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霸蜀- 第4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被一面面盾牌保护得严严实实的马岱听到了四面八方传来的警报声,感觉到了大地的震动,心神剧震。他知道,肯定是夏侯霸率领主力赶到了,而他却还被牛金缠在这里。等着他指挥的骑兵现在面临着全军覆没的危险,诸葛丞相所有的心血,有可能在他的手里付之东流。
    马岱觉得一阵热血涌上了头,他用力推开身边的亲卫,狂吼一声:“击鼓,迎敌!”
    。
    。
    。(未完待续。)


第611章 兵败如山倒
    马岱被逼到绝境,终于决定放手一搏,战鼓声冲天而起,令旗兵拼命的摇晃着手中的战旗,试图将马岱的命令传出去。
    牛金大急,他成功的冲到了马岱面前,现在离马岱不到二十步,可是马岱亲卫营的密集防守拦住了他,在付出惨重的代价后,终于将他的速度优势压制住了。现在双方只能面对面的肉搏,马家军的强悍和体力优势占据上风,不仅挡住了他的冲击,还逼得他步步倒退。
    他的部下伤亡迅速增加。
    他们有勇气,不怕死,可是身体毕竟也是肉做的,受了伤也会死,也许他们一个人能杀死两到三个人,可是马家军同样不是弱者,他们同样有勇气,为了马岱的安全,他们同样不怕死,而且在数量、装备、体力上全面占据优势。在这样的强敌面前,他们再也不能像开始那样势不可挡了。
    牛金有过这样的经历,冲阵的人都有可能遇到这样的经历。在江陵城下,他冲击周瑜的阵地,就曾经被周瑜包围,如果不是曹仁出击,他早就死在江陵城下了。可是曹大司马早就去世了,夏侯霸虽然勇猛,却未必能像曹大司马那样不管不顾。毕竟今天的目的是重创马岱率领的蜀汉骑兵,他冲阵的目的就是缠住马岱,就是为了给夏侯霸争取时间。
    在击败蜀汉骑兵之前,夏侯霸不可能来救他,而面对马家军的猛烈反击,他似乎也坚持不到夏侯霸来救他。
    牛金知道,他今天可能真的会死在这里。
    面对死亡,有人痛哭流涕,软作一团,有人放下所有负担,放手一搏。
    牛金是后者。征战多年,无数次的冲阵经历,早就让他看透了生死。每一次生还,都是上天的一次恩赐。
    恩赐是上天赏的,却不能求。
    牛金举起血淋淋的战刀,放声长啸:“向我靠拢,矢形阵,击杀马岱!”
    传令兵放下了手中的盾牌,敲响了手中的小鼓。
    “咚咚!”鼓声刚刚响了两下,马家军就注意到了,一枝利箭急疾而至,正中传令兵咽喉。传兵令翻身摔倒,小鼓还没有落地,就被一只大手接了过去。牛金接鼓在手,背对马家军,用手中的刀环击响了战鼓,同时大声嘶吼。
    马家军箭发如雨,牛金的亲卫举着盾牌舍命相护,箭射在盾牌上如雨打莲蓬。两枝箭穿过了盾牌的缝隙,射在了牛金的背上。牛金痛得闷哼一声,嘴角溢出了鲜血,却将战鼓敲得更急。
    在鼓声的指挥下,陷入苦战的魏军士卒纷纷向牛金围了过来。牛金将战鼓交给一个亲卫,转身接过一口战刀,举刀大呼:“跟我来!”
    一句“跟我来”,比任何命令都有效,魏军士卒疲惫的身躯里再次爆发出令人生畏的力量,跟着牛金向前杀去。几个亲卫冲在最前面,挥舞着手中的战刀,奋力砍杀,与阻拦的马家军贴身肉搏。一个倒下去了,两个冲上来。两个倒下去了,四个冲上来。他们用刀砍,用盾砸,用拳击,用嘴咬,已经没有了章法,只有最原始的本能,只有最野蛮的战斗。
    一个,两个,五个,魏军士卒前仆后继,血染沙场。
    一步,两步,五步,牛金步步紧逼,撕开马家军一层又一层的防守。
    马岱脸色铁青,一面下达着一道道命令,指挥大军反击,一面注意着越来越近的牛金。他不认识牛金,却听说出牛金的大名。张辽部下的悍将牛盖就是牛金的同宗,当年在并州攻击高幹的时候,他们曾经并肩作战。牛金在江陵城下的壮举,也曾经传到过他的耳中。原本他还以大家都是西凉人为荣,现在却成了生死仇敌。
    “射死他!”马岱指了指满面是血的牛金,大声下令。
    “喏。”几个亲卫举起了手弩,对准牛金,扣动了弩机。他们配的都是三发连弩,在这么近的距离,足以洞穿札甲。牛金早就领教过这种连弩的利害,一看到马家军举起手弩,立刻举盾大呼:“举盾!”同时用力甩出了手中的战刀。
    战刀打着滚,呼啸而至,正中一名马家军亲卫的胸口,这亲卫惨叫一声,仰面栽倒,手中的弩箭冲天而起。
    两名魏军士卒有样学样,扔出了手中的战刀,扯下了背在身上的强弓,看也不看,拉弓搭箭,进行还击。他们刚刚射出两箭,马家军的弩箭就到了,正中他们无遮无掩的身体。他们闷哼了一声,再次拉弦,又射了两箭,胸口再被数只弩箭射中,终于气绝倒地。
    可是他们的反击却让马家军也受到了不小的损失,弓的威力不如弩,却比手弩要强一些,这么近的距离,根本无须认真瞒准,几乎每一箭都能射中目标。接连几个马家军士卒倒下,马岱面前的盾阵露出了一丝空隙。眨眼之间,数只长箭射入,其中一枝“扑”的一声,射入了马岱的颈部。
    马岱惨叫一声,向后便倒,鲜血如注。
    亲卫大惊,两个人冲过来,不顾马岱挣扎,挟起马岱就退。马岱大怒,奋力挣扎,嘴一张,却涌出一口鲜血,根本没人听得清他在说什么。
    马岱受伤,中军顿时大乱,牛金面前的压力一松,杀进的速度再次快了起来。牛金狂喜,再次大吼:“击杀马岱!”
    “击杀马岱!”筋疲力尽的魏军士卒应声大喝。
    得到马岱的命令,刚刚准备加速反击的蜀汉军士卒突然发现中军的战旗在往后移动,顿时大惊失色。他们击鼓询问,却得不到任何回应,不由得慌了神。面对奔腾而来的魏军铁骑,有的人猛踢战马,冲了上去,有的人则停在原地,犹豫不决。
    就在蜀汉军迟疑不定的时候,夏侯霸带着两千五百骑兵冲到了他们的面前。夏侯霸率领亲卫营冲在最前面,像是一只敛翅俯冲的雄鹰,夏侯霸就是坚硬如铁的鹰喙,而两侧突前的骑兵就是锋利的鹰爪,他们组成一个三叉戟阵型,势不可挡的冲入了蜀汉军的阵地。
    魏军的战马全速奔跑,几乎四蹄腾空,人马合成一体,所到之处,蜀汉军人仰马翻。速度根本没有加起来的蜀汉军不是被撞下马去,就是被魏军杀死,无还手之力。任何被卷入阵中的人都无幸免之理。
    两千多魏军铁骑就像一具具铁犁,无情的犁过蜀汉军的阵地。他们在奔跑中渐渐的转换阵型,化作一道道锋利的箭矢,在蜀汉军的阵地中穿刺。
    面对如杀神般的魏军骑兵,面对扑面而来的滚滚洪流,蜀汉军骑士虽然每个人都不错的勇气和武技,却无法抵挡这数千铁骑冲锋带来的冲天杀气。看着一个个同伴倒了下去,看着敌人越来越近,看着一面面战旗消失在魏军的洪流之中,终于有人掉转马头,打马狂奔。
    不是冲锋,而是逃跑。
    马岱受伤,无法指挥,这些刚刚集结不久的蜀汉骑兵如鸟兽散,各自逃命。
    蜀汉军崩溃了。
    看到蜀汉军的战旗向后移动,夏侯霸如释重负,他知道自己赌赢了。他踩着马镫站了起来,举起手中的战刀,纵声长啸:“杀——”
    “杀——”魏军铁骑快意之极,士气如虹。
    被两个亲卫挟着飞奔的马岱听到战场上的一面倒的喊杀声,痛苦的闭上了眼睛,泪水和血,染红了战袍。
    看着迅速撤退的马家军战旗,看着远处飞奔而来的铁骑,牛金以刀拄地,哈哈大笑,刚笑了一声,腿一软,坐在了地上。疲惫像潮水一般涌来,迅速淹没了他的全身,可是他的精神却非常亢奋,他仰面倒在地上,看着蔚蓝的天空,看着破损不堪的战旗就在他的身边迎风飘扬,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可惜,没能亲手斩杀马岱。”他喃喃的说道,略有遗憾的闭上了眼睛。
    没有人注意到他,仅剩下不到百人的冲阵勇士每个人都累得像一摊泥。每个人身上都带着伤,旧的伤口还没有凝结,新的伤口还在流血,脚下是被血浸湿的土地,身边是横七竖八的尸体。有敌人的,更有同伴的。
    可是他们都在笑,笑声嘶哑,带着说不尽的疲惫,更带着不加掩饰的自豪。
    魏军铁骑从他们身边掠过,每一道看向他们的目光都带着几分敬意。如果不是他们舍命一击,缠住马岱的中军,魏军不可能取得如此大捷。
    战场上,每一个勇士都值得尊敬,也只有真正的勇士才能赢得真正的尊敬。
    ……
    “啪!”诸葛亮手中的水杯落地,摔得四分五裂。他怔怔的看着杨仪,眉心拧成了一个疙瘩,眼角不由自主的抽搐着:“马岱败了?”
    “败了,全军覆没,马岱重伤,昏迷不醒。”
    诸葛亮倒吸一口中凉气,眼前一阵天旋地转,他晃了晃,险些摔倒在地。杨仪连忙赶上一步,扶住诸葛。入手处,刚换上的春衫下,是诸葛亮冰凉的皮肤和硌人的骨头。
    “丞相……”杨仪慌了,连声叫道。
    “不要急,不要急。”诸葛亮在案边坐好,以手支额,喃喃自语:“让我想想,让我想想。”
    杨仪的脸色比诸葛亮还要白。
    。
    。
    。(未完待续。)


第612章 老将向朗(加更,求保底月票)
    四千骑兵全军覆没的后果远比损失了所有的骑兵更严重。
    诸葛亮收拢这些骑兵本来就顶着极大的压力。蜀汉缺少上等战马,骑兵数量非常有限,除了马家军有不到千人的骑兵之外,其他将领就只有数量不等的亲卫骑。这些亲卫骑既是将军们平时的仪仗,又是战时最后的保命手段。战马的寿命不过十来年,为了保持这些亲卫骑的战斗力,将军们要花大量的金钱来从凉州买马,每一匹马都价值数十万甚至百万。
    诸葛亮要把这些亲卫骑收拢起来,不仅是削弱了将领们的实力,还是剥了将领们的面子,更是抢他们的钱。如果不是诸葛亮的理由正当,如果不是马谡的支持,如是不是镇北大将军魏延、护军将军赵云等一些重将的沉默顺从,诸葛亮根本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
    即使如此,不服的人也不少,只是敢怒不敢言罢了。
    现在,四千骑兵全军覆没,可想而知,诸葛亮必然要面对强烈的非议,对他用兵能力的置疑必然会掀起一个高潮。上一次北伐,陇右之战乏善可呈,如果不是因为魏霸父子师徒夺取了关中,诸葛亮的北伐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
    这一次北伐,诸葛亮虚东实西,把最善战的魏延和赵云留在东面守关,自己率领主力在关中西部准备出击凉州,还放着关兴、张睎等年轻将领不用,让降将姜维任前锋,引起的非议同样不小,等着看他笑话的人不在少数。
    身为诸葛亮的亲信,杨仪对这其中的利弊再了解不过了。
    看到诸葛亮紧张,他比诸葛亮更紧张。
    与其他人不同,他是绝对的拥诸葛亮派。因为禀姓的缘故,他的人缘并不好,即使是在荆襄系内部也不受欢迎,再加上和魏延父子势同水火,所以在马谡和诸葛亮之间,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诸葛亮。事实上,他也只能选择诸葛亮。
    如果诸葛亮在朝堂上失败,他必然跟着倒霉。马岱的失败,对他的打击不亚于对诸葛亮的打击。
    “拿地图来。”诸葛亮轻声说道。
    “啊?”杨仪一下子没反应过来,过了片刻,这才如梦初醒,连忙从案前翻出地图。他有些慌乱,把案头摆放得整整齐齐的公文翻得一团糟,才找到原本就放在显眼处的地图。
    诸葛亮也没注意他的慌乱,接过地图,立刻摊开在案上,伏在地图上,仔细的寻找起来。他一手在地图上划动,一手支着额头,仿佛头有千斤重,连脖子都快要支撑不住了。
    杨仪手足无措的站在一旁,连大气都不敢出,生怕打扰了诸葛亮的思路。
    一层细密的汗水,从诸葛亮的额头沁出,放在地图上的手指不由自主的颤动着。四千骑兵的全军覆没实在太出人意料,任何人都没有这样的心理准备,之前的战术推演也没有任何一个人提到这种可能。事出突然,原有就捉襟见肘的计划一下子出现了一个触目惊心的漏洞,即使城府深如诸葛亮也有些慌了神,更何况杨仪。
    不过诸葛亮终究还是诸葛亮,半个时辰的冥思苦想后,他终于直起了腰,抬起头,脖子发出“咯”的一声轻响,一抹痛苦从他的眼中一闪而过。
    “威公,请向朗来。”
    杨仪愣了一下,随即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