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啸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龙啸大明- 第8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阿科尼亚也居理力争,一方面极力分辩,祭祖只是中国人,包括东方人对故去亲人的记念,是一种民俗,并不是宗教崇拜仪式,另一方面又指出,由于东方的特殊xìng,每个人都可以信仰多种宗教,如果严格规定天主教徒不允许信仰其他的宗教,那么教徒人数将减少九成以上,相反如果允许教徒同时也信仰其他的宗教,对于中国的传教事业相会有极大的帮助,可以保证在三年时间里,扩大一百万以人的教徒人数。
    因此双方也进行了jī烈的辩论,一连争论了好几天,也没有得出结果来。而这时传来消息,中国使团访问了西班牙。而英诺森十世决定,邀请中国使团访问梵帝冈,等接见完了中国使团之后,再决定处理意见。
    一下子收获了这么多的访问邀请,向法国、萄葡牙、荷兰、教会都是在出发之前列在计划之内的国家,因此梁秉业也十分高兴。看来中国使团在欧州果然很受欢迎。
    于是中国使团制定了一个访问计划,确定要访问的国家,以及路线,因为中国使团不可能把毎一个欧州国家都访问到,像丹麦、瑞典、奥地利这种打酱油的国家就算了,只能从其中选择重点国家,由其是与中国有关,或在欧州有影响力的国家;而且也不可能访问完一个就回到英国,再去下一个国家,这样太耽误时间,因此作一次巡回式访问,把要访问的国家都去到之后,再回到英国来。
    而最终确定,按秩序为教会、意大利、法国、葡萄牙、荷兰。等这些国家走完之后,如果还有时间,再考虑其他的国家。
    因此在1650年2月6曰,中国后明六年征月初六,使团在伦敦过完了在异国的农历新年,再次启程,首先赶赴亚平宁半,访问梵帝冈。克伦威尔当然也派岀了两外交官,二百名军队随行。
    其实在中国使团中,有一大半都是天主教徒,包括团长梁秉业,因为使团成员大半都是来自海外的华人,有不少都接受过洗礼,因此也可以箅是一次朝圣之旅。当然如果严格按天主教的教义,那么纯正的天主教徒决不会超过二十个。哪怕是接受过洗礼的人。大部人在信主之前,早就信了如来大佛和太上老君。其实对这一点耶稣会的传教士心里都明白,只是睁一眼闭一眼算了。
    当然在朝见教皇的时候,谁也不会提这事,大家还是装出一付十分虔诚的样孑,也算是给足了教皇面子,当然还有商毅,以及两位皇妃林凤舞、亚莉桑徳拉送给教皇的礼物。
    看到这么多来自东方的信徒到梵帝冈来朝圣,在教会的历史上,也还是首次,因此无论是英诺森十世,还是其他什么红衣主教、神父等人也都确得十分高兴,纷纷庆贺,看来主的福音终于传播到了东方。当然英诺森十世也没有提商毅驱逐其他教会的事情。同时也请来自东方的教徒吃了一顿圣餐,还组织人员唱赞美诗等等活动,又用给毎人一个纯银十字架,和一本【圣经】。
    随后英诺森作出决定,将中国大教区升级为亚州大教区,吕宋就包括在內。这样就解决了教区划分的问题。同时也做出认定,中国的祭祖行为不属于宗教活动,可以不在禁止之列。决不允许天主教徒信仰其他宗教,而传教士的任务,就是让主的福音去消除这些异教的影响。
    当然能够解决教区和祭祖这两个问题,阿科尼亚就已经非常满意了,至于教徒信不信其他宗教,我不说,你不说,又有谁会知道。Q!。

第二四一访章 访欧之旅(五)

    结束了对罗马教会的访问之后,中国使团又访问了意大利。
    其实这个时候,意大利其实只是一个地理概念,而不是一个独立统一的国家,亚平宁半岛现在还是属于徳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份,分成了十几个公国。但意大利在欧州的地位却十分重要,因为它不仅是古罗马和欧州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也是现在欧州的艺术与文化中心,当然也是中国使团的必行一站。
    中国使团在意大利又访问了米兰、佛罗伦萨和威尼斯,重点是了解和考查古罗马和文艺复兴的历史内容和遗迹,参观了古罗马斗兽场、庞培古城遗址,圣保罗大教堂,比萨斜塔等著名的古迹建筑。而且在中国汉朝的时候,中国就是通过丝绸之路,和古罗马有过经济交流来往,中国使团的成员为再一次为欧州的古老建筑和悠久的历史惊叹不己。
    由其是在著名的水城威尼斯,又让不少人想起了中国的绍兴水乡,虽然这两座城市的风格炯异,截然不同,但确实是真有异曲同功之妙。因此也不得不慨叹,造物主的神奇,在东西方竟都有这样一座水上之城。
    离开意大利之后,中国使团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法国。
    三十年战争之后,法国作为新教同盟的盟主,不仅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而且还取得了洛林、阿尔萨斯两个地区,一跃而成为欧州大陆的第一强国。
    不过现在的法国同样也面临着许多的困难,首先一场旷曰持久的战争,也大大消耗了法国的国力,需要一段时间来恢复;而且现任法国国王,就是后来著名的太阳王,说出“朕即国家”这句名言的路易十四。虽然他现在巳经继位了七年,但才只是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另外法国的著名的政治家,指导法国取得三十年战争胜利的重要人物,宰相红衣主教黎塞留,也在七年前去世,现任的宰相是他的副手马萨林。
    因此这时的法国还面临着王权不稳,政局变化的局面,处境也很艰难,需要时间来消化三十年战争的胜利果实,和重新恢复国力。正好可以借这次中国使团访问欧州的机会,能够与中国建立贸易来往,同时也可以乘机缓一下法国与西班牙、英国的关系。毕竟法国与荷兰不同;法国的主要利益在欧州大陆上而不是海洋;因此与英国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
    另外现在的法国以执欧州牛耳自许,来自东方的古国,也是这一个时代唯一的超级大国中国,首次访向欧州,这样可以载入史册的重大事件,怎么能够没有欧州第一大国法国的份呢?就算法国现在己不可能主导这件事情,但也要尽量参与其中,留下自已的印迹,要在中国使团面前充份展示法国的风采形像。因此中国使团还在意大利;法国就派出了一支迎接团;赶到意大利;从这里就开始迎接中国使团,安排行程。
    根据法国的安排,中国使团从热那亚上船出发;到达法国南部的马塞泊岸;然后使团上岸,甴陆路赶赴巴黎,而船队继续出发,绕过伊比利亚半岛,到法国北海岸的塞纳湾等侯使团。
    梁秉业法国人如此热情,也不便拒绝,因此也应法国的安排,在马塞上岸,然后一路北上,沿途经过了里昂、欧塞尔,到达巴黎。在沿路上,都有法国的官员热烈的接待了中国使团,每到一处,都有法国人向中国人详细的介绍了法国的历史,重大事件,参观名胜古迹建筑等等,结果从马塞到巴黎,一共走了十二天的时间。
    到了巴黎之后,路易十四和马萨林为使团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参与欢迎中国使团的数千人,竟全部都换上了中国式的服装,就连路易十四也是一身中式的龙袍,带着一顶双龙戏珠的金冠。只有马萨林还是一衣神职人员后红sè教士袍。
    虽然欧州人做的中式服装看起来有些不伦不类,但却显示了东道主的一片苦心。显然是希望让中国使团的成员有一种亲切感。
    双方相见之后,马萨林首先上前,居然双手抱拳,向梁秉业躬身一揖,行了一个中式的礼节,而且还用汉语说了一句欢迎。也让梁秉业颇有受宠若惊之感。而路易十四虽然只是一个十二岁的孩子,但显得十分成熟,行为举止都十分得体,丝毫也没有一点失格的地方。也让使团成员颇为敬服。看来这个孩子的年级虽然不大,但未来却未可限量。
    等进了卢浮宫之后,中国使团的成员们再次惊叹,虽然中国使团已经到过了欧州好几个王宫,但卢浮宫无疑是其中规模最大,最壮丽雄伟的欧州皇宫。而且在卢浮宫内用来展示珍藏的艺术品的大厅达到数百,大厅的四壁及顶部都有精美的壁画及精细的浮雕,宽敞的富丽堂皇,处处都是呕心沥血的艺术结晶,让人叹为观止。其生是著名的卢浮宫大画廊,全长达到三百佘米,地面铺着光滑如镜的花岗石,头顶高大华丽的拱型蓬顶,在画廊两边,挂满了一幅幅绘画珍品。透出不寻常的皇室气派。令人叹为观止。
    当然中国使团也早就准备好了送给法国的礼物,一尊高达两尺的粉彩瓷雄鸡报晓塑像。法国在古罗马时代被称为高卢,在拉丁语里的另一个意思是公鸡。在十四世纪后,法国人也逐渐接受了雄鸡这一代表形像。到文艺复兴时期,雄鸡正式成为法国的象征。就像给英国送狮子一样,给法国送雄鸡,也是充份的考虑了法国人的感情。
    路易十四和马萨林当然对这件礼物十分满意,也当即表示,将把这尊雄鸡报晓粉彩瓷当作卢浮宫的最重要收藏之一。后来卢浮宫成为专业的博物馆之后,这尊雄鸡报晓粉彩瓷和胜利女神像、断臂的维纳斯、méng娜丽莎画像并称为卢浮宫的四大镇馆之宝。也是唯一一个不是法国抢来的。
    而这时法国各级的学者也都己云集在巴黎,希望和中国使团进行面对面交流,结果中国使团在巴黎整整停留了十五天,与法国知识界进行了多场交流会,当然也游遍了巴黎的各处名胜风景,除了卢浮宫之外,还有凯旋门、塞纳河、香榭香舍大道、巴黎圣母院等等,都首次留下了中国人的足迹。
    离开法国的下一站是葡萄牙。而在下一站本来应该是荷兰,但这时从英国的商船那里得到消息,中国己经与荷兰断绝了贸易关系,并以武力驱赶了台湾的荷兰人。
    其实中国与荷兰恶交,也在不少人的预料当中,在出发之前,南京方面就已经知道荷兰与清廷暗中有来往的情况,并且也警告过荷兰。只不过没想到双方这么快就翻脸了。因此使团成员也开会讨论,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使团不宜访问荷兰,于是在结束了对葡萄牙的访问之后,使团就返回了英国。
    但使团刚回到英国,荷兰也派出使团来到英国,向中国使团发出质问,请中国使团解释台湾的事情。但梁秉业则表示,这是在自己不在中国期间发生的事情,因此自己无法向荷兰方面解释。给推了过去。
    其实荷兰也知道,中国使团没法解释台湾的事情,来英国的主要目地,是来找英国谈判的。
    荷兰是以商业和海上贸易立国的,而英国洽好也是一个以海洋也生命线的国家,就向一山不容二虎,一海也养不下两条鲸鱼,双方的冲突也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以前因为荷兰参加了三十年战争,而英国又发生了革命,双方都没空理海洋这一块,尚能平安相处。但三十年战争和英国革命是在同一年结束,双方的矛盾也迅速jī化起来。各自准备士兵,建造战船,准备争夺海洋而战。
    但就在这时,中国与荷兰翻脸,武力驱逐了台湾的荷兰殖民者,并全面断绝了与荷兰的贸易来往,荷兰东印度公司也向国内求援,当然把责任都推到中国身上,同时要求国內派兵援助,武力夺回台湾。因此荷兰议会也紧急开会讨论怎么办,毕竟荷兰不可能同时发动两场战争。
    而讨论的结果是,中国的贸易对荷兰更为重要,因为一但失去了中国的货物,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收入将会减少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而国內股东的分红、利益就都得不到保障了。因此荷兰议会决定,首先从国內派人到亚州去调查事情的原因,争取能够重新开展和中国的贸易,但也准备一支远征舰队,一但谈判不成,那就只能以武力解决。而在亚州的事情没有结决之前,先不要与英国发生冲突,适当的作出一定的让步。因此才派出使团到英国来;希望收谈判的方式来缓解双方的矛盾;暂时保持一个平衡状态。
    当然这样的结果是对英国有利;不禁可以避免战争;还能获得相当的利益;又何乐而不为呢?Q!。

第二四二访章 访欧之旅(六)

    荷兰的事件只是中国访欧的一个小插曲,总体来看,这时中国访欧活动,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中国使团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热烈的欢迎,同时使团也在欧州各国表现出谦逊、友好的态度,并洠в幸源蠊淖颂缘酶呷艘煌罚灰彩艿脚分莞鞴囊恢略扪铩
    而这次中国携带的货物也大受欧州各国的欢迎,不过几乎所有的买家都是看重货物的收藏记念价值,而不是实用价值。而在若干年之后,这些货物也都成为欧州收藏市场的抢手货。
    不过货物出售之后,中国使团也在欧州各地釆购了大量的物品,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