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国色江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国色江山- 第2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萨懿德听了非常震惊,之前他还以为这是临时措施,等到港口后方的城镇建好之后就会开放。

朱道临并没有瞒他:“距离河口3公里的淡水河南岸,是新建的造船厂,港区后面正在修建的大片厂房,是能容纳6,000名织工和300户工匠的大型纺织厂,很快就会运来几千台大型纺织机和缝制船帆、被服的先进机器。”

“沿着造船厂往里走5公里,是建设中的军队枪炮厂和弹药厂所在地,你说我能让外人随便进去看吗?”

萨懿德愣了好一会,终于心悦诚服地点了点头:“看来你真是要把瀛洲建成天下闻名的制造工坊啊!”

“正好今天将军在,请给个准话吧,能不能把纺织厂的股份让给我一些?”

朱道临和冯升泰面面相觑,发现自己忘了把这个值得信任的大金主考虑进来。根据年初修订的《瀛洲府五年发展纲要》,除了军工厂和矿山之外的所有行业,都允许外来投资,萨懿德自然也不会例外。

第四一五章供不应求

春节前正式投产的万亩盐场、最先建成的五个砖瓦厂、三大林场和渔业公司正在逐步实施股份转让。

军政委员会只保留各企业的30%股份,以便进行政策性指导和监督,其余股份都会分拆成每股5两银子,向拥有本地户籍的居民转让。

想购买工厂和林场股票却没银子的居民,可以向元宵节开业的博孚钱庄淡水分号借贷,等赚到工钱或者卖粮卖猪有钱之后再归还,利息非常低,一年期小额借贷只收取15%的年息,因此很受民众欢迎。

如今,盐场和三大林场的股票已经卖完,五个砖瓦厂直接成了五个集体农庄的产业,渔业公司的股票被内部瓜分完毕,收回的40多万两银子全部投入到桥梁、道路、医馆和学堂的建设之中。

让萨懿德虎视眈眈的淡水纺织厂已完成股份分配计划,瀛洲府军政委员会从龙潭机械厂定购2,000台改良型纺织机,加上地皮和厂房占有30%股份,朱道临个人提供2,200台缝纫机器和300户熟练工匠获得20%股份,冯升泰在家族支持下,出资6万两银子购入10%股份,剩下40%股份需要留给员工10%—15%,其余均可对外出售。

瀛洲的文武官员觉得金陵城北玄武湖畔已经有两个大型纺织印染厂和被服厂,以金陵为中心方圆300里内几乎家家户户拥有小型织布机或纺纱机,纱线和布匹的产量越来越大,担心产品供大于求卖不出去,不看好淡水港这个大型纺织印染厂的前景,也就没人愿意购买剩下的股份。

朱道临原打算自己买下纺织厂的剩余股份,如今萨懿德要求入伙,已经拥有大量产业的朱道临和精明的冯升泰,自然乐于将剩余股份让给这位资金雄厚拥有海外市场的大金主。

在朱道临示意下,冯升泰把淡水纺织厂的详细情况和股份构成向萨懿德通报,最后把野心勃勃的二期计划如实相告:

“除了棉布的纺织印染、被服生产和帆布生产三项主业外,一年后将会增建丝绸纺织分厂,购进天枢阁的先进纺织机器和印染技术,大量收购大明江南地区的生丝,运回来进行精加工,用以生产高级丝绸、锦缎、丝绒、棉绒和毛呢面料,计划用三年时间,达到年产30万匹绸缎和10万匹毛呢面料的目标。”

萨懿德频频点头,叫过哈桑商量片刻,当即向朱道临和冯升泰提出要求:“剩下的四成股份我包了!”

冯升泰歉意地解释道:“不能全给你,至少需要留下一成卖给工厂员工,这是规定,员工拥有工厂的股票,自然会把工厂当成自己的产业来爱护,我们这些大股东也能减少不少麻烦。”

萨懿德爽快地笑道:“没问题,那就三成吧,哈哈!将军,你要银子还是要金子?”

“要金子吧,如果方便的话,你帮我多弄些金子回来,我拿银子或者货物跟你换,有多少要多少。”朱道临笑道。

萨懿德去年就听朱道临说博孚钱庄要铸造金币和银币,因此毫不怀疑朱道临求购大量金子的用意:

“没问题,今后我们在阿拉伯地区出售的货物,尽量用黄金结算就能获得大量黄金,莫卧儿帝国(印度)的黄金也很多,不足的是成色较为杂乱,运回来还需要熔炼一次才行,我在莫卧儿帝国的生意一直做得不错,比荷兰人和葡萄牙人更受欢迎,哈哈!”

朱道临非常高兴:“下面谈谈组建我们双方的合作事宜吧,萨先生考虑好了吗?”

“不但考虑好了,而且已经着手准备。”萨懿德笑道。

朱道临不再浪费时间,率先把自己的打算说出来:“经过反复讨论,我的幕僚团成员和海军司令部同意了我的请求,目前在军中效力的238名欧洲各国雇佣军和三艘800吨远航货船退出现役,我再从年中退役的海军官兵和宝山卫军户中招募300名熟练水手,不知道能否达到萨先生的要求?”

萨懿德精神大振:“够用了!我回去之后就从船队中抽调五艘三桅远洋货船,两艘即将下水的500吨护卫船,争取今年秋天满载货物前往天方(麦加),但我觉得还需要加强船队的防护,能否请将军再增加三艘800吨级新型武装商船,水手和武器我来解决。”

“萨先生怎么知道我们的新型武装货船?”朱道临疑惑地问道。

萨懿德哈哈一笑:“昨天我入港就看到了,四艘崭新的大货船就停在我的两艘货船南面,距离不到50米,非常漂亮!而且是最新的三桅杆快速升降船帆,修长的船体和降低的艉楼非常新颖,一看就知道能够大大降低船只的摇摆,速度也会因此而增加,船艏用绿色帆布覆盖的东西,我猜测是新式火炮,对吧?”

朱道临无语了,冯升泰愧疚地解释道:“属下一时疏忽,没交代清楚,港口调度误把萨先生的两艘货船引到巡警局前方的5号客运码头偏南泊位,正好与隔着垂直防波堤的海军武装商船距离不远。”

朱道临虽然心中不爽,还是和颜悦色地笑道:“没关系,这不是你的错,何况萨先生不是外人。”

萨懿德又是一笑:“将军不要在意,要是可以的话,我愿意给以每艘10万两银子的价格,向将军定购五艘这种新型武装商船,以取代我那些落后陈旧的盖伦船。”

朱道临歉意地解释:“目前还不行,我们的海军把4艘500吨级盖伦货船转让给天工商贸公司之后,急需补充大型运输船,萨先生看到的四艘新型武装货船仍在试航期内,需要返回上元港的造船厂进行检测和改良。”

“今天早上几位海军将领强烈要求把这四艘船交给他们,我都没办法答应他们,不过这一型号的武装货船很快就能定型,两个月之后开始批量制造,以上元港造船厂的能力估算,明年年初才能略有富余,到时候我定会考虑萨先生的要求。”

“一言为定?”萨懿德绝对不愿放过这么好的船。

朱道临点点头:“一言为定!”

萨懿德高兴不已,探出身子低声告诉朱道临:“此次由哈桑带领两艘装载茶叶的货船加入船队前往欧洲,我留在家里,与将军一起全力组建我们的远洋贸易船队,在此之前,恳请将军为即将组建的海贸商行取个名字。”

朱道临想了想:“听说阿拉伯不少酋长国崇拜星星和月亮,就叫东方星月公司吧,怎么样?”

萨懿德抚掌而笑:“太好了!我们想到一起来,哈哈!”

************

PS:今天的第一更送上!

谢谢还没发现大大的打赏,谢谢剑侠dodo、林鍠、寻伊千里大大的月票!等下会有第二更,请大家继续支持小火哦!

第四一六章旗帜

天色微亮,瀛洲大总管汪照寰和一群同僚赶到码头,一队队码头工人用手推车运来数百个大陶盆的月季花和冬青树,按要求整齐摆放在指定位置,数十名警察把绣上庆祝淡水港开港典礼字样的红色条幅,从一座座楼房高处放下。

数百面用深蓝色丝绸制作的十二角星日月旗,插得到处都是,停泊在北侧渔船码头的三十几艘大小捕鱼船最高处也竖起了十二角星日月旗。

获得两天休假的上千建造工匠,络绎赶来帮忙,很快便营造出浓郁的节日气氛。

海员俱乐部的高大门楼前,几位身手敏捷的警察正在给连同基座高达三米的石狮子系上红绸,汪照寰等人站在十米外观看,边看边说,不时发出阵阵轻笑,唯独范三民久久仰望重檐式门楼顶部飘扬的国旗,脸上的神色颇为复杂。

“三民还没看够?”

兴致勃勃的汪照寰来到范三民身边。

范三民把汪照寰拉到几步之外,指向门楼顶部的大明国旗,低声问道:

“这面旗子上的十二角星和我大明旗帜不太一样啊!原来的红色十二角星是东南西北四角略长,其余八个角略短,十二角星中间的日月左右排列,右边的白色弯月环抱左边的金色太阳……”

“可如今这面旗帜上的十二角星,每个角都一样长,中间的日月混为一体,只用一条弧线分隔出右边的弯月,而且十二角星和日月全是金色的,与我大明旗帜完全不同,改动这么大会不会惹来麻烦?”

汪照寰低声叹道:“早在半年前,我就为此问过将军,将军给出的解释是,这面旗帜是备选军旗,不一定会使用,所以我就没在意……”

“后来,江南新军的上红下黑青龙战旗出来了,水师也跟着用,直到不久前水师改成海军,军服换成佛郎机制式的短装,战旗也换成上红下蓝白龙旗,忽然这面蓝底十二角金星旗便插到了船楼顶上。”

“昨晚款待葡萄牙人的宴会结束,警备部队十几个官兵把五百面这种旗帜送过来,我看过之后再次悄悄询问将军怎么回事?将军说这是代表我大明瀛洲的旗帜!”

“我又问为何不挂大明的蓝底红星日月旗?将军迟疑片刻,解释说当今圣上没有给瀛洲和海军下达诏令,等于没有承认瀛洲和海军的地位,所以只能使用这面仿照大明帝国旗帜的蓝底金星旗。”

范三民沉思片刻,左右看了看,低声问道:“如此做法岂不等同于割据自立?”

汪照寰笑道:“你现在才知道啊?从虎山庄园到龙潭新区,从宝山港到淡水港,将军所做的哪一件事不是割据自立?”

“江南新军成立至今,没有获得朝廷和兵部任何批准文书,也没有一文钱军饷,不也成了我大明赫赫有名的威武之师吗?”

“与福建郑家几万私兵、以及盘踞云南两百年的黔国公相比,将军的做法根本不算什么,何况将军是当今圣上亲封的从二品奉国将军,麾下新军和海军虽然还没个名分,但也获得了皇帝的认可和责成扩编的诏书,有了这些,割据自立又有何妨?”

“乱世来临,只要能保住一方安宁,就是无量功德。”

范三民频频点头,再次望向门楼顶上高高飘扬的蓝底金星旗,忽然感觉顺眼很多了。

……

……

淡水河北岸的军用码头,同样一片忙碌。

两艘在盖伦船基础上改装的500吨级军用运输船已经靠泊,另外两艘同级别的军用运输船停泊在码头外侧等候。

甲板上,近百海军官兵揭开运输船前部和中部的活动盖板,露出黑洞洞的货物升降通道。

码头上方的戒备森严的院子大门已经打开,五百余名警备官兵和三十余辆板车鱼贯进入院子,在商业总管冯升泰和一群管事的指挥下,分别前往甲字仓和乙字仓,将仓中的一箱箱镜子、各种工艺品、瓷器、丝绸等货物搬到板车上,运往码头装进两艘靠泊的货船里。

码头西北方的司令部里,将校云集。

八名海军将校身穿清一色的黑色镶红边海军制服,佩戴区分军衔的领章和海军专用臂章,头戴军徽闪亮的黑色大盖帽,一个个傲气十足,神采飞扬。

杨大鼎等六名陆军将校仍旧身穿大明军队的红色军装,头戴镶嵌铜钉的皮盔,外罩黑色皮甲,腰间束上巴掌宽的武装腰带,腰带上挂着统一制式的唐刀,虽然没有海军将校那么威风,但也不缺大明军人的威武气概。

唯独朱道临身穿深红色大明武官服,头戴乌纱帽,腰围白玉带,胸前是象征二品武官的狮子补子,脚下却踏着一双黑色作战靴,好在官袍下摆够长,只露出大半截鞋头倒也不显得突兀。

朱道临向大家耐心解释了出访的六艘大货船变成四艘中型货船的原因。

“在萨懿德先生和哈桑先生的强烈要求下,征得冯升泰先生和四位商业主管的同意,我已将20,000匹丝绸和15,000件瓷器连同两艘800吨改装运输船,作价38万两黄金卖给他……”

“这两艘800吨级改装货船将装上丝绸、瓷器、磨花梳妆镜和一些工艺品,抵达波斯湾之后便与萨懿德先生的两艘茶叶船一起直航天方,也就是麦加,卸下船上货物后,立即装载棉花、绒布、乳香、毛毯等返回淡水港。”

“随后,这四艘货船将用于双方联合组建的贸易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