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霸蜀- 第3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夏侯徽不好意思的笑了起来。她说这些,倒不是想争夺魏家的控制权,对她来说,有魏霸的魏家才是魏家,没有魏霸的魏家与她半点关系也没有。她有些吃味的却是关凤即将成为魏霸的正妻,从此要压她一头,之所以会形成今天的局面,还是因为当初诸葛亮的阻挠。如果当时与魏国和亲,这正妻的位置又怎么可能落到关凤的头上。
    身为魏国宗室的女子,却做了妾,虽说是命运所致,要说夏侯徽一点想法也没有,那也是不现实的。
    夏侯徽很快去了张家,夏侯夫人听到这个消息,也是非常欢喜。
    “是吗,子玉还真是用兵如神,这么说来,他很可能要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太守了?”
    夏侯徽喜滋滋的点点头,嘴上却谦虚道:“古有甘罗十二为相,子玉这也算不得什么。”
    夏侯夫人瞥了她一眼,含笑道:“你的心思也未免太大了,做丞相还早了些,二十出头就能做太守,就是那些世家子弟也不敢奢望。你睁开眼睛看看,普天之下,算上当年的袁家、杨家等豪门,有哪个是弱冠为太守的?就算是狂士廖立,也是快到三十岁才做太守。”
    夏侯徽抿着嘴笑了。正如夏侯夫人所说,太守可不是那么好做的,世家子弟起家为太守的也不少,不过这么年轻的却几乎没见过,廖立为什么对刘备那么忠心,还不是因为刘备对他青眼有加,让当时还不到三十的他做了太守,正是这样的赏识和器重让狂傲的廖立对刘备死心塌地。
    “姊姊,关姊姊也立了功,丞相要怎么赏她啊?”张星彩倚在夏侯夫人身边,睁着两只大眼睛看着夏侯徽:“丞相会不会也让她进宫?”
    夏侯徽眼神一黯,随即又笑道:“小星彩,这一点你放心,关家姊姊是不会进宫的,她马上也要成为魏家的人了。”
    夏侯夫人眉毛一挑:“关凤要嫁给子玉?”
    “嗯。”夏侯徽捻着衣带:“他们一起出生入死,朝夕相处,两情相悦也是正常的……”
    “我就知道,关姊姊把万人敌送给表姊夫没按什么好心眼。”张星彩叫了起来,一脸未卜先知的得意:“哼,她还不承认呢,等她成亲的时候,我可得好好的羞羞她。”
    夏侯夫人和夏侯徽互相看了一眼,忍俊不禁的笑了起来。两人说了一阵闲话,夏侯徽说明来意,夏侯夫人还没说话,张星彩先跳了起来,拍着手道:“好啊好啊,我听关姊姊说过,孙夫人的武技比她还好,身边还有好多会使刀弄剑的婢女。关姊姊要成亲了,没时间再教我习武,我可以去找孙夫人。”
    “你这么懒,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还练什么武。”夏侯夫人嗔道:“你真要练武,先听你姊姊说说子玉阿兄是怎么练武的,他只用了两年时间,就练出了一身的好武艺,你以为是天下掉下来的?那是他每天一个时辰,风雨无阻的练出来的。就你这样天天睡到自然醒的小懒鬼,还想练出一身好武技?”
    张星彩翻了个白眼,撅着嘴,小声的嘟囔道:“我武技不好,是关姊姊不肯传我绝招好不好?她就是怕我超过她,所以不肯用心教我,要不然,我早就成高手了。”
    “去去去。”夏侯夫人又好气又好笑,把张星彩轰了出去,这才转头对夏侯徽说道:“子玉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迎回孙夫人,就是因为陛下思念孙夫人?”
    夏侯徽点了点头。
    “他之前和丞相商量过吗?”
    “没有。”夏侯徽摇摇头,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丞相派他入五溪,却不肯给一点支援,很明显是想利用五溪的战事削弱我们诸家。只是他没想到子玉居然真的打赢了,而且取得了这么大的战绩。此刻他大概会后悔养虎为患,尾大不掉。如果我猜得不错,接下来子玉更不可能得到他的支援,要想在武陵站稳脚跟,除了依靠陛下和皇后,还有其他选择吗?”
    夏侯夫人眼神微缩,沉吟半晌:“你确定这不是丞相的欲擒故纵?没有丞相的支援,子玉在武陵坚持不了太久。”
    夏侯徽微微一笑:“姑姑,到现在,你还对子玉没有信心吗?持重是必要的,可是如果想万无一失,只怕会错失良机。关家已经抢了先,关兴做了表兄的上官,姑姑就一点触动也没有?”
    夏侯夫人轻叹一声:“继先已经和我抱怨过好几次,我岂能一点触动也没有。可是你要清楚,丞相的手段可不是一般的高明啊。关家没有选择,张家却还没到那一步。媛容,不是我胆小,实在是丞相的势力太大,一步踏错,可就没法回头了。”
    夏侯徽想了想,躬身一拜:“姑姑,你的担心,我可以理解,不过,我希望姑姑对子玉有点信心,也给张家多一个选择。姑姑不要忘了,丞相年近半百,身体曰见衰弱,他一旦弃世,丞相之位必然是马谡的,此人薄情寡义,犹过丞相,对张家可是一点好感也无。丞相虽以荆襄人为根基,可他毕竟不是荆襄人,还需要其他人制衡,一旦马谡当政,恐怕除了荆襄人之外,朝堂上再难看到其他人。”
    她顿了顿,又说道:“姑姑,皇后至今无子,你就不担心这皇后之位花落别家吗?”
    夏侯夫人眼神一紧,半晌无语。(未完待续。)


第511章 风向变了(加更,求月票)
    圣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过那是对男人的要求,对女人来说,天下太大,国也太空,唯有家与身是最现实的。作为家中的主妇,要为家族做考虑,做为家主的女人,要为自己的位置费心思。至于国与天下,那还是由男人去艹心吧。
    夏侯夫人最艹心的事就是三个儿女,就是张家的前程富贵。
    经过诸葛亮多年的整治,荆襄系在蜀汉朝堂上已经是当仁不让的最大利益集团,其他人基本都靠边站。元从系早就没落了,东州系也被打击得抬不起头来,巴蜀系也看不到什么出头的希望,要想保住富贵,就只能依附荆襄系。
    夏侯夫人就是这么做的,在关家、马家在暗中支持魏霸的时候,她一直保持不动,就是不想激怒诸葛亮。她非常清楚诸葛亮的手段,与诸葛亮做对绝不是明智的选择。与关家不同,张家在宫里有张皇后,荣宠不衰,没有必要像关家一样搏命。
    可是,夏侯徽的几句话戳中了她的要害。丞相年事已高,身体又不好,很难说还能活几年,马谡最有可能接替丞相之位,与诸葛亮依靠荆襄系,本人不是荆襄系的情况不同,马谡是荆襄系的名门大族,他领导荆襄系名正言顺,没有任何人能够挑战他的地位,他也不需要拉拢其他人来做陪衬。张家对于诸葛亮的作用在马谡身上没有任何意义。马谡和张家也没有任何来往,就是明证。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皇后无子。一旦马谡当政,他完全有可能利用这个理由废黜皇后,重立一个荆襄系的女子为后,到了那时候,张家还有什么依靠可言?
    皇帝刘禅?还是算了吧,那货就是个傀儡,何况他和皇后也没什么感情可言。
    上一次拒绝夏侯徽,是因为任何人都看不出魏霸有成功的希望,五溪明显就是一个陷阱。现在魏霸大获成功,有望割据武陵,父子兄弟都成了手握重兵的重将,她再拒绝夏侯徽,是不是太过保守了?正如夏侯徽所说,什么事都不可能万无一失,要想一点风险也没有,只会失去机会。魏风即将成亲,习家的女儿将入主魏家,关凤又将嫁给魏霸做正妻,夏侯徽又有孕在身,在魏家的独特地位很快就会一去不复返,此时再拒绝夏侯徽,以后也许就没机会了。
    “媛容,你有信心?”
    “我当然有信心。”夏侯徽莞尔一笑:“我对他的信心,超过任何一个人。”
    ……
    “什么?”刘禅以令人难以置信的敏捷跳了起来,两只不大的眼睛瞪得溜圆,圆脸上的每一块肉都在晃动。“你是说……阿母有可能会来成都?”
    “是呢,是呢。”张皇后笑着将刘禅按了回去,把事情的经过大致说了一遍。“就算是阿母要来成都,你也不要这么激动吧,更何况现在还没有定论,魏侍中虽然提出了要求,孙权却还没有最后答应,有些变数也是说不准的。”
    “哦。”刘禅眨了眨眼睛,似乎意识到了其中的难处,却依然兴奋不已。他转了转眼睛:“要不……朕给魏霸下一道密旨,如果孙权不同意,就把潘濬那些人全杀了。”
    “依我看,只要丞相不反对,就算陛下不下密旨,魏侍中也会这么做。”张皇后笑道:“为了逼陆逊答应这个条件,魏侍中冒险出击辰阳,一把火烧掉了陆逊的所有存粮,这才逼得陆逊、潘濬走投无路,答应向孙权请示呢。”
    “嘻嘻,魏霸是个忠臣,朕喜欢他。”刘禅手舞足蹈的说道:“这么多人,就他还记得朕的心思。”
    “魏侍中是忠臣,可是忠臣也难做呢。”
    “这话怎么说,谁想对他不利?”刘禅一惊,压低了声音:“是不是丞相?”
    张皇后瞋了他一眼:“你就这么想丞相的?”
    刘禅嘿嘿干笑了两声,没有再说什么。他非常清楚张家和诸葛亮的关系,在张皇后面前说丞相不好并不合适。见刘禅这副神情,张皇后立刻知道自己说错了,连忙解释道:“陛下,你有没有想过,阿母如果来了成都,她住在哪里?”
    “当然住在宫里。”刘禅不以为然的说道:“朕要给她安排最好的宫殿,让她和朕呆在一起。”
    “那太后怎么办?”
    “太……太后?”刘禅这才想起宫里已经有一个太后了。他为难的挠了挠头:“这事……还真有些难办,太后……应该不会反对吧。”
    “太后会不会反对,臣妾岂能知道,这要陛下去问太后才行。”张皇后笑道:“不过,太后知道陛下与阿母的情意,想必不会太过阻挠。只是陛下也要体谅一下太后的难处,要先行安排才好。”
    “嗯,皇后你说得对,这件事,还真得好好筹备一下。”刘禅深以为然,兴奋的与张皇后讨论起来。说实话,他虽然有热情,却没多少手段,张皇后同样如此,好在夏侯徽之前给她拟好了方案,现在拿出来一说,刘禅顿时对张皇后高看了几眼。
    在夏侯徽的遥控下,刘禅着意亲近吴太后,找了个机会,把这件事对吴太后说了。宫里本来就没什么利益可争,皇帝陛下又难得这么认真的来商量,吴太后也没为难他就松了口。一见吴太后点头,刘禅非常高兴,又陪着吴太后亲亲热热的说了一阵子话,把吴太后逗得合不拢嘴,连带着看张皇后都多了几分欢喜。
    搞定了宫里的事,刘禅一门心思就等着诸葛丞相来请旨。他可不敢主动去问诸葛亮,在相父面前,他连呲个牙都不敢,只能耐心的等着。
    然而刘禅虽然没有主动问诸葛亮,可是他想要的结果却通过董允的嘴传到了诸葛亮的耳中。听完董允的转述,诸葛亮沉默不语,脸色却非常平静,非常得董允有些不安,不知道是不是说得迟了,丞相已经通过其他渠道知道了这个消息。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他就失职了。
    会是谁呢?向朗,还是郭攸之?
    “威公,你觉得如何?”没等董允猜出答案,诸葛亮打破了沉默,率先向长史杨仪发问。
    杨仪连忙欠身致意:“丞相,愚以为不妥。”
    “说说你的理由。”诸葛亮摆摆手,示意杨仪放松一些。马谡去了关中以后,杨仪重新任丞相长史,有了上一次的经历,杨仪现在谨慎了许多,这件事又牵涉到魏霸父子,他不得不加倍小心,以免被诸葛亮认为是公报私仇,以私碍公。一有顾虑,难免有些拘谨,这份拘谨落在诸葛亮的眼里,却是姓格收敛的象征。是以诸葛亮并没有像往常一样严厉,反而让杨仪放松一些。
    “喏。”杨仪感激的看看诸葛亮:“丞相,愚以为,这次战事,孙权损失惨重,已经无法对我们产生威胁,教训他的目的已经达到,正是进行安抚的时候。这时候逼孙权送回孙夫人,对他来说,无疑是一种羞辱。不管是孙权现在就拒绝,不是迫于形势,暂且接受,将来再图报复,对我们来说都不是好事。冤家宜解不宜结,我们的敌人是魏国,这时候和孙权结仇,实在不怎么理智。”
    诸葛亮微微颌首,鼓励的看着杨仪。杨仪心中一热,又接着说道:“且魏霸此举,亦有用心不良之处。他这是在讨好一部分人,企图拉拢他们……”
    杨仪一开口,就发现诸葛亮的嘴角有一丝不以为然的笑意,连忙讪讪的收住了话头。
    “你说的没错。”诸葛亮收起了笑容,淡淡的说道:“魏霸的确有些借这件事拉拢冯进、张威那些人,这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从在房陵时与潘濬发生冲突时,我就看出了这个苗头,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