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啸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龙啸大明- 第2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但那个字模坏了,只用换一个就可以,其他还可以使用,这样也比木雕版省钱。”
    商毅笑道:“如果把四五经各印一千本,一共算下来,可以省多少钱。”
    齐文远仔细想了一想,道:“俱体的我算不清楚,但至少可以便宜一半是可以肯定的,说不定只有原来的三成左右。”
    这一下连王夫之的惊呆,如果一本的成本真的只有原来的三成,至少又有一大批人可以买得起了,同时也有大批人可以自己出钱印,那怕就是便宜一半,那也是相当可观的。同时心里也在盘算,自己是否整理一下以前写的稿,先结集出一本。凭自己和商毅的关糸,这个门路肯定走得通。
    商毅也点点头,道:“好,那么现在紧要的是铸造一批字模出来。先选出最常用的一千个字来,毎个字铸造二十个字模,然后再选一千个比较常用的字来,毎个字铸十个字模,有了这两千个常用字模,差不多就可以开始起印了,如果再缺字,就暂时用刻木字模代替。但是在今年以内,一定要把这两千个字模铸齐,一家铸造作坊做不了,那么就多找几家来做,费用不是问题,尽管再帐支取,总之明年开年之后,我就要用。”
    商毅转头又对王夫之道:“而农兄,这件事情就交给你来负责,先选那两千个字出来,由你和齐掌柜商量着办。”
    王夫之忙道:“大人请放心,这件事情在下责无劳贷。明年开年之后,大人就可以印刷籍了。”
    商毅点了点头,现在活字印刷技术现在以经攻克了,那么下一步就可以开始酬备办报纸的工作了。等到明年开年之后,中国历史的第一份报纸将提前二百多年诞生。

第一四一章 造船厂

    行政班子建立起来之后,商毅的事情也减少了许多,可以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军队建设和军事后勤建设中去。&&枪杆子里出政权,在任何时代都是名副其实的至理名言。因此商毅也十分清楚,军队才是自己在这个时代立足的基础。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其他一切神马都是浮云。
    目前驻浙江的商家军一共有四个正式团,两个特种营,铺兵两千多人。共有名类火枪八千多枝,各种大小火炮两百余炮。虽然和这个时代的明军相比,商家军的火器比重以经很高了,但依然还是出现了很大的缺口,目前只有二、三、五团是装配全额的火枪火炮,新组建的第六团虽然也进行了火枪射击训练,但还没有装配火器。暂时还是只能使用冷兵器。
    不过在招兵方面,还是颇有成效,商家军入驻杭州一个多月,以经招募了两千多名新军,现在预备军也有近三千人。另外还收陇了相当一部份在叛乱中被打散的明军,也有三四千人,商毅将他们全都编到预备军中一起训练。如果再加昌国卫的四千多人马,现在商家军后预备军又有一万左右,差不多又能编成三个团。
    同时商家军还有近三万俘虏大军,经过了几个月的强制劳动改造之后,其中有一部份人的表现相当不错,商毅也预备,在开年之后,从俘虏中选拔一批人出来,补充到军队中来。而且这本来就是他计划中的事情。
    但这样一来,火炮火枪的缺口就更大了。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现在兵工厂的建设才是初居规模,就算是部份投产,至少也要等到明年二三月的时候。现在杭州只能配制枪炮的弹药,而其他从穆陵关迁过来的工匠和商毅在南京要来的工匠,只能暂时在孙和鼎的指挥下,做一些准备工作。而真正想要达到满足全军的供应,至少要等到一年以后。但到那个时候,军队的规模又会进一步的扩大,看来总是一个矛盾的问题。
    在资金的物资方面,商家军南下之后,先坑了张献忠一把,在浙汢又吞了叛军搜刮的钱财,在入主杭州之后,共有存银一百三十多万两,不过现在花得也凶,一下差不多用去近三十万两。山东那边还有约六十万两的存银,总体来看供应一二年应该没问题。而在粮食储备方面,现在以经屯集各类米、面、杂米三十余万石,也很充足。有粮有枪,心里不慌。
    不过丝绸厂虽然开业了,但想等到有收益,至少也要到半年以后。这事也急不来,毕竟这块根据地才刚刚打下来,百废待兴,一切只能慢慢的来。
    而在海军方面,商毅6续调集浙江各海防卫所的战船,到是又弄到六十多艘战船,不过基本都是昌国卫那样的四百料、二百料小船,不过也是聊胜于无,想形成海的战斗力,还差得很远。
    另外商毅定购的三艘一千料大船都以经开始在胡滨江的造船作坊里开始修建。在杭州建造的船厂也以经选好了地址,就在杭州府和嘉兴府交界的海盐凤凰山脚下,里杭州城大约有五十里的路程,这时也以经开工建设,商毅拔调了五千俘虏劳动力,参与船厂的修建工作。而商家军新成立的海军也驻扎在造船厂附近,一面练军,一面也是管理俘虏。
    海军建设是目前军队建设的重中之重,因此商毅把杭州的事情料理清楚之后,立刻又赶到了造船厂,视察造船厂的工程进度。
    来到了船厂的地址,只见沿海扎着无数的帐蓬,在帐蓬的一侧,正在修建着数排砖木结构的房屋。留守营地的黄震和胡江滨带着十几个徒弟,出来迎接商毅。而商毅也顾不得休息,就要胡江滨领着自己去观看工程的进行情况。
    胡江滨带着商毅一行人来到了海边,只见离海岸约有数百米的地方,以经挖出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大坑。据商毅的目测,这个大圪长约八十米左右,宽约三十米左右,现在以经挖下了一人多深。而在大坑的外围,还砌出一圈围墙。而这时还有无数的人正在坑里坑外工作着。
    胡江滨道:“大人请看,这就是第一个船坞,我是按照两千料大船的尺寸开挖的,不过两千料的大船吃水都在两丈以,因此这个船坞至少要挖两丈五尺深,周边还要用石抉砌围堰,然后才能开始造船。”
    商毅点点头,这个时代排水量在一千到一千五百吨的海船一般的长度都在五十到七十米,宽约十到十五米,吃小六到八米。英国在1637年下水的“海君主”号大帆船的总长为七十米,船身长五十一米,宽十四米、高二十三米,吃水六。八米,总重量为一千六百八十三吨,服役达六十余年之久,在此其间也成为大英帝国海霸权的像征。因此胡江滨开出的船坞基本苻合一千吨以战船的要求。于是道:“这个船坞修好,还要多少时间?人手还够吗?如果不够,我还可以再多拔调人手过来。”
    胡江滨道:“预计最迟今年年底,这个船坞就可以建好了!不过现在是开第一个船坞,人手以经够了,再派多的人来,也没有他们干活的位置,等这个船坞修好了以后,工人们有了经验,而且又有样板了,我打算两个船坞一起开工,到那时再增加人手。”
    商毅点点头,从卫兵手里接过一个长条布包,递给胡江滨,道:“图纸我以经给你带来了,是不是船坞造好了,就可以开始造船了?”
    胡江滨一听图纸拿来了,赶忙接了过来,立刻就迫不急待的把图纸打开,一边看一边道:“原来宝船是这个样子的…只要是材料齐全…这图纸画得好详细啊,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细的图纸…船坞一造好,就可以开始造船…哦…原来六桅是这样分布的…”
    这套宝船的图纸是商毅从电脑中调出的后世仿制宝船的图纸,一共有十五张;是商毅花了几个晚依样画葫芦,只画出来其中主要的五张,剩下的十余张细节图还没来得极画出来。虽然商毅不是画家,但作为特种兵,也学过基本的绘画技术,仿画几张船模的图纸,还是不在话下的。而实际中国古代的所谓图纸都十分粗糙,只能只个大概样子,因此商毅仿画的图纸在这个时代;确实算是详细图纸了。
    商毅见他看得入了迷;心里也不觉有些好笑,拍了拍胡江滨的肩,道:“胡师傅,现在不要急,图纸就留在这里,你慢慢看。”
    胡江滨这才回过神来,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道:“让大人见笑了。”
    商毅道:“好了,现在天色还早,我去看一下士兵训练,你先回营房去,过一会我再来找你。”
    胡江滨忙道:“大人,还有一件事情,小人要像您禀报。”
    商毅道:“什么事情?”
    胡江滨道:“我们当到这里划量土地的时候,曾经有人找过我们,说这片土地的地产是他们家里的,要在这里盖船厂,毎年要向他们交一万两白银作租金。但小人明明是看中了这里是荒地,才在这里建船厂,于是向他们要地契来看时,他们不但拿不出来,而且还出言不逊,还想动手动脚的。后来还是成将军和黄将军带人赶来,他们才退走。但随后几天都有人过来转悠,幸好成将军派人看守严密,他们到是没敢胡来。”
    商毅道:“你没有告诉他们,这是商家军的船场吗?”
    胡江滨道:“小人自然是说了,但他们依然肆无忌惮,虽然不敢胡来,但却说了不少难听的话。”
    商毅点点头,道:“他们是什么人?你清不清楚?”
    胡江滨道:“后来我们打听过,原来他们是海盐县的一个马家寨的人。听说马家寨是这一带的一霸。过去连官府都奈何不了他们。”
    商毅道:“好,我明白了,你放心,马家寨的事情,就交给我来处理好了。”
    胡江滨道:“多谢大人了,小人先告退了。”
    随后,商毅又带人来到了海边,这时一队士兵正在海边练习游泳。海军的士兵是分成两批,一批留守营地,一批参加训练,轮流替换的。当然先要学的,自然就是游泳,然后是熟悉船只,学习扯帆、观风、掌舵、下锚等等操船的技术。
    商毅等人来到了海边之后,只见吴全福和他的三个儿子一个女婿这时都光着身,赤着脚在岸边观察着水里的士兵情况。虽然这以经是初冬季节,但吴全海一家都是蛋民出身,常年在海就是这样,因此到也不觉得寒冷。
    一见商毅来了,吴全福立刻带着儿婿,就给商毅跪下,叩头不止。原来现在吴全福一家都是商家军的游泳、使船教官,每天都付责教士兵们这些基本技术。
    因为他们是蛋民出身,游水使船是家常使饭,教士兵们当然是绰绰有余。但对吴全福一家来说,却是身平第一次能移踏踏实实的到岸定居,而且还当教官,不仅受到士兵们的尊重,收入更是比过去多了十倍,既使是靠五个男人工作,也完全可以让全家人都过舒适安定的生活,因此吴全福一家对商毅自然都是感激涕零。

第一四二章 海警

    这时今天的训练也差不结束了,商家军的海军士兵也纷纷岸,连同成钢全是只穿了一条短裤,全身都是水淋淋的。但也都规规矩矩的列好了队伍,甴成钢带领,向商毅行礼。其实游泳也是商毅的强项,只是现在没有机会施展一下。因此只问候了士兵们几句,然后让他们解散去穿衣服。
    晚,成钢和黄震来向商毅汇报俱体的训练情况。经过了十几天的训练之后,所有的士兵都掌握了游泳的技术,当然耐力有强有弱,还要逐步提高。并且也掌握了一定的驶船技术。而下一步将重点训练士兵们在船的生活、战斗的能力。
    商毅听完之后,也十分满意,随后又问起马家寨的事情来。而这一问才知道,原来生了事情之后,成钢和黄震也对马家寨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实际的情况远比胡江滨所说的复杂得多。
    马家寨确实是本地域的一霸,寨主叫马贺强,有三个儿子,老大马猛、老二马勇、老三马胜。马家寨共有四百余户,寨丁三百余人,不仅霸占了马家寨附近后几万亩田产,而且方圆周围的十几个村子都要向他们交粮,同时还占了三个盐村,控制了本地的产盐。因此有钱有势,横行霸道。在这附近的民忿很大。
    但马家的老三考取了一个秀才的功名,现在嘉兴城里混事,加他们也舍得花钱,因此在嘉兴府和杭州府里都有些门路,海盐县也不敢轻易动他们,再加他们承揽了这十几个村子的粮赋,每年都能如实交,因此经任做海盐知县也就睁一眼闭一眼不管了。
    在明代,由当地的士绅大户承揽粮赋,以经成为一个惯例,也就是地方政府将征收粮赋的权力下放给当地的士绅大户,由他们去征收,而自己只用坐等其成也就行了,不仅能省去一大堆麻烦,而且其中的好处也是少不了的,自然都愿意。而士绅大户承揽粮赋当然不会是为朝廷尽意务,而是为了和胥吏们内外勾结,转嫁负担,自己财。而百姓负担的实际粮赋,其实要比朝廷征收的高出一倍不止。
    其实在中国古代,除了极少数时候以外,朝廷制订的税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