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霸蜀- 第5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呸!”见魏霸又不正经了,关凤娇嗔的瞪了他一眼。“还是想想正事儿吧。”
    “不急,这火候没到,猪头不烂的。”魏霸收起了笑容,耸了耸肩,放松了心情,握着关凤的手,轻轻的**着:“吴懿不肯来,我就执行另外一套方案,然后再撩拨撩他,细火慢炖,我还就不信了,这老狐狸能一直沉得住气。”
    ……
    江夏。
    安陆城下,吴军正在忙碌着,有的将一辆辆大车推向霹雳车的位置,大车里装满了石弹,沉重无比,车轮深深的陷进泥土里,拉车的牛喘着粗气,士卒快要与地面平行了,才能将大车向前催动;有的扛着一捆捆的箭,飞快的向连弩车走去;有的则抬着担架,将在刚刚结束的一轮攻击中的伤员抬下战场,送到辎重营集中救治。各司其职,忙而不乱。
    孙权围攻江夏已经快一个月了,连弩车和霹雳车给他帮了很大的忙,经过这段时间的轰击之后,江夏城已经破损不堪,坚持不了太久了。吴军虽然也很疲惫,可是士气很旺,如果能攻破安陆城,对吴军来说,也是完成了一个十几年没能完成的梦想。
    孙权站在指挥台上,眼中却没有一点喜色。他来回踱着步,显得有些焦灼不安。
    诸葛瑾匆匆的走了上来,抹了抹额头的汗,拱手行礼:“大王。”
    “形势如何,还有多久能拿下安陆?”
    “应该快了。”诸葛瑾底气不是很足的说道。他学问不错,人品也好,不过打仗实在不是他的强项。好在这次攻击安陆也没有太多的花招,又有大量的霹雳车和连弩车助阵,场面还算过得去,进度也不算慢。“就是石弹的供应速度太慢了,不敷使用啊。”
    孙权抬起头,看了一眼像丛林般的霹雳车,皱了皱眉。霹雳车的威力是大,五百多架霹雳车一旦同时发射,城头上几乎没有还手之力,不过石弹的消耗也是惊人的,上万的民伕夜以继曰的加工,还是来不及供应。积储了几个月的石弹已经消耗一空,接下来霹雳车的威力肯定要大减。
    “曹睿撤退了,把这个消息送进城去,魏军的士气可能会更弱一些。你准备好,争取一举攻克安陆。”
    “喏。”诸葛瑾应了一声,正准备要走,突然又回过神来:“曹睿撤退,那襄阳是不是……”
    “还没有攻下,不过李严的压力小了,攻克樊城的机会大增。”孙权有些担心的说道:“曹睿退守宛城,包抄的机会就没有了,要是强攻,机会微乎其微。我担心,李严攻克樊城之后,就会结束这场战事,所以我们要抓紧时间。”
    诸葛瑾听明白了。孙权担心的不是曹睿,而是李严。曹睿退守宛城,战局必然进入僵持状态,以双方的实力而言,要想把魏军完全赶出南阳几乎不可能。如果李严占据襄阳、樊城之后就不再前进,那这场战事就算结束了,而到目前为止,东吴能看得见的战果只有安陆,占据江淮的目的还远远没有实现。如此一来,东吴不仅收获有限,而且让蜀汉占据了襄樊,战略上处于严重的劣势。
    “我担心魏霸又在耍我。”孙权压低了声音对诸葛亮说道:“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亲眼看到那份合约,这个协议远远谈不上正式,万一魏霸又耍诈怎么办?”
    诸葛瑾沉默了片刻:“那大王的意思是?”
    “攻下安陆之后,暂时停止进攻,再和李严、魏霸谈一谈,看看他们究竟有多少诚意。”孙权冷笑一声:“如果还推脱,就不要怪我不客气,大不了到时候我善待赵统就是了。”
    诸葛瑾心头冒起一股凉气,半天没有说话。蜀汉军目前深入江北,赵统、陈到已经进入豫州,魏霸也远离他的地盘,一旦孙权决定反戈一击,那蜀汉军的损失将非常惊人。诸葛瑾不是吕蒙,他没有那么强的战斗**,一想到自己有可能成为这个任务的负责人,他就觉得手心冒汗。
    孙权看了诸葛瑾一眼,不由自主的叹了一口气,自从吕蒙病死以后,就再也没有那么投契心意的将领了。陆逊倒是善战,可惜终究不像吕蒙那样贴心。步骘倒是贴心,可是步骘现在实力有限,又担负着镇守西陵的任务,须臾不可离。
    唉,要是吕蒙还在多好啊。蜀汉因为内斗,不惜犯兵家之大忌,倾一国之兵,两路出击,如果能趁机吃掉李严这一路,正如当年刘备兵败一样,蜀汉至少有十年时间恢复不了实力。更重要的是,如果能干掉魏霸,被他夺走的那些土地也许不用打就能夺回来了。
    这么好的机会,却没有合适的人去执行,想想都让人沮丧。
    。
    。
    。(未完待续。)


第689章 未雨绸缪
    天水郡,冀城。
    姜维和马岱并肩走进了中军大帐,向伏案而书的诸葛亮躬身行礼。
    “丞相,我们回来了。”
    “嗯,好,好,先坐。”诸葛亮头也不抬的说道,一边说,一边手不停挥。他没有戴冠,一头梳理得整整齐齐的花白头发在灯光下看起来非常刺眼。姜维和马岱交换了一个眼神,不约而同的叹了一口气。
    与一个月前他们离开的时候相比,诸葛亮的白发似乎又多了不少。姜维的心情比马岱还要沉重,因为他清楚诸葛亮的心里横亘着一个多么大的担忧。
    击败田豫之后,诸葛亮就移兵包围了冀县。冀县是一座坚城,郝昭又是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将,诸葛亮很清楚攻打冀城不容易,所以他一面包围冀县,切断与榆中的联系,阻击收拢残兵,一直阴魂不散的田豫,一边派姜维和马岱到羌人部落去游说。
    陇关一战,在诸葛亮的安排下,关兴、张睎等人打了个漂亮的伏击战,不仅生擒了夏侯儒,还抓获了不少羌人头领。在姜维的建议下,诸葛亮没有为难这些羌人头领,反而以礼相待,承诺只要他们不再叛乱,就可以他们回去,如果他们愿意支持他,他愿意给他们土地,让他们安居乐业。
    在这方面,诸葛亮的名声是不错的。他讨平南中之后,没有大开杀戒,而是秉承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策略,安抚南中蛮夷。虽说没有后来传说的那么神,但南中大致安定下来也是事实,不少蛮军更是成了诸葛亮所部的主力,像王平所领的无当军就是如此。
    羌人们听说过这些事,对诸葛亮也非常敬重,不少人表示愿意弃暗投明,效忠汉室。诸葛亮就让姜维和马岱送那些羌人头领回去,同时游说羌人部落。姜家是天水四姓之一的大族,姜维又是年轻才俊,在羌人心目中的地位不低,而马岱则是天将军马超的从弟,也得到了许多羌人的信服。虽然说起来姜维的父亲姜冏就是死在马超的手下,不过这个时候并不妨碍他们一起为汉室出力。
    这一个月来,姜维和马岱马不停蹄的走访了附近的羌人部落,今天才回到冀县。
    诸葛亮放下笔,又看了一遍刚刚写好的公文,这才抬起头看看姜维和马岱,疲倦的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看伯瞻、伯约这副神情,想必一路顺利,辛苦你们了。”
    姜维和马岱连忙起身致谢,姜维说道:“都是陛下天威,丞相仁义,所到之处,羌人望而归附。丞相,十几个羌人部落都答应出兵相助,我粗粗的估计了一下,大概可以增加五到六万人。”
    姜维把这一个月来的行程大致说了一遍。
    “那可太好了。”诸葛亮满意的连连点头:“有了这五六万人,陇右就是我们的了。你们辛苦了,先去休息一下吧。”
    马岱起身告辞,姜维却没有动。马岱也不意外,他清楚姜维与诸葛亮的特殊关系,他们不仅仅是上下级的关系,还有一层师生关系。诸葛亮对这个凉州上士青眼有加,亲近更甚于当初的马谡,这是每一个人都看得出来的。
    马岱走了之后,姜维起身走到诸葛亮的案前,重新跪坐了下来,双手扶着案,仰起头,看着诸葛亮憔悴的面容:“丞相,你要爱惜自己的身体,眼看陇右即将入手,你可不能有什么意外。”
    诸葛亮疲惫的笑了笑:“我只是累一点而已,你回来了,我就可以轻松一些,自然会好转,哪里会有什么意外可言。伯约,有羌人来助阵,那当然是好事,可是过犹不及,人如果太多了,对粮草的压力也会大大增加,难以持久啊。我们需要的是能战的羌人勇士,可不需要老弱。”
    姜维点点头:“丞相放心,我和他们都说好了,老弱妇孺暂时不来,等拿下陇右,给他们安排了土地,再把家人接来。”
    “嗯,那我就放心了。”诸葛亮长长的吁了一口气,捏起拳头,捶了捶酸胀的腰眼。姜维连忙挪到他的背后,伸手搭在他的肩上:“丞相,我给你捏一捏吧。”
    诸葛亮心情不错,半开玩笑的说道:“你是堂堂的将军,怎么也学这些佞臣行径,不怕被人看见了,于名声有碍。”
    姜维正色道:“丞相待我如子,我敬丞相如父,出乎本心,又何惧人言。再者,丞相为国效劳,殚精竭虑,我不能为丞相分忧,尽此微薄之力,是我的荣幸,谁会说什么呢。”
    姜维一边说着,一边捏着诸葛亮的肩膀,诸葛亮惬意的闭上了眼睛,身体跟着姜维的动作慢慢摇晃着,似乎快要睡着了。姜维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越发的小心。过了好一会儿,诸葛亮突然说道:“伯约,拿下冀县之外,你要出面和那几家谈一谈,请他们顾全大局,让出一些土地来。他们的损失,我会记在心里的。”
    姜维的手滞了一下,随即又重新动了起来。“丞相放心,我会全力说服他们的。”
    “这样最好不过。”诸葛亮睁开了眼睛,直起了微躬的腰:“等平定中原,兴复汉室的有功之臣都会得到应有的赏赐。不过,现在最大的任务还是先攻取冀县。伯约,你有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进城劝降?”
    “丞相,若要劝降天水大族,尹赏是个合适人选,如果要劝降郝昭,靳祥是郝昭同乡,最合适不过。”
    诸葛亮应了一声,对姜维推荐的两个人都非常满意。姜维虽然看不到他的脸,却能感觉到诸葛亮的心思,也不禁笑了一笑。趁着诸葛亮情绪不错的时候,他又问道:“丞相回复魏霸了吗?”
    诸葛亮的笑容渐渐的淡了,他什么也没说,只是摇了摇头。
    姜维如释重负。“丞相,这就对了,不能答应他。魏霸胆大妄为,居然做出这种事来,如果不加以惩戒,将来难保不会做出更大逆不道的事。丞相这么做,也是为他好。”
    “伯约,你觉得南阳的战事会如何变化?”诸葛亮微微侧过身子,用眼角的眼光打量着背后的姜维。“魏霸有机会夺取南阳吗?”
    “微乎其微。”姜维不假思索的说道。
    这一个多月,他人在山里奔波,可是却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思索南阳的战局。对魏霸的战术推演,他也非常熟稔,他甚至和马岱一起讨论过,最后的结果都非常悲观。
    就以双方的实力而言,李严能攻克襄阳已经是一个意外之喜了,如果能再攻克樊城,应该就是最大的胜果。这都是建立在蜀汉军的水师可以完全控制汉水的基础上,一旦进和南阳腹地,虽然水道纵横,可是很显然,水量的不足会导致水师的作用受限,李严再想凭借水师的力量取胜就不切实际了。
    一旦战事进入僵持,那么孙权的态度就会发生变化。有共同利益的时候,双方的分歧会被暂时掩盖住,可是一旦利益不存在了,或者已经得手了,那分歧就会再次出现。更何况蜀汉占有襄阳、樊城对东吴来说,无益于在胸口插了一把刀。蜀汉水师又有优势,谁知道哪一天他们就会顺汉水而下,攻击武昌?
    因此,从整个局势来分析,李严、魏霸要想在南阳取得大的进展是非常困难的。可是出于要与诸葛亮争锋的动机,李严不取得像样的战果,他也没脸退回成都。他已经骑虎难下,而这个局面,正是诸葛亮期望的结果。
    把李严困在南阳,进退两难,诸葛亮全取陇右,然后凯旋回京,双方的胜负还要再说吗?
    不得不说,要论朝堂上的权谋,李严虽然也算是老歼巨猾,但他和丞相相比,那就差得太远了。别的不说,他身边有丞相的耳目却不自知,就可以看出双方的高下。
    “我刚刚收到消息,魏霸攻克顺阳,要与马谡合力,重夺武关道。”
    “什么?”姜维一惊,顾不得再给诸葛亮按摩,转到诸葛亮面前,眼神有一些紧张:“马谡要出武关道,他准备带多少人马?”
    “马谡含糊其辞,说是万余,不过,我看他立功心切,不会少于两万。”诸葛亮看了看自己的手,手背上的皮肤已经松驰了,又多了一块淡褐色的斑痕。他不由得暗自叹了一口气,老了,精力大不如从前,局势却越来越复杂,连马谡都开始离心了,接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