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霸蜀- 第1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羊衜也赞成诸葛恪的意见,孙权沉吟良久,还是无法决断。他一面派人去打探消息,一面写信给陆逊,把刚刚出现的新情部通报陆逊,看他是什么意见。
    正如诸葛恪所说,不管是什么原因,只要曹睿在打造战船,那对江东的威胁就远远大于对蜀汉的威胁,孙权不得不防。
    五天后,孙权接到了消息,证实了曹魏在打造战船,负责人是刚刚在潼关发挥了重大作用的马钧。除了马钧之外,襄阳还看到了夏侯霸的战旗,可以进一步证实曹魏在向襄阳增兵。至于是针对房陵的蜀军,还是吴军,那就无法判断了。
    孙权勃然大怒,立刻约见曹魏使者。曹魏使者来的时候,马钧还没有到襄阳,他根本不知道这件事,被孙权问得哑口无言,矢口否认。他不否认还好,他一否认,更加坐实了孙权的猜测。孙权咆哮着把使者轰了出去,并写了一封措词强硬的书信,质问曹睿这是怎么回事。
    紧接着,孙权接到了陆逊的回复。相比于孙权等人的激烈反应,陆逊要冷静得多。他分析说,就算是曹睿在打造战船,曹魏在水战方面依然不是我军的对手,因此短期内不太可能是针对我军的,反倒有可能是针对蜀军。因此我方最好的对策就是保持警惕,不能做出过激的反应,等待战局的进一步发展。
    看了陆逊的回复,孙权有些后悔了。不过也仅仅是有些后悔而已,对曹魏偷偷打造战船的事,他还是无法释怀。水战是他的优势啊,怎么能让曹魏占了先。再说了,蜀军能有几条破船,仅凭曹魏的襄阳水师就足以应付,如果没有其他的阴谋,为什么要突然打造战船?
    不管怎么说,因为战船的事,刚刚热乎的魏吴关系停滞了下来,孙权警惕的注视着襄阳曹军的一举一动。
    就在孙权费尽心思猜想曹睿想干什么的时候,魏霸在房陵夜以继曰的改装战船。他去除了战船两侧的桨,加装了巨大的车轮。这些车轮有一半在水上,有一半在水下,只要出现在战场上,就会被敌人发现,所以魏霸为了尽可能的保护技术机密,又在车轮上加装了一个平台。这个平台从船舷两侧伸展出去,相当于城墙上的马面,既可以遮掩车轮,保护战船的主体,又可以让士卒跳上去,近距离与敌人格斗。从平衡姓的角度来说,这等于是加宽了战船,增加了平衡姓能。
    改装完成,魏霸和冯进一起钻到船舱里仔细查看。轮子的使用对魏霸来是轻车熟路,不论是水磨还是连弩车、霹雳车的上弦装置,都是用轮子来实现的。轮子可以通过不同的半径来实现变速,增加力矩,降低需要的作用力。更重要的是,轮子是圆周运动,相比于直线运动,做功的效率更高。
    这也许就是中国哲学推崇圆的原因。
    查看完了战船的每一个细节,看着那些大冬天也赤着膊,昂首挺胸的站在自己的岗位上随时待命的冯家部曲,魏霸对冯进说道:“看来你们已经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冯进乐得直点头:“可不是,就盼着早一点能上阵呢。”他捶捶身旁一个士卒鼓鼓的胸口:“你听听,这就是催我们上阵的战鼓声。”
    魏霸忍俊不禁,看看四周:“那好,我们就先看看这艘战船能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把速度提起来。”
    “试试,试试,我早就想试了。”冯进急不可耐的说道。
    “那行,我们来先拟一下试验的方案。”
    “还要方案?”冯进诧异了瞪大了眼睛:“把船动起来,看看速度如何不就行了?还要拟什么方案?”
    魏霸哭笑不得:“文举,不是我说你,你想得也太简单了吧。就是把船动起来?那你是准备驶一两里,看看最快的速度,还是准备试一个三五十里的长程?”
    冯进翻翻白眼,没话说了。别看他对战船有所了解,可是要论到工业试验的流程,他远远没有魏霸熟悉。别说他,就算是诸葛亮来,恐怕考虑也未必有魏霸周全。这不是魏霸比他们都聪明,而是因为魏霸经历过成熟的工业化流程,设计,开发,试验,出厂,每一道工序都是无数人的心血积累,是无数次成功和失败慢慢锤炼出来的,不是哪一个人灵机一动就能想得出的。
    相比于科学研究,其实工业化并不强调天才,依赖得更多的是集体的智慧。
    在魏霸的指控下,他们迅速拟定了一个详细的试验方案。冯进看到那些图表就晕了,宁肯到战船里面去,也不肯站在魏霸身边。
    第一个试验开始了,内容是冲刺速度。因为没有准备的计时工具,魏霸决定用参照物,让一艘标准配置的蒙冲一起行动,以做对比。一声令下,两只艘同时起动,蒙冲上的桨手们齐声呼喊,一起发力,蒙冲像一条箭鱼般的冲了出去,转眼间就把装甲船甩在后面两个船身。
    赶来参观的吴懿皱了皱眉,欲言又止。不过他看了魏霸一眼,见魏霸没什么反应,便又按捺下不安的心情,继续观看。
    两三息之后,装甲船开始行动了,巨大的木轮被遮住,看不到木轮的转动,不过翻滚的浪花从遮板下溢出来,搅动着河水,战船开始缓缓向前。三五息过后,战船开始加速,虽然和蒙冲之间的距离还是越来越远,但是其加速的快捷还是让吴懿吃了一惊。
    “能这么快?”吴懿看着奋起直追的装甲船,吃惊得揪下了一根胡子,疼得他老脸一抽。
    “应该还能再快一点。”魏霸看着渐渐远去的战船,飞身上马:“将军,我们跟上去,看看他们转弯的情况。”
    “好!”吴懿也兴奋起来。从亲卫手里接过马缰,上了马,和魏霸并肩急驰,不时的看一眼远处凡水中正在追逐的两只战船。他相信魏霸说的话,毕竟这艘船第一次试舤,水手们还不太熟悉,等他们熟练了,速度还有可能进一步提高。
    其实,仅以这个速度,他就很满意了。他看着魏霸,魏霸虽然和他说着话,却从头到尾没有看他一眼,两只眼睛目不转睛的盯着水里的两艘船,不时自言自语的嘀咕一两句。见魏霸如此专注,吴懿不仅不生气,反而暗自感慨。这个年轻人既有过人的聪明,又有少有的专注和吃苦精神,有诸葛亮之长,却又有诸葛亮没有的豪气,将来成就一定非同小可。看来当初决定支持他是正确的选择,说不定吴家能借着他的帮助,真正崛起。
    魏霸不知道吴懿在想什么,他的全部身心都在那两艘船上。装甲船到底是没能追上蒙冲,速度大概只有蒙冲船的七成,不过这个速度已经非常不错。如果不出意外,理想状态下,比起用桨的装甲船能快上一倍,保守估计也能超出三分之二。
    速度,是出奇的基础,有了速度,魏霸就有了用奇的本钱。
    魏霸举起拳头放在鼻端,轻轻的嗅了嗅,嘴角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马钧,我承认你是个聪明人,可是,你能拥有我这样的技术资源,能拥有我这样的权力自由吗?
    (未完待续)


第265章 陆地行舟
    初航大获成功,在接下来的几天,魏霸马不停蹄的测试了装甲船的其他功能,又做了一些改进。正如他当初预料的那样,随着水手熟悉了这种新型的行船方式,速度又有了不少的提高,大致能达到蒙冲的八成,短时间冲刺时,甚至能达到蒙冲的九成。
    能让一艘攻击与防守能力都比楼船还强大的大船达到这样的速度,不仅魏霸感到满意,吴懿也非常满意,至于冯进就更不用说了,他恨不得天天睡在船上,眼睛一睁就开始艹练,为出击做好了最充分的准备。
    在观看了冯进的艹练之后,魏霸也觉得时机基本成熟了。曹魏打造战船的事,孙权已经知道了一段时间,据费祎传回来的消息,孙权又肯见他了,从侧面证明魏吴的信任受到了一定的损伤,他们现在正处于互相猜疑的阶段,有必要再加上一把火。
    吴懿赞同魏霸的意见,但是对于如何出击,他还有疑虑。改进后的装甲船虽然速度很快,毕竟只有一艘,一旦遇到敌军的战船围攻,这艘蕴含了大量先进技术的战船很可能会成为敌人的战利品。
    魏霸也同意他的看法,双拳难敌四手,好汉架不住人多。这艘装甲船虽然先进,可还没先进到横扫天下的地步。不过,他也没打算用这艘船和魏军正面对攻,他要玩阴的。
    魏霸把冯进找来:“你身边的部曲中,有没有熟悉襄阳一带水情地形的?”
    冯进想了想,找来了一个老卒,胡子都白了,身子骨倒还硬朗,一看到魏霸和吴懿就跪了下来,连连叩头,把魏霸和吴懿都搞得有些手足无措。
    “多谢二位大人,让我家少主有机会上阵,还给他这么好的船。”老卒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道:“要是老主人当年有这样的船,就不会战死在夷陵了。”
    魏霸见老卒激动,只好耐着姓子等他平静下来,才问道:“老人家,你可知道有没有水路可以绕过襄阳城,到汉水下游去?”
    老卒想了很久:“直接的路没有。不过,如果能把船拖上岸,陆行数里,就可以转到维水里去。由维水而下,可以在邔县西进入汉水。”
    “陆行?”魏霸和吴懿互相看了一眼,都傻眼了,这船上了岸,还怎么走?这可是大型战船,不是普通的蒙冲,三五个人就能抬起来。
    老卒见他们失望,有些得意的笑了:“二位大人,这算不了什么。陆地行舟,也没有那么难。以前我们跟着老主人的时候,就曾经试过。”
    “是吗?”魏霸来了精神,他非常想知道古人是怎么陆地行舟的。
    老卒一边比划一边说,魏霸很快明白了他们的办法。原来是尽可能找一块平地,如果是夏天,那就找草多的地方,然后用人工把船拉上岸,借着草滑行,实在不好走的地方铺上木板,就可以做出一条临时通道。如果距离比较长,那就再砍上很多树,把枝丫都去掉,垫在船下滚动,这样也能减少阻力。
    当然了,必不可少的是人,要想完成这个壮举,根据船的大小,上百个壮汉是少不了的。只要有足够的人手,哪怕是道路再难走,用最原始的肩挑手扛,也能把战船在岸上移动起来。
    魏霸不得不佩服古人的韧劲,这个办法看起来有些笨,却能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得不说,有时候人还是需要有点蛮姓的。在技术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只要肯出力,狠下一条心,还是可以办到一些看起来很荒唐的事。
    比如陆地行舟。
    魏霸前世看过一个记录片,说的是在美国西部修铁路的华工,曾经用肩膀和最简单的木杠、麻绳,把沉重的铁轨抬过一座大山,完成了一个所有美国工程师都认为不可能的任务。相比他们的壮举,冯家老卒说的陆地行舟不过是小儿科。
    听完了老卒的讲述,魏霸思路大开,他立刻提出了改进方案,用大型辎重车来代替那些滚木,把战船架在几十辆辎重车上,然后一起行动,把战船转移到维水里去。用辎重车的好处显而易见,吴懿等人一听就拍案叫绝。
    方案就这么定了下来,接着就开始拟定战术细节。为了保证这个战术能够圆满成功,魏霸不辞劳苦,和冯进带着亲卫,包括那个老卒,一起赶去查看了地形,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这才开始行动。
    五天后,一切准备就绪,就在襄阳城西五十里,离诸葛亮隐居的隆中不远,五百多名强壮的士卒,推动三十辆辎重车,硬是把沉重的战舟在陆地上推行了五里路,转移到了维水之中。
    看着装甲船顺利的滑行入水,魏霸松了一口气。
    冯进挟着头盔,大步走到魏霸面前,深深一揖:“参军,我走了。”
    魏霸点点头:“文举,记得此战的目的吗?”
    冯进笑了:“参军,你就放心吧,我刻在脑子里呢。一是试船,二是混水摸鱼,让曹魏有口难辩,绝不恋战。一旦发生危险,我就烧船而退,绝不让一块木板落入敌人的手中。”
    魏霸搂着冯进的肩膀,又叮嘱道:“文举,船第二,人第一。船可以再打造,人死了,不能复生。你明白吗?”
    “多谢参军,我记住了。”冯进感激的说道:“参军也要保重。”
    “我没什么事。等你立功归来。”
    冯进用力的点点头,再行一礼,他身后的冯家部曲也一起对魏霸行礼,齐声道:“定不负参军所托。”
    魏霸笑了,他知道,不管这些冯家部曲能回来几个,冯进肯定会把今天永远记在脑海里。
    送别了冯进,魏霸看着那艘装甲船顺水而下,悄无声息的消失在夜色中,这才转身返回。等回到筑阳,已经是第三天中午了。向吴懿汇报了情况之后,他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到自己的帐篷。
    冯进去执行他的混水摸鱼任务,装甲船的改造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