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江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品江山- 第3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得好。”陈恪笑着点头道:“相信我,未来大有可为!”
    ~~~~~~~~~~~~~~~~~~~~~~~~~~~
    陈简之和徐离纶的出现,让陈恪十分高兴,因为这意味着,还是有热血青年和爱国读书人,愿意不计个人荣辱,投身大宋国防的!
    当然更多的人,还是出于对狄青盲目崇拜,他们不愿看到狄元帅创办的学校,就这样倒闭。认为只要不走,这武学院就不算完,是这份朴素的感情,支撑他们坚持到今天的。
    狄青的粉丝太多,自然就会产生那种至死不渝的铁杆。比如一个叫穆易乔的娘娘腔,就是最好的例子。这穆易乔生就一副小骨骼,桃花眼、瓜子脸,典型的男生女相。他原先是江湖上有数的飞贼,后来听狄元帅的故事太入迷,竟效仿古代门客,跑到汴京城投效狄青。
    狄青哪敢收留这种人?只能搪塞他说,你来历不清白,就算我不追究,日后查将起来,也是要出事的。穆易乔听了二话不说,转头就走,到开封府去投案自首,后来被判充军沧州。
    狄青深受感动,几年后将他调回汴京,让他先在武学院学习,等将来中个武举,他下半生也算有个着落。
    所以穆易乔告诉陈恪,就算朝廷下令解散武学院,只好元帅不松口,他死也死在武成王庙。
    当然也不尽然都是狄青的崇拜者,比如有个叫王山、字洪岳的纨绔子弟富二代,不学无术、整天惹是生非。他爹没办法,才把他送到的武学院,指望着能磨掉这小子的骄娇二气。
    王山就对狄青没什么好印象,只是屈服乃父的压力,才在武学院混日子。既然是混日子,当然越宽松越好,没人管最好了……
    对于这样的公子哥,郭汉和苏进自然没什么好印象,只是学生流失太快,他们又没法补充新人,只能尽力挽留老人了。
    不过这小子竟能在枯燥无望的训练中坚持下来,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就在陈恪以为,今天的工作,就要轻松愉快的过去时,突然就出事了。
    当时天已经快黑了,还有最后一名武学生,叫贾克贾明远的没有面试完。
    陈恪也有些累了,例行公事的问他几个问题,当问到最后一个:“你为何留下没走时。”
    那厮突然笑了。
    陈恪刚要皱眉,便见他朝自己猛扑上来。
    陈恪却纹丝不动,便见一条长腿如惊鸿一般踢出,那贾克还没反应过来,就被踢了回去。
    贾克挣扎着想爬起来,却被侍卫们牢牢控制住。
    “算你狠……”贾克被打得鼻青脸肿,恨恨的盯着陈恪道:“我留下来,就是为了揍你一顿!你个王八蛋,敢耍我们!”
    “原来如此。”陈恪恍然道。
    “大人,把他送去开封府吧。”大丢面子的陈义愤愤道:“竟敢袭击朝廷命官!”
    “算了,放了他吧。”陈恪却摇头道。一来,这件事确实是他理亏,陈恪生怕会挨揍,所以带着柳月娥一起。二来,这人还算不错……尽管存心要打人,还知道先让别人都面试完了再说。
    是以陈恪并不计较这家伙的袭击,相反有些失望。大宋朝的男儿,确实血性不足啊,被自己玩弄了这么久,竟只有这一个家伙,敢于发泄不满……
    十七名学生都面试完了,陈恪也该离开了。苏进送他上车道:“大人,这十七人走几个,留几个?”
    “都留下吧,”陈恪笑道:“能坚持到今天的,都是有长处的,关键看将来怎么用了。”
    “大人好像信心满满啊。”苏进试探着问道:“这么说,咱们还是很有希望的?”
    “嗯,”陈恪点头笑道:“很快就会有结果了,到时候你可不要吃惊。”说着坐上车去,又道:“所有问题将来都会解决的,唯有肚子不能等,我让一品楼,送几桌酒席来,就算我给他们赔不是了。”
    “是。”苏进轻声应道,目送着陈恪的马车,消失在茫茫暮色中。
    分割
    两更求月票,求鼓励……话说,肚子不痛了,又转为难以启齿的反应了。

第三三九章 秋来春早去(上)

…    第二天,王安礼、王雱叔侄,应邀来府上做客。(无弹窗阅读)
    以王雱冷傲高贵的性情,是万万不会低头认错的,能来陈恪家里,曾经是他的极限了。
    好在陈恪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似的,依然非常亲切的与他交谈。
    王雱知道,他这是给本人留面子,心下感激,又说不出口,便自动问道:“听说仲方兄最近有些费事?”
    “真是坏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啊。”陈恪苦笑道:“是啊,流年不利,我成了众矢之的。”
    “那你有何打算?”
    “正预备奏请外放。”陈恪叹息道:“分开汴京这个是非之地。”
    “万万不可。”从本心讲王雱真希望陈恪有多远滚多远,但是如今敌人太弱小,还需求陈恪在前面吸引火力。要是陈恪走了,他们要么不管赵宗绩,要么就得走下台前,直面赵宗实的防御。
    王安石也好、司马光也罢,都还没有在野廷站稳脚跟,真不是赵宗实的对手!
    王雱忙道:“此时万万不可离京,否则小王爷大势去矣!”
    “没那么严重吧?”陈恪笑笑道:“有你们父子,还有君实兄在京城,我有什么不放心的。”
    “官家不欣赏我父亲,司马世叔则正在低谷。”王雱叹口吻道:“真实力有不逮。”
    “这样啊……”陈恪沉吟道:“你有什么好办法么?”
    “其实不算什么难题。”王雱沉声道:“就看你有没有那个胆。”
    “说来听听?”陈恪笑道。
    “你找人弹你一本。”王雱幽幽道:“说你的状元是官家走后门来的,就没事儿了。”
    “哦……”对于‘英雄所见略同’。陈恪一点不吃惊,由于这家伙,本就是最出色的阴谋家。
    “仲方兄别误解。”王雱赶紧解释一番:“如今你的学问如何,天下皆知,一本弹章根本不会影响到你的声誉。而且会让官家不得不保护你。”
    “好主意。”陈恪点点头,赞道:“元泽真是智多星啊!”
    “没那么夸张。”见陈恪采纳了本人的建议,王雱脸上有了点笑。
    “还有一事讨教。”陈恪趁热打铁道。
    “请讲。”王雱点点头。
    陈恪便将对赵允让。能够采取举动的担忧,简明道出。
    “我却不以为应该太担心。”王雱摇头道:“官家才五十岁,说句狂悖之言。怎样也还有十几年的圣寿吧?”这家伙倒是真敢说,好在陈恪的书房,有最严密的保密措施。倒也不虞被窃听。
    陈恪点点头,表示他说下去。便听王雱道:“你小看了官家,或许说高估了官家。”
    “怎样讲?”
    “官家是四十年的天子了,而且直到快三十岁才亲政,他必然很清楚,皇帝之位诚然至高至上,却依然有能够被夺去威福。”王雱幽幽道:“我就不信官家,情愿再来个‘天圣’、‘明道’之类的年号。”
    ‘天圣’者,二圣人也。‘明道’者,日月同辉也。皆是刘娥摄政时代的标志。
    “……”陈恪默然点头。这也是他的判别。
    “所以,我以为官家就算要确定承继人,也会尽能够往后拖延。”王雱道:“早早立起个太子,忘了太宗皇帝的话了么?”
    当初真宗被立为太子后,遭到臣民的喝彩。都让赵光义无法承受,忌恨的说道:‘人心都归于太子,将置我于何地?’那还是亲生儿子呢!而如今赵宗实,只是个侄子而已!
    “不过我们还是要提示一下官家,”王雱又道:“否则万一没有预备,话赶话金口一开。会被那些大臣抓话柄!”
    “是。”陈恪点点头道:“但要如何提示?”
    “不能明着说,这种事,谁也不会提早泄露,皇城司也没处查去。”王雱起身背着手走两圈道:“而且一旦被赵允让侦知,他只消取消方案,就能证明儿子的洁白,甚至官家对其多年来的猜忌,也会被一扫而空。我们却赔了夫人又折兵。”
    “嗯。”陈恪点点头。
    “要想个巧妙的法子,含而不露,却让官家有所思。”王雱喃喃道,说着他眼前一亮,拍手道:“我听说最近官家迷上了听戏!”
    “是。”陈恪点头道:“打从上次出事当前,官家便常看戏解忧,不过倒也有节制。”
    “宫里的戏班子,一定会唱《金匮》这出戏吧?”
    “当然了,”陈恪颔首道。那是赵二家的遮羞布。
    “你看能不能,尽快让官家再看一遍这出戏?”
    “这个么……”陈恪估量,这件事情还难不倒赵宗绩。当然不能把话说死了:“我试试吧。”
    “最好在官家确定去汝南王府前,看到这出戏!”王雱却不信他做不到:“只需能做到,我们就有好戏看了!”
    ~~~~~~~~~~~~~~~~~~~~~~~
    与此同时,陈恪就种种弹劾的辩解札子,也送到了赵祯面前。
    对于弹劾他与商人勾搭,陈恪说本人没做官前,的确运营了些生意,这是举朝皆知的。但是自从中进士后,早曾经将一切的生意,全都转给昔日的同伴,本人和家人名下,再没有任何生意。对于这一点,开封府都有存档,只需调取一查,便可了如指掌。
    对于他否定《尚书》,异端害道,陈恪更是愤慨。他说我又不能否认《尚书》,只是证明先进传播的是王肃所作的伪书,乃副本清源之举!若明知是伪书,却依然说是真经,使学子们悬崖勒马,这才是异端害道!
    他表示情愿公费出版一本《尚书伪经考》,请天下读书人评判,谁能证明他是错的,他情愿伏少正卯之诛!
    对于弹劾他与大理公主暧昧不清,陈恪就更郁闷了。人家大理那边女子地位高,滇王又短少帮手,什么事儿都是他妹子出面,我若只是为了男女之防,避而不见。岂不误了国度的大事。难道非得因大节而失大义,御史们才能称心?
    还有那指摘他玩忽职守,置武学院于不顾的!陈恪更是出离愤怒了!武学院创办三年,一步步日薄西山、日薄西山,到底是谁的功劳?当武学院被整得死去活来时,言官们都去哪儿了?
    换了你半年领不到薪水,没有饭吃,你还会持续在武学院等死么?钱粮不到位,师生窘迫之极,还开哪门子课?
    最后陈恪泣血上奏,请官家敦促有司,救一救武学院的忠义之士吧!不然未来国度有事,谁肯替大宋卖力?!
    陈恪的文采极好,将满腹冤枉化为两千字的奏章,一个做大事不惜身,却惨遭小人诽谤的奸臣笼统,便呼之欲出。
    赵祯看完后,重重一拍桌案,冷笑连连道:“好好好……”然后便让宦官去把曾相公找来。
    须臾,曾公亮觐见。
    赵祯让他看了陈恪的奏章,曾公亮起先一片黯然……这些日子,在某些人的策划下,一众言官对陈恪群起而攻之,大有不将其搞倒搞臭,便誓不罢休的架势。他有心陈恪说两句坏话。但是大宋的言官,那就是一群对手越强越兴奋的疯狗。生怕好意办坏事,他只好不断闭着嘴。
    看到最后时,他的神色变了,失声道:“不能够吧,一个多月前,他来找我那次,微臣就下了批文!”
    “连枢密使的批文都不管用了。”赵祯黑着脸道:“这大宋朝到底是谁说了算?”
    “微臣这就彻查。”曾公亮起身道。
    “寡人算是看明白了,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用。”赵祯摇摇头,沉声道:“有些人,就是想把武学院挤兑死!”说着重重一拍案道:“他们其心可诛!”
    曾公亮很少见官家发这么大火,但转念一想,就明白了。要知道,树立皇家武学院,是符合大宋和赵家的利益,却会让文官感到不安。他们担心武将的地位提升,影响到他们的利益……虽然如今还不好说,冲击到底有多大。但是出于天分的反感,依然会竭力阻遏武学院的出现。
    如今赵祯曾经明晰感遭到,文官们的抵触,并以为这是他们无私自利、罔顾君国的表现。
    但是……曾公亮也是这样的,他心一沉,咬牙道:“可见,必须得实真实在提高武学院的地位了!”
    赵祯有些不测的望了他一眼,赞许的点点头道:“不错,光一块‘皇家’的牌子没用,还得来点真实的!”说着让人找出曾公亮上月所上的札子,在前面批了红,递给他道:“你去找富相公决议此事,不必再拿到朝会上议了!”
    曾公亮双手接过,只见那手本的封皮上,赫然写着‘奏请效官学例,改制武学札’!——
    分割——
    祝大家新年高兴,大吉大利,龙马**,全家高兴!
    另外,说说接上去几天的更新安排。过年时期,有许多不可避免的应付和交往,所以,从明天到初五,每日一更,初六恢复正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