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夫君缺心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王爷夫君缺心眼- 第1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呀好呀,那我等你哦。”小太监兴高采烈地说道。

    ……

    “你后来,去了吗?”王若知小声问道,声音中不自觉地带了一丝颤抖。

    梓瑜摇了摇头道:“没去。第二天我哥哥嫌我太吵,就不带我去了。后来我去了落叶山庄学武功,过了好久才回来。等我回来的时候,已经是秋天了,就没再去吃西瓜了。而且,那个宫殿是胡乱找到的,再让我找一次,未必能找到。”

    王若知轻声说道:“那日之后,我每日都在井水里冰一个西瓜,想着你来的时候可以吃。谁知没等到你,却等来了皇帝哥哥。”

    梓瑜有些吃惊地长大了嘴巴:“所以,那个小太监……是你?”

    王若知点了点头道:“嗯。”

    梓瑜心中豁然开朗起来,难怪那小太监说自己是主子,难怪那个宫殿没有人守着,难怪这里吃西瓜的方式如此独特。

    梓瑜挖了一块西瓜送进了王若知嘴里,笑着说道:“我来了。”

正文 第二百九十九章番外之若知&梓瑜(二)

    英明神武的睿王爷最近既开心,又心烦。开心的是,媳妇又怀孕了,程太医说这次怀的是女孩,皇上也已经答应了,生下来就封个郡主。心烦的是,媳妇这次的反应比较大,只能卧床休息,这样一来,督促儿子读书的重任就落到了自己身上。

    要说这王怀瑜,真真当得起“天资聪颖”这几个字。九个月就能开口说话了,十个月已经能独立行走,两岁的时候就可以自己看书了。如今虽然只是一个五岁的小孩,但说起话来头头是道,一般的教书先生都被他唬得一愣一愣的,也只有梓瑜每天坐在一旁监督着,才会乖乖接受先生的教导。

    如今,王妃娘亲怀了妹妹,这王府里暂时就没人能管得了自己了,想到可以无法无天地玩十个月,王怀瑜就开心地躲在被子里偷笑,每天的饭量都大了不少。然而,这美好的愿望,在王若知第一天陪他读书的时候,就破灭了。因为,他发现,这个王爷爹,比那王妃娘麻烦多了!

    作为睿王府请的教书先生,许友松像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了睿王府吃早饭。本来,作为先生,他应该在家中吃完饭后,直接到府上授课的。可自从吃过一次睿王府的早饭后,便久久难以忘怀,是以在睿王妃的热情邀请下,他便半推半就地答应了。

    刚吃完饭,琴儿便递了一个荷包给许先生,陪着笑脸说道:“先生,这几日王妃身体不适,改由王爷督促世子读书。若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还请先生多包涵。”

    许友松接过荷包,笑着说道:“王妃真是太客气了。父母亲自陪着读书的,许某从教这么多年来,还是第一次碰到。也难怪世子如此聪慧,进步神速。真是有其父母,必有其子啊!”

    琴儿想起了之前几个被世子欺负走的先生,有些尴尬地笑了笑,说道:“先生过奖了。王爷和世子……都有些……呃……异于常人……”

    “哈哈哈,那是当然。王爷的事迹连那目不识丁的妇人都如数家珍,屡破奇案、率军抗敌,还是武林盟主。今日能见到王爷,也是许某之幸啊!”许友松这马屁张口就来,说得琴儿尴尬症都犯了,“至于世子,在当世的五岁孩童里,应该无人能出其右了!”

    琴儿估摸着快到上课时间了,便凑近了一些说道:“王妃说了,只求先生别把今日授课的任何事告诉其他人。出了这王府,先生只当今日没来过。”

    许友松连声应下,心道这王妃莫不是怕王爷为难自己吧?人家是王爷,自己多让着点就是了。

    待许先生走进书房时,世子已经规规矩矩地坐在座位上了,一旁端坐着宛如谪仙的睿王爷。

    “草民许友松见过王爷。”许先生恭敬地行礼道。

    “先生免礼,今日本王只是旁听而已,先生只管授课就好。”王若知温文尔雅地说着昨夜梓瑜教的词,脸上温和的笑容让人如沐春风。

    许友松见状,便彻底放松了下来,心情颇好地开始授课。

    “世子,昨日布置的功课,可完成了?”许先生和蔼地问道。

    “回先生,都完成了。”王怀瑜绷着小脸,认真地拿出了昨日写的一百个新学的字。

    许先生一边看着,一边赞许得点了点头:“不错,不错。昨天布置的《将进酒》可背下来了?”

    王怀瑜点了点头,认真地背了起来。

    许友松偷偷看了眼一旁的王若知,往常的这个时候,王妃都会一脸赞许地看着世子,今日王爷居然一脸严肃,看来对世子的要求更高啊!

    待王怀瑜背完,许先生正色说道:“很好,今日咱们讲《阿房宫赋》。”

    “先生,这是书本上的最后一篇,按顺序,咱们得先学《师说》。”王怀瑜小声抗议道。

    许先生不动声色地看了一旁的王若知一眼,心道你父王要求这么高,我教你点难的,让他震惊一下,这可是在帮你啊!面上则十分正经地说道:“世子的能力,已经可以学最后一篇了。”

    王怀瑜撇了撇嘴,不再继续说话。他当然知道自己已经可以学这篇了,但他父王不能啊!昨日偷偷听到母妃在教父王读《师说》,让他下课之后称赞先生几句。这突然换了文章,父王不知道能不能听懂啊!

    许先生哪里知道个中缘由,为了表现出自己的博学,还特意旁征博引了一番,将秦、唐两朝历史沿革和人文风情讲了遍,直到琴儿来喊开饭了,才恋恋不舍地宣布下课。

    王若知一听下课,急忙站起来冲许先生拱了拱手,道:“先生讲得真是精彩,比那说书的还要好!”

    许先生听到前半句的时候,还心花怒放,但一听到后半句,这心里可就不高兴了。敢情睿王爷把自己当说书的了?

    王怀瑜看先生的脸色,便知道父王又说错话了,急忙开口道:“父王,您怎么又称呼太傅为‘说书的’呢,被他知道了,又要去皇帝哥哥那里告状了。”

    王若知还没来得及解释,便听王怀瑜对许先生道:“父王平日里随意惯了,还请先生莫要放在心上。”

    许友松一听王爷说自己比太傅讲得还好,哪里还生得起气来,笑眯眯地冲王若知道了个谢。

    王若知想起昨晚梓瑜的叮嘱,让他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一切听怀瑜就好。是以并未辩驳自己刚才说的真的是说书的,不是太傅。

    “先生,今天讲的文章里,有好多不认识的字,是不是还需要课后巩固一下?”王若知摆出了一付虚心求教的样子,说道。

    许先生点了点头道:“这是自然。温故而知新嘛。”

    “先生的为师之道另本王钦佩,果然如今日讲的文章一般啊。”王若知终于把昨晚准备的台词背出来了,心中无比舒畅。

    他自己是舒畅了,但一旁的王怀瑜脸色大变,又开始了绞尽脑汁帮父王圆谎的时间了:“先生,今日咱们提到的《师说》,父王之前应该看过,如今这是照着那文章在夸您呢!”

    许友松闻言,一时竟有些激动起来,教书这么多年,若是能得到睿王的赏识,因此平步青云的话,自己也算没有白费先前的时光。

    思及此,许友松便想再跟睿王爷套套近乎。谁知,一回神,王爷和世子已经不见了踪影,应该是去饭厅用膳了。

    王怀瑜吃过饭便早早地午睡了。今天这课上的,一来提心吊胆,生怕父王会问一些别人不好回答的问题。二来父王说话口无遮拦,需要随时帮他圆谎。

    “唉,王若知,你什么时候可以让我省心啊。”王怀瑜一边戳着眼前的荷包蛋,一边喃喃地说着,仿佛这愿望已经成真了一般。

正文 第三百章后记(作者的唠叨,等限免看)

    转眼就到了最后一章。不知不觉竟写了60多万字,真是连自己都有些吃惊。虽然一直喜欢看,但从来没想过写。直到后来有一次,连看了好几部,都觉得写得很一般,然后才萌生出了“这样的也能写,那我也可以诶”的想法。但真的动笔的时候,却发现好难。

    从人物的设定到情节的构思,还有每一章里各种梗的设定,都非常考验一个人的能力。尤其是我这种一上来就写古言的,更加考验个人的积累。所以在全书中,很少出现作诗、引经据典的场景,因为作者不会,哈哈哈哈(不好意思,我就是这样一个很low的作者,请你们不要嫌弃我)。

    很开心,在写作的过程中,很有多读者都留言表示喜欢我的书,真的很感动。因为你们的鼓励,我会继续坚持下去的,希望编辑大大可以无视亏钱的事实,继续签我下一本书……

    听闻我的书要完结了,好友说给我写个后记。真的好惊喜,居然还有人肯给我写后记。真的谢谢各位好友们,从一开始指导我的构思,到开书之后给我留言,为我投票,再到卡文的时候帮我想梗,没有你们,我应该坚持不到完结。

    很开心,有始有终地写完了此书,按照自己原来设定的情节和大纲写完了,证明了自己还是可以的。新文正在构思中,大概7、8月份会开,大家也可以留言告诉我,想看什么,开新文的时候会考虑哦

    附上好友的后记,各位小天使,咱们新书的时候再见!

    后记

    这是我第一次为写后记,也是一篇厚着脸皮讨来的文章。

    于大多数人,是一件愉悦的事,如果酣畅淋漓读完一本行云流水的,满足感不亚于冬日铜锅小二夏夜烤串啤酒。而对于作者,写书过程可能并不如意。都说行百里者半九十,写作在没有敲下最后一个句号前,都像停在起跑线。完成一部作品,不论文学素养精神内涵,合理结尾就已经是项巨大成就。所以当盒饭君的好朋友、沙公子的娘亲、笔名唯文翊的土豪金同志在群里信誓旦旦要写的时候,我内心是不以为意的。同样,当半年多的时间转瞬即逝,这部《王爷夫君缺心眼》已收尾并计划写番外之际,只剩脱帽致敬。

    优秀的作者就如同魔术师,可以凭空抓取文字,把它们排列组合成不同样式,顺畅、易懂、深刻。作家的风格千千万,但都有一个宝贵的品质——坚持。我常引用陆游的一句自谦词“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然而他身为唐宋时期最高产的诗人,只靠妙手天成显然是不够的。唯文翊完成一部长篇连载,不同于写个豆腐块杂文,三下五除二,一场球的功夫就能搞定。没有思路灵感、俗事杂务缠身、催更压力过大,放弃的借口那么多,而坚持下去的信念只有一个。作为她最亲密却久未谋面的朋友之一,我常常可以听到她顶着工作繁杂、生活压力熬夜奋战的抱怨,出差、带娃、旅行,人生陆离,但更新总在。有时,她会把新增订阅晒给我们看,屏幕这端的我都能感受到微小的进步给她带来巨大的满足与得意。这时我就会想,于她,这应该就是人生成长的标志。

    在山东老家,长辈习惯把不能坚持、易于放弃的人称之为“没长性”。随着年岁渐长经验教训日增,清晰感受到坚持对于成功的意义。A君头脑灵活妙想频出,嚷嚷创业数年未见施行,却常在高谈阔论如果做了会如何。B君毕业不多年已辗转多家公司,兜兜转转间蹉跎岁月。C君则总自称好人缘,但少见其身边有超过三年的朋友。创业、工作、感情、生活,矛盾总比出路多,失败总比成功易。06年,41岁的母亲决定创业时,全家没有一个人支持。初期三年,经历种种困境,常常熬至后半夜,身心俱疲。父亲和我多次苦劝其放弃,但她并无退缩,一路坚定昂扬,终现今日曙光。

    实事求是讲,这部《王爷夫君缺心眼》我并未拜读,所以难以对内容加以点评。但她在创作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品质与态度,以及她本身的素质与积淀,令我坚信这本是块未受关注的璞玉,更相信她的第二本、第三本创作会收获更多的忠实读者。

    唯文翊在母校求学时住在知行楼,知而行,行必坚,与诸君共勉。

  ——盒饭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