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霸蜀- 第7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狐忠看着诏书,脸色也有些发白。丞相只是让他们在魏霸奉诏离开青州,前往长安,或者被缚甚至被杀之后,控制住彭城的局势,并主动配合赵统、费祎等人控制青州的军队,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凭此诏直接接过军权。
    对他们来说,这封诏书的确有些模糊不清,至少有两个疑点:
    第一,怎么才能制住魏霸,丞相究竟有哪些万全的手段,还是仅仅是冒险?
    第二,赵统、费祎究竟会不会配合行动,他们是丞相安排的,还是只是迫于形势?如果是前者,那当然没什么问题,如果是后者,变数就多了。魏霸如果接受以王爵换兵权的条件,愿意交出兵权,那当然好说,可是如果他不愿意,并因此被杀,他的部下再拥戴一个人为主,赵统、费祎还会配合朝廷吗?
    从种种情况来看,丞相的想法都有些一厢情愿。
    “丞相的心思只在宫城之内,他不知道天下的形势已经什么样了。”马忠长叹一声:“他以为我现在还能控制什么?我连自己都快控制不了了。”
    狐忠黯然。自从上次被魏霸逼着分兵给步骘,马忠受的打击不小,他已经认识到,在魏霸的面前,他什么也不是。双方的实力悬殊太大,不论是兵力还是在军中的影响力,他都无法和魏霸抗衡,当初接受丞相的任命,从牂牁到广陵来,就是一个失策。如果他现在还是牂牁太守,就算是丞相一党,也毋须和魏霸面对面的发生冲突,不至于闹到这种无法挽回的地步。
    “如果魏霸离开,或者直接死了,也未尝没有机会。”狐忠劝道。他明知这个希望很渺茫,却不得不鼓起勇气劝马忠。很显然,马忠的信心正在崩溃,而他在丞相的计划中又是相当重要的一环,他如果支撑不住,丞相的计划很可能因此而失败。
    他当然不能允许这样的局面出现。
    “魏霸麾下文武成份复杂,只是因为魏霸的影响力才聚在一起,一旦魏霸死了,他们很快就会陷于内乱。这样一来,我们只要能抓住机会,未尝不能掌握住这支大军。至少……”狐忠犹豫了片刻,仿佛自己的信心也不是很足:“至少我们能稳住东部的局势,为丞相争取一些时间。”
    马忠的脸抽搐了一阵,欲言又止。
    ……
    成都,赵府。
    赵云端坐在床上,看着被突然召来的潘子瑜和孙子赵虎,招了招手:“阿虎,来,到大父身边来。”
    赵虎爬了起来,凑到赵云身边,仰起头,看着赵云的脸,难得的安静。他是孙大虎生的儿子,姓格也和孙大虎一样顽劣,一点也不像他的父亲赵统。他谁也不怕,唯独敬畏祖父赵云。
    赵云摸着赵虎的头,对有所预感而泪水涟涟的潘子瑜说道:“子瑜,不要伤心。我都这把年纪了,一切都已经看淡。该做的我都做了,我尽力了。不论是见到先帝还是魏延,我都问心无愧。求仁得仁,夫复何求。我走了之后,你就给伯仁、仲德报丧。陛下那里,我自有表,你送出去即可。”
    潘子瑜抽泣着连连点头,等她再次抬起头来的时候,赵云已经安祥的闭上了眼睛,神色平静,如同每一次入睡。可是潘子瑜知道,这一次,他再也不会醒来。
    建兴十六年正月初一,子时三刻,赵云卒,享年八十一岁。
    。
    。
    。(未完待续。)


第995章 信任
    建安十六年,正月初五。
    长安,丞相府。
    一匹白马冲到府门前,骑士翻身下马,飞奔进丞相府。有甲士上前拦阻,可是一看到他手中高举的红色彩旗,又纷纷退了下去。
    这种红色彩旗代表有紧急情况,虽然不是最严重的,却也是比较严重的,必须立即通报,不得延迟。
    骑士一直冲到后院,冲到诸葛亮的卧室前,才停了下来,大口大口的喘着气:“丞相,成都……急报,赵老将军……去了。”
    卧室里,闭目假寐的诸葛亮突然睁开了眼睛,翻身坐起。这个突然的动作立刻让他头晕目眩,眼冒金星。他痛苦的抚着额头,低声喝道:“呈上来。”
    门口的甲士立刻将公文递到他的面前。诸葛亮打开信囊,凑到眼前,手却簌簌发抖,纸在他手中哗哗作响。甲士见了,鼻子一酸,连忙接过来,看了一眼道:“丞相,封泥完整。”
    诸葛亮有气无力的应了一声:“嗯。”
    甲士再看了一眼:“丞相,印鉴确认无误。”
    “拆!”诸葛亮喝了一声,甲士连忙打开信封,将里面的公文递到诸葛亮面前。诸葛亮接了过去,凑到眼前,却又叹了一声:“让蒋琬来!”
    “喏。”甲士连忙转身出去,让人去请蒋琬。诸葛亮的视力严重下降,已经看不清字迹了。这样重要的公文,他一个卫士是没有资格接触的,只能请尚书令蒋琬来代读,顺便研究。不过,不管是诸葛亮还是甲士都有意无意的忽略了一个人:副丞相杨仪。
    当蒋琬赶到的时候,杨仪已经得到了消息,可是他没有动,只是坐在自己的公廨里,静静的等待着,眼神阴冷。
    蒋琬匆匆的走进了诸葛亮的卧室,拿起公文看了一眼,不收自主的松了一口气:“丞相,是赵云赵老将军去世了,不是成都出事。”
    诸葛亮愣了一下,喃喃说道:“成都没出事,天下要出事。”
    蒋琬不解。赵云过了年就八十一了,又是寿终正寢,能有什么事?
    诸葛亮苦笑着摇摇头,把赵云曾经对他说过的话说了一遍。他最后说道:“赵云曾说,他和我是最后的两根支柱,希望我保重身体,要不然他独木难支。没曾想,他还是在我前面走了。现在,只剩下我这个独木了,而且,我很快……也就要追随他而去。”
    蒋琬骇然变色。这些事,他还是第一次听说。照这么说,魏霸岂不是反定了?难怪丞相那么急,一定要在死之前将魏霸置于死地。
    “那……如何是好?”
    “不妨。”诸葛亮眯着眼睛,看着外面雾蒙蒙的一片,声音很低,近乎呓语。“从成都到青州,再快也要二十多天,我想,刘敏他们应该会抢在前面。”
    “如果赶不上呢?”
    “如果赶不上,那也是大汉的气数。”诸葛亮轻轻的摇了摇头,散乱的白发拂动,看得蒋琬心中酸楚。他想到了刘敏,刘敏是他的表弟,却和亲兄弟一样亲近。他的另一个表兄潘濬现在是魏霸麾下的亲信,两人早就断绝了往来。现在刘敏又赴青州宣诏,九死一生,他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再见到刘敏。
    赵云走了,丞相也没几天了,挡在魏霸面前的障碍很快就会全部消失,以后谁能挡住魏霸的步伐。姜维,还是诸葛恪?总不会是副丞相杨仪吧。杨仪和魏霸倒是不合,可是他那脾气……
    “丞相,赵老将军过世,赵家还有赵统支撑。若丞相有所不讳……”
    诸葛亮无声的一笑:“你放心,我已经安排好了,届时,陛下会宣布的。公琰啊,你还记得我第一次北伐前的上书吗?”
    蒋琬点点头:“丞相的出师表,定当流传千古,琬字字在心。”
    “你和陛下一样,也有妄自菲薄的短处。”诸葛亮拍拍蒋琬的手背:“要对自己有信心一些。”
    蒋琬大吃一惊,半天没说出话来。
    诸葛亮笑了。
    ……
    赵统匆匆的来到了魏霸的面前。
    魏霸给赵统看了一份急件。赵统只看了一眼,就泪流满面。
    魏霸走到赵统身边,将手搁在赵统的肩膀上。赵统的肩膀一僵,肌肉隆起,随即又慢慢的放松下来。他抬起头,泪眼朦胧的看着魏霸。
    “师兄,师父年过八十,又是寿终正寢,你兄弟虽然不在跟前,却有孙子在侧,也算是如愿了。这是喜丧,你就不要太过悲伤了。”
    赵统微微颌首,低下了头。
    “我请你来,是想问你一句。”魏霸揉了揉鼻子,声音有些发闷。“你是想立刻赶回成都发丧,还是想等等,等这里的事完了,再回去发丧?”
    赵统叹了一口气:“你说呢?”
    魏霸耸了耸肩,没有回答赵统,反而问了一句:“你知道我对师父有一个诺言吗?”
    赵统点点头:“我知道,离开成都的时候,父亲对我说过。”
    “那你还到青州来?”魏霸笑道:“不信任我?我对你们食过言吗?”
    赵统摇了摇头:“子玉,父亲相信你会信守诺言,甚至超过相信我。”
    “那你……”
    “我来,总比别人来好吧。”赵统无奈的看着魏霸:“换了别人,也许在路上就被你砍了,是不是?”
    魏霸眨了眨眼睛,尴尬的笑了一声。正如赵统所说,如果是别人来做监军,只怕见不到他的面,就被人半路上干掉了。不过那样一来,他也就等于和诸葛亮撕破脸了。不管他承认不承认,这件事都会成为他的罪名。虽然他不在乎,可是不得不说,杀朝廷派来的监军和当初杀王平,是完全两回事。
    “就算不杀,他能配合你的行动吗?不管你做什么,他都会从反面去考虑。你们的冲突迟早会变成相杀。枉杀监军,你就是有再好的理由,也无法服众的。”
    魏霸愣了一下,向后退了一步,躬身一拜:“多谢师兄。”
    ……
    正月末,长安来的使者团跋涉数千里,终于赶到了临淄。
    新年的气氛尚未散去,临淄城里一片喜庆。去年,魏霸几乎是兵不血刃的夺取了青徐,逼退了夏侯霸,不仅展示出雄厚的实力,更是展现了仁者之师的风范。他的大军进入临淄,秋毫不犯,百姓们照常生活起居,该做生意的继续做生意,该做工的继续做工,甚至连经常在大市出现的别驾王基都照常工作。
    他留任了,没有随王凌撤出青州,而是留了下来。他本来已经辞职回家,却在城门口被虞汜拦住了。虞汜说,车骑将军有令,一定要请王君留任,以安抚民心。请王君为青州百姓着想,为临淄百姓着想,再辛苦几天。
    双方都没有说什么难听的话,王基留下了,以别驾的身份负责工作,一直到新任青州刺史步骘上任。步骘虽然领了青州刺史,可是他并不怎么管事,大部分事情还是交给王基处理,表现出了过人的信任。就冲着这份信任,王基也要兢兢业业的工作,不再提辞职的事。
    如果一定要说有变化,那就是青州归魏霸统领之后,原本的一些税被免除了,做生意的享受到了明显的好处,他们投桃报李,也酌情下调了商品的物价,让更多的百姓能够体会到车骑将军带来的好处。于是,一些平时不太可能进入普通家庭的商品也走进了一些家门,即使是那些条件不够,实在买不起奢侈品的家庭,今年也能多割两斤肉,多沽几斤酒,过一个稍微丰实些的新年。
    虽然刚刚换了主君,这个年,比往常的年却是好过了些。
    百姓是最容易满足的,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恩慧,他们也会感激涕零。当领青州刺史步骘宣布,奉车骑将军令,减免青州百姓的一年赋税,以补偿去年战事的损失时,他们更是热情拥护,山呼万岁。
    满城的百姓,对车骑将军魏霸的到来都表示了最热烈的欢迎,甚至有人在有幸面见魏霸,语无伦次的说:“将军,你怎么才来啊。”
    使者团就是在这种气氛中来到临淄城的。
    看着那些百姓的笑容,听着偶尔从耳边飘过的话语,主使刘敏的心情很沉重。他知道自己肩负着什么样的重任。如果成功,又将给他和他的表兄蒋琬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如果失败,又将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灾难。现在,他是一只脚踏在悬崖上,随时都有可能摔得粉身碎骨。
    刘敏到了驿馆之后,立刻闭门谢客,任何人都不见,只是派了一个副使去拜见车骑将军魏霸。
    宣诏的天子使者,根本没有必要这么做,按理说,刘敏应该一到临淄就直奔魏霸的府第,堂而皇之的拿出诏书宣读,然后按照诏书行事即可。可是刘敏知道,现在的形势很紧张,那种待遇他是享受不到的,只能委曲求全,先派人和魏霸通气。
    在刘敏等人入住驿的时候,他没有注意,路边有一个人一直在看着他身边的队伍。还没等他住下,那人就匆匆的离开了。
    这个人,就是郭修。
    。
    。
    。(未完待续。)


第996章 仇人见面
    郭修从驿馆离开之后,直奔魏霸的住处,求见魏霸,很快就被带到了魏霸的面前。
    郭修和魏霸经过大半年的相处,已经比较熟了。特别是上次郭修主动进入临淄城,劝走了王凌和田豫,让魏霸轻取临淄,避免了重大伤亡和代价,魏霸对他非常满意。
    “有一个特别情况,要报与将军得知。”
    魏霸笑着打量了郭修一下:“有什么样的消息,值得郭君如此慎重?”
    “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