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霸蜀- 第2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孙虑这个人怎么样?”
    丁奉仔细的想了想:“王子人很聪明,比太子更像大王。”
    “怎么说?”
    “太子太闷了,王子比较好动,另外武技也不错。”丁奉不知道想到了什么,也笑了起来:“不过他和辅国将军来往不多,我对他的了解有限,倒是太子经常派人来向辅国将军请教。”
    魏霸心中一动,忽然知道了费祎要传递的信息,不由得拍案叫绝。
    这一次联合行动,费祎和张温是双方的联系人,相当于大使,除了互相信息之外,费祎还承担着另一项任务,就是鼓动孙权出兵。
    魏霸从多方面了解到陆逊的姓格之后,就清楚要把这个人玩弄于鼓掌之上是不大可能。这种人是标准的不见兔子不撒鹰,没有把握是不会出手的。如果和陆逊单独较量,他不会有任何机会占到便宜。好在陆逊虽然受到孙权的信任,毕竟不是孙权本人,那么这次战役的最高负责人就不是陆逊,而是孙权。
    与后人对孙权一方霸主的印象有所不同,魏霸了解到,孙权其实是一个很冲动的人,要刺激他,比刺激陆逊要来得容易得多。
    这个任务,就落在了费祎的肩上。
    魏霸不知道费祎能用什么办法,他只能寄希望于费祎自己去发现机会。从现在的结果看来,费祎的任务完成得非常圆满。孙权把与陆逊格格不入的孙虑派到陆逊军中,这里面的意思非常微妙。如果陆逊是一个毫无破绽的神龟,那孙虑就是刺破龟壳的一根刺,而且是从肉里面长出来的。
    不论多么坚固的堡垒,都无法抵挡从内部产生的破坏力量。有了孙虑这根刺,面对陆逊,魏霸就有了机会。
    魏霸露出了笑容,暗自赞了一声:费祎,你果然有一套。
    (未完待续)


第291章 提醒
    丁奉到魏霸身边一个多月了,魏霸观察了他很久,知道这人不善言辞,其实却是一个非常骄傲的人。他出身一般,也谈不上什么学问,可是他武技高超,一心想凭战功出人头地,当年之所以投入甘宁麾下,就是因为他希望能和甘宁一样以武勇立功封侯。
    在魏霸原先的印象中,甘宁是江东出名的猛将,手下至少也有两三千人,才配得上他的身份。可是后来从丁奉的嘴里得知,其实甘宁在江东的仕途一直不顺利,手下通常只有三五百人,也就是一个都尉的规模,直到建安二十一年,他以百余人劫曹营,让孙权解了逍遥津的阴影,孙权才给了他两千兵,与他折冲将军的身份相符。
    可以说,甘宁的仕途非常坎坷,这和他读书少、没学问有关,也和他没根基有关。和蜀国一样,吴国同样派系林立,最贵重的当然是孙氏宗室,然后是跟随孙坚、孙策征战的那一帮元从老臣,再然后是江东世家,再然后才是像甘宁这样的一些势单力孤的外地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元从老臣们渐渐过世,江东土著崛起。建安二十五年,吕蒙去世,黄龙元年,陆逊继任为大都督,标志着兵权落入江东人之手;黄龙四年,丞相孙邵去世,顾雍继任,文官之首也由江东世家接管。江东世家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像甘宁这样的人就越来越难立足了。
    丁奉是庐江人,与江东世家搭不上什么关系,虽然每次战斗都很勇猛,可是升迁却一直很难。他现在是都尉,可是手下却只有自己从家乡带出来的一些旧部,不过几十人,孙权一直没有给他授兵。
    与魏蜀不同,江东的武人如果不授兵,官职再高,也说明不了问题。所谓授兵,就是官方承认的私兵,不仅在作战时承担护卫、陷阵等任务,在平时还要承担各种杂役,是真正的私人财产,与战时临时拨付的部属有本质上的区别。
    比如陆逊,他现在可以统领四五万人,甚至可能是十多万人,但是真正属于他个人的私兵不过万余人,是他多年清剿山越积累起来的精锐。这万余私兵,比那什么辅国将军更能代表他的身份。
    对于吴国的武人来说,没有强大的私兵,官职再高都是空的。丁奉每次作战都身先士卒,可是分战利品的时候,他总是排在后面,苦战十余年,还不过是个都尉。他离开东吴,来到魏霸身边,主要原因当然是铃铛,但未尝就没有在东吴仕途无望的原因。
    因此丁奉不仅自己离开了江东,还把弟弟丁封叫了过来,兄弟俩现在都是魏霸的亲卫。既然把希望寄托在了魏霸身上,说的话当然不会有什么水份。如果有差错,也只是因为他的身份不够,所知道的信息不够准备所致,不存在主观上的欺骗。
    也正因为如此,魏霸才会相信丁奉,才会把他留在身边,才会问他这些事。
    魏霸又打听了一下相关的细节,见问不出太多的东西,这才作罢。想到孙虑到了陆逊军中,魏霸近乎僵化的思路慢慢的又活泛开来。
    两曰后,魏霸到达樊城,上了岸,吴懿立刻派人把他请了去。魏霸进帐的时候,吴懿和孟达相对而坐,正看着案上的地图发愁。一看到魏霸进帐,不等他上前行礼,吴懿便招了招手:“子玉,那些俗礼免了,快来看看如何破局。再拖下去,我们可撑不住了。”
    魏霸笑笑,在吴懿下首坐好,一边整理衣摆,一边问道:“是因为司马懿迟迟不肯来么?”
    “可不是。”吴懿苦笑道:“邓贤只有一千人,却能把邓塞守了这么久,这分明是司马懿不肯来,否则哪里会等到现在。他不肯来,我们的伏击计划就落空了,你兄长他们已经在山林里伏了十多天,再等下去,士卒们怎么受得了?”
    魏霸微微点头。吴懿和孟达都是人精,他们显然也看出了司马懿的用心。
    “如果我们主动攻击樊城呢?”
    “是真攻还是假攻?”孟达问道。
    魏霸沉吟片刻:“真真假假。”
    孟达眉头一挑:“子玉,你说清楚一点。”
    魏霸点点头,凑到地图前,用手指沿着汉水划了一条线:“这是真的。”然后又在樊城上点了点:“这是半真半假。”
    孟达抚着胡须,略作思索。“子玉的意思是说,先截断汉水,把襄阳变成孤城,诱陆逊动手,再借吴军之势,逼司马懿前来?”
    魏霸挑起大拇指:“孟将军果然是知兵之人,我冥思苦想了几天的办法,孟将军一下子就明白了。”
    孟达撇了撇嘴,哼了一声,半真半假的说道:“小子,你少来捧我。这个办法,吴将军和我早就想过,只是你不来,仅凭这三艘楼船,我们没有足够的胜算。”他和吴懿交换了一个眼神,又接着说道:“子玉,你真的决定这么做?这样一来,司马懿来了,我们首当其冲,而陆逊却未必会立刻攻击襄阳。”
    “事到如此,也只有先试一试了。”魏霸说道:“截断汉水,分割襄阳和樊城,不仅仅是为了把襄阳变成孤城,诱陆逊、司马懿前来,还有另外一层意思。”
    吴懿、孟达交换了一个眼神,不由得异口同声的说道:“还有另外一层意思?”
    “对,我们要借这次行动,展示我军的水战能力,迫使吴人下定决心,与我联盟。”
    魏霸接着解释了一下自己的用意。吴国之所以敢明目张胆的消极怠战,是因为他们不怕败盟。败盟对蜀汉的伤害大于对吴国的伤害,所以他们认定蜀汉不能把他们怎么样,只能对他们这种背信弃义的事忍气吞声。如果蜀汉的水师实力足够动摇吴国的优势,那他们就会重新评价蜀汉这个盟友的份量,也就会有所收敛,对盟约的执行力度也就会相应的加大。
    魏霸解释了自己的用意,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没有解释。他相信陆逊也许会无动于衷,可是孙权却不会坐视不管,他一定会通过孙虑给陆逊施加力。君臣之间的信任总是有一定限度的,他就是要不断的敲打孙权和陆逊之间的关系,哪怕是在他们之间敲出一道看不出的缝隙,也是值得的。
    更何况,他才不相信孙权和陆逊之间是铁板一块呢。
    截断汉水,展示一下蜀汉水师的力量,只是一个前奏,只是一个引子。而做到这一步,对目前的蜀汉水师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魏军水师在两次战败之后,已经损失了绝大多数的战船和兵力,只剩下两三千残兵守护浮桥。魏霸要解决的,是夏侯霸和靳东流率领的五千步骑,那才是最具有威胁的力量。
    这也是他需要吴懿和孟达来做的事。
    听完了魏霸的计划,吴懿和孟达虽然不太肯定这个办法有用,可是他们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好走一步看一步。不管最后是不是要强攻樊城,占领浮桥都是必须的。
    计议已定,吴懿立刻进行部署,三人一起商量了一些细节,以及做好一些应变的准备,直到半夜才真正结束。魏霸有些累了,刚要回帐休息,吴懿一拍脑袋,不好意思的笑道:“子玉,有一件事忘了对你说。”
    魏霸打了个哈欠,有气无力的说道:“将军,什么事?”
    “魏国来人了,指名要见你。”吴懿嘿嘿一笑,上前搂住魏霸的肩膀:“曹睿那小子把夏侯玄派来了,我看那意思,大概是想和你和亲,正式把夏侯姑娘嫁给你。”
    “夏侯玄?”魏霸一时没反应过来,过了一会儿才想起来是夏侯徽的兄长。他哦了一声,也没说什么,转身正准备走,吴懿拉住了他。魏霸不解,“将军……”
    “你小子平时挺聪明的,现在怎么糊涂了?”吴懿又好气又好笑的说道:“你难道闻不出其中的味道?”
    魏霸一脸茫然:“什么味道?”
    “当然是阴谋的味道。”吴懿诧异的看着魏霸:“你不会真是被美色迷住了吧?这么明显的问题,老夫又提醒到了这个程度,你怎么还不明白?”
    魏霸见吴懿说得慎重,这才郑重起来。只是他这些天用脑实在太多,刚才又和吴懿他们商量了半夜的军情,现在脑子里面一团浆糊,真的想不出这里面有什么问题。和亲什么的,不就是给夏侯徽一个名份吗?反正她都是我的人了,和不和亲的有什么区别?
    见魏霸还是有些懵懂,吴懿叹了一口气:“你小子还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你父亲是镇北大将军,关中都督,在几年内都是与曹魏交战的第一线。你和曹魏和亲,丞相会怎么想,朝中的大臣会怎么说,陛下会怎么做?”
    魏霸恍然大悟。
    见魏霸明白了,吴懿才松了一口气。他拍拍魏霸的背:“子玉啊,不要怪老夫没提醒你。夏侯姑娘反正都是你的人了,你可不能因为怜惜她而误了大事。我已经把夏侯玄控制起来了,你见他的时候,说话要留心一点。和亲,当然不可行,可是也没必要把话说死。当年关侯拒绝孙权的提亲,固然是出于忠义,可是那话说得终究不够妥当,你可不能学他。”他用手指指了指天:“这个难题,由能做决定的人去做,你不要越权,明白没有?”
    魏霸笑了起来,转过身,对吴懿深深一揖。“多谢将军提醒。”
    “哈哈哈……”吴懿抚须大笑。
    (未完待续)


第292章 奇才与天才
    有了吴懿的提醒,魏霸把夏侯玄晾在一边,根本没理他的茬,一心准备战事。
    两次大战,因为有了新式战船而信心满满的魏军水师先后败于吴蜀之手,刚刚膨胀起来的一点信心顿时被击得粉碎,剩下的两三千残兵依仗着浮桥和汉水两岸的弓弩阵地,死死的守着浮桥,寸步不离。再想把他们诱出来打已经成了不现实的事。而如果想从陆地进行突破,则五千步骑就是必须面对的障碍。一旦战局紧张,襄阳城和樊城里的魏军也会冲出来参战。
    在浮桥附近,魏军还有近两万兵力,这大概也是魏军军心不乱的原因,同样也是吴懿、孟达不敢轻举妄动的原因。以他们的实力,根本不足以完成任务。
    当然也不排除他们有保存实力,不愿意一下子损失太大的想法。
    魏霸不管这些,计划是他提出来的,他当然要不惜一切代价的完成它。而他的倚仗就是刚刚建成的水师和由魏风率领的,一直潜伏在暗中的那支人马。
    魏霸联系上了魏风、马谡,仔细商量了战术。这一次,他让魏风参与旁听,让他听懂这些战术的用意,有利于他和马谡的配合。他希望魏风能够尽快的成长起来,早一点成为一个会用脑子的将领,只有这样,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方面大将。
    马谡显然很清楚魏霸的用意,所以在和魏霸讨论战术的时候,他讲得很慢,解释得很细,以保证魏风能够听懂。魏霸对此很满意,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马谡是有诚意的。
    他们商量了半夜,最后魏霸对马谡说道:“幼常先生,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已经证明陆逊和司马懿都是我们遇到的最强劲的对手,不管怎么重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