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可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可汗- 第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宇文姬也觉得自己真是犯贱:那个人卑鄙无耻,他自己的什么狗屁信念,关我什么事?贵胄什么了不起,瞧他那得瑟的,不就是有个厉害的娘么?

第十一章 畏惧

    薛崇训吃过晚饭,旁晚时分才去公主府。!M/f/x/s!n/e/T/另外四个文武官员都还没来,窦怀贞和萧至忠估计快到了,两个将军得晚点才行。听说母亲在“金光堂”,他便沿着湖边赶去那里。

    金光堂是公主府里的一处佛堂,名字来源于长安西面的城门“金光门”。佛堂和城门的关系其实七弯八绕的,因为金光堂在一座小山上,那小山又是湖中的一个岛屿……湖泊里的水来自于漕渠,正巧那条漕渠是从靠近金光门的地方进城的。给金光堂取名儿的人真是个人才……

    唐朝的建筑有个特点便是大,现在的大明宫面积是后世北京紫禁城的好多倍,不仅如此,上到贵胄下到黎民的住宅都比较大,很多官员的家里都种着菜,府里几十口人吃菜都不怎么买,种得是不少……在长安城里是可以看见各种庄稼的,城里有些偏僻的地方根本不像城市,好像乡下。

    太平公主府的面积更不用说,薛崇训为了去后面的金光堂,是骑马走的。过了一道拱桥,他下马步行,沿着石梯子向山上爬去。

    进了金光堂,一尘不染的木地板让人感到一阵舒心,这地上就是直接坐到上面或者躺着也不嫌脏啊。这时他看到了太平公主,顿时微微有些惊讶,因为她身上竟然穿了一身素雅的衣服……在薛崇训的印象里,她喜欢火红热闹,衣服总是华贵而艳丽的,很少会如此素净。

    “这些日子我不见外人了,斋戒几日吧。”太平淡淡地说道。

    薛崇训回顾左右,房子里就他们母子俩,非常安静,有个太监在外面,拿着拂尘无聊地站着。

    她居然要沐浴斋戒,恐怕和薛崇训一样,内心里都比较担忧。确实,真正想到政变的具体了,才会现强大的势力都是浮云,要干事照样困难重重。

    薛崇训看着太平,忽然之间觉得现在她的这副打扮更有气质,或许是他的审美更倾向内敛美的关系吧,对于大红大紫的张扬艳美,反而缺少赞同。

    太平公主的身材特别丰腴,正适合唐代的审美,面部轮廓也是大方饱满,没有一点小家子气,这才让她平日特别有气势,和长相也有关系。今天她的妆扮的神情和往常又有些不同,衣着素净,神情之间有些郁色……但在薛崇训的脑子里,嫦娥的形象好像总是穿的白衣服,今儿一看,母亲穿着素白绫罗长裙,竟他总是想起月宫里的嫦娥……

    这时太平公主问道:“你想出办法来了么,步骤呢?”

    薛崇训忙抱拳为礼道:“回母亲,已经想好了。我想过很多回,觉得刚开始的第一步杀招不能用羽林军……”

    太平公主若有所思地点点,她这段时间应该也在构思政变的事。

    薛崇训接着说道:“如果用羽林军开局,其中有两个困难实在没有办法解决,一是预谋,我们只能让两个将军事先知道,如果消息在羽林军里扩散,禁军里人多嘴杂成分复杂,恐怕泄密;二是度,临时调动军队,从动员到出击,花费的时间太长,无法做到出其不意。玄武门的万骑还在李隆基手里,咱们如果不能出其不意给予致命一击,后面就难办了。”他说罢沉吟犹豫了许久,沉声道,“我的想法是用飞虎团!”

    太平不解道:“飞虎团?禁军有这股人马……哦,你是说洛阳的那支私兵?”

    薛崇训眼睛里露出一丝兴奋:“正是!飞虎团全是河东人,士卒都无甚背景,几天之内消息不可能传到上面来;几个将领也全是我的人,靠得住。另外,他们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勇猛之士,战斗力不弱。所以我想来想去,唯有这股人马最适合!”

    太平沉吟道:“可是只有三百人,能做什么事?你先说说打算。”

    薛崇训道:“太子住在隆庆坊,每日在亲兵护卫下去太极宫办公。我留意观察了一下,他每天的路线和时间几乎都是固定的,身边只有三百余骑兵。上朝之路,便是我们的机会。我先密调飞虎团潜入长安,然后马上部署出击,直接歼灭太子一众人,实施斩行动。先杀太子开局,然后冲进五王子府斩岐王和薛王……如此一来,万骑已是群龙无,母亲再命羽林军穿过太极宫,逼到玄武门之下,以‘太子武力逼宫,非法夺得帝位,大逆不道,帮凶者灭族’为出师之名,瓦解万骑。”

    “乍一听起来不错……”太平皱眉沉吟道,“只是飞虎团还远在洛阳,从秘密调进长安到斩杀太子如此繁冗的过程,中间只要有任何一处出了差错,全盘皆输!”

    薛崇训道:“没办法,我想过长安的所有甲兵,没有一支靠得住,母亲府上多是卫士,恐怕调他们做这种事有点玄,其他人又没有那个实力。”

    正如薛崇训所言,天子脚下无论是大将军还是宰相、或是皇亲贵胄,都不敢在长安城里私养太多武装,否则就是谋逆,家里私藏过十副盔甲都够得上谋逆大罪了,更别说几百几千甲兵,除非是禁军和府兵这样的国家军队。只有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要强势一点,府上的武装力量够看的:李隆基本身就是太子,东宫卫队是制度承认的武装;太平公主那是恩宠,但在公主府当值的人也多属于宫廷卫士,由官宦家的子弟组成,成分复杂,干谋逆这样的事不太靠得住。

    现在优劣明显:表面上太平公主的势力庞大,占据了绝对优势;实质上要硬拼,太子比她强多了。东宫卫队虽然人不多,但作用到现在就体现了出来,还有名分,李隆基一旦登基,皇帝名分是非常管用的,名正言顺,更容易争取到禁军,再加上胆量和人心,形势简直对他太有利了!

    太平公主忧虑道:“你这个法子真算不上好,中间漏洞太多。最大的漏洞便是如何做到神不知鬼不觉地在长安部署?还有三百人对三百余重骑兵毫无优势,你们还没有盔甲和长兵器,打不打得赢?就算打赢了,李隆基跑掉了,直接去玄武门怎么办?”

    薛崇训叹息道:“还有其他办法么?我敢断定,一会他们四人来了,如果母亲问策,他们肯定会建议在武德殿动手,羽林军和南衙兵夹击这种办法……母亲,你觉得哪个办法好?或者还有其他办法吗?”

    太平公主脸色苍白,左右踱着步子,一副丧魂落魄的样子,她喃喃道:“真的只有鱼死网破?”

    薛崇训心中大急,急忙抓住她的肩膀,盯着她的眼睛道:“母亲,既然已经下定决心,切不可犹豫退缩,否则不用拼,咱们已经输了!”

    “你是在叫大家都去送死!”太平情绪有些失控了,此时此刻,薛崇训是第一次见到她暴露出软弱的一面。是的,畏惧和退缩,是软弱最好的表现。

    薛崇训道:“怎么把飞虎团秘密调进长安,我已经想好办法了,问题不大。至于与李隆基一战,唯有血战到底!兵分两路,将其堵在长街上,前后无路……就算他从天上飞了,只要成功阻止他到达玄武门也还有生机。”

    他断然喝道:“只有先杀李隆基,才是最好的办法!”

    用羽林军一部斩灭太子卫队自然容易赢,但羽林军士卒在宫里呆久了,就怕泄密。

    薛崇训的双手放在太平的肩上,已感觉到了她的肩膀在颤|抖,她害怕了……薛崇训缓了一口气,说道:“至少咱们还有机会,就搏他一回吧,就算输了,已经尽力也是如此结局,也没什么好后悔,我陪母亲一起上路便是。”

    “我……”太平的脸色十分难看。薛崇训忙将她搂进怀里,轻轻拍着她的后背抚慰之,此时此刻,他才现凶悍狠毒的太平公主不过外强中干,心肠根本比不上他。在心理上,恐怕她这个母亲此刻反而更依赖儿子。

    薛崇训好言道:“记得我学使刀的时候,和汤团练打老是输得很难看,一招都挡不住,他对我说:你想得太多了,心里不是猜对方的招数就是想自己的招数,反而影响应变,不如放开心胸,一心向前。母亲,现在什么谋略都没用,对方不会和我们玩花样,就是要用武,我们只有硬拼。”

    太平犹豫了一下,手臂轻轻环绕到了薛崇训的腰上,把头轻轻靠了过来,淡淡说道:“就这样抱着我。”

    薛崇训忙大出感情牌,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富有感情:“儿臣愿为母亲死战,永远保卫您的安危。”也不能说是虚情假意,而是他现在自己都很害怕恐惧,不强撑着的话,母子俩一起退缩,只能等死了。

    从预知未来起,他就一直活在恐惧和压力之中,只有一根弦绷着,只要放松一下就会崩溃,于是他继续绷着……其实最后的决战临近时,他反而感到轻松了一些,反正就这么一次,是死是活很快就能揭晓,不必再漫长地等待命运的裁判了。

第十二章 礼乐

    羽林大将军常元楷、知羽林军李慈、宰相窦怀贞、萧至忠四人入夜之后来到金光堂,六方会谈,一直到黎明方休。、m/F/x/s、n/e/t   第二天一早,薛崇训便离开了长安,从驿道直走东都。他有官僚身份,可以在驿站换马。

    长安距离洛阳,约八百里,一天一夜赶到洛阳压力不大。不过要密调飞虎团进京,估计得几天时间了。

    母亲的昨夜的一句霸气外露的话给他的印象很深。在外人面前,母亲仍然是如此威势:你说向东,我说向西,他说向北,这么扯要扯到何时?吾意已决,休要多劝!

    ……

    这时长安宫城里举行了大朝会,皇帝李旦将正式颁布诏书传位。

    朝阳刚刚升起,光芒普照大地,今天是一个明光四|射的日子。宫阙在望,高耸如云的殿宇宏伟大气,宽阔的广场仿佛一望无际,这里是世界的中心。漫天的七色云彩给天地之间布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仿佛上苍在凝视着人间的神圣礼仪。

    太极殿内外,奏起了钟鼓混奏的帝王之乐。鼓点节奏缓慢而不可抗拒,就像那浩浩的历史长河,宏大而遒劲,无法阻挡。

    整齐的铁甲羽林分列大道之侧,文武千官俯叩拜。皇帝李旦身穿衮服,双手放在腰间,昂挺胸,挺着肚皮迈着方正的漫步向宫门缓行,在他的身后,便是即将合法即位的新君李隆基。

    礼仪是一种气势,李旦的步子踏着浑厚的鼓乐节奏,每一步都走得那么神圣、那么合乎章法。自有周起,礼便是中国神州之地文明的象征,不容任何凡人抗拒,李旦此刻心中的一团熊熊燃烧的王八之气,已被帝王之乐点燃了。在这样的气氛中,一种力量感油然而生,拂袖之间便能使江河倒流、万民所趋,权力是上苍赋予的!……他几乎忘记了自己今天是要禅位来的。

    李旦喜欢这种大朝会,喜欢这种霸气的礼乐盛会。好在虽然不能做皇帝了,也能当太上皇,每五日都能感受一次这样兴|奋至极的快|感。想到这里,他才隐隐有些欣慰。

    身后作为接班人的李隆基,紧随着父皇的脚步,也是走得正二八经,感动得一塌糊涂。他监国有一年多了,可是从来没有受到过群臣的朝贺,今日算是第一次吧,虽然主角仍然是太上皇李旦。

    只有他们父子俩的手提在腰间昂阔步,其他的宦官侍从全都低着头躬着身体,一副战战兢兢的样子跟在后面,更加衬托出了李旦父子的神权。

    一路走进大殿,登上宽阔的宝座,扇、伞分列两边,殿中乐师换了一种乐曲,重新奏起了欢乐的调子。一曲罢,众官叩拜于地,毕恭毕敬地喊道:“陛下万寿无疆!”

    李旦正位,三郎垂手站于一旁。大殿为夯土板筑,墙壁高三丈五尺,宽敞的宫殿内人头攒动。李旦停了好一会,才缓缓地说道:“众爱卿平身。”故意一停顿,故意说得慢,才显得慎重而威严……其实这样的程序都进行了无数次了,仍然不会让人觉得厌倦。

    “朕闻司天台有司奏天象除旧布新,帝座诸星皆有异象,朕敬畏上天,决意择贤子以立,转祸为福。盖有三郎李隆基德才兼修,且有大功于社稷,宜上遵祖训,下顺群情,即皇帝位。”李旦说罢对一旁的内侍道,“颁诏。”

    这时众臣大呼道:“陛下三思!”

    不知怎地,今天李旦听到这样的劝谏反而很顺耳,多少有点欣慰。

    李隆基急忙伏拜于地请辞,神情俱备诚心恳恳地自谦了一番,要太上皇收回成命,待太上皇拒绝之后,他又表态道:“请太上皇仍称朕,受百官朝贺;儿臣自称予,监国处理朝政。”

    李旦道:“可。”

    在这样雄浑的礼乐之中,李隆基也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