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夫君缺心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王爷夫君缺心眼- 第1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思及此,王若勉不禁打了个冷颤。

    “报——”一个士兵急急地跑了过来,“文德帝的军队正在靠近锡安。”

    “居然这么快就来了?”王若勉站起身,来回地踱着步子,随即命令道,“传令全军,做好迎敌准备!”

    “是!”传令兵领命而去。

    王若勉急急地关上了门窗,小声对王怀靖说道:“靖儿,你速速去淮河边寻找可用的船只,统计可坐的人数。此次恐怕是无法带所有人一起渡河了。到时候按照品级的高低筛选吧,尽可能多带点将领回去。”

    “父王!这五万兵马,都不要了吗?”王怀靖吃惊地看着王若勉。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今这局势,逃命要紧!”王若勉有些懊恼地说道。

    王怀靖见他心意已决,便领命前去,确实,如今这种形势下,父王的决定是对的。

正文 第二百三十八章弃城

    文德帝领兵到了锡安城下,二话不说便开始攻城。气得王若勉在城墙上直跳脚,大骂王若谦不厚道。

    将士们刚刚才经历了宁京的惨败,士气都有些低迷。再加上“渡河船只悉数被毁,王若勉父子打算独自逃跑”的传闻四起,本就涣散的军心一下子就崩溃了,个别胆大的,已经偷溜到淮河边,开始找船只回南岸了。

    “父王,只找到了两艘船,能过河的,大概只有一百人。”王怀靖匆匆跑上城墙,小声禀报道。

    “再没有了?”王若勉有些心痛地问道,几万人的大军,只能走一百人,这跟全军覆灭有什么区别!这样灰溜溜地逃回苏南,不知道何时才能再北上啊!

    王怀靖摇了摇头道:“再没有了。这两艘还是废弃了很久的弃船,因为积了不少雨水,被误认为已经坏了,才幸免于难的。而且,现在城中谣言四起,已经有士兵去淮河边抢船只了。孩儿出钱把两艘都买了下来,才求得船老大帮我们把船隐藏起来的。”

    “谣言?什么谣言?”王若勉疑惑地问道。

    “就是……唉,不说也罢。”王怀靖怕王若勉再受刺激,便没有细说,“父王,如今谣言什么的不重要,关键是要选出这一百人,在需要的时候可以火速上船。

    “王若谦,你真是卑鄙无耻!居然用这种阴毒招数让本王弃自己的军队于不顾!”王若勉恨恨地在城墙上砸了一拳,显然气得不清。

    两人正说着,忽然脚下一阵巨响,随即有士兵大喊道:“城门快支撑不住啦!快找人来支援!”

    王若勉和王怀靖对视了一眼,瞬间明白了对方眼中的意思,匆匆跑下城墙,快马加鞭地往南边的码头赶去。如今军队什么的不重要,关键是要保住自己的命!

    因着王若勉一方溃败地实在太快,是以王怀靖完全没有时间去通知高品阶的将领,只得在赶往南边码头的时候,遇到了谁便叫上谁,是以到了码头边,总共跟来的不过五六十人。

    “王爷,这是何意?”一个中年将领看着眼前的两艘船,有些愤怒地问道。

    王若勉定了定心神,说道:“董副将,如今战局于我方不利,本王想先跟众将领退守南岸,休整几日后再从长计议。”

    “若要退守南岸,这两艘船似乎不够啊。”另一个微胖的将领沉声说道。

    王若勉悲伤地叹了口气道:“那文德帝为人阴毒,居然将淮河边的所有船只悉数破坏,这已经是仅剩的两艘船了。”

    董副将显然不买王若勉的账,但身为将领,不能妄议主帅,是以中年将领半跪着说道:“末将誓与麾下将士同生死。望王爷此去一路顺风。”说完,便翻身上马,匆匆离去了。

    其他几位将领见此,也纷纷告辞离去,最后只剩下了十二人跟在王若勉身边。

    “父王,快走吧。有众将领们,您暂时回去也无妨。那文德帝也是因为周大将军中毒了,才来御驾亲征的。您现在自立为王,自然在吴越城中运筹帷幄就可以了,无须事事身先士卒。”王怀靖语气坦然地说道。

    王若勉点了点头,道:“靖儿说得有理,那我们先回去吧,这里就交给董副将他们吧。”说完,急吼吼地爬上了船。剩下的十二名将领纷纷对王若勉的话表示赞同,恬不知耻地一起上了船,完全忘记了自己的职责。

    因着王若勉的突然离去,饶是众将领浴血奋战,还是难以挽回劣势。文德帝待城门攻破后,便派人一路大喊:“皇上仁厚,缴械不杀。”许多士兵早已无心恋战,闻言便纷纷扔了手中的武器。文德帝依照诺言,差人将投降的士兵就地看管起来,还负责一日三餐的供应。一些本在犹豫的士兵,见此情景,便纷纷主动投降,是以此次攻破锡安,伤亡数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文德帝进了锡安城,首先让人把所有将领带到了县衙。

    文德帝将桌子搬到了院子里,看着底下跪着的几十个将领,朗声问道:“尔等可知罪?”

    先前那不肯随苏南王南下的中年将领——董桦,率先说道:“自古成王败寇,没有什么罪不罪的。”

    “现在造反的人,都这么理直气壮了吗?”文德帝看着眼前的中年男子,语气平静地说道,“你是何人,报上名来。”

    “我董桦行不改姓、坐不改名,要杀要剐,悉听尊便!”董桦梗着脖子说道。

    “朕又不是暴君,为何会将自己的子民杀了剐了呢?”文德帝不紧不慢地说道,“其实,朕一直有一事不明,不知董将军可否为朕解答一二?”

    董桦显然没料到文德帝会这么和蔼地跟自己说话,但是架子已经端起来了,自然不能随便放下,于是继续梗着脖子说道:“要问便问,别整这些文邹邹的,我老董只读了几年书,复杂的学问我不懂。还有,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副将,不是什么将军,叫我董桦就可以了。”

    文德帝微微一笑,说道:“既然如此,朕就简单点问,请问董副将,苏南的百姓,可是已经民不聊生了?”

    董桦愣了一下,没想到文德帝居然会问自己百姓的事,思索了一会,答道:“我离开时,尚未到那般境地。但粮价奇高,许多人家砸锅卖铁都换不到一顿饭的米。”

    “朕听闻去年苏南粮食大丰收,为何今年的粮价会如此之高?”文德帝继续问道。

    董桦闻言沉默了,先前听信了苏南王的一面之词,只知道若不造反,今后苏南的百姓便没有了活路,是以要一路北上,抢夺粮食。但今天苏南王居然弃这五万将士于不顾,自己逃了回去,由此可见,这苏南王并非明主,那他之前说的话,是不是真的可信呢?

    “朕听说,苏南王在吴越城南面,囤积了大量的粮食。”文德帝见董桦在思索,便适时地补上了一句。

正文 第二百三十九章平定

    董桦闻言,震惊地抬起头看着文德帝,眼中满是不敢置信。

    “朕听闻粮价上涨后,还派人前去送赈灾粮,苏南王都派人收下了,但苏南的粮价却并没有因此下降。”文德帝叹了一口气,说道,“不知你一路北上,可有打听过沿途的粮价,据朕所知,除了苏南,其余地方的粮价,都正常得很。”

    董桦喃喃地说道:“不可能……不可能……”

    “这锡安城的百姓就在外面,你若不信,可以出去问问,苏南王来之前,这里的粮价如何。”文德帝说完,便命人给董桦松了绑,送了他出去。

    其余将领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幕,这文德帝这么做,难道不怕董桦逃跑吗?

    正想着,便有人替他们问了。只见秦公公给皇帝递了茶,顺便说道:“皇上,这让董桦自行去城内打听,就不怕他跑了吗?”

    文德帝喝了口茶,说道:“他若趁机跑了,那就不配成为我大乐的将领,他日若再见到,杀了便是。”

    众人闻言,刚刚活络起来的心思,纷纷熄了火,这文德帝不愧是一代明君,该温和的地方温和,该狠绝的时候也绝不手软。

    不过,董桦并没有让文德帝失望,不到半个时辰,他便跌跌撞撞地回来了,恭敬地跪到了文德帝面前,俯首说道:“末将听信苏南王一面之词,犯下叛国大罪,还请皇上治罪!”

    众人闻言,便知文德帝所言属实,不少将领心中愧疚不已,纷纷俯首认罪,而那些想着苏南王称帝之后,自己便可以加官进爵的人,依然梗着脖子不说话。

    文德帝见状,也不多话,径直吩咐道:“未认罪的,都拖下去,明日午时三刻在校场斩首!”

    那些原来还梗着脖子一脸傲气的将领,瞬间就垮了,有些反应快的,已经开始哭喊着求文德帝饶命了。

    然而求饶声还未说几句,侍卫们便十分麻利地上前塞住了那几人的嘴,迅速地拖了下去。那些认罪的将领面面相觑,不知皇帝为何突然开了杀戒。

    文德帝命人给剩余的将领们松了绑,语重心长地说道:“想往高处走,是人之常情。但身为将领,越到高位,要明白的事情就越多。除了打仗之外,还要体恤民情,在武力征服的同时,以德服人。若德行有亏,就算行军打仗战无不胜,也难以服众。”

    众将领默默听着,不敢接话。

    文德帝接着说道:“王若勉想当皇帝,朕可以理解。但故意哄抬粮价,让百姓饿死街头,以此来激发民愤,让百姓支持他造反,这种手段,实在是太过卑劣!两军交战,将士们都还在浴血奋战时,他却乘船逃跑。若将皇位交与这样的人手中,朕死不瞑目啊!”

    众将领羞愧地低下了头,他们跟随苏南王一路北上,烧杀抢掠的事情自然没少做,原以为这些人跟文德帝一样,对苏南的情况坐视不管,却谁知,那困苦的景象,都是苏南王一手编造出来的。

    董桦在地上重重地磕了几个头,有些哽咽地说道:“末将糊涂,错信小人,请皇上治罪!”

    文德帝站起身,中气十足地说道:“如今战事尚未结束,朕要你们继续担任原先的官职,将那些被王若勉丢下的士兵组织起来,若愿意继续参军的,可编入我大乐军队,跟着我们南下,将囤积在吴越城的粮食悉数分发给百姓。若不想再参军了,也不勉强,领取遣散费后,可自行回家。”

    “臣等替将士们谢皇上隆恩!”众将领异口同声地说道。

    至此,文德帝带去的军队非但没有过多的损耗,反而还多出了几万人,和苏南王的战事也暂时告一段落。

    书房里,文德帝看着跪在地上的王怀安,叹了口气道:“你真的要留下来?”

    王怀安磕了个头道:“皇帝伯伯,周大将军体内余毒未清,暂时不能上阵杀敌,您回朝之后,自然需要有一个人在前面冲锋陷阵。而且,过了淮河之后,我军也需要一个了解苏南的情况从旁协助,以便制定准确的作战方案。上述两项,怀安皆可胜任,还请皇帝伯伯应允。”

    “非是朕不同意,只是,要跟你兵戎相见的,是你的父亲和手足,你真能下得了手吗?”文德帝微皱着眉头问道。

    “皇帝伯伯,跟您兵戎相见的,不也是您的手足吗?”王怀安低声说道。

    文德帝闻言,愣了一下,忽然就笑了:“朕要守住皇位,你呢,你要守住什么?”

    王怀安磕了个头道:“愿为皇帝伯伯守好苏南!”

    文德帝闻言,摆了摆手,道:“随你吧,儿孙自有儿孙福啊,朕老了,管不了那么多了。”

    “谢皇帝伯伯!”王怀安谢了恩,躬身退下了。

    不一会,穿着男装的周贵妃进来了。文德帝招了招手,示意她到自己身边来。周贵妃走到文德帝身后,一边帮他揉着肩膀,一边说道:“皇上准备回京了吗?”

    文德帝点了点头道:“前几日收到了北方的战报,似乎不是很顺利,朕打算明日就启程回京,若北方守不住的话,可能还需朕亲自去一趟。”

    周贵妃心疼地说道:“皇上,您这样到处征战,只怕身体吃不消啊。”

    文德帝拍了拍她的手道:“无妨,先回京休息休息,看看情况。昨天收到消息,说已经知道了若知和梓瑜的行踪,知道他二人平安,朕也放心不少,而且,依着那两人的脾性,估计不会让北境王那么轻松地就赢了去。”

    周贵妃闻言,微微一笑道:“臣妾倒是觉得,睿王自成亲之后,成熟稳重了不少,在许多事情上,已经有王爷的样子了。”

    文德帝哈哈一笑,道:“是啊,而且他总不按常理出牌,时常能收获意外之喜。虽然有时候会觉得只是运气和巧合,但运气何尝不是实力的一部分呢。”

    周贵妃轻笑着应和着,继续帮文德帝揉着太阳穴。

    “对了,周大将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