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霸蜀- 第1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诸葛亮愣了一下,下意识的抬起手,摸了摸自己瘦削的脸庞,沉默了片刻,轻叹一声:“劳而无功,瘦又有何用?”
    魏霸摇摇头:“丞相又何必听那些迂腐书生胡言乱语,他们什么也不懂,只知道坐而论道,焉知行军作战,本非易事。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这些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书生,不值得丞相放在心上。”
    诸葛亮眼神一紧,直直的看着魏霸,魏霸面不改色的看着他。两人目光交汇,在各自的脑海中有火花迸溅。站在一旁的姜维紧张得屏住了呼吸。魏霸这句话看似安慰诸葛亮,指责来敏不通事务,何尝又不可以理解为是指责诸葛亮本人?姜维和魏霸没什么接触,只知道他平时看起来很温和,没想到和诸葛亮私下里一见面,就来了这么一句杀伤力十足的话。
    过了片刻,诸葛亮的眼神先闪了一下,让开了魏霸的逼视,他挥挥手,示意姜维先出去。姜维愣了一下,等他明白过来,不禁有些羞恼。这些天,他陪伴诸葛亮左右,须臾不离,诸葛亮对他可谓是推心置腹,没什么事瞒着他,没想到和魏霸谈个话,居然还要他暂避一时。
    姜维躬身施礼,转身出去了。诸葛亮这才伸出手,示意魏霸入座。魏霸低下头,坐了下来,静静的等待着。诸葛亮穿好衣服,入了座,嘴角微微一挑:“关中如何,还能守多久?”
    魏霸从容的笑了笑:“我来陇右之前,上洛的损失最大,前后死伤近八千多人,虽然不断有新征召的士卒补充,依然不能弥补那些主力伤亡造成的损失。如果曹魏一直这么猛攻下去,我估计最多能守三个月。”
    “三个月?”诸葛亮抬起手抚着胡须,沉吟片刻:“三个月,可不够啊。”
    “三个月,够了。”魏霸的声音不大,却非常坚决。
    “够吗?”诸葛亮斜睨着他。
    “够了。”魏霸再次肯定的回答道。
    诸葛亮眼神一闪,再次目不转睛的盯着魏霸:“那你倒说说看,为什么说三个月足够了。”
    “上洛也好,潼关也罢,我都做了不少准备。攻守双方,伤亡比例是四比一,就算以后新征召的士卒战力不足,我想二比一还是有的。原本主力两万,新征召的新兵四到五万,每处关隘,守军五千以下,才有可能失守,也就是说,我军伤亡在四到五万左右,才有可能被魏军破关而入。”
    他嘴角一咧:“曹魏要想强行攻破潼关、上洛,至少需要伤亡十万以上。丞相,你觉得曹睿有这么大的狠劲吗?”
    诸葛亮的眼神闪了闪,再次让开了魏霸的眼神。他慢慢的摩挲着手指,思考着魏霸的话。魏霸也不吭声,静静的等着。从长安出发的那一天起,他就在考虑着如何和诸葛亮讨价还价,为了这一刻,他已经准备得太久,如今他又立下了夺取上邽的功劳,诸葛亮却面临着群臣的指责,还急着赶回成都,主持东吴可能来伐的大事,他能做的选择实在有限,他能够用来谈判的筹码也就那么一点,胜利的天平总就被他魏霸握在手里,他又何必担心诸葛亮有什么高招。
    一切计谋,都是以实力为基础的。如今北伐偏师建功,主力失利,诸葛亮内外交困,他实在没什么资本谈判。你帮我守关中,我也能守,你不帮我,我还是能守,只不过损失更大一些而已。用这个来和我讨价还价,实在没什么意思。丞相啊,你还有更多的麻烦在等着你,就不要在这里和我勾心斗角了。我承认你是高手,可是你没什么底牌啊。再说了,丢了关中,我的损失固然不小,你难道就舍得?
    见魏霸胸有成竹,不为所动,诸葛亮暗自叹了一口气,只得先退一步:“三个月太久。”
    魏霸挑了挑眉毛,表示不太理解。
    “成都传来消息,孙权进驻江陵,陆逊的前锋已经到了秭归,有可能大举入侵。”诸葛亮一旦开了口,脸上的神采就又黯淡了几分。把这个消息告诉魏霸,其实就是先亮出了自己的困难,就是向魏霸低头。“我马上就要赶回成都去,我们即将两线作战。”
    魏霸面色平静,并没有露出恍然大悟的样子。诸葛亮虽然没有把这个情报转给他,可是他早就猜到了,在诸葛亮面前,也没有必要掩饰这些,否则反而容易引起诸葛亮的反感和轻蔑。
    “子玉,能不能尽快击退曹魏?”诸葛亮见魏霸无动于衷,根本没有向他求援的意思,只得再次主动开口。“两线作战,对我军非常不利。”
    魏霸这才放松了口气,淡淡的说道:“击退不太可能,毕竟双方的实力差距太大,我们守则有余,攻则不足。不过,我们可以让曹魏知难而退。”
    “如何让他们知难而退?”
    “丞相再给我两万人,有了这两万人,我想曹睿会知难而退。”
    诸葛亮没有说话,眼神变得异常狞厉。魏霸一开口就要两万人,这还不是重点,重点在于他说“给我”而不是增援关中。换句话说,他的意思很明显:关中是我的,你不能抢。
    大帐里寂静得可怕,魏霸几乎能听到诸葛亮的喘息声,不过他并不紧张。他相信诸葛亮会答应他的要求,因为他没有更好的选择。而以诸葛亮的姓格,大概也玩不出破罐子破摔,宁可失去关中,也不给他机会的流氓手段。
    所以魏霸心平气和的看着诸葛亮,端起案上的水杯,从容的抿了一口。
    我不要你夸,反正你夸我也不是真心的,既然不能同心同德的合作,我只能退而求其次,争取和你讨价还价的权利。
    诸葛亮的声音很冷,几乎听不出一点感情:“子玉,你只是一个参军,恐怕无法统领两万人的大军。”
    魏霸微微一笑,果然正如他猜测的那样,诸葛亮让步了,现在的反击,不过是一些不甘而已,他其实已经接受了这个交易。实利到手,魏霸心情舒畅,倒也不介意给诸葛亮留点面子。
    “丞相,我是不够资格,可是家父镇北将军、家师镇东将军都是久经沙场的宿将,统领两万大军绰绰有余。”他顿了顿,又加上一句:“更何况还有刚刚生擒郭淮的后起之秀,我的师兄赵广。”
    (未完待续)


第240章 各取其利
    “赵广原本只是个都尉,就算这次有功,最多也只能升到校尉,他能统领多少人马?”
    魏霸眉头一挑,脸上的笑容渐渐的淡去。他的确有些不高兴了,事到如今,诸葛亮还不死心,居然还想咬住赵广不放。这样有意思吗?
    魏霸再次躬身行礼:“丞相,事急从权,赵广虽然谈不上什么上士,统兵却沉稳干练,颇有其父之风。这次能夺取上邽,他有功,又生擒郭淮,将来还要依赖他镇守陇关,破格升迁,似乎也并非不可。一个降士,无寸土之功,都能封侯拜将,他为何不能?”
    诸葛亮的脸顿时煞白,怒气隐现。魏霸居然如此直接的反驳他,实在大出他的意料。他怒视着魏霸,沉声喝道:“子玉,你这是在指责我赏罚不均吗?”
    魏霸摇摇头:“丞相,我只是就事论事,焉敢指责丞相。丞相把我当成那些纸上谈兵的书生了?”
    诸葛亮语噎,脸色变得更加难看。魏霸这句话比刚才那一句还要狠,他在提醒他更麻烦的事还在等着他呢。比魏霸更无礼的,有来敏为首的书生,比姜维这件事更具有杀伤力的,是纸上谈兵的马谡。
    诸葛亮怒不可遏,更惊骇莫名。他瞪着魏霸,像是不认识魏霸似的。在他的印象中,魏霸虽然有些鲁莽,却不是不知进退的人,对他也是恭敬有加,从来不会当面顶撞他,像今天这样的局面更是想都没想过。现在魏霸不仅明言索要关中的权利,为了赵广,他居然还指责他对姜维的破格提拔。
    这还是那个谨小慎微的魏霸吗?这简直比魏延还要嚣张跋扈啊。这样的人如果成长起来,岂是国家之福?
    诸葛亮的脸色变幻不停,几乎要抵制不住自己的怒气,大声喝斥魏霸。可是他最终还是平静下来,长长的叹了一口气,用悲悯的口吻说道:“子玉,你变了。你现在是宝刀新硎,锋芒毕露,咄咄逼人。是不是觉得自己立了些功,就忘乎所以了?”
    “是,丞相,我也觉得我变了。不过不是因为立了些功,而是因为我曾经在生死之间走了一遭。”魏霸直起了腰,迎着诸葛亮严厉的目光,一字一句的说道:“丞相,你能想象我在长安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吗?你能想象我做好了迎接大军出谷的准备,却听说大军在陇右时的心情吗?丞相,我几乎再也见不到你了啊。”
    魏霸说到最后,想起在长安时那些天的担惊受怕,想到夏侯徽险些戳破他身份时的惊险,不用任何演技,声音中就带了些委屈,带了些愤怒,声音也哽咽起来。诸葛亮神情一黯,半晌无语,刚才的愤怒在不经意之间也淡了几分,多了些歉意。
    魏霸被我利用了,险些死于非命,心里委屈,语言上有些不逊,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毕竟他还是个刚刚弱冠的年轻人,无法把所有的心思都藏在心里。就算是伯松,他如果处于魏霸的境地,他也会如此。
    一想到诸葛乔,诸葛亮的心情又软了几分。他的眼神不再严厉,伸出手,按在魏霸的肩膀上,轻轻的拍了拍:“子玉,我也是不得已。当时,我没想到你能守住关中,是我低估了你。”
    魏霸吸了吸鼻子,抬起手臂擦了擦眼睛,把眼睛揉得更红些。他低下头,一声不吭,既不对诸葛亮的歉意表示接受,也不拒绝。
    看着魏霸倔强的模样,诸葛亮也有些无奈,原本这是一场权利争斗,被魏霸这么一闹,他反倒觉得有些过意不去了。原本计划的一些措施,一时也没法再说。他迟疑了片刻,决定先把这件事放一放。魏霸现在心情激动,不能理姓的谈问题,真要把他逼急了,难保说出更出格的话来。
    诸葛亮犹豫了片刻,开口打破了僵局:“关中战局紧急,理应增援。不过,成都是陛下所在,也不容有失。两万人太多,我只能给一万人,而且,只能交给你父亲镇北将军。”他顿了顿,又道:“至于镇东将军嘛,他德高望重,我还有重用,只待关中的战事一了,就要调回成都,不能留在关中。赵广倒是可以留下,他这次立了功,越级升迁,倒也不是不可以,只是下不为例。子玉,须如国有国法,就算我是丞相,也不能擅行其事。”
    魏霸才不在乎这些呢,只要能为赵广争取到这个将军的名份,把赵广牢牢的绑住,为其他人树一个榜样,那就万事大吉。你是不是守法自律,我管不着。
    “谢丞相。”魏霸躬身施礼:“刚才一时激动,有失礼之处,还请丞相海涵。”
    诸葛亮撇了撇嘴,哼了一声,不予置评。
    “那个……”魏霸犹犹豫豫的说道:“丞相,你退兵的时候,能不能从关中走?”
    “为什么从关中走?”
    “一来,丞相从关中退兵,可以缩短行程,粮草供应也方便。二来,也许能给曹魏一个错觉,以为丞相进驻关中,促使他们早曰退兵。”
    诸葛亮略作思索,点头答应:“如此甚好。”
    大事已定,两人又商量了一下细节,魏霸这才起身退出。经过帐外的时候,他看到了站在一旁的姜维。姜维也看看他,非常好奇,魏霸的眼睛红红的,好象刚刚哭过。这谈公务,怎么变得落泪了?姜维百思不得其解。
    魏霸没有解释,只是仔细的打量着这个三国后期的名将,心里却没有一点兴奋的感觉。就在参加会议之前,他听到了一个关于姜维的消息,让他对这位名将颇有些不耻。
    姜维是冀县人,他的父亲战死后,是他的母亲把他抚养大的。投降蜀汉之后,姜维没有把母亲接来,就留在冀县。冀县被张郃重新收复,姜维的母亲派人来找他,让他回家。结果姜维说,“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就是说,我要跟着丞相建功立业,不回家了,老妈你自求多福吧。
    这些话是那些对诸葛亮有意见的人传出来的,难保会有所加工,不过姜维没有回冀县这是事实,魏霸相信就算有添油加醋的成份,基本意思应该不会太离谱。对于姜维如此强烈的功业心,魏霸非常不喜欢,甚至有些鄙视。为了功业,连寡母都不要了,这样的人还是人吗?
    大汉讲孝道,魏霸虽然对孝道没那么看重,可是对于姜维这样的忠臣,他还真有些不以为然,更没有结交的兴趣。
    魏霸回到大帐,把诸葛亮同意越级提升的消息告诉赵广。赵广拍着魏霸的肩膀,乐不可支的说道:“子玉,没想到这么难的事,你都能办成,我爹……我没看错你。哈哈哈……没想到我比兄长先做了将军,他一定会羡慕我。”
    “临渊慕鱼,不如退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