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夫君缺心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王爷夫君缺心眼- 第1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怀翊闻言,脸上的表情瞬间改变,笑着说道:“太好了,小皇叔!今日找您,确是有事相求。”

    王若知看着变脸比翻书还快的侄儿,一时没回过神,只听到侄儿在那里絮絮叨叨了很久,最后来了一句:“那京郊之地,本就是小皇叔用来盖别庄的,不如就交给小皇叔来负责吧?”

    王若知木然地点了点头。

    “小皇叔,那怀翊先告辞了。这几日的情况,一会我会派人送到府上的。”王怀翊说完,便回了宫。留下一个一脸懵逼的睿王爷在自家正厅凌乱。

    “这是让你去监视京郊的苏南王军队吗?”梓瑜看着王怀翊送来的资料,扭头问道。

    “不知道诶,我只听到怀翊说,那里是我的地,就让我负责。”王若知将头搁在梓瑜肩上,轻声说道。

    梓瑜没好气地将纸放下,说道:“这是让你去监视那里的人,而且是自行前去监视,怀翊并不会给你加派人手。”

正文 第二百六十七章相残

    王若知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又被侄儿算计了。

    “这可怎么办?让卫一去装装样子?”王若知拿起盖着王怀翊印鉴的信,仔细看着,“上面只说了监视,没说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如等你生完怀瑜,我再去吧。”

    梓瑜指着信上那句“每日早朝上奏前一日监视情况”说道:“这句话的意思是,从现在起,你需要天天去上朝,每日都要写奏折上报情况。”

    王若知闻言,一张脸瞬间皱成了包子,为难地看着梓瑜道:“可以告假么?早朝实在太折磨人了,一群人在那里吵来吵去,最后还不是听皇帝哥哥的。”

    梓瑜觉得自己的脑袋一阵阵地疼,自从王怀翊接手之后,他们夫妇已经被坑了好多次。照这个情形下去,往后的日子肯定安宁不了。而且这个侄儿精得很,每次都找机会单独和王若知相处,然后趁机坑上一把。如此想来,与其总是护着夫君,不如让他自己去吃吃亏,也好早日成长起来。

    梓瑜打定了主意,便起身说道:“我有点困,先去睡会。这事王爷看着办就好,有怀翊在,横竖出不了什么大事。”

    王若知小心翼翼地扶着梓瑜回房睡觉后,便匆匆去厨房准备午膳了,一边炒菜一边思索着该怎么办。这睿王府肯定是离不开自己了,但活已经接下了,有王怀翊这个小狐狸在,估计也推不掉。

    “王爷,景鸿少年托人捎了东西来。因四皇子命他直接去长宁城帮助攻打苏南王,是以不能亲自回京城看望王爷和王妃了。他怕错过小世子的出生,特意提前捎了贺礼来。”卫一忽然进了厨房,沉声禀报道。

    王若知闻言,灵光一闪,开心地叫道:“对啊,还有大舅哥,若怀安和大舅哥打赢了,这京郊的军队自然就回苏南了。哈,太好了,我先应付应付,这三皇兄连淮河都没过,怎么可能来京城动用那点兵力呢。”王若知越想越有道理,十分安心地一边炒菜一边吹起了口哨。

    次日,睿王爷以断腿没有痊愈为由,告假不上朝,而且以“伤筋动骨一百天”为由,直接请了三个月的假。不过,人虽然没到,奏折还是到了,但上面只有“昨日无异”四个大字,看得王怀翊一阵无语。

    “殿下,咱们去睿王府的时候,这王爷还能走到正厅呢,怎么突然就要卧床三个月了?”杨公公看着王若知告假的折子,疑惑地问道。

    王怀翊无奈地说道:“当日小皇叔被埋的战报传来,朝中大臣个个都牵肠挂肚,我心里也十分着急,是以下令日日上报情况,要求事无巨细。后来小皇叔挖出来后,随行军医的诊断也一并上报了过来,当时满朝文武都知道小皇叔的腿断了。”

    杨公公弓着身子道:“此事奴才记得。只是,这断了腿,怎么才这几天就能走了?”

    “回京的路上,程太医就觉得不太对,小皇叔恢复得实在是太快了。后来才发现,其实只是皮外伤而已,只是小皇叔太怕疼,稍微碰一下伤口就鬼哭狼嚎的,是以当初以为是断了腿。”王怀翊叹了口气道,“回京的这几日,皮外伤好得差不多了,这走路自然也就不影响了。”

    “这……睿王殿下可知自己的腿没有断?”杨公公哭笑不得地问道。

    “当然知道啦!程太医在路上就跟他说了,只是这件事没有必要昭告天下,是以一直没有提及。谁曾想小皇叔的脸皮居然这么厚,误诊也能用来告假!”王怀翊苦笑着摇了摇头,将手中的奏折扔到了一边。

    那边厢,渡了河的王怀安一路势如破竹,带着大军一直打到了吴越城下。

    王怀靖迟迟没有收到苏南王的消息,北境王那里又指望不上,只得龟缩在吴越城中,死守到底。

    “王怀靖,你若乖乖投降,我可以保证不伤众将士一分一毫,只需押入大牢听候审判即可。”王怀安在城下大声喊道。

    “哼!事已至此,不需要你在这里惺惺作态。你的保证,只是为了诱我投降而已,一旦投降,你为刀俎、我为鱼肉,要杀要剐,还不是你一句话的事!”王怀靖站在城墙上,毫不示弱地反击道。

    王怀安长叹了一口气道:“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啊。”

    “有本事,你保证三日内不攻城,本世子就相信你!”王怀靖一肚子坏水地说道。

    “这有何难!”王怀安说罢,便让将士们摆好阵型,既不进攻、也不撤退,只是开始唱起了苏南的民歌《盼君归》:

    “那日风和日丽,

    你说要去远方,

    留下小小树苗,

    让我悉心浇灌。

    如今树苗参天,

    你却杳无音讯。

    盼君归,

    共在树下度冬夏;

    盼君归,

    齐看娃儿树上爬;

    盼君归,

    此处有亲也有家。”

    几万将士,齐声高唱,两遍之后,城内的士兵就忍不住开始抹眼泪。

    王怀靖见状,不禁有些沉不住气,大声命令道:“弓箭手,进攻!”

    弓箭手们虽有些不耻王怀靖的行为,但军令如山,只得执行。明明让对方不要攻城,自己却先发起了进攻,这样的主帅,真是让人不耻!

    第一波弓箭朝城下的士兵飞去。然而,城下的士兵既没有躲避,也没有反抗,只是在原地继续唱着歌。而这些射出去的箭,居然都没有射中目标!

    “你们在干什么!现在对敌人心慈手软,日后死的就是你们自己!”王怀靖气急败坏地大声吼道。

    “世子!不能进攻啊!我哥哥那日跟着王爷和世子渡河北上,就没能再回来。先前世子说他们被二王子悉数杀了,我便一心想要报仇。但刚才我看到了,哥哥就在城下。那城下的,是我们苏南的将士啊!”一个士兵跪在了王怀靖面前,苦苦哀求道。

    王怀靖一脚踢翻了士兵,愤怒地说道:“一派胡言!隔得这么远,你怎么能认得出来!”

    士兵挣扎着起身,取下了自己的头盔,指着上面蓝色的布带说道:“这布带是出征前,母亲给我们绑上的,说有个了这个,即便面目全非,在尸体堆里也能认出来。小的不会看错的,城下那个头盔上有蓝色布带的,就是哥哥!”说罢,士兵不住得给王怀靖磕头,哭喊道,“世子,小的不能射杀自己的亲哥哥啊!”

正文 第二百六十八章寻粮

    众人闻言,都倒吸了一口冷气,原来一直跟自己拼杀的,竟然是当年一同出征的兄弟!几个胆大的,已经趴在墙头,开始寻找自己的熟人了。

    王怀靖见场面有些失控,急忙稳了稳心神,大声说道:“你当他是哥哥,他有当你是弟弟吗?这一路的拼杀,对方可有手下留情?若不是你命大,恐怕早就死了吧。”

    “世子,这一路,我们都是不战而退的吧。”不知是谁,混在人群中,幽幽地说了一句。

    王怀靖闻言,气得抽出了剑,凶狠地说道:“谁再扰乱军心,一律军法处置!都给我放箭,再射不中,统统提头来见!”

    弓箭手们被逼无奈,只得再次放箭。不过这一次,箭是都射中了,可惜射的不是战旗就是马车,就连那攻城的巨木上,都瞬间插满了箭。

    “怎么回事!个个都是神箭手吗?那战旗杆子那么细,你们都能射中,怎么就射不中个人?射人,明白了吗,射人!”王怀靖气地直跳脚,一边来回走动一边大声训斥着。

    城墙下的合唱忽然停了下来,王怀靖一阵紧张,以为王怀安对自己先行放箭的行为不满,要开始攻城了。可等了一会,预想中的脚步声、呐喊声并没有传来,只有微弱的跑动声音在空旷的环境中回荡。

    王怀靖探头一看,只见一列士兵跑到了队伍的最前面,站成了一排。最左侧那个,大声喊道:“周勇武,吴越城人,家住北山巷五十三号。”

    “李小二,吴越城人,家住南锣街八十五号。”第二个士兵接着喊道。

    “陈东光,吴越县人,家住十里坡陈家村。”

    ……

    一队士兵喊完后,第二队士兵接上,待喊到第七队的时候,城墙上的一个弓箭手突然扔下了手中的弓,哽咽着说道:“不行,我不能朝他们射箭。刚才那是隔壁李大娘家的儿子啊!我从小没了父母,是李大娘把我拉扯大的。后来我长大成人,还出钱帮我修家里的旧房子,让我娶媳妇。我看着小二长大,他就像我的亲弟弟一样。让我杀小二,不如杀了我吧!”

    话音刚落,周围便响起了一片扔下兵器的声音:“苏南人不能自相残杀啊!世子!”

    王怀靖见场面失控,暴跳如雷地吼道:“你们干什么!造反吗?这是在打仗啊!战场上,不是你杀我,就是我杀你。你现在扔了兵器,若对方的箭射过来,你拿什么去抵挡?来人呐!将那些扔下武器的,都给我押下去!”

    城墙上的众将士只是定定地看着他,并未有人行动。

    “你们干什么,连本世子的命令都不听了吗!你们还记得为什么造反吗?若不北上抢夺粮食,苏南就要断粮了啊!到时候你们的父母妻儿,都会饿死的啊!”王怀靖焦急地说道。

    众人闻言,又犹豫了起来,城里粮食短缺的情况一直没有改善,尤其是大军回到吴越城后,每人每天只能分到两碗稀饭,若没有新的粮食进行补充,这城中的几十万人,恐怕就要挨饿了。

    王怀靖见将士们动摇,便趁热打铁道:“看这城下的几万士兵,必然带着粮草前来,若打败了他们,那些粮草就能分给吴越城的百姓啦!”扔掉兵器的士兵中,零星几个听了王怀靖的话后,又捡起了兵器,但大部分人依然面带犹豫地看着城墙下。

    此时,城墙下自报家门的士兵们已经悉数归队了。只见董桦骑着高头大马,来到最前面,高声喊道:“各位将士,在下董桦,不知道各位是否听过在下的名号。”

    董桦本就是武将出身,声音粗犷、中气十足,这一喊,将众人的视线都吸引了过来,不少人甚至交头接耳起来:“那不是董副将么,据说他每次开战的时候,都事先士卒,而且武艺高强、体恤下属,当初我还盼着能分到他的麾下呢。”

    “是啊是啊,我也听说了,可他不是死在了淮河北岸吗,怎么又出现在了这里?”

    “恐怕,当初的全军覆没,另有隐情啊。”

    ……

    董桦停顿了一下,蓄了蓄力,大声喊道:“吴越城中,并不是没有粮食,而是被王若勉、王怀靖这对父子给藏了起来!这次的少粮,不是天灾,而是人祸啊!”

    王怀靖一听,心中大惊,急忙反驳道:“董桦!你休要血口喷人!我父王为了苏南的百姓能吃上饱饭,不惜背负着乱臣贼子的骂名北上夺粮,如今你在此诋毁他,是何居心?”

    董桦嗤笑了一声,继续说道:“王怀靖,你怕是记错了吧,我董桦本是朝廷派驻在苏南的守军。因不忍看见苏南百姓忍饥挨饿,才揭竿而起的。可如今,这一切只是你们父子的骗局,试问背上骂名的,是我们这些被蒙骗的将士,还是妄图谋朝篡位的王若勉!”

    众将士闻言,都倒吸了一口冷气,原先一直以为是朝廷对苏南的饥荒不理不睬,坐视粮价不断上涨,如今看来,这一切都是王若勉父子故意为之,自己竟然成了为虎作伥的叛军!

    “世子,董将军说的,可是真的?”城墙上,负责守卫的徐将军正色问道。

    王怀靖此时彻底慌了神,但事已至此,只能硬着头皮将谎言进行到底!

    “当然是假的!父王一向爱民如子,岂会为了一己私欲,就置苏南百万人于饥饿之中呢!”王怀靖强压着颤抖的声音,大声说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