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夫君缺心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王爷夫君缺心眼- 第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见到了那皇后?”梓瑜不理会王若知的打岔,接着问道。

    “见到了,只是,这皇后的处境,也十分艰难,怕是帮不上什么忙了。”小南说完,摇了摇头。

    “快将你们到东莱之后的发生的事情一一说来。”梓瑜迫不及待地催促道。

    小南看了一眼卫三,说道:“还是你自己说吧,有遗漏的,我再补充就是了。”

正文 第一百四十五章东莱

    卫三喝了口茶,徐徐说道:“我和小南乔装成华大夫的徒弟,跟着展风去了东莱都城青阳城。东莱虽在北境和大乐之间,但因着那万枯谷的关系,并未被战乱波及,可那青阳城里,却有些萧条。待我们跟着展风进了宫,发现那太子的东宫,竟只有寥寥数人把守。”

    “这太子也不怕被暗杀?”梓瑜不敢置信地说道。

    “据展风说,展山一直跟随在太子身边,因他武功高强,是以太子的安全不必担心。”卫三答完梓瑜的问题,继续说道,“华大夫给太子看了诊,觉得太子中的,应该是一种叫做‘百日枯’的毒,此毒是一种慢性毒药,分一百天喂食给中毒者,到第一百天,中毒者就会全身痉挛而死,死后身体迅速干瘪、变黑,如同花儿枯萎一般。华大夫推测,太子在第八十天的时候才察觉有异,此时虽不至于马上死亡,但也已经无力回天了。华大夫如今只能尽量帮忙排毒,但能活多久,就只能看天意了。”

    梓瑜叹息了一声,继续问道:“那皇后呢?”

    卫三接着答道:“皇后日日都来看太子,但如今的东莱,皇帝一心炼丹修道,想着有朝一日可以长生不老。那三皇子,因着生母李贵妃出身丹药世家,是以占得了先机,处处得宠。若不是皇后母家掌管着东莱近半的兵权,这太子恐怕早就已经换人了。”

    “唉,从古至今,怎么总有帝皇相信可以长生不老呢。”梓瑜叹息着说道。

    “这华大夫可有说,那太子还可以活多久?”王若知突然问道。

    “短则半年,长则一年。”卫三神情悲伤地说道。

    梓瑜叹了口气,问道:“可有与太子相认?”

    卫三摇了摇头,说道:“我并未露出真面目,也未标明身份。听闻那东莱三皇子跟北境王有所勾结,我怕贸然相认,反而会打草惊蛇。”

    “这东莱的皇帝,可还有其他儿子?”王若知问道。

    “并无。早年有几个,后来都夭折了。近几年虽然那皇帝号称身体日益强壮,但一直没有子嗣,不知道是不是那丹药里,加了绝育的药。”卫三神情坦然地答道。

    “这皇帝还真可怜,以为自己吃的是长生不老的仙药,谁知竟是催命的毒药。”梓瑜叹息着说道。

    “所以,对于三皇子来说,只要杀了太子,这皇位肯定就是他的了。”王若知接着问道。

    “正是。唉,太子也是因为没有其他人可以托付,才会一直强撑着要寻找当年的同胞弟弟。”卫三有些同情地说道。

    “你们可有打听到,若这太子寻不到你,打算如何应对现在的局面?”梓瑜认真地问道。

    卫三叹了口气道:“若寻不到我,太子打算跟三皇子同归于尽。”

    梓瑜吃惊地说道:“那这东莱的皇位,岂不是后继无人?”

    “太子前几日,刚得了长子,若他跟三皇子都死了,皇帝有很大的可能会立皇孙为太孙。”小南补充说道。

    “那三皇子可有子嗣?”梓瑜皱着眉问道。

    “只有一个女儿。”卫三答道。

    “唉,若两人真的同归于尽,太孙年幼,那东莱,怕是要动荡很久了。”梓瑜叹了口气说道。

    “卫三,你如何打算?”王若知忽然开口说道。

    “属下不知。”卫三面露难色地说道。

    “见到生父生母,是何感受?”王若知吃了口菜,问道。

    “属下并未见到自己的父母,只见到一个日日想着长生不老的皇帝,和一个天天盼着儿子康复继位的皇后。”卫三忧伤地说道。

    “既如此,卫三,皇帝哥哥五十大寿要到了,我们把东莱,送给他当礼物,可好?”王若知一脸轻松地说道。

    卫三、小南和梓瑜一时间面面相觑,平时缺心眼的王爷,居然说出了这种话,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

    众人愣了好一会,梓瑜才试探着问道:“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知道。我想让卫三,当东莱的皇帝,然后对大乐称臣。”王若知简单地说道。

    “为何?”梓瑜吃惊地问道,眼前的王若知忽然显得如此陌生。

    “小瑜儿,你还记得,我母妃为何会自请殉葬?”王若知低声问道。

    梓瑜不接话,但心里却是清楚的,是为了在皇位争夺中,给王若知留一线生机。

    “因为皇位争夺,母妃赴死,我偷偷摸摸地在宫里独自生活了十几年。争夺的那几年中,几个皇兄相继死去,内斗不断,数以万计的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我虽不是普渡众人的菩萨,但若因一己之力,就可以救千万人于水火之中,则此生便没有白活吧。”王若知感慨地说道。

    梓瑜沉默了一会,点了点头道:“我想,若丽妃娘娘在世,应该也是这么想的。”

    王若知听梓瑜这么说,瞬间笑了:“看来,我没有给母妃丢脸。”

    一旁的小南略有些生气地说道:“你们不应该先问问卫三的意愿吗?”

    王若知扭头看着卫三,问道:“你可愿意?”

    卫三半跪着说道:“属下愿意!但属下自知才疏学浅,还请王爷帮助属下!”

    小南有些吃惊地上前劝道:“你可想清楚了,是去争夺皇位诶,且不说东莱本身形势复杂,光那三皇子身后的北境王,就不是个省油的灯,这可是会送命的!”

    卫三坚定地说道:“我知道。但若真能成为一个救天下人于水火之中的人,即便要用我的命去换,我也甘愿!”

    小南跺了跺脚,生气地说道:“怎么你们男人一个个地都想当英雄!那我怎么办?”

    梓瑜赶忙上前安慰道:“放心吧,有我和王爷在呢,你不也在嘛,要保卫三性命无虞,还是可以的。”

    一旁的卫三红着脸说道:“我一定努力让自己活着,等事成那日,娶你当皇后。”

    小南心中一动,正想上前抱住卫三,忽然想起一事,便问道:“那你的后宫佳丽三千呢?”

    卫三起身面对着小南说道:“待我当了皇帝,就颁个法令,所有男子都只能娶一个妻子,可好?”

    小南害羞地将头埋进了卫三怀里,久久不愿分开。

正文 第一百四十六章招贤

    “你说,卫三是东莱的皇子?”皇帝锐利的眼神扫了一遍底下跪着的四个人,语气平静地问道。

    “是。”王若知恭敬地答道。

    “所以,你们的意思是,送朕一件礼物,但这礼物需要朕出人、出钱?”文德帝打趣着说道。

    “皇帝哥哥,这礼物,算是大礼了吧,靠我们几个,怕是送不起啊。”王若知实事求是地说道。

    “若按你们的计划行事,胜算有几成?”皇帝微皱着眉头问道。

    “应在九成以上。”梓瑜自信满满地接口道。

    “好,要什么人,你们自己选。要多少钱,去户部拿,只是,这钱,算是借的。若成了,寿宴上朕自会赏赐,若不成,这些钱可得你们自己还上。”皇帝笑眯眯地说道。

    梓瑜心中暗骂一句“老狐狸”,但面上只得恭敬地说道:“皇上,这钱,睿王府怕是还不起啊。”

    “不是有九成胜算么?想来应该也不用睿王府还钱吧。”皇帝不甚在意地说道。

    梓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只得闭口不言。

    “皇帝哥哥,当日殿试前,若知选定的第一名,可是那许翰文?”王若知忽然没头没脑地问了一句。

    因着排名次时,考生的名字都被封了起来,是以王若知并不知晓自己选定的第一名是谁。

    文德帝面露尴尬地说道:“不是。你问这有何用?”

    王若知大喜过望,略带兴奋地问道:“那人是谁?若知想要他。”

    文德帝尴尬地摸了摸鼻子,道:“那人最后定了第十名,现在翰林院任职,你若要,朕这就命人将他传来。”

    “还是若知自己去请吧,不是要‘礼贤下士’么。”王若知一本正经地说道。

    文德帝一阵失笑,说道:“好。待明日,朕宣布成立一个‘寿宴司’,由你当司卿,需要什么人,你跟吏部协商好,自己抽调就行。”

    “若知谢过皇帝哥哥。”王若知磕头谢恩道。

    “尔等切记,万事小心,宁可失败,切不可送命!”皇帝郑重地说道。

    “臣等遵旨。”四人齐齐磕头应下。

    翰林院内

    韩萧正在书库内悠闲地看着书。虽然他也是进了二甲的新科进士,但在翰林院这个藏龙卧虎的地方,便只能来看书库了。

    “请问阁下可是韩萧韩大人?”一个好听的男声忽然响起。

    韩萧抬头望去,只见一个容貌昳丽的男子,正穿着亲王服笑意盈盈地看着自己,不远处站着两女一男,目光不住地往自己身上打量。

    韩萧急忙起身下跪道:“臣韩萧,叩见睿王殿下。”

    “哈哈,本王还没开口,就被你识破身份了,不愧是本王看中的人啊!”王若知笑着上前将韩萧扶起。

    王若知走到书桌旁,拿起韩萧正在看的书,背起了梓瑜教的台词:“韩大人真是勤学不倦啊。”说完,低头看了一眼封面,发现上面赫然写着“李氏菜谱”。

    韩萧见睿王看着封面有些愣神,脸色便微微红了起来,在看守书库期间,居然看起了菜谱,实在是有些不妥,正欲上前解释,忽听睿王说道:“这可是本朝开国之时那个名震天下的李神厨留下的菜谱?”

    “正是。”韩萧没料到睿王竟然连这个都知道,一时有些无措。

    “哇,没想到翰林院还有这种书。我一直以为那李神厨只是个传说,没想到真的有菜谱。”王若知一边说着,一边仔细地翻阅起来。

    韩萧觉得睿王在看到这本书之后,周身的气度似乎不一样了,宛若云端的仙人掉入了凡尘,便大着胆子说道:“小臣也以为只是传说,今日偶然在书库中发现,竟有孤本,便拿来学习了。”

    不远处的梓瑜头疼地揉了揉太阳穴,这韩萧也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主,当值期间居然看菜谱,真是让人始料未及。见时候不早了,梓瑜便快步走到王若知身边,低声说道:“王爷,说正事要紧。”

    王若知这才想起来这里的目的,便将书放下道:“一会咱们再切磋,先说正事。”

    韩萧一头雾水地应下了,正欲搬椅子给睿王坐,便见之前那名站在不远处的男子,不知何时已经走近,还十分利落地摆好了两张椅子。

    “韩大人,请坐。”王若知十分自然地坐下之后,抬手示意道。

    此时,卫三已经搬了椅子等在韩萧身后,韩萧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了声“多谢”,才坐下说道:“不知王爷有何吩咐?”

    王若知又恢复了先前高高在上的姿态,说道:“本王今日前来,乃是有事相商。不管韩大人最后是否同意,今日之事决不可泄漏半句,还望韩大人谨记。”

    韩萧恭敬地说道:“下官遵命。”

    “不知韩大人家中情况如何?”王若知照着梓瑜教的,开口问道。

    韩萧知道这是在让自己作自我介绍,也不含糊,细细地答道:“下官韩萧,字洞玉,上月刚满十八岁,乃中原人士。父母经营了一家小菜馆,家中有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因下官自幼喜欢看书,父母便省吃俭用送下官去书院读书,这次恩科终于考中进士,也算没给家人丢脸。”

    “原来如此,难怪你那附加题答得如此精彩。”王若知不由感叹道。说起了附加题,睿王爷便暂时忘记了正事,开始滔滔不绝起来:“不过你那道‘金衣黄鱼’真是妙不可言,居然能想出在外面裹上面粉的做法,实在是让人眼前一亮啊。”

    韩萧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那是家母独创的做法。因小时候家里穷,只能吃点菜馆中剩下的小个头黄鱼,母亲为了让个头看起来大一些,便在小鱼外面裹上了一层面粉。后来发现,可以将面粉进行调味,使之有不同的风味,吃起来妙不可言。有客人偶然吃到之后,赞不绝口,建议母亲在菜馆中推出这道菜,于是这道‘金衣黄鱼’便在机缘巧合之下成了菜馆的招牌菜之一,真可以说是歪打正着啊。”

    “原来如此,若有机会,真想亲口尝尝啊。”王若知有些期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