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盖六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冠盖六宫- 第5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最终,她干脆也不去劝他,只是这般问了一句:“那大臣们反对又如何?”
    “这只是一个开始罢了。”朱礼笑了一笑,眼眸低垂遮掩住了眼底的坚定,只是慢慢悠悠道:“至于那些大臣们,等到刘恩都到了苗疆,他们知道又如何?反对又能怎么样?刘恩用的人也不是衙门上的,他们就算想刁难刘恩,也难。”
    杨云溪听着朱礼的意思,暗自有些心惊。不过再详细她却也是没问,只是有些诧异道:“你为何如此想要用刘恩,可有什么缘故?”
    朱礼摇摇头,却是否认了其中有什么特别的缘故,最后只是模棱两可道:“有些人才,就这么弃之不用却是可惜了。况且有的时候,宦官这种从小在宫中培养出来的人,也是比起别的更忠心些。”
    杨云溪不知朱礼到底为何这样想,不过朱礼真的下定了决心,她也是无法反驳和反对,最终只能是:“你若是想好了,便是定要三思而后。”千万慎重,莫要走了前朝的老路才是。
    只是后半句话,她却是并不曾直白说出口。不过她说与不说,想来朱礼却都是能够明白她的意思的。
    最后她又提起了墩儿的事儿,并且犹豫一番之后,低声言道:“墩儿的性子,似乎是有些太过偏激了。我仔细问了福井,福井说他忽然对惠妃怨怼,应是因了初一早上的事儿。”
    她将那日的事儿仔细说了一遍,末了看着朱礼打趣了一句:“说起来,罪魁祸首却是你。”因为这个话题太过沉闷,所以这般打趣一句,倒是显得气氛让人好受了不少。
    朱礼领会她的苦心,却是微微一笑:“我不过是做了我该做的。却是不能怪我。徐熏她……”
    朱礼并无将责任推给徐熏的意思,所以便是住了口。最后又摇头:“说来说去,到底还是因为墩儿性子太过偏激,不够宽容大度罢了。他这样的性子,将来难当大任。所以只怕得费些心思。“
    而且若是将来……
    这个念头刚一冒出来,就被朱礼猛然压了下去。墩儿还小,自然也能将性子扭过来的。

  ☆、1090。第1090章 前路

刘恩出京的事儿,杨云溪倒是没功夫去多想什么。倒是这头墩儿知道了初一那日的事情之后,第一个反应便是叫宫女将那日得的铜钱红线编就的小龙翻找了出来,然后……拆开了。
    墩儿将那些铜钱当成赏钱,分给了服侍他的那些小宫女们。
    小宫女们自然是再高兴不过了,墩儿倒是也很是聪明,还知道叫小宫女们谁也不许多嘴。
    可是福井毕竟是东宫的大总管。只要福井愿意,东宫的任何事儿也是瞒不过福井的。福井这头一知道,那头杨云溪自然也是立刻就知道了。
    杨云溪对此事儿倒是也没什么恼怒的,只是看了一眼自己修剪得圆润的指甲,神色不动的感慨了一声:“这孩子倒是气性大得很。”
    福井不敢接话——一个是自己的小主子,一个是他怎么也不敢得罪的后宫之主一国之母,得罪了谁也不好。太子混得不好,他这个东宫大总管也是难做。可是得醉了后宫之主,他的日子想必更是难过。
    福井这般态度,杨云溪也不去计较什么,只是摆摆手:“你回去罢。别叫人知道你来过我这里,尤其是太子。”
    按照墩儿这般气性,只怕他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福井就难在东宫呆了。
    杨云溪犹豫了一番,却是没将这事儿告诉朱礼——朱礼的脾气她是知道的,若是知道了这件事情,难免让朱礼不痛快。可是墩儿也不过是个小孩子,真将这个事儿闹大了。她倒是有点儿不好意思。
    她不是肚量小得连墩儿都是容不下的人。况且墩儿现在还小,等到将来墩儿大些了,她再看墩儿的态度就是。
    墩儿第二日就去见了一见徐熏。听说当时墩儿主动便是跪下请罪了,磕头磕得连额上都红了一块。
    徐熏是疼墩儿疼到了骨子里的,所以哪里舍得让墩儿这般?当即便是拉起来,揽入了怀里细细的查看。
    这件风波便是如同风吹过树梢,虽然带起了一些树叶跟着动,可是毕竟也是无伤大雅的事儿罢了。再加上杨云溪放出风声,不许任何人再提起这件事情,所以这件事情便是就这么很快的过去了。并不曾留下太多影响。
    唯一不同的是,过了正月之后,朱礼便是将齐悬单独召见了一回。从那之后,齐悬便是更多的与墩儿说一些古代大儒圣人的事迹,也多说一些君子处事之道。这样做有没有用是不知道,可是这样却也是朱礼想来有效的法子。毕竟他是皇帝,也不可能如同寻常父亲那般将墩儿呆在身边亲自教导。
    杨云溪也并不知墩儿是否和徐熏说过那件事情,不过光看徐熏的反应,却也是看不出什么来。倒是墩儿过来请安的时候,总是说不上几句话便是告辞了。
    墩儿的疏离之心如此明显,杨云溪自然也是没再多做强求。
    二月里头,涂太后出殡时,朱礼也下了赐婚的旨意。阿幼朵的身份一转头从了从苗疆过来恭贺立后的贵客,而刘恩则是成了护送阿幼朵回苗疆之人。这个既无官职也无别的特权,自然也是没人多想。
    只有杨云溪和朱礼的少数几个心腹知晓,刘恩这一去,再回京城的时候,只怕也是不知要几年之后了。就算再怎么顺利,那也是一年半之后十王成亲之后。
    十王得了苗疆的封地之后,也是迅速的走马上任了。朱礼给他找的理由倒是也再简单不过:苗疆需要人镇守,恰逢之前的将领要回京述职,所以便是正好让十王去补上。
    刘恩出京城那日,杨云溪命王顺送了一个小匣子过去当做送别之礼。
    说起来刘恩这些年来,倒是也帮了她不少。所以这份礼,她也是准备得分外要厚重一些。
    小匣子里头装的是一万两的银票,和联系薛家商铺的信物。
    苗疆那地方,真需要帮助的时候,或许薛家的商行比起衙门倒是更管用一些。
    朱礼给刘恩准备了什么东西杨云溪是不知,不过她却是看得分明,知道朱礼其实表面上看似平静,实际上却是再忧心忡忡不过。朱礼担忧的不只是刘恩的安危,更是担忧他想做的这个事情能不能成,将来到底是个什么结果。
    杨云溪知道宦官把持朝政的坏处和隐患,可是面对朱礼如此执意的作法,却也是理解朱礼为何会有这样的决心——固有宦官把持朝政以至于王权衰落的事儿,却也是有那些忠心耿耿的宦官护持主子的例子。
    就好比朝臣里有那私心为权的,却也有那些忠心耿耿的。
    不过宦官不同朝臣,比起朝臣,宦官更容易得到皇帝的青睐,继而掌握更多的权力,从而把持朝政。
    “只要有恒心,事情总能办成的。”杨云溪如此宽慰朱礼一句,又叹了一声:“刘恩是个有能力的人,只盼着他能办成了此事儿,莫要辜负了你的托付。”
    朱礼轻笑一声:“刘恩必会拼命的。我是怕他太过拼命罢了。说起来,最近墩儿如何?小虫儿也吵闹着要进学,我还想着是不是让他和墩儿一同——”
    杨云溪一听这话便是连忙摇头否定了:“还是算了吧。这事儿却是有些不大靠谱,墩儿是太子,小虫儿却也不过是个公主。就算是长公主,又受宠,却也断然是没有这样跟着太子一同进学的道理。我如今也没什么事儿,便是我先与她启蒙罢。等到有合适的先生,再请进来教别的皇子皇女们。”
    朱礼听了这话,深深的瞧了杨云溪一眼,似是看穿了她心头所有的想法,不过最后他倒是什么也没多说,最后只是应了一声:“也可。小虫儿还小,也别累了她。若是有兴趣便是让她多学,没兴趣且让她再玩几年。”
    朱礼说这话的时候,满满的都是宠溺。
    杨云溪听着,心里既是替小虫儿高兴,又有点儿无奈——按照朱礼这么宠下去,就怕将小虫儿宠坏了。倒时候可怎么办?

  ☆、1091。第1091章 不识抬举

李太后这么一去,昭平公主和薛治的婚事自然也是耽搁了下来。
    作为李太后的亲生女儿,昭平公主是要守孝三年的。
    可是薛治的年纪却也是不小了。再等三年……
    徐氏便是有些着急,进宫将这个想法与杨云溪说了一说。
    看着徐氏这样的想法,杨云溪沉吟片刻之后,便是又这般问了徐氏一句:“那舅母的意思是什么?总不能是叫他们在热孝里成亲罢?”
    徐氏叹了一口气,自然也是知道这样是不妥的。可是难免私心作祟:“可是这再拖三年……”
    再拖三年的确是有些长了,可是昭平公主的身份摆在那儿,热孝里成亲的话着实是有些太过了。就算是昭平公主自己答应了,朱礼也是觉不可能答应这件事情的。
    杨云溪看着徐氏,轻声问道:“那舅母到底希望我怎么做?是与皇上提一提,还是和昭平公主提一提?”
    徐氏有些不好意思,可是为了薛治,到底还是鼓起勇气道:“要不咱们和昭平公主商量商量这件事情?”
    徐氏有些扭捏和迟疑,杨云溪轻叹了一声:“舅母,你明知这事儿到底是个什么事儿,大家都不会应,你又何必叫我去走这一趟呢?还有,这个事儿你与表哥说过没有?表哥又是个什么意思?“
    徐氏必然是没跟薛治商量过的。只看她的面上神情,杨云溪便是能够轻易的知道。
    徐氏被这样一问,倒是有些支支吾吾的。
    杨云溪便是心知肚明,摇摇头轻声与徐氏商量:“舅母先回去跟表哥商量商量,若是表哥也这样想,我再去问问昭平公主的心思。”
    仓促成亲,薛治必是不愿意的。且不说会不会委屈了昭平公主,只说朝中人的想法,薛治就必定会顾及。
    徐氏见杨云溪不同意,倒是也没再多说什么。最终只是勉强笑了一笑:“既然是这般,那我先回去问问。“
    顿了顿,徐氏又问了一句:“听说太子和娘娘起了嫌隙?却是不知怎么回事儿?”
    杨云溪倒是没想到徐氏会突然问这么一句,而且这话……却是从何而起?心中诧异了一下,面上却是神色不动,只是笑了一笑:“舅母这话却是叫我诧异了。这话是哪里听来的?”
    徐氏听杨云溪这样一说,倒是猛然松了一口气:“没有这事儿?那就好。之前听人说起,倒是有点儿担忧。太子毕竟是将来的……娘娘还是得想法子和太子殿下交好才是。”
    徐氏说这话,自然不可能是空穴来风。想来必是有人在其中说了什么,所以徐氏才会特特的说起这个话。
    杨云溪心头揣测着,面上却丝毫不露,最后笑道:“舅母别胡思乱想了。我与太子又有什么可交恶的?就算真不亲近,那也是情理之中。毕竟我又不是太子的生母,也没养在跟前过,哪里又能够亲近得起来呢?”
    徐氏讷讷道:“毕竟是嫡母呢。”
    “就算是嫡母,也没谁规定了太子要和我亲近不是?”杨云溪笑笑,不甚在意的如此说了一句。末了看着徐氏一脸担忧,便是又隐晦的提点了一句:“就算太子与我不亲近,我毕竟是皇后,将来太子还能亏待了我不成?再说了,我还有阿石和阿木两个儿子,又有什么可担心的?”
    徐氏听了这话,这才松了一口气。
    送走了徐氏,杨云溪便是微微眯了眯眼睛。徐氏虽然没说那话是哪里听来的,可是不管如何总归是宫里流传出去的。
    她和墩儿不和睦,这话传出去,会对谁不利呢?
    杨云溪叫了王顺过来,叫他去跟宫中的那些御前侍卫打听。末了又这般提醒了王顺一句:“如今皇上重用宦官,看看刘恩就知道了。你好好把握着机会,等到将来能出宫办差的时候,此时打下的这些门路便是能派上用场了。”
    王顺听了这话登时一愣,随后倒是一下子就明白了杨云溪的意思,也没多说什么,只是一言不发的跪下磕了个头,再是郑重不过的。
    杨云溪摆摆手示意王顺去办差,倒是半点也是不避让的受了王顺这一礼,心安理得不过。她这般提点王顺一句,一则是为了让王顺好好办差,二则却是为了让王顺有个心理准备,将来好知道该往哪里使劲儿。
    王顺在她跟前服侍也这么几年了,办差也是不错。虽然偶也犯些小错,不过却也是不至于抵消功劳。所以能提醒一句的时候,她自然还是乐意提醒一句的。
    再说了,王顺争气了,将来才能更好的帮她不是?
    杨云溪其实心里也明白,这事儿纵然让王顺去打听了,横竖也就那么几个可能性。不是和徐家有关,就是和秦家有关。
    秦沁么……现在是看热闹有点儿不嫌事大。而徐熏么……纵然是经历了这次的事情,只怕心头还是十分在意墩儿的。为了墩儿,她自然还是豁得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