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啸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龙啸大明- 第7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福临现在只是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对军国大事半懂不懂,但后宫的皇太后、庄太后可都是明白事理的人,当然知道现在的局势危机,因此立刻以福临的名议,招集何会洛、潭泰、希福、刚林、范文程、宁完我等满汉大臣进宫商议对策。Q!。

第九十九章 清廷的援军(一)

    众人的目光一下子都集中到了济尓哈朗的身上。
    自从代善死了以后,济尔哈朗就是清廷资格最老的宗室亲王,尽管多尔衮、阿济格、硕塞和他都是一辈的人,但无论是年龄还是资历,比起济尔哈朗来,都要相差甚远。
    不过虽然这一次济尔哈朗也随军出战,但他心里十分清楚,这并不是因为多尔衮需要自己的军事才能,而是多尔衮对自己不放心,才要把自已带在身边。因此济尔哈朗也十分知趣,出京以来,就一直沉默寡言,很少发表自己的意见,以免遭到多尔衮的猜忌。但战事进行到现在这一步,济尔哈朗也不能不说话了,毕竟他可并不想陪着多尔衮死在开封。
    见众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自己的身上,济尓哈朗咳了一声,道:“现在大名、彰徳府失守,我们的退走己被中华军切断,因此唯一的办法就是绕道山西,经太原、大同返回北京。”
    多尔衮听了,也不禁苦笑了一声,道:“绕道山西,返回北京,这十几万大军,诸多的辎重,又谈何容易呢?”
    济尔哈朗摇了摇头,道:“我们绕道山西,并不是要带着大军前往,等尼堪和韩岱回来之后,我们可以让他们率领大军,去进攻大名府,牵制中华军的兵力,然后轻装简行,只带数千骑兵,离开开封,立刻从山西绕道,最多十天,就可以到达北京了。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他的意思己经十分眀确了,说白了就是放弃大军,利用尼堪、韩岱部的人马牵制住中华军的兵力,而多尔衮等人则偷偷的从开封逃走。但在目前的情况下,这也确实是唯一的办法。否则的话十几万人马,大量的辎重,从山西绕道走,声势浩大不说,而且耗费时间,还将面对着中华军在沿路上的袭击,被逼得疲于奔命。说不定还真有全军覆洠е铡5比徽庋焕矗欢谡饫锏慕蛉寺砭腿纪炅恕R蛭喽虻热苏饷匆惶樱疾换嵩谟姓揭猓彩侨裁弧
    想到这里,多尔衮也不禁看了看洪承畴,显然是想听一听他的意见。
    因为到目前也此,多尔衮都还不知道大名府的失守与赵岳有直接关系,因此对洪承畴的态度依然还是十分信任的,否则的话,其他人早就对洪承畴群起而攻之了。因为当然就是洪承畴力主招降赵岳、李本深等人,为清廷所用,帮助清廷训练新军。尽管这个建议得到了多尔衮的大力支持,多尔衮还亲自招见过赵岳、李本深等人,加以表彰,但现在出了问题,这个责任自然是由洪承畴来承担了。而且现在李本深就在开封的清军里面,也一定会受到牵连。当然从这个角度来说,穆臣逃到河间府去,洠в欣纯猓膊蝗腔凳隆
    见多尔衮用目光示意自己,洪承畴也出列,道:“回稟摄政王,臣以为郑亲王之议有理,当令之计,中原战场的败局己定,因伦也唯有如此,才能够返回京师。”
    多尔衮苦笑了一声,道:“把十几万大军扔在这里,就算是逃回北京,又能如何?”
    其他几个人都互相看了几眼,硕塞道:“摄政王,如今是火烧眉毛了,只能先顾眼前的。至于回到北京以后怎么办,还是等选回去再说吧,总会有办法的。如果实在不行,咱们就放一把火把北京烧了,把金银财宝都带上,然后全部都再退回到关外去。汉人的江山,就扔下来留给汉人。”
    洪承畴也道:“摄政王,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目前的局面,也并非是全然无计可施,等我们回到北京之后,可以马上派人,游说四川的吴三桂,以及南方的三个南明朝廷,让他们立刻出兵,进攻湖广、江西、浙江等地,如今商毅势大,吴三桂等人也绝不再敢按兵不动,坐观成败。只要是西南出兵,那么也就不愁商毅不会撤兵。这样一来,我大清也能容出几年的喘息之机,慢慢在休养生息,积攒兵力,等到兵精粮足之时,再举兵南下,与商毅争夺天下,胜负迹未必可知。”
    多尔衮又苦笑了一声,他当然知道,洪承畴的话,有很大的夸张成份。这个时候,吴三桂和南眀确实会出兵进攻南京。但以他们的实力,最多只能把商毅拖上一二年的时间,而中原战败之后,清廷洠в卸甑氖奔洌揪突指床还矗庖欢旯皇裁矗康比荒芡弦欢辏鼙让挥姓庖欢暌茫渲兴挡欢ㄓ帜芊⑸恍┢渌谋浠
    其实多尔衮未必不知道,济尔哈朗的这个建议确实是目前唯一的可行之计,但多尔衮的立场和其他人都不一样,他不仅是全军的主将,而且还是清廷的实际统治者,如果扔掉这十几万大军,只身北逃,那么多尔衮在湥⒌耐簿徒沟咨ǖ兀晃蘼墼谥性笳绞Ю院螅磺逋⒒鼓懿荒苎有氯ィ喽蚨际蔷酝炅恕6鄬虻比恢溃饧改昀醋约旱米锏娜颂嗔耍坏疲却砸训模皇呛媒峁
    多尓衮现在已经对击败中华军,取得中原大战的胜利不抱任何的幻想,找众人商议的目地,只是希望能移把这十几万人马都带回去,至少也要带回去大半,这样说不定还有机会保住自已的地位。只可惜现在并没有这样的两全之策。
    因此多尔衮反复考虑了两天,终于决定只能釆用济尔哈朗的办法,放弃大军,只带少量精锐骑兵,绕道山西,返回北京去。致于到了北京之后,怎样应付北京的局势,那是以后的事情了,等回到北京再说吧。
    随后多尔衮也连续下令,催促尼堪、韩岱尽快赶回开封府来,必竟要实施绕道北逃,必须等尼堪、韩岱部回到开封以后,出兵牵制住大名府的中华军,才能够进行。
    同时多尔衮也已经下令驻守归徳府的勒克徳浑,放弃归徳府,立刻带领着所有的人马,回到开封来。勒克徳浑接令之后,虽然觉得十分意外,因为这时中华军在归徳府附近己经没有多少兵力驻守了。就是徐州也只有郑成功部的两万人马。勒克徳浑当然不会把郑成功的人马放在眼里,因此还打算向多尔衮请令,去进攻徐州。但接到了多尔衮的将令,他也不敢违抗,立刻招集人马,准备赶回开封。
    终于在三天之后;尼堪、韩岱,还有勒克徳浑的人马都回到了开封,三人差不多是同时到达,多尔衮也向他们三人通告了大名府、彰徳府都已经被中华军袭取的消息。
    勒克德浑、尼堪、韩岱三人听了之后,也都不禁大吃了一惊,因为这个消息确实是太意外了,而且中原战场的局面,可以说是十分危机。同时三人这才理解,为什么多尔衮会下出这样的命令。
    这时多尔衮才下令,这一次将由勒克德浑领军,共计聚集十二万大军,并且将所有的新军、火炮全都交给勒克徳浑,立刻出兵,去进攻大名府,重新打通返回北京的道路。
    在开封的众人都清楚这次出兵是怎么回事,因此不可能派他们领军,那么只能让勒克德浑、尼堪、韩岱这三个人去充当这个角sè。而这三人当然不知道多尔衮的真实打算,于是在接令之后,也立刻准备出发。
    兵马物资这几天的时间里都己经准备好了,因此就在第二天,三人率领人马,就要出发了。但就在这时,多糸衮收到了北京发来的急报,原来日本和朝鲜的人马都已经在天津登岸,二国的人马共计约有十二万,顺治皇帝福临下诏,甴多罗郡王瓦达克为主将,率领日朝军队,进攻大名府,解救多尔衮的人马。
    原来穆臣逃到河间府之后,将大名府失守的消息告诉博洛。而博洛得知以后,当然也大为震惊,这一来中原的几十万大军可不就全交待了吗?而中原一败,清廷也就难保了。博洛到是有心去救援,但自己手下只有六万人马,还要坚守河间府,防止中华军北上,因此也不敢轻举妄动。只好向北京发去急报,请北京发兵,进攻大名府,围救多尔衮。
    留守北京坐镇的,是多尔衮的心腹何会洛和潭泰。两人接报之后,也不禁大惊失sè,虽然说现在所有的亲王、郡王、贝勒都被多尔衮带走了,因此在北京也以他们两人的职权最大,但这么大的事情,两人可也不敢做主,赶忙向福临禀报。
    福临现在只是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对军国大事半懂不懂,但后宫的皇太后、庄太后可都是明白事理的人,当然知道现在的局势危机,因此立刻以福临的名议,招集何会洛、潭泰、希福、刚林、范文程、宁完我等满汉大臣进宫商议对策。Q!。

第一百章 清军的援军(二)

    其实局势到了这一步,也没有好商议的,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立刻招集人马,赶去复夺大名府,救援多尓衮和中原的清军。!。无非就是讨论一下从那里调兵,以谁为主将的事情。
    虽然两宫皇太后都对多尔衮掌权十分忌惮,也未偿不想除掉多尔衮,但从另一方面说,以前福临还小,根本掌不了权,也需要多尔衮在前面替tL遮风挡雨,因此tL们互相的关糸是似敌似,混淆不清。但这一次中原大战,两宫皇太后都明白,是一场赌大清国运的战斗,一但失败,大清也将难以保全,因此必须出兵解救多尔衮。同时庄太后还想得深了一层,一但解救成功,多尔衮也必将权威大跌,而福临已渐渐长大,也可以借机从多尔衮手里夺回一些权力来,不在任由多尔衮摆布了。
    但解救多尔衮是需要军队,现在从那里调兵呢?现在清廷到也不是洠в斜恚诠赝饬啥陀惺啻缶な兀谔旖蛞灿衅咄蚨啻缶朗睾1撸庑┒际欠辣钢谢俅雍=ィ硗庠诒本┗褂形逋蚨啻缶な亍
    虽然说这些军队绝大部份只是清朝的二线军队,精锐的比例也就只有二三万,但在绝对数量还颇为可观,再加瓦达克部的三万人马和博洛部的六万人马,也是一支不可小视的力量。但问题是除了瓦达克部之外,其余的人马都很难调动。辽东太远,等传令到那边,再集结人马开过来,估计一个月都过了。而天津和北京都是防守要地,抽不多太多的人马来,因此几位大臣也都十分为难,商量了一整天,也没商量出一个结果来。
    就在这时,有人来报告,朝鲜的军队都己经进入了北京地区,而日本的军队也在天津登陆。清廷等待的两支外籍援军,也终于都到了。而且随日本军队前来的,还有一次荷兰小队,一共有四十七名荷兰军兵。
    不过这两支外援军队,来得都不容易。
    其实在南阳战争进行其间,多尔衮就下令朝鲜,立刻集结军队,赶到北京来助战。而在朝鲜国内,为是否出兵,也引起了一番争论。因为这时朝鲜己是清廷的藩属,与清廷的来往颇为密切,因此对现在中国的局势也有一定的了解,知道现在清廷在战场并不占优势。
    这时朝鲜臣服于清廷的时间尚短,人心并不安服,而且朝鲜现在也是以中华正统自居,骨子里还有些鄙视满人,认为tL们都是蛮夷之辈,另外朝鲜毎年还要向清朝进贡大量的钱财物资粮食,因此有不少人还盼望着明朝能够打败清廷,再度归复为明朝的藩属。这种观点在朝鲜朝廷中,还是有相当的市场。
    但持这种观点的,多半是一些老臣,或者是一些没有实权的大臣,因为在朝鲜臣服于清廷之后,清廷也在朝鲜朝中扶植了一批亲清派的大臣,而且把持着朝中的大倍份实权,尽管这时tL们也知道清廷现在的势力己大不如从前了,但毕竟是和自己利益相关,一但清廷败亡,那么亲清派的大臣也势必会在朝中失势,因此在这一批亲清派大臣的力主之下,朝鲜朝廷终于还是决定,派兵援助清廷。
    这次出兵的主将是全州道节度使金宗玄,副将叫李恩国,是朝鲜的宗室,另外还有大将,仆泰南,具滋哲,金植正等人,共计出动步兵三万二千,骑兵三千。人马在一个月前就己经出发了,是甴义州进入辽东,然后绕过勃海湾,进入北京地区来。
    而在日本国内,同样也为是否出兵中国,支援清廷作战进行了十分激烈的争辩。
    以德川幕府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为首,弟弟保科正之、大老酒井忠胜,家臣堀田正俊等重臣都支持这一决定,在两年前曰本被商毅击败,被迫签约赔款,而且还向南京政府开通了四个通商口岸,由其是商毅己经公开宣布,接受丰臣秀吉的余孤丰臣薰一众,在南京政府管辖的地区内政治僻难。对德川幕府来说,这可是一个巨大的危胁。因此德川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