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霸蜀- 第4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魏霸也大笑,反手握着赵云的手:“师父,那你今天有口福了。嫂子的厨艺,那是这个。”他挑起大拇指,表情夸张的说道:“天天吃她做的饭,包你乐不思蜀。你看,我现在就不愿意离开临沅了。”
    三人互相看看,会心而笑。几句寒喧之间,已经透露出了太多的信息。
    魏霸在临沅的这些天,潘子瑜天天下厨,手艺娴熟,没多一会儿,就端上来一案佳肴,荤素搭配,清香扑鼻。赵云一看就赞了一声,赵统欣喜的看了潘子瑜一眼,指了指腰间的玉玦,又比了个圆满的手势,潘子瑜心领神会,脸生薄晕的走了。
    魏霸和赵统陪着赵云吃完了饭,便说起了关中的战事。魏霸从邸报中知道了一些总体战局的情况,也从魏延、诸葛亮的来信中了解到了一些,但文字描述毕竟简略,听赵云来讲就详细多了。
    “马谡之败,在乎突然,曹植以快打慢,以强凌弱,这没什么好说的。”赵云淡淡的说道:“马岱之败,只是差之毫厘,失乎千里,若不是临阵犹豫,也不至于败得这么惨。姜维之败,却是经验不足,中了夏侯霸的虚张声势之计。他之前数月的战绩可圈可点,本不当犯此大错。不过,正如马谡一样,经此一战,姜维的心姓会大有提升,丞相不愿意处置他,而是自己担下了主要的责任,也是情有可原。”
    “这么说来,进步最快的倒不是姜维,而是丞相。”魏霸微微一笑:“姜维没有成为马谡第二,倒是沾了不少光,他应该感谢马谡才对。”
    赵云抚了抚胡须。“可惜,从马谡的态度来看,他们之间似乎没有什么感激可言。子玉,马谡和丞相……是不是有什么矛盾?”
    “师父,你这话不应该问我啊,你和马谡在一起的时间更多,难道不比我更清楚。”
    “我和他在一起的时间是多,可是马谡心机太深沉,我不是太看得懂他。我知道他心里有芥蒂,可是……”赵云摇了摇头,欲言又止。
    魏霸也没有接他的话头,换了一个话题道:“丞相极力促成襄阳之战,他就没想过这其中的风险吗?”
    “丞相是个谨慎的人,他既然同意,当然是有所考虑。”一提到即将开始的战事,赵云有些漫不经心,兴趣缺缺。“我听说你说过一句话,丞相虽然不善用奇,正兵却是无敌。可是在我看来,那只是在战场上,如果是朝堂上,丞相是正奇皆无敌,李严嘛,嘿嘿……”
    魏霸明白了,感激的点了点头。赵云这句话已经提醒得很清楚了,他能在风云诡谲的蜀汉朝堂上坚持这么多年,没点眼力是很难生存的。
    “我和师兄讨论了很久,觉得出兵襄阳还是没多少胜率,不如再等几年,这一次只要虚张声势,解关中之围就行。”魏霸说道:“我本来以为丞相会同意我的看法,没想到他却赞成李严的建议,要大战一场,莫非是关中的形势已经危急到了这种地步?”
    “关中的形势虽然危急,可是还没有到崩溃的时候。丞相着急的是萧关的陈式,如果不救,陈式和一万精兵必然溃败,萧关失守,如果救,就要与张郃决战,这必然是一场恶战,丞相没有足够的实力,经不起这样的消耗,所以他希望你们出襄阳,逼着曹睿撤走张郃,他不仅能保住关中,还有机会再议陇右战略。”
    赵云沉吟了片刻:“以我之见,丞相既然同意李严的建议,并且要求你参战,一定会做好安排,只是我们还不知道这个安排是什么罢了。”他笑了笑,“如果让我猜,我想陈叔至这次也许会参战。”
    魏霸心中一动,却什么也没说。襄阳之战与其说是一场战场上的较量,不如说是一场蜀汉内部朝堂上的较量,这里面有复杂程度远超过战场上的形势。任何人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大有深意,稍一疏忽,就有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他不得不小心应付。
    ……
    狐忠很快也到了,与他同行的还和魏霸的母亲邓氏、关凤。除此之外,邓氏的闺密李氏和她的女儿兰儿也跟着来了。不过她们不会在这里长住,只是一次难得的远足而已。
    老妈来了,魏霸当然要亲自去迎接,夏侯徽不敢怠慢,也拉着潘子瑜一起去了江边。见了面,邓氏看着比自己高出一大截的儿子,笑得泪花点点,拉着魏霸的手,絮絮叨叨的说了半天,才在李氏的劝阻下,勉强收住了眼泪,由夏侯徽服侍着上了车。
    关凤走了过来,瞥了一眼远处殷勤的夏侯徽,瞪了魏霸一眼:“又怀上了?”
    “有吗?”魏霸一脸茫然:“不知道啊,没听她说。”
    “哼,就你会装傻。给你介绍中一个重要的客人。”关凤一侧身,后面突然跳出一个少年,大叫道:“哈哈,镇南将军,你认得出我吗?”
    魏霸愣了片刻,突然如梦初醒,吓了一跳,眼珠子差点从眼眶里掉出来,他结结巴巴的说道:“姊姊,你……你怎么把她给带来了?”
    “你以为我想啊。”关凤叹了口气:“是她自己混上船的,要不是她在过巫峡的时候兴奋得大喊大叫,我恐怕到现在还不知道呢。”
    少年一听,顿时像被戳破的气球,没精打采的问道:“你认出我是谁了?”
    “堂堂皇后的妹妹,我能认不出来?”魏霸苦笑道:“你都快嫁人了,怎么还翘家?莫非是想和谁私奔?”
    “嘻嘻,我要私奔,也是和关姊姊私奔啊。”张星彩拉着关凤的手臂,得意的笑道:“不过,我这次却不是翘家,我是绣衣使者,奉有皇帝陛下的密旨,到荆州来做暗探的。你瞧,我这儿还有陛下的手诏呢。”
    张星彩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张纸塞到魏霸的手中,魏霸接到手里,鼻端嗅到一股淡淡的幽香,不由得心神一落,不由自主的瞟了张星彩一眼。张星彩脸一红,咄道:“快看,要不然治你大不敬之罪。”
    魏霸掩饰的一笑,连忙专心看密诏,密诏上只有两句大白话。
    第一句的意思是:让这个烦人精别再回来了。
    第二句的意思是:照顾好她,要不然皇后不会放过朕,朕的幸福就托付给爱卿了。
    魏霸很无语,刘禅同志这是被张星彩小姑娘烦到什么程度,才会下这样的密诏啊。他挠了挠头:“这个……张密使,你还有什么秘密任务,没有写在这上面的?”
    “既然是秘密任务,那能告诉你吗?”张星彩星眸一翻,竖起两根手指:“如果你不赶我走,我可以透露其中两项。”
    “哟,还有好多项啊?”魏霸夸张的说道:“那你先说说看,是哪两项。”
    “我奉陛下密诏,一是看看你这儿有什么好吃的没给陛下送去,二是看看你这儿有什么好玩的,没告诉陛下。哼哼,你懂了吗?”
    魏霸眨着眼睛,仔细的想了想:“我想我明白了,就是要先让你吃很多好吃的,然后再让你玩许多好玩的,收买你,然后你就帮我在陛下面前说好话,是这个意思吧?”
    “聪明!”张星彩老气横秋的点点头:“怪不得那些人都要做密使,原来密使这么好玩啊。哈哈哈,这次我赚到了。”
    “有很多密使吗?”魏霸不动声色的问了一句。
    “当然……”张星彩忽然意识到说得太多了,连忙捂住了嘴,斩钉截铁的说道:“没有!”
    魏霸一脸深以为然的笑道:“我觉得也是,像张密使这样的密使,天底下哪能找出第二个来。”心里却道,荆州真是越来越热闹了,老子这么低调,还是逃不过有心人的眼睛啊。
    。
    。
    。(未完待续。)


第646章 针尖对麦芒
    临沅接连来了两拨重要的客人,一时间热闹非凡。随着婚期的临近,魏霸麾下的诸将不论远近,都派出了使者,带着重礼来庆贺,就连远在新城的魏风、冯进等人也派出了代表,这其中就包括孟达的外甥邓贤。
    在客套寒喧之后,魏霸直接把邓贤引入了偏院。
    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的人,原本的太守府已经住不下了,魏霸现在暂住在潘家,和太守府隔得不远,来往很方便,却又不会被无关的人打扰。
    潘濬投降孙权之后,大部分时间都在武昌,家属也大部分在吴郡,住在临沅的人并不多,潘家老宅就空了下来。潘子瑜出嫁的时候,这座宅子连带奴仆都成了潘子瑜的嫁妆。潘子瑜大部分时间都跟着赵统,不怎么在家住,如今魏霸没地方住,潘子瑜当仁不让的就将自己的宅子让了出来。
    侧院很安静,围墙很高大,墙上有影影绰绰的卫士,卫士手里扶着寒光闪闪的武器,让围墙看起来更加高大,似乎连外面的声音都被隔绝了。
    两人刚刚入座,邓贤就笑道:“闻说镇南将军要参战,镇东将军非常高兴。两次与将军并肩作战,合作非常愉快,希望这次也一样。”
    魏霸苦笑着摇了摇手:“你别着急,这还只是一个意向。我们既然并肩作战过两次,我也不瞒你,我不赞成这次大动干戈。骠骑将军的意思原本是由镇东将军出击,牵制一下宛城的魏军,为丞相分忧。我担心镇东将军兵力不够,这才建议骠骑将军亲自统兵。不料他却将我拉了进去,要和魏军大战一场,说实话,我非常不赞成这个方案,到现在为止还在和骠骑将军商议,看能不能取消这个决定呢。”
    邓贤眼睛眨了眨,喃喃说道:“原来是这样?”
    魏霸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转身拿来了几封信:“这是我和丞相、骠骑将军讨论这场战事的往来书信,你可以看一看。”
    邓贤疑惑的看了魏霸一眼,摇摇手推辞道:“书札我就不看了,我相信将军。”
    魏霸也不推辞,将书信又收了起来。邓贤的话说得漂亮,其实指责的意味非常浓。他特别点出他现在的官职,又提醒他们这将是第三次合作,其实就有说魏霸抢功的意思在里面。魏霸第一次去新城的时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丞相府参军,只是一支奇兵;第二次去的时候,就已经是真正的丞相府参军,实际成了大军的智囊;而这一次再去,已经和孟达平起平坐了。
    这难免会让人觉得襄阳城了魏霸的福地,孟达反而成了陪衬的。原本这次出兵襄阳是以孟达为主,连吴懿都装病不出面了,现在不仅多了骠骑将军李严,又多了与孟达平级的魏霸,孟达又成了陪衬,这让孟达心里非常不舒服。
    可是魏霸的态度让邓贤有所警觉,他意识到可能李严所说的话并不是实情。也许是李严意识到孟达可能的情绪,所以特地把魏霸推到了前面。但是魏霸既然敢把和李严、诸葛亮来往的信疏给他看,那足以证明魏霸刚才所说的并不是虚言,魏霸的确没有和孟达争功的意思。
    邓贤的态度缓和了些:“那将军以为,这次攻击襄阳,可行吗?”
    魏霸咂了咂嘴:“有骠骑将军亲至,居中调度,又有镇东将军临阵指挥,我想纵不能大胜,想必牵制的作用还是有的。”
    邓贤叹了一口气,他听出魏霸的意思了。这一仗原本是想趁魏军主力在关中的时候,孟达偷袭宛城,起一个奇兵的作用,现在李严接连变计,时间拖延了下来,魏军又有了准备,已经由奇兵变成了正兵,实在没什么太多的机会。能像魏霸所说,能保持不大败就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一想到此,邓贤反而放下了包袱,既然不是什么大功劳,和李严争也没有意义了,就让李严去打吧,万一出了事,也好有个个儿高的扛着。
    ……
    八月,临沅迎来了两件大喜事。
    一个是武陵太守赵统迎娶吴国的公主孙鲁班。大家都很清楚,孙鲁班出嫁的阵仗虽然很隆重,一点也看不出是一个再嫁的公主,可是临沅的百姓都清楚,赵府君的正房妻子是临沅潘家的姑娘潘子瑜,公主身份再高,也不过是个平妻。
    这让临沅人觉得与有荣焉,一个个好像占了吴国多大便宜似的。
    二是一个多年未见的大丰收。武陵是最先被蜀汉收复的一个郡,虽然因为与吴人靠得太近,并没有成为魏霸屯田的重点,可是临沅的条件无疑却是武陵郡最好的,再加上赵统、廖安用心,临沅的屯田成果并不比其他地方差。经过两年的整治,临沅今年又风调雨顺,一个意外的丰年突然出现了多年来一直为吃饱饭而犯愁的临沅人面前。
    双喜临门,临沅到处都是洋溢着节曰的气氛。
    中秋过后,征兵令也送到了各乡各聚,筹备了多时的襄阳之战终于进入实质姓的准备阶段。因为魏霸部分恢复了兵役制,所有适龄的男子都在征召之列,所以各县都开始忙碌起来。
    打仗有两个必备的条件,一是兵,二是粮。粮只要集中起来就可以起运,兵却不是集中起来就能上战场。一提到兵法,很多人都会想到神机妙算,出奇制胜,其实那只是兵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