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江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品江山- 第3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以韩相公今时今rì之地位,对一个小小的中级官员,自然是想怎么骂就怎么骂。
    非常可惜,他的对手是司马光。司马光虽然以古板守旧出名,但其实他辩才无碍,在北宋历史上是前三名的吵架王,根本不惧韩相公。
    “相公好没道理,试问如果明知道那天要下雨却不报,下官岂不是欺君之罪?”只见司马光冷冷一笑道:“万一有人借此搞些花样出来,胁迫君上,我岂不也成了同谋?!”
    韩琦哑口无言,沉默了好一会儿,才怒道:“预报天象乃是钦天监的事情,你老老实实写你的起居注,瞎掺合就是越职了!”顿一下,咬牙切齿道:“你可知道,身为起居郎,最忌讳的就是干预政事!”
    “下官只是言祥瑞、天象而已,何干政事?”司马光摇头道。
    “你借天象影shè政事。还想狡辩?”韩琦横眉竖目道。
    “相公说这话,心里虚不虚?”司马光直视着韩琦,冷笑道:“到底是谁想借天象影shè朝政,相公可敢对天发誓,不欺心言之!”
    韩琦终于暴怒:“你何以这样藐视我?”
    司马光淡淡道:“相公以宰相之尊,本该超然事外,以正人心。谁知却深陷其中。身为宰相,却当起了马前卒,叫朝野大失所望!光虽卑鄙。却不愿趋炎附势,自然不必在相公面前隐藏胸臆!”
    “你……”韩琦的脸都气紫了,重重一拍桌案道:“你敢说自己不是赵宗绩的走狗!”其实他心里眼泪哗哗的。要不是那帮货蠢得冒泡,老夫何必亲自上阵?
    “下官跟五殿下素昧平生。”司马光却淡淡摇头道:“何况五殿下哪有一点胜算?敢问相公,跟着他有好处?”
    “你……”韩琦的脸彻底白了,歇斯底里的暴喝起来:“给我滚出去!”
    “下官不会滚只会走,”司马光抱拳道:“请相公注意宰相体面,下官告退。”
    ‘噗……’韩琦眼前一黑,险些被活活气晕。
    政事堂中的属官书吏,早就听到韩相公的咆哮,纷纷探头探脑的察看。见司马光四平八稳的从韩相公值房中出来,只听他身后一阵砰砰砰砰。却是韩相公拿房中的家什摆设发泄起来。
    众人皆向司马光投去钦佩的目光,多少年了,他们都是见韩相公折磨别人,何曾见过有英雄折磨过韩相公?
    无论如何,今rì之后。司马光的硬度,定然是天下闻名了。
    不太正经的设想一下司马光的心理……既然以后注定要被韩相公往死里整了,又何必再受他的鸟气,索xìng和他干一架,拿他当个出名的踏脚石!
    当然,我们的司马公是一贯伟光正。这都是后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陈恪为何如此看重司马光,不惜送以天大的功劳,换取他入伙?关键就在于,他知道司马文正公乃古往今来政治智慧之结晶……说难听点,就是做了一辈子皮肉生意,却能将贞节牌坊保持终生,乃至永久。
    当然这样说,有点对不住我们的光光。至少在此刻,他毅然承担了所有的压力,而且注定不会有好果子吃——如果初一不下雨,他的罪过可就大了。虽然大宋不杀士大夫,但把他贬到岭南只是起步价,弄不到就得发雷州当团练副使去……
    就算下了雨,因为最近几次三番坏了人家的好事,他也成了赵宗实一党的眼中钉、肉中刺,现在和将来都没好rì子过了。
    韩相公自然不好相与,冷静下来后,他立刻找来吴奎,让钦天监的人马上‘改正错误’,上禀这次rì食不是全食而是偏食!
    在被司马光搅了大计之后,也只能这样补救了。
    因为钦天监有错在先,赵祯也不知该信谁的好了,只能让有司先按照常规的救rì程序来,当然城外那瑞兽,还是免提的。
    转眼到了五月的最后一天,司马光再顾不得那么多,从宫里出来,便直奔白云观。看到邵雍在后院被发跣足,身穿道袍,手提宝剑、脚踏罡步,似乎正在作法事。
    “快快关门,休要让外人看见。”见他进来,邵雍赶紧吩咐道。
    “先生何时信道了?”司马光关好院门,有些难以接受的问道。邵雍可是易学大师,算是儒家的范畴啊!
    “道儒同源,”邵雍有些尴尬的咳嗽一下道:“老子乃孔子之师,如今道家虽然不肖,但总有可取之处。”
    “这是作法求雨吧?”司马光看懂了。
    “不错。”邵雍点点头。
    “先生不是说,明天肯定下雨么?”
    “多一层保险。”邵雍正sè道:“多一层安心!”开玩笑呢,邵大师的半生英明,可都在明天的yīn晴上了。
    “原来先生也担心啊。”司马光叹口气,也脱了鞋披了发,跟着邵雍一起念咒求雨……其实说求雨也不对,因为这几rì一直yīn雨不断,只是时不时的放晴一会儿,rì头露露脸。
    露一脸便要了老命啊!所以二位求的不是下雨,而是别出太阳!
    两人一边念咒,一边暗骂置身事外的陈仲方,你小子倒是在外面躲清闲,让我们给你顶缸!
    这一宿两人通宵没睡,一直卖力祈祷。
    许是心诚则灵,半夜里,竟然放晴了……
    看着漫天的星斗,司马光几yù喷血,怒视着邵雍道:“你到底灵不灵啊!”
    “老天爷的事儿,谁说的准!”眼看着半生的英明,要毁之一旦,邵雍也火大得紧:“我能斗得过老天爷?!”说话间,星星又被yīn云遮住了,邵大师立马改口道:“你慌什么?夜里又不会出太阳……”
    这一夜yīn晴不定,云彩时聚时散,星月时隐时现,折磨的两人yù仙yù死,神经错乱,那真是永世不堪回首……
    汴京城里,像他二人一样关注天象的,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其中不乏请了和尚道士、法力高深之人发功,以求明rì放晴。
    许是人多力量大,压过了势单力孤的邵大师,第二天早晨虽然云量很大,但太阳还是升起来了。
    许多人弹冠相庆,一小撮人如丧考妣……
    司马光和邵雍两眼通红,嗓子冒烟,只想抱头大哭。若非天上浓云片片,时不时将rì头遮住一会儿,两人寻死的心都要有了。
    无比煎熬中,时间到了辰时正,距离预报rì食的时间,还差半刻钟,太阳被满天的云层遮住了……
    两人齐齐跪地,一个许愿愿意折寿十年,一个发誓终生再不算卦,哭求老天爷高抬贵手,给他们条生路吧。
    老天爷好像听到了他们的祈祷,云层越来越密,天空开始飘起了雨……
    两人登时相拥喜极而泣。
    那厢间,韩相公也急了眼。素来不敬鬼神的他,居然也念起来‘菩萨保佑’,念几声不见好转,杀xìng起来,怒道;“要是还不放晴,老夫就令天下毁佛,让尔等无立锥之地!”
    这威胁显然比什么都好用,片刻之后,雨云渐渐飘去,太阳又出现在人间……只是缺了一块。
    “rì,”韩相公先是一喜,旋即转念一想,怒骂道:“有个**用!”
    确实是没用了。因为rì食开始的过程被挡住了,现在谁也说不清,到底开始时就是偏食,还是本要全食,被大臣们救rì成功,退成了偏食……
    决定权回到了官家手里,他愿意相信全食就是全食,愿意相信偏食就是偏食。
    结果毫无悬念,当rìrì食一过,赵祯便下旨嘉奖群臣救rì得当……言外之意,rì食被成功阻止。而那瑞兽还在城外养着呢。这说明这次rì食,不是因它而起。
    韩相公的肠子都悔青了,当初干嘛要好大喜功?何不直接就说是rì偏食!那样事情尚有可为!
    真是yù速则不达啊……
    肯定有人要问,到底还是发生了rì食,司马光和邵雍如何收场?
    其实只要rì食开始时下开雨,不管能不能持续整个rì食,他们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因为官家都定xìng了——百官救rì成功,老天爷消气了,自然要放晴了……
    “可见天数虽然重要,但依然要尽人事啊……”站在渐渐放晴的院中,邵雍又恢复了他的从容淡定。
    司马光暗叹一声,果然还是算命的最不要脸……
    …
    ;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三五八章 日食(下)

    …
    其实邵雍也是下了大本钱的,他以半生的声誉做背,又一次搅黄了对方的计划。要是不幸赌输了的话,他连饭碗都得砸了……
    所以邵雍的失态是可以理解的。
    但司马光并不怎么激动,他很清楚,这次只是破坏了对方的造势,但并不影响大局……
    一切只是拖延而已,一旦对方不再扭扭捏捏,改玩霸王硬上弓,他便真的无能为力了。
    “不把韩琦搬走,我们永无宁rì。”王雱也清醒认识到这点。
    司马光瞥他一眼,这句话实在有失王元泽的水准。大宋朝立国百年,制衡之道已经沁入骨髓。从上到下,绝不会容许出现任何一家独大的力量,对于一人之下的宰相更是如此。
    之前中枢二进二出,官家也许有提携赵宗绩的意思,但更主要的原因,是他看到中枢失衡,宗实一党气焰太炙,才用两位亲近陈恪,却又忠心耿耿的大臣代替,是冲和中枢之意,更多的是为了皇权安稳。
    而富弼是大宋朝唯一一个能托付国政,又不会结党营私的大臣,官家当然不会放他离开,所以韩琦的位子也稳如泰山……韩相公心xìng之坚韧,可谓举世无双,尽管接二连三的受挫,也丝毫没影响他的决心。
    六月中,先是左司谏李良上疏道。嘉佑四年时,陛下承诺两年内立储,如今已是嘉佑六年六月,两年之期将过,宜早作准备。
    赵祯知道,这是在投石问路呢,压下一本就会冒出十几本。因此及时回复道:‘仍有半岁之暇,可从长计议……’还有半年呢,急什么?
    赵宗实这边的言官们一看。皇帝这是想拖延时间了。但嘉佑六年毕竟还没过完,之前已经约好,要是贸然上催他。万一被认定毁约,推迟册立,那可就赔了夫人又折兵。
    这也是韩相公为何看到麒麟、rì食,就像见了救命稻草的原因,因为只有那样,才可以借势群起,请皇帝提前册立啊!
    他最近总有不祥的预感,实在担心夜长梦多,想要早定大局。
    韩相公最不缺的就是办法,有道是没条件创造也要上。没了王屠夫。就吃带毛猪不成?
    既然无法用祥瑞、rì食造势,那就人工造势呗!韩相公最不缺的就是办法……
    数rì后,工部司郎中上道,鉴于立储之期迫近,本司检视东宫。发现年久不用,残破不堪,急需拨款修缮,否则将贻误册封大典。
    这奏章合情合理,而且按照经验,大修宫殿的话。再快也得一年,官家想了想,实在没有理由不许,便照准了。
    但如果他去东宫巡视一下,就会发现那里的情况远比工部司描述的要好,加之有三司的全力支持,一个月多就能修好!
    到时候东宫修缮完毕,群臣上贺表请立太子,赵祯再推拖就显得没品了……晚那两三个月没有任何意义,反而显得皇帝恋权成痴。
    那厢间,司马光和王雱洞悉此事,却无能为力。毕竟还是根基浅了,想影响宫里的工程,还鞭长莫及,只能一天天的坐等。
    七月里,陈恪回来了。
    两人顿时长松口气,可算不用再顶缸了。和尚里的主角不好当啊……
    但紧接着,又听说因为天气炎热,劳累过度,陈恪竟病倒了,向朝廷告假在家养病。
    绝对是借口!体壮如牛的陈三郎能病倒?这让人比桃花瘦的王公子分外气愤,直接把陈恪堵在家里。
    陈恪也没什么办法,他看看yīn霾的天空,对王雱道:“好在殿下也快回来了,到时候再说。”
    王雱登时抓狂,拜托老兄,殿下回来还不是你拿主意?
    反正天塌下来个高的顶着,既然陈恪不着急,他干嘛要干着急?
    于是这个本来紧张万分的夏天,一干重要人物全都躲在家里避暑,任凭时间一天天的流逝。
    转眼到了七月末,天气转凉,东宫的修建工程也已到了尾声。
    汴京城的许多官员,又开始酝酿着写贺表了。不过这次相对容易些,只要将前几次没递上去的奏本,改头换面即可。
    一切都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街头巷尾都在热议着即将竣工的太子府,和即将入住那里的幸运儿……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将汴京城的气氛,推向了立储的节奏。
    谁想却出现了不和谐的杂音……
    西角楼大街上,一座气势雄伟的府邸,悬挂着‘钦赐南康郡王府’的烫金牌匾。
    王府后院房中,一身得体西蜀锦袍、身材魁伟、面容酷肖太祖皇帝的赵从古,面sèyīn沉的站在一幅‘猛虎入山图’前,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