸占了,可单筒千里眼和你这个没法比啊!多少银子能买一个?”

朱道临指指侧后的郭中骏等人,王来骋转身一看顿时吓一跳,郭中骏等三人各自端着望远镜细细观察城池上下和北面水城,嘴里不断报出一组组数字,其余四名侍卫早已蹲下,正在用炭笔往膝盖上的空白书本上写字,写下的大多是王来骋看不懂的鸡肠字体。

无比感慨的王来骋舔舔厚嘴唇,看了看手里精致诱人的望远镜,满脸期盼地转向朱道临:“朱兄你说,多少钱能买一个?要不我用战马跟你换?”

朱道临笑问:“你有多少战马?先说好了,我问的是多余的战马,千万不能拿麾下弟兄的战马做交易。”

“你直接说多少银子吧!说了我才知道该值多少匹马,我剩下的银子也不多了,战马倒是还有点儿。”

王来骋性格耿直,有什么说什么不怕朱道临笑话。

朱道临把腰带上的皮盒解下来,送到王来骋的另一只手里:“送给你,不要你的银子,也不要你的马。”

王来骋欣喜不已,立刻举起望远四处观望。

朱道临看到他激动得手都抖了,干脆把他手里的望远镜拿过来,指着望远镜的各个部件耐心介绍,教他如何通过镜头上的刻度线计算目标距离。

直到喜不自胜王来骋听懂大半,朱道临才把望远镜交到他手里,让他自己慢慢体会。

***********

PS:谢谢我爱我姐我弟大大的打赏!谢谢牙印无痕2大大的月票!

小火继续求订阅、打赏、推荐票和月票支持!

第三五八章交易

二十多分钟过去。

朱道临和画完勘测草图的亲卫凑在一起,标上高程,最后朱道临指向边上的海岸,低声叮嘱郭中骏和三名年轻参军:

“三天之内,必须弄清楚方圆十公里海域的水情,特别是要弄清楚是否有暗礁……尽量寻找本地渔民,不行就去找朱大人或者陈大人寻求帮助,再不行就干脆找条小船,亲自测量所在的这片海域。”

“具体要求是向海岸以外延伸1公里,我们的舰炮在500米距离内才能发挥最大效力,若想进行精确打击,则距离需要缩短到300米……敌人炮台的火炮射程约在450米左右,必须测量清楚才能让水师制定出作战方案。”

“明白!”

郭中骏等人齐声回答。

朱道临指向西南方800米外的几座小山岗:“等会儿咱们去那里看看,那地方距离城墙约为850米,在我们50炮和80炮的最佳射程之内……”

“四天内,天枢阁会送来一种威力巨大的攻城炮,炮弹可使用自制的10公斤药包,发射很方便,一炮轰出,巨大的冲击波使得方圆五十米无人能活,但有个缺点,最大射程只有450米。”

“所以,我打算以那几个小山岗为野炮发射阵地,利用超过敌军两倍的射程炮击城头,出动枪兵营,掩护攻城炮抵近城墙350米之内,只要能成功发射十几炮,登州城就能顺利攻下来了。”

郭中骏等人听了震惊不已。

朱道临示意他们不要追根问底:“等攻城炮到了你们就知道了,到时候我再教你们怎么使用,现在收拾好东西,尽快赶过去实地勘测……记住,步枪和燧发枪都要上膛,做好随时迎敌的准备。”

王来骋这时转过来,拉住朱道临,好奇地问道:“朱兄是否需要买马?”

朱道临点点头:“越多越好,四天内我的辎重营就能把银子运来……王兄有门路?”

王来骋嘿嘿一笑:“我营中可以匀出50匹上等战马和200匹挽马,关宁骑兵那边也能买到100匹左右的战马……”

“其实战马最多的是巡抚朱大人麾下各卫所,朱大人接任山东巡抚没几天,就拿出二十余万两银子购买战马和驮马,加上山东各地乡绅踊跃捐赠,最多时候拥有3;800匹战马和5;500多匹挽马骡马。”

“数月来,朱大人陆续调拨各军约三成,不过最好的战马和挽马仍然掌握在朱大人麾下各卫所指挥使和领兵千户手里……”

“那些人什么都敢拿出来卖的,只要有现银,25两就能买到1匹上等战马,18两能买到1匹5岁的挽马,骡马更便宜,12两就能买到1匹。”

“如果朱兄不好出面,小弟我愿意代劳,先把马送到朱兄营中再结账,反正十天半月也打不下登州,有的是时间。”

“谢了,兄弟,你可帮我大忙了!”朱道临非常高兴。

王来骋摆摆手:“咱们一见如故,不用客气,哈哈!”

“哦对了,不少人托小弟询问朱兄,还有没有宝刀转让?就是昨天小弟砍断的那种唐刀,你麾下近半弟兄腰里挂着的都是唐刀,好多人看得眼珠子都红了,奢侈啊!”

“如果能用唐刀换马,那就更容易了。”

朱道临摇摇头:“多了不行,十把以内能勉强凑一凑。”

“十把就十把,至少能满足几个老熟人,最好的倭刀要600两银子,唐刀远比倭刀锋利坚韧,单身也厚上一分,每把1;000两银子比较公道,行吗?”王来骋问道。

朱道临想了想:“好吧,等会儿回去我让亲卫队挤出十把来,你先拿回去再说,还有几把海外天枢阁打造的绣春刀和唐刀跟随辎重一起随后到来,到时候再送你一把唐刀和钢盔吧。”

王来骋不由又舔了舔厚嘴唇:“多送我一把唐刀行不行?”

“我堂弟武功不错,打小跟着我,现在是我的家丁头目,下月初一他满二十岁,我想送他把宝刀!”

“他一直眼馋皇上送我的那把宝刀,估计这会儿他还在营中和工匠在一起,想法子把那把断成两截的宝刀接上呢。”

朱道临哈哈一笑:“没问题,再送个钢盔给他,算我恭喜他成年的冠礼吧,哈哈!他脑袋多大?”

王来骋大喜过望,立刻说和你差不多,说完拉上朱道临就要往回走。

朱道临请他留步,指指东南面的小山岗:“我还要和弟兄们到那几个山岗上看一下地形,否则打起来不知道该如何排兵布阵。”

王来骋二话不说,拉上朱道临跳下大石板,直接朝东南方的山岗走去:

“小弟陪你去,刚才听说你领着千余弟兄大摇大摆策马走过南门外,距离城墙不到200步,把城里的叛军气得不轻。”

“刚才我在望远镜里看到不少叛军对着这边指指点点,挺有趣的,等下靠近点儿再看看那些孙子气急败坏的样子,哈哈!”

三个小时后,朱道临和麾下亲卫携带诸多勘测数据返回河口营寨。

郭中骏很快从亲卫队中挤出十把唐刀送到王来骋手里,和朱道临一起把义气深重的王来骋送出军营。

朱道临返回营中,立即召集队长以上军官,吩咐大家和六名参军一起,根据勘测数据,学习绘制战场地形图。

晚饭过后,朱道临再次把不用值哨的军官召集起来,对着刚刚绘制成的大幅战场地形图开始讲解。

朱道临从士卒冲刺的耐力和最大距离,说到城头敌军的可能反应,从燧发枪射程和火力密集度,说到守敌居高临下的弓箭和弩机,从敌军火炮的射程和发射间隔,说到冲锋时机的把握和冲锋过程中可能导致的战损,听得军官们如痴如醉,收获巨大,对即将进行的战斗充满了必胜信心。

深夜,朱道临把诸多事项交代完毕,将郭中骏和两位营长赶回去休息,独自走出军营,沿着涛声隆隆大海边沿向东漫步。

将营寨后方一公里长宽的平坦海岸走了个遍,朱道临这才放心地走向突出东面倒塌废弃的西峰台,很快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第三五九章兵临城下(求月票)

朱道临离开后的第三天下午,魏国公徐弘基率领的联合舰队32艘战船,经过十五天的航行,终于顺利抵达威海卫。

看到密密麻麻的战船缓缓进入港湾,两天前赶到威海卫的张德义和新军骑兵教官皇甫翊欣喜若狂,拉上诚惶诚恐的威海卫千户迟崇智,匆匆走下瞭望台,一阵小跑赶到码头,大声吩咐傻愣愣站着观看的威海卫数百士卒赶快准备系缆绳和跳板。

淡水分舰队的两艘550吨级新战舰率先靠泊。

两百余名海军陆战队员登上码头后立即展开警戒,全副武装的分舰队参军长李长隆和镇抚官谭岳紧随而下,向张德义、皇甫翊和迟崇智等人敬礼并致以问候。

皇甫翊连忙把朱道临的安排简要通报。

李长隆和谭岳听完后略微商议,命令跟随在身边的信号兵打出“全体靠泊、登岸休整”的旗语。

距离海岸线约莫800余米的海湾中央。

江南水师550吨级的新旗舰“伏波号”刚刚落下主帆,站在甲板上的水师统帅徐弘基一脸焦黄,气色萎靡不振,他身边的陆师统帅张拱薇也掩不住满脸的倦色,显得极为虚弱。

两人在一群将校的簇拥下,遥望码头上不断舞动的信号旗,一面大骂朱道临不是东西,一面下达船队靠泊登陆的命令。

徐弘基和张拱薇身上裹着厚厚的裘皮大衣,外面披上厚实的大氅,仍然冷得嘴唇发紫,不断跺脚。

十五天的逆风航行,几乎耗尽了他们的体力和精力,麾下官兵同样在剧烈颠簸、似乎永无止境的旅程中饱受折磨。

素来牛逼轰轰自认老子天下第一的江南水师将士,也无法适应海浪翻涌、风向多变的海上航行,超过半数将士连续数日呕吐不止,如同大病一场,唯独朱道临麾下的海军将士应付自如,还和出发时一样龙精虎猛,这下徐弘基和他麾下将士想不服气都不行。

张德忠率领留守后卫6;000官兵率先下船,徐弘基、张拱薇、西梅诺和淡水舰队主将巴加斯紧随其后。

紧随其后的是吴季诚率领的金州卫两个炮兵营,以及还没有战马的两个骑兵营、1个辎重营和1个工匠营陆续登岸,最后才轮到人数高达16;000人的水师官兵和宝山卫3;000名海军陆战队队员。

江南陆师留守后卫的6;000官兵直接开进威海卫城驻扎,朱道临麾下的海陆两军将士却没有这个福气,略作休息燃起数百堆篝火,开始陆续卸下十几艘运输船上运载的武器弹药和各种物资。

徐弘基、张拱薇和西梅诺等人在千户官迟崇智等人的引领下,直接进入当年戚继光大帅扩建的威海卫,来到卫城中央颇为气派的将府大堂,在熊熊炭火旁捧起热气腾腾的茶水喝下大半杯,这才感到身上有了丝暖意。

张德义是率先跟随朱道临北上的编外参军。

数日前张德义被朱道临打发到威海卫来迎接他老爹和大哥,刚开始他还不怎么愿意,此刻面对满脸慈祥的父亲和笑容亲切的长兄,张德义忽然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温暖和亲情涌上心头,终于明白兄长朱道临的一番苦心。

即将担任威海卫指挥同知的新军骑兵教官皇甫翊,捧出一沓册子大步进来,游目四顾,先把属于海军的五本册子分发给海军参谋长西梅诺、分舰队统领巴加斯、参军长李长隆、镇抚谭岳和战术教官诺曼西亚。德。卡利斯,剩下的四本则分别送到徐弘基、张拱薇、张德忠和吴季诚手里:

“这是军令处根据我军斥候的侦查和山东巡抚朱大典的战场通报总结出来的资料,详细记录了叛军的将领情况、各部人数、武器装备和登州城的防御态势,其中也包括了山东巡抚朱大人麾下的四路大军。”

“可惜的是,属下刚到登州就赶来威海,前锋各部尚未进行战场实地勘测,因此无法绘制战场地图和海图,只能做些文字方面的总结。”

徐弘基细细看完五页纸的战场通报,便对登州敌我态势了然于胸。他望向出自麾下亲卫营、如今是朱道临手下干将的老部下皇甫翊,好奇问道:“皇甫翊,你刚才说的‘军令处’是个什么东西?”

皇甫翊连忙回答:“报告国公爷,军令处是朱将军数月前组建的作战指挥机构,专门负责制定作战方略、情报收集、地图绘制、兵力调遣和军事训练等……”

“刚开始的时候军令处只有7个人,全都是紫阳武馆的武学教习,上月开始从各军中抽调不少能写会算的年轻百户官和总旗官,目前人数已增至36人!”

“首任军令处长是留在青岛卫训练新兵并负责建造军港的厉易良厉老哥,军令处大部分参军都留在青岛卫辅佐他。”

徐弘基望向若有所思的张拱薇,嘿嘿笑道:“贤弟,你麾下最能干的家丁头子还是被那小子挖走了!”

张拱薇不以为意地摆摆手:“老厉一直想重返沙场,让他出去闯几年吧,否则他总是感叹生不逢时,我听了也腻味。”

众人哈哈一笑,徐弘基笑完转向另一侧低声商议的西梅诺、李长隆、巴拉斯和卡利斯等人:“西梅诺将军,你们有什么打算?”

西梅诺连忙站起来:“公爵阁下,看过朱将军的通报和建议,我们一致认为朱将军的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