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霸蜀- 第5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会非常惨烈。
    更重要的是,洛阳城非普通小城可比,烈火弹的威力不足以一举击溃魏军,势必会陷入僵持。诸葛亮可不愿意自己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却由吴军来捡果实。他迅速进兵至函谷关,是要造成一个势,迫使李严不能坐视旁观,逼着他出兵争功。
    如何把李严引到合围洛阳,而不是攻击吴国,就要看黄月英能不能说动魏家。南阳有四股力量,孟达、魏风、邓芝与宗预,后两者是诸葛亮的支持者,至少不是反对者,肯定不会反对助阵洛阳,如果再能说动魏风,孟达一个人也无法反对,这支大军的战略方向就定了。
    有魏风助阵,魏霸多少会有些顾忌,至少不会再像现在这样肆无忌惮的卖粮卖烈火弹给魏国了。
    从总的思路上来说,诸葛诞和诸葛亮不谋而合。可惜,他们虽然是同族,禀姓却相差不远,诸葛亮不愿意用诸葛诞,而诸葛诞也没有心情慢慢的等,他要走更便捷的路。
    这是一个让人很无奈的结局。
    黄月英没有犹豫,当天过府拜访了张夫人,张夫人听懂了她的意思,却没有给出具体的答复。在黄月英离开之后,张夫人叫来了习夫人。
    “你收拾一下,立刻起身去襄阳。如今襄阳已经收复,习家也该重振旗鼓了。”张夫人淡淡的说道:“子玉在交州,家主在凉州,往来两地之间的商旅如过江之鲫,襄阳是必经之地,习家不抓住这样的机会振兴家业,实在太可惜了。”
    习夫人大喜。她早就想离开成都去南阳了。一来这样可以和魏风朝夕相处,二来习家也能抓住机会重新崛起。有魏霸这样的大靠山,习家要从商道上取得优势地位还不是小事一桩。在成都能干什么,魏家庄园的实力已经被抽调一空,留在成都除了做人质之外,没有其他意义。
    “子玉已经有两子一女,你也该好好努力,早点为魏家添丁。”张夫人语重心长的拍拍习夫人的手:“子柔可是嫡长子啊,总不能什么都被子玉压一头。”
    习夫人红了脸,像蚊子似了应了一声。
    ……
    不出黄月英所料,诸葛诞很快离开了成都,一路直奔交州。他先是顺江而下,转入武陵,拜会了武陵太守邓飏。亲眼见到当年的好友如今一跃成为二千石太守,诸葛诞羡慕不已。他在武陵盘桓了几天,又一路向南,赶往交州。
    他赶到交州的时候,正是建兴十一年的新年到来的时候。
    诸葛诞是北方人,长久以来,脚步没有进入过长江以南。这次在新年之际进入交州,看到的景象让他大开眼界。北方正是寒风呼啸,风雪交加的时候,交州却是温暖如春,沿途所见,根本没有人穿棉衣,春天早早的来到了交州,浮现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中原正在大战,交州却是一片祥和。没有战争,没有死亡,只有生意兴隆,幸福安康。随着一批批北方商旅的到来,交州的粮食、棉花销路大开,价格也一路上扬,种植户们得到了切实的利益,那些纺织作坊也赚得盆满钵满。
    荷包里有了钱,脸上就有了笑容,男女老少们辛苦了一年,不仅能填饱肚子,还能扯上几匹漂亮的棉布,做上一身两身新衣裳,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过年。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就是最实在的幸福,足以让他们笑逐颜开。
    诸葛诞感受着交州百姓的喜悦,感慨不已。在成都,也许有不少人会说魏霸是乱臣贼子,可是在交州,大概没有几个人会反对魏霸。老百姓管不了那么多大义,谁能让他们过上好曰子,他们就拥护谁,而且交州一直是未开化之地,儒家经学在这里没有多少拥护者,除了有限的大家族有人读过经,恐怕绝大多数百姓连孔子是谁都不清楚。
    在这样的土地上,魏霸拿神将之名来唬人再合适不过了。这些近乎蛮人的百姓哪里会管什么敬鬼神而远之,天高皇帝远,神将远比远在成都的大汉天子来得更实在。
    诸葛诞在郁林的怀易堂看到了正在听来敏和刘熙论学的魏霸。
    听说诸葛诞求见,魏霸也很意外。他知道诸葛诞去了长安,一直以为诸葛诞会投靠诸葛亮,从来没有想到诸葛诞绕了一个圈,又会来到交州。
    “诸葛公休,长安风景如何?”魏霸笑嘻嘻的迎了上来,拉着诸葛诞上了堂,“你不会是做丞相的使者,来查看我交州的治乱吧?”
    诸葛诞很意外,如果不是有人介绍在先,他不敢相信眼前这个一脸笑容的年轻人会是名震天下的镇南将军,说得好听些,这是平易近人,说得难听些,这是无君子威仪,近乎轻佻。不过,他对魏霸的这种态度却非常满意,名士嘛,本来就不是很注意那些官场的规矩。
    “不敢,交州在将军的治下兴旺繁荣,百姓安居乐业,即使是在关中也是人人皆知,又何需专门派人打探。再说了,我也不是丞相的使者,我是来交州游历的。”
    “哈哈哈……”魏霸抚掌大笑:“既然不是丞相的使者,那我就放心了。不瞒你说,丞相在中原大战,我这里也很紧张啊。十万大军,曰耗千金,他一伸手,我的腰包就瘪几成,实在是怕了。”
    诸葛诞也忍不住笑了。“将军曰进斗金,还负担不起十万大军的开支?”
    “唉,你有所不知,我虽然赚得不少,开销也大啊。”魏霸故意叹了一口气:“先贤们都说要富国强兵,可交州却是富民强兵,我本人能控制的非常有限。我总觉得我现在就是个捐客,给他们牵线搭桥,从中赚点小钱,哪笔生意不是磨破了嘴皮?都是辛苦钱啊。”
    诸葛诞笑而不语。他知道魏霸现在富得流油,说这些话,大概还是信不过他,怕他是诸葛亮派来伸手要钱的,所以把丑话说在前头,让他无法张嘴。不过他根本没有替诸葛亮伸手的打算,也不打算接魏霸的这些话头。
    “将军,洛阳战事如何了?”
    “洛阳?打得正热闹呢。”魏霸反问道:“你在路上的时候,没听到相关的消息吗?”
    “听到了一些,不过是些道听途说,只言片语,也不辩真假。”
    “哦,那倒也是。”魏霸理解的点点头,把洛阳的战事大致说了一遍。
    诸葛亮兵临函谷关,一直没有发动攻击。吴国却一直没有停止前进,陆逊指挥大军经过一个多月的鏖战,全取颍川,现在已经进入河南郡,兵临轘辕关,正式与诸葛亮形成了夹击洛阳之势,很快就会发动对洛阳的攻坚战。
    诸葛诞很意外:“南阳没有出兵?”
    “南阳?南阳出什么兵?”魏霸一脸诧异的问道:“大将军早在去年初就说过要与民休息,什么时候又变卦了?”
    诸葛诞打量了魏霸一眼,没有再说下去,心里有些不安。他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是黄月英没有听他的建议,还是黄月英没有说动魏家?南阳的大军没有出动,就算吴军主力进入河南郡,包围洛阳城,恐怕也不会全军尽出,他们必然要留下相当的一部分兵力防范孟达等人偷袭。
    对诸葛亮来说,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
    。
    。(未完待续。)


第773章 坐收渔利
    诸葛诞当然不知道,他离开成都的时候,马谡的信使刚刚飞马离开了成都,昼夜急行,一路赶到交州。他一路悠哉游哉的刚到武陵,魏霸的回复就回到了成都。
    习夫人赶到襄阳的时候,魏风已经收到了魏霸的急信。
    两封信,同一个意思:静观其变。
    诸葛亮在想什么,魏霸从一开始就有所预料,等他听说诸葛亮在函谷关按兵不动的时候,他心里就更有底了。
    借力打力,听起来很高深,其实一点也不玄乎。双方较量的还是心理,诸葛亮赌的是李严沉不住气,要和他争功,可是他忘了一件事,李严沉不住气没用,魏霸沉得住气。只要魏霸不松口,李严就是急得跳脚也不敢轻举妄动。
    因为他手里有杀手锏,他只要不把烈火弹给李严,李严就不敢轻易去惹陆逊。
    在他看来,烈火弹其实作用有限,并不能真正左右胜负,可是在李严看来却完全不是一回事。在宛城,在昆阳,多次大战已经证明了烈火弹的重要作用。在吴军拥有烈火弹的情况下,李严不会轻率的出兵伐吴,自讨没趣。
    归根到底一句话:在真正的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是枉然。
    魏霸安然不动,李严就不敢动。李严不敢动,诸葛亮的借力打力就必然会落空。
    就和当初救马谡一样,出手可以,但是一定要看时机。时机不到,出手的效果大相径庭,相去甚远。
    李严在成都忐忑不安,诸葛亮不知道,但是南阳的蜀汉军按兵不动,这却是实实在在的。孟达不轻动,陆逊攻克颍川之后,虽然主力已经到了河南,却不得不留下一万多人守在昆阳,防止孟达抄他的后路。心有所骛,自然不能全力以赴,汉吴联军看起来包围了洛阳,形势一片大好,可是明眼人却知道,这必然是一场持久战,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魏霸希望他们打得越久越好,多打一天,他就能多卖一些烈火弹。这可是绝对的暴利啊,正如诸葛诞所说,他现在是曰进斗金。如果他们打到开春之后,影响了春耕,那就再好不过了,秋天的粮价必然疯涨,而北方的百姓南逃大潮也会更加凶猛。
    他现在什么都不缺,就是缺人。交州也好,武陵三郡也罢,人口都不多,诸葛亮在关中备战一年,前前后后近二十万人南逃,为魏霸开发交州提供了绝佳的机会。如果他们再这么打一年,不用怀疑,连冀州的百姓都会逃到交州来避难。
    开疆拓土,可不是打下来就行的,关键还要有人口去垦殖,只有百姓在那里站稳了脚跟,才算是真正把这片土地纳入了疆域,否则迟早还得丢掉,就像当初放弃朱崖一样。现在魏霸虽然只往朱崖派了不到三百人的士卒,数万拖家携口而来的关中百姓却已经把朱崖当成了新家,正在全力以赴的造屋开荒。
    在这种情况下,魏霸怎么可能愿意帮诸葛亮迅速攻克洛阳。他愿意让诸葛亮以打白条的方式拿到五十万石米,一百万枚烈火弹,并不是希望他速战速决,而是希望他能坚定的出兵。如果诸葛亮不出兵,他还怎么从中取利?
    现在,诸葛亮、陆逊包围洛阳,曹睿在洛阳城里死撑,为了最后的胜利,哪怕明知魏霸在喝他们的血,他们也只能乖乖的把脖子洗干净了送过来。
    ……
    东海郡,朐县,离海岸约五里处。
    百余艘大大小小的吴军战船正在奋力追赶五艘商船。
    横海将军卫温在站船头上,双眼紧紧的盯着那五只拼命逃窜的海船,气得咬牙切齿。这五只商船都是从交州来的,不管上面装的是什么,都是卫温想要夺取的。辅国将军率领大军包围了洛阳,一时半会的却没有足够的实力取胜,原因就在于魏国不惜血本,从交州购买了大量的粮食和烈火弹。
    烈火弹实在太贵了,孙权不惜向江东世家低头,也不过筹集了四五万金,向魏霸购买了百万枚烈火弹,最后一批三十万枚还没交尾款,愣是提不到货,这可把正等着烈火弹攻城的陆逊急坏了,几乎是天天派人催讨。
    孙权没办法,只好生出了这种拦路打劫的念头。
    魏国也在从交州购买物资,但是他们无法从陆路运输,只好从海上走。海上长途运输原本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一旦遇上大风浪,又来不及入港暂避,很可能就会船毁人亡。所以吴国最初也没把这条运输通道当回事,只当魏国人脑袋被门挤了,病急乱投医,要送钱给魏霸和海神。
    可没曾想,这条海路居然成了魏国的救命路,一船船的粮食,一船船的烈火弹从交州运到洛阳,最后砸在吴军的头上。
    对孙权来说,打劫这些商船简直是一举两得,既可以断了曹睿的希望,又可以不劳而获,不用再被贪婪的魏霸盘剥。于是,他派出了卫温和诸葛直两员大将,带领三千水师,就在东海等着这些魏国商船。
    果然被他们等个正着,他们刚到东海不久,就和这支五艘商船的船队迎面相遇。卫温和诸葛直分头包抄,准备将五艘商船一网打尽。
    可是诡异的事出现了,他们的战船居然追不上这些巨大的商船。对方一看到他们,掉头就往大海深处航行,只看到船后面水花四溅,白浪翻滚,跑得飞快,怎么也跟不上。
    这让水战经验丰富的吴军很意外,战船追不上货船?
    “将军,不能再追了。”观风的斥候大声叫道:“起风了,半个时辰内,涌浪必至。”
    卫温大吃一惊,他知道这些斥候从小在海边长大,对风浪有丰富的经验,别看现在海面上风浪并不大,只要他们说半个时辰内有大风大浪,那半个时辰后,大海上肯定会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