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霸蜀- 第3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被孙策困在庐江,宗族死者百余人。现在陆逊、陆岚不思家仇,反而利欲薰心,认贼作父,为了孙权而与大汉作对,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若干,他们是陆家的不孝子孙云云。
    蛮子们骂得兴高采烈,陆岚听得却是面红耳赤,恨得咬牙切齿。不过他来之前陆逊就提醒过他,魏霸这个人嘴很臭,为了激他出城一战,很可能会骂出很多难听的话,眼前这个局面正在陆逊的预料之中,他当然不会上当。
    陆岚秉承陆逊的指示,不肯出城一战,不给魏霸任何机会,当然不会错。可是这样一来,双方的士气就完全不一样了。魏霸杀到城下,陆岚不敢出战,被人骂到八辈子祖宗,连别人听了都觉得忍不下去,他却一点反应也没有,这未免也太丢人了。
    见城上没反应,蛮子们越骂越开心,越骂越难听,最后他们给陆岚起了一个名号:陆龟,说陆岚像乌龟一样,只知道缩着脖子,射在辰阳这个大壳里,不敢出头一战。当蛮子们齐声大喊陆龟的时候,城上的士气低落到了极点,陆岚的脸也变成了紫色。
    可是陆岚坚持不肯出战,哪怕有十几个勇士愿意出城迎接挑战,他也不肯同意。
    魏霸没有在辰阳久留,在城外骂了一通之后,他让人在城外的空地上画了很多大得足以让城上的人看清的大乌龟,然后再次登上船,顺流而下,堂而皇之的直奔沅陵,似乎他敢肯定陆岚不敢追他一样。
    陆岚的确没追他,为了谨慎起见,直到第二天早上才派人出城查看。当城上的士卒看到那一只只乌龟的时候,觉得分外耻辱。
    在辰阳城外痛痛快快的骂了一场,陆岚连个头都没敢露,原本还有些忐忑的相夫等人松了一口气,对即将迎战陆逊也有了些许信心。当天晚上,他们和魏霸畅谈半夜,一个个眉开眼笑,意气风发。
    虽然坐在船上,可是魏霸也没闲着,他把那些负责骂阵的人叫了来,先赏了一些钱,然后又鼓励他们多想一些杀伤力更强大的骂辞。他许诺说,谁要是能把陆逊骂得受不了,出城迎战,重赏!要做的官可以升官,要发财的可以赏钱。
    蛮子们拿着实实在在的铜钱,开心得连连点头,没听说骂骂人还能领赏的,一个个劲头十足,铆足了劲要把陆逊骂出城来。
    第三天早上,魏霸等人到了沅陵城外。有了在辰阳的经验,将士们轻车熟路,离舟登岸,在沅陵城外列阵。那些琢磨了两天骂辞的蛮子们正等着上场表演的命令,却见中军战鼓雷鸣,旌旗招展,一步一骑缓缓走到了阵前。
    正是魏霸和王双。
    魏霸顶盔贯甲,身披大氅,腰杆笔直的坐在战马上,右手紧握长矛,虚掩在身后,左手虚扬,向目光灼灼的看向他的将士们挥手致意。王双举着被北风吹得猎猎作响的战旗走在马前,昂首挺胸,气宇轩昂。他身材高大,力量惊人,那么高大的战旗在他手中也稳如泰山,不带一点晃动。
    魏霸英俊风流,王双高大威猛,两人都威风凛凛,虽然只有一步一骑,可是缓缓行来,却生生走出了千军万马的气势,引得蛮兵们兴奋不已,热血沸腾,青索儿和楠狐等蛮女的眼睛甚至冒出了小星星。
    魏霸径直走到阵前,离城门口五十步外站定。王双双臂用力,将旗杆插在地上,然后抽出长刀,严阵以待。魏霸轻踢战马,向前两步,戟指城门,大喝一声:“陆逊,魏霸在此,敢来一战否?”
    这一声中气十足,城上城下都听得清清楚楚。魏霸话音一落,不待城上反应,相夫兴奋的举起战刀,厉声大喝:“战!战!战!”
    两千余将士立刻响应,他们用手中的武器跺地,齐声怒吼:
    “战!”
    “战!”
    “战!”(未完待续。)


第485章 别来无恙
    阵前单挑是一个很幼稚的举动。在战争脱离了竞技化、仪式化之后,英雄式的个人决斗已经成为一个遥远的传说。一般不会有人这么做,做了也不会对结果有什么影响。两军对垒,向对方发起挑战,只有当年的二货吕布干过这事,他倒是把郭多挑下马去了,可是并没能扭转败局,还是灰溜溜的退出长安。
    陆逊当然不会把魏霸的单挑当回事。在他看来,这只能说明魏霸没办法了,只好使用这种无聊的手段。在战场上,没有取胜的办法,只能靠激怒对方来寻找机会,自然是一种无能的表现。魏霸真要有这本事,直接攻城就是了,何必搞出这么多花样。
    陆逊根本不理睬魏霸的叫嚣,他在考虑魏霸这么做究竟有没有其他用意。魏霸这么做的确很蠢,可是他印象中的魏霸不应该这么蠢。不蠢的人做出蠢事,只有两种可能,一是他疯了,二是他别有用心。
    陆逊希望魏霸发疯,但不能不防他别有用心。
    就像魏霸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冥思苦想,揣测陆逊的心理一样,陆逊同样也在揣测魏霸的心理。不过他的经验更老到,所以不像魏霸那么纠结。他表现得很平静,平静得身边的人都觉得他胜劵在握一样。
    其实陆逊也纠结,他没想到魏霸会这么顺利的攻克了溆浦,更没想到魏霸会大模大样的带着两千人就敢杀到沅陵城下,向他叫板。如果魏霸没有发疯,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魏霸看出了他的虚实。
    他的兵力严重不足。
    为了赶时间,陆逊是带着百余亲卫骑一口气从武昌赶到沅陵来的。一千五六百里路,他只用了七天,这样的速度当然只有骑兵,而且是小股骑兵才能达到,步卒是根本不可能完成这样的行军任务的。陆逊有近万的精锐部曲,可这些精锐部曲还在路上,要想赶到沅陵,至少还要十天。
    如果那么部曲就在身边,陆逊会大开城门,与魏霸决一死战。他非常想抓住魏霸,魏霸主动送上门来,他没有道理不笑纳。可是他没有兵力,身边除了不到一百的亲卫骑之外,只有潘濬留下的两千留守士卒,要和魏霸对阵,胜负在两可之间,要想抓住魏霸更是痴心妄想。
    这样的事,陆逊当然不会做,所以他只能忍着,对魏霸嚣张的挑战视而不见。
    陆逊有这样的涵养,可是不代表他的部下也有这样的涵养。见魏霸在阵前耀武扬威,城上的吴军非常生气,非常郁闷。而那些同样来自各个部落的蛮子看着城下兴高采烈的蛮子,心里自然有些酸溜溜的不是滋味。
    潘濬的部下以荆州人为主,其中有一半是各部落征发来的蛮人。蛮人好武尚勇,一言不合,就会拔刀相向。他们战斗很勇敢,向来是征兵的首选对象。也正因为如此,蛮子们对陆逊的沉默感到非常耻辱。
    在无形中,他们更愿意有魏霸那样勇猛的上官,虽然在陆逊看起来这么做有点蠢,可是在蛮子们看来,这才像个男人,才像个勇士。
    当魏霸挑战没有得到响应,进而派出骂阵高手骂阵的时候,这种情绪变得更加强烈。数十名蛮子在城下破口大骂,把威名赫赫的辅国将军陆逊骂得狗血淋头,所有的吴军都分外愤怒,特别是原本属于潘濬所部的蛮兵,他们觉得自己是无辜的,陆逊根本就不是他们的上官,现在却被敌人骂得这么难听,纯属冤枉。
    一听到是蛮兵骂阵,陆逊立刻明白——至少是他以为明白了魏霸的用意,他下令任何人不准出战,违令者斩。魏霸想用这么幼稚的激战法,他才不会让魏霸得逞呢。
    他甚至不准弓弩手射击,沅陵不是军事重镇,没有守城弩这样的利器,普通弓弩根本射不到那些人,只会被他们耻笑。与其如此,不如沉默。
    城上没反应,城下骂得更欢。蛮子们换着不同的方式骂,骂得唾沫横飞,骂得城上的吴军将士面红耳赤,无地自容,陆逊的亲卫更是气得咬牙切齿,最平静的反倒是陆逊本人。
    魏霸一连骂了三天,陆逊都没有出城。双方的战斗只在斥候之间展开,陆逊派出城的斥候遭到了魏霸最严密的追捕,一出城就很难再回来,不是失踪了,就是尸体被扔到了城下。
    沅陵城居然被魏霸区区两千人围住了,这实在让人有些啼笑皆非,城里的吴军将士感到更加屈辱。
    第四天,当朝阳升起,数十骂阵蛮兵懒洋洋的扛着武器来到阵前,摆下酒肉,开始一天的骂阵时,陆逊发现魏霸没有像往常一样来列阵,不过他并没有上当,依然下令不准出击。
    第五天,魏霸同样没有来。
    第六天,魏霸还是没有来。
    第七天,陆逊有些不安,决定下令出击。他从临沅出发的时候,卫旌已经答应领兵赶往酉阳,临沅到沅陵有五百多里,按照陆逊的估计,卫旌现在应该要到沅陵了,魏霸在沅陵城下没有进展,很可能会虚晃一招,偷偷的跑去截击卫旌。他当然不能让魏霸这么如意,他要牵制住魏霸,给卫旌创造机会。
    陆逊一打开城门,那些骂得正开心的蛮子一看,撒腿就跑。陆逊一看,心头就是一惊,立刻派人向魏霸的大营发起了试探的攻击。一顿饭的功夫后,出城的将士回来了,告诉陆逊一个非常意外的消息。
    城外是个空营,除那些骂阵的蛮子,一个人也没有。
    陆逊大吃一惊,忽然明白了魏霸的意思,他立刻派人沿沅水而下,搜索魏霸的踪迹,同时提醒卫旌注意,不要被人伏击。
    ……
    沅陵城东一百三十里,壶头山,清浪滩。
    魏霸站在一块巨石的后面,凝视着缓缓驶来的吴军船阵,看着船头飘扬的卫字战旗,不由自主的想笑。在酉水,卫旌成就了他的第一功,今天,卫旌又将成为他与陆逊对决的第一功。
    魏霸到沅陵来,并不是想攻沅陵城,两千人攻城,除非手里有火炮这样的杀器,否则这点人根本不够人家杀的。他的目标是卫旌,是步骘,堵着沅陵城,不让陆逊出来,无非是切断陆逊和卫旌之间的联系。他人在沅陵城下骂阵的时候,注意力却全在临沅方向。
    魏霸估计到了陆逊会想到这一点,所以他对方案做了稍微的调整,没有等卫旌赶到沅陵再发起攻击,而是选择了离沅陵有一百三十里的清浪滩作为战场。到达沅陵城下第五天,当他收到消息,得知卫旌快要进入伏击点的时候,他就带着主力悄悄的离开了大营,只留下那些骂阵的蛮子继续演戏。
    他动手的时间比陆逊估计的要早一天,地点比陆逊估计的远五六十里。
    这一天的时间,五十六里的空间,就是他处心积虑,苦心经营的结果,就是他苦苦等待的战机。
    现在,卫旌已经到了他的嘴边上,而陆逊还在沅陵城,就算他意识到了危险,要赶到这里来,没有一天的时间也无法赶到。更何况以陆逊的谨慎姓格,他不可能不提防他在半路上设下陷阱,他不敢放开脚步急行军。这样一来,他可能需要两天时间才能赶到战场。
    两天时间,足够他吃掉卫旌这只援军。这里曾经是伏波将军马援马革裹尸的地方,这里也将是卫旌再次成擒的地方。
    魏霸盯着卫旌的战船,高高的举起了手臂,当卫旌的战船进入预定地点的时候,他用力挥动手臂,发出了攻击的命令。
    激昂的战鼓声突然炸响,寂静的山谷瞬间失去了平静,埋伏在两侧山崖上的弓弩手从藏身处冒了出来,扣动弩机,向战船上的吴军倾泄出一阵密集的箭雨,箭矢如乌云,吴军上方的天空为之一暗。藏在岸边的士卒奋力划动战船,向沅水中央的吴军战船猛冲过去,喊杀声如巨浪,涌向惊慌失措的吴军。
    吴军根本没有准备,正在甲板上悠闲的欣赏风光的士卒被射倒一片,剩下的连滚带爬,寻找着可以躺避的地方。惨叫声,哭喊声,愤怒的吼叫声,汇成一片,冲斥着每一个人的耳朵,冲击着每一个人的神经。
    卫旌是弓弩手们重点关照的对象,卫旌身边的亲卫死伤惨重,连卫旌本人都中了两箭,疼得呲牙咧嘴,痛不欲生。他顾不得自己的形象,一溜烟的向船船跑去,同时大声嘶吼:“击鼓!击鼓!”
    鼓手冲向战鼓,却遭到了猛烈的箭雨袭击,一支支利箭破空而至,将鼓手们射得狼狈不堪,根本无法靠近战鼓。卫旌的命令无法发出去,各船上的吴军只能各自为战,有的想继续向前冲,有的则想后退,有的想靠岸,有的想就地反抗。
    大大小小的战船互相冲撞着,乱成一团。
    一阵猛烈的箭雨过后,吴军战船上倒下了无数的尸体,中箭受伤的将士倒在血泊之中,痛苦的呻吟着。没有几个人还站着,敌人的箭阵突然而猛烈,他们根本来不及反应,损失惨重。
    当王双等人冲过来,攀上战船,准备痛痛快快的杀一场的时候,他们惊讶的发现眼前并没有多少敌人。战斗还没开始,胜负就已经分明。王双等人不敢大意,仔细的搜查,当他们将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