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霸蜀- 第1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是,这还远远不够。四个月了,诸葛亮还没攻克上邽,张合却率领一万骑兵到了陇右,把陇右的局势进一步的复杂化。一旦诸葛亮战败,那张合收复陇右之后立刻就会转过头攻击陇山,仅凭赵广的那三千人能不能守住陇关和萧关,魏霸同样非常担心。
    以他目前拥有的实力,他有把握守住关中东线三个月以上,可是如果张合再从西北发动攻击,他所有的努力都将化为乌有。
    他意识到了这一点,邓芝也意识到了,魏延和赵云也意识到了,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向魏霸提出要驰援陇右。赵云甚至把两千骑送了来,暗示魏霸抓紧时间,立刻出发。魏延则更直接的说,你到潼关来,我去陇右。
    魏霸无奈,只得将上洛交给邓芝,准备亲自赶往陇右。他从司马师手里抢了不少战马,加上之前赵云训练出的两千人,他现在总共有两千八百骑。
    “邓将军,我把武卒留给你。”
    邓芝皱皱眉,推辞道:“不用了,你还是带走吧。别看司马懿攻得猛,他也就是刚刚开始这一阵厉害。再说,将士们也慢慢适应了战场,我能守得住。陇右更危急,多一个,好一个。”
    魏霸摇摇头:“陇右虽然危急,却不在兵力多少。你手下的主力消耗太大,新兵们虽然进步很快,毕竟还需要时间,这些武卒留给你,必要的时候能稳住阵脚,不至于手忙脚乱。”
    邓芝沉吟片刻:“到了陇右,你打算如何应对?”
    “不知道。”魏霸叹了一口气,“要看陇右的战局决定。如果丞相胜了,那当然不用说,如果他败了,还要看他的损失如何。如果损失不大,那只要他退守陇山,挡住张合应该问题不大。撑过这段时间,我们还有机会。如果损失太大,那事情可就难办了。”
    邓芝没有再说,魏霸的意思已经说得很明白,从大局出发,他不反对诸葛亮退守陇山。这是魏霸所能做出的让步,也是他能希望的最好结局。如果真如魏霸所说,诸葛亮不仅败了,而且损失惨重,那也只能说是天意,任何人都无法挽回。
    没有人能够胜劵在握,尤其是弱者面对强敌的时候。
    ……魏霸带着骑兵赶到了长安,赵素在第一时间赶来见他,开门见山的问道:“参军是要让丞相兵进关中吗?”
    “是。”魏霸也直截了当的回答道。他能暂时守住关中,赵素和他身后的汉中豪强帮了很大的忙,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还需要赵素帮更多的忙,因此他必须对赵素坦诚,互相信任。
    “那我汉中各家的利益怎么办?”赵素显然是急了,他连一点掩饰也不加,逼视着魏霸。“为了帮助参军守住关中,我们出人出粮,全力以赴。丞相入关中,我们的损失怎么补?”
    魏霸为难的叹了一口气。诸葛亮以法制国,说白了,就是以法制来摧抑豪强,同时压制益州系的力量。汉中诸家为什么支持他?就是因为在诸葛亮那里,他们找不到一点机会。诸葛亮如果进入关中,那他许给汉家各家的利益很可能会被诸葛亮重新夺走,汉中人将会人财两空,得不偿失。
    “公朴,你应该知道,如果丞相兵败陇右,仅凭我们,守不住关中。”
    赵素点点头,他当然也清楚这一点。可是和大局相比,他更关注汉中人的利益。
    “守不住关中,我们的利益……”魏霸指指赵素,又指指自己:“同样保不住,你说是不是?”
    赵素不情不愿的哼了一声。
    “你不要以为我愿意让他到关中来,我也是不得已。”魏霸苦笑起来:“不过,你也不用担心。关中是我们拿下的,他兵败陇右,退守关中,就必须承认我们的功劳,也就要承认我们的既得利益。否则,他首先要对付的就不仅仅是你们汉中人,而是我,我们魏家。”
    “我以为你不知道呢。”赵素撇了撇嘴,松了一口气。
    “不过,我倒不是很担心。丞相是聪明人,他不会在这个时候和我们翻脸。那样的话,会逼我们奋起反抗,他只会得不偿失。”
    “那以后呢?”
    “以后……”魏霸笑了起来:“公朴,东吴来攻了,你知道吗?”
    赵素眉头一挑,不惊反喜:“真的?”
    “真的。”魏霸一本正经的说道:“我已经收到了消息,孙权派陆逊进逼永安,大战一触即发。”
    “哈哈哈……”赵素抚掌而笑。他丝毫不怀疑魏霸,因为这也在他的预料之中。孙权最是反复,当年如果不是他夺江南四郡,汉中根本不会落入曹艹之手,后来也不会那么吃紧。如果不是他在关羽背后捅刀子,关羽也不会败走麦城。今天蜀汉大举北伐,一举拿下了半个天下,孙权不紧张才怪。
    然而赵素关心的不是天下大事,他开心的是孙权进逼永安,诸葛亮就不可能长驻关中,他势必要赶回成都主持大局。这样一来,关中谁说了算?最可能的还是魏霸父子啊。只要关中还是魏霸主事,那汉中人的利益就肯定有保障。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赵素笑得合不拢嘴,看起来有些诡异。不过魏霸却很清楚他为什么会乐,因此并不意外,反而心有戚戚焉。
    “公朴,关中暂时就交给你了。”魏霸站起身,拍拍赵素的肩膀:“我立刻赶往陇右。”
    “你放心好了,现在作坊运作正常,新征召来的士卒训练也很积极,多了不敢说,三个月内,再给镇北将军、镇东将军送三万合格的士卒不成问题。”
    魏霸大喜,如果再能有三万士卒,哪怕是刚刚训练好的,那守住潼关一线也不成问题。撑过三个月,战局就会发生新的变化。
    魏霸大笑,用力的拍拍赵素的肩膀。“公朴,守住关中,你这个京兆太守功不可没。”
    “但愿最后不是白忙一场。”赵素半真半假的说道。
    (未完待续)


第219章 高山仰止
    接连几曰的等待,马谡慢慢的有些不安起来。
    他向诸葛亮建议这以静制动的计策,出发点就在于张郃必须速战速决,如今张郃一反常态,按兵不动,这让他搞不清张郃究竟在想什么。
    难道他仅仅是因为找不到必胜的办法,只能等待?
    马谡想了很多,他也想到了张郃会等榆中的郝昭赶来合击他,他已经派了斥候,注意榆中方向,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收到回复。毕竟榆中离洛门有六百里,就算郝昭出了城,消息还要一阵子才能送到他的面前。
    不仅是六百里外的榆中,就是两百里外的上邽,消息送到他的手中,至少也要两天,正常情况下需要三天时间。因为张郃拦在他们之间,派出大量的斥候堵截,大大的影响了他和诸葛亮之间互通信息的速度。
    马谡有些遗憾,洛门和上邽之间还是隔得远了些,如果只有百里,那么张郃的活动空间就要小得多,他和诸葛丞相之间的联络了会紧密得多,不至于像现在这样,互相不了解情况,只能靠自己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
    很快,马谡得到了一个最新的消息:张郃又不见了。
    这些天,马谡已经习惯了张郃的忽东忽西,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倒没有太在意,只是顺便问了一句:“又去上邽了?”
    斥候摇摇头,不清楚。他只看到张郃不在原地了,去了哪里,已经有同伴跟上去了,但是要报回来,还需要一段时间。
    马谡也没有在意,继续想着自己的心思,直到又一批斥候赶回来,告诉他在渭水南岸发现了大队人马前进的踪迹,他这才注意到有些异常。
    莫非张郃想潜到洛门附近偷袭?
    马谡不敢怠慢,立刻下令备战,并派出大量的斥候在附近的打探消息,以免被张郃偷袭得手。就在他紧张的准备了一天一夜,却没有看到意料中的张郃时,他得到了最新的消息:张郃向西南方向去了。
    “西南方向?”马谡半晌才反应过来,大惑不解。张郃去西南方向干什么?
    “是的,西南方向。”斥候满头大汗。他纵马狂奔近百里的赶回来,可累得不轻。“似乎是沿着府谷水方向去了。”
    “府谷水?”马谡更加不解。府谷水发源于洛门西南的落门山,在洛门聚西注入渭水。如果张郃要袭击他,也应该是顺着府谷水向北,不应该是向南。他向南干什么?
    马谡立刻找来了熟悉地形的向导,询问向西南方向有什么地理险要。几个向导商量了很久,最后一个向导的话引起了马谡的注意。
    沿府谷水上溯,向西南大约八十里,就到了朱圉山,由朱圉山向东,大概有两百多里,就可以到祁山。这条路比较远,也不太好走,可是一路上没什么大水,有限的几条水,涉水也可以过去。
    马谡顿时吓出一身冷汗,祁山是蜀汉军出兵的地方,现在军粮也是从那边运过来。如果张郃去了祁山,不用问,肯定是劫军粮去了。
    军粮要到了吗?马谡不知道。他的斥候派不出那么远,诸葛亮最近也没什么关于军粮的消息传来。在马谡的印象中,军粮应该还有几天才会到。
    可是除了劫军粮之后,马谡想不出张郃去祁山还有什么用意。他立刻召集众将,下令拔营,离开洛门聚,尾随张郃赶往祁山。
    这个命令一下,立刻遭到了所有人的质疑。
    王平站了起来:“将军,你能肯定张郃是去了祁山,而不是诱敌之计?祁山离这里三百多里,他能把斥候派出这么远吗?”
    马谡很不高兴。这就是他的分析,他的预测,哪来的证据?兵形如水,抢的就是时间,他现在已经被张郃抢先了,再等斥候把消息送回来,恐怕张郃已经到了祁山。
    “王将军,你的担心不能说没有道理。可是祁山是我军运粮之所,若被张郃占领,夺了我军的军粮,那是什么后果,我相信你也能明白。”
    王平沉吟不语。他不是不知道这个结果有多么糟糕,他只是觉得马谡没有任何证据,仅仅因为张郃向府谷水方向去了,就认为张郃是去祁山,未免有些草率。他更担心的是,如果张郃是想诱他们离开洛门聚,然后在半路上予以袭击,那后果同样不堪设想。
    马谡接着说道:“至于你担心这是诱敌之计,也不能说没有道理。不过,诱敌之计若要生效,前提是我们都疏忽了,没有预料到这个可能。现在既然你王将军都警惕如斯,谅他张郃又能什么作为?”
    他不容分说的对诸将说道:“军情紧急,容不得三思而行。夫子说,再可矣,想得太多,就会失去战机,只能成为空谈。”
    王平还是非常不安:“若张郃是诱敌之计,那我军如此赶去,岂不是正好中他们的埋伏?虽说有了警惕,不会没有防范,可是两万步卒,又如何是一万骑兵的对手?我军如果战败,辎重丢失,岂不是正好便宜了张郃?”
    马谡沉下了脸,眉头紧蹙,愠怒的目光从王平等人的脸上一一扫过。他知道,这些人看不起他,认为他是个空谈的书生。现在又以没有证据,纯属推测的名义抗拒他的命令,虽然明面上不能说没有道理,本质上却是对他的不信任。
    马谡仰起头,略作思索,决定不和王平继续争论。争论是争论不出一个结果的,真正的结果,只能由事实说话。
    “这样吧,你们几个率五千人在后,辎重就交给你们。我率主力,负五曰之粮,在前面追赶。如何?”
    王平见马谡坚持己见,也只得如此。马谡把王平等人率领的部曲五千人留下,自己亲率一万八千精兵,每人负五曰粮,只带必要的武器,以最快的速度去追赶张郃。从这里赶到祁山也就是三曰路程,到了祁山,自然会有粮食补充,可是马谡担心会在路上发生遭遇战,陷入断粮的危机,所以他带了五天的口粮,这样能有两天的缓冲时间。
    出于谨慎,马谡对再三嘱咐王平,虽说警惕是必要的,可是两军之间也不能拉开太远,否则一旦遇到什么事,无法互相呼应。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双方最好不要超过一曰的路程。
    王平应了。
    马谡带着主力一路急行,他很快发现了张郃的骑兵留下的痕迹。顺着这些痕迹,他一路追到了朱圉山,当他看到张郃折向东去时,他知道自己的分析是正确的,可是他并不因此感到得意,相反,他吓出了一身冷汗。
    他宁愿相信自己是猜错了,宁愿张郃这是一个诱敌之计,只是骗他离开洛门聚那个有利地形,就在前方某个地方等着他中伏,也不希望张郃真是去了祁山。
    否则,这将是一个灭顶之灾。不管是这些军粮被张郃烧了,还是落入张郃的手中,对这次北伐来说,都是一场灾难。
    马谡心如急焚,下令急行军。他同时让人通知王平尽快赶来,张郃已经确定是去了祁山,不容再有任何拖延,希望他立刻跟上来,一起追击王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