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春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朝春事- 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究竟是谁害死了薛世妇,直接行凶者已罪定香兰,但其背后的黑手一时半会儿地却未有浮出水面。
    矛头直指死去的香兰,本是內侍省的人应了沈括的要求才这么做的。不过,深入一查,他们却发现,香兰还真就是行凶之人。
    香兰害死薛世妇又污证陷害李夫人的理由,只因一个“情”字。
    她爱上了羽林卫一名叫韩蕴的护卫,并与之私通,被有心人利用,才受要挟,做了这一切。
    “韩蕴的护卫也招供了。香兰行事前一夜告诉他,若她不死,他们两个都不得好死。可见,香兰是受了威胁的。”
    “韩蕴现在可治罪了?”沈连城问。
    “幕后真凶还未查出来,他暂且关在牢狱。”
    “那乔美人那边呢?可有可疑之处?”沈连城又问。
    “可疑归可疑,但没有证据。”沈括皱了皱眉,忽而叮嘱沈连城:“你可别管宫里的闲事。那乔美人正得天子宠爱,內侍省的意思,大底是要办一个糊涂案的。”
    沈连城点了点头,“我知道了。”
    后宫残酷,本不是她管得着的。只要相干的人,不出岔子就好。
    很快,她来到了慈安宫。
    慈安宫内,王太妃禁足的禁令已经撤去了,可她十几年没卷入后宫争斗之事,此次莫名受牵连,也是吓得不轻,到现在还神色怏然。
    见到沈连城,她忍不住诉苦:“到底不是生身嫡母,天子会怀疑哀家,也不意外。可哀家这心里,还是难受得厉害,好似被人捅了一刀。”
    沈连城才要开口劝慰,外头却是响起了郭寺人的通报声。
    天子来了。
    天子宇文烈带了好些物什来,分明是要向王太妃表达歉意的。他一进门,见沈连城也在,不禁有些欣喜,“有日子不见了阿蛮。”
    “臣妇来探望姨母。”沈连城忙向他施礼。
    “免了。”宇文烈虚扶一把,看她今次脂粉扑得有些厚,不禁多看一眼。终于探得几分疲惫之色,他以为她是担心王太妃没睡好觉,于是当着她的面对王太妃道:“昨日是孤王气糊涂了,委屈了母妃,还望母妃原宥孤王。”
    王太妃见状,忙上前道:“也怪哀家不好。哀家今晨已让人把慈安宫里的天桐香料,都焚毁了。”
    “何至于此?”宇文烈温和道,“那更是孤王不孝了。母妃喜欢天桐,点就是了。”
    说话间,他的手指多次落在腰带正中镶嵌的黄玉石上。
    那黄玉石摸起来很舒服么?看起来也没什么特别的啊。本能的探视,倒让沈连城发现这根腰带的不寻常。
    上头虽是象征皇权的龙腾祥云刺绣,刺绣的工艺,却并不精细,甚至可说,有些潦草……
    “孤王的腰带,好看?”她探视的目光被宇文烈发现了!
    “是乔美人赠给陛下的?”沈连城索性大方地问一句。
    “你如何知道是乔美人赠的?”
    “乔美人出身乡野,绣工……多有乡野之风。”实在不好说,乡野里的丫头绣工不怎么样才有这样的“杰作”啊。
    宇文烈忍不住大笑,“阿蛮真是冰雪聪敏。”
    沈连城噙着笑,低眸不语。
    宇文烈看似无意却似有意地看了她一会儿,却不知为何叹了口气,而后道:“孤王还有政务要忙,你们聊。”说罢手指又一次拂过腰带正中镶嵌的那枚黄玉石。
    他走后,王太妃亦是一声叹息,“自打乔美人进宫,天子到别宫都是这样来去匆忙,也就李夫人还能留得住他一回两回的。”
    “新欢么,宠爱些也不足为怪。”对于这些事,沈连城倒不想议论,说罢这话便跑去看天子给姨母送了些什么来。
    她再陪了一会儿,见姨母心情开朗了许多,也便做辞离开了。
    她没有去惊鸿殿拜见李夫人。
    她根本没想过要去见她。
    雪中送炭的事儿她已经做了,没有必要再锦上添花。
    出宫之时,走在长长的通往宫外的巷道上,她远远地瞧见了一个熟悉的人影,不禁暗叫不巧。
    那人一身深紫色官服,墨发高束,绝美的容颜,端着一贯的肃然,恰是陈襄。
    陈襄也看到她了,不禁放慢脚步。
    终于打了照面,沈连城委身以礼,没有多余的话,这就要越过他离开。
    “身上有伤,怎还进宫来了?”陈襄实在不知,该怎样关心她才是合适。
    “与你无关。”沈连城冷声,重新迈开步子。
    陈襄却是抓住她右手手腕,稍微抬高了些,目光看着那皮肤上焉了的伤痕,不由得再一次心生怜惜和愤慨。
    “放开……”沈连城侧目之时,猛然瞧见他脸颊下方的三道抓痕,不禁想起自己昨夜用狠劲打他的那一下,竟有些无措。
    “还没看清吗?”陈襄目光森寒,“他不值得。”
    沈连城收回视线也收了心,手上又用力挣了挣。
    “昨夜我说的话是认真的!”陈襄抓着她走进一步,“我要你。不是因为报复,是因为……想对你好。”  

      ☆、第216章:一点即燃

这是陈襄第一次直言袒露自己的真心。
    沈连城就知道,他爱上自己了,终于说出来了!竟然胆敢说出来。
    她先是愣了会儿神,继而就讽刺地笑了。她扬起下颔,抬眸直视了他,“以为可以趁虚而入了吗?”说着更是敛了笑,露出十分的憎恶,一字一句告诉他:“也许是任何人,但绝不是你。”
    说罢这话,她只觉望进他的眼眸,犹如掉进一个冰窟,感到了通身的寒意。却是幸得腕间被握得生疼,她才从这个冰窟里逃离。
    这时,宫门口的方向进来了一顶轿舆,从窗口探出半张脸。这张脸本掩不住高兴地笑着,在看清楚前方男女之后,陡然变得扭曲。
    是顾氏,被李夫人请进宫来探望了。
    直到这一刻,陈襄手上的力道才退了去,沈连城趁机挣脱。但什么都晚了!她本问心无愧,被顾氏这样看了去,不是有口难辩,又添新结么?
    而令她意外的是,顾氏放下帘布,端坐回了轿中,在经过她身边时,竟没有喊宫人落轿,全当不认识,或是没看见,只管继续前行。
    陈襄见状,不由得嗤笑一声,别有意味道:“这是他的母亲。”
    沈连城望着远处的轿舆,没有做声。顾氏甚至没有停下来责骂她……她并不感到侥幸。
    顾氏为何不停下来数落她几句?只因不愿得罪。是因为珍惜她这个儿媳而不愿得罪吗?不是,只是因为珍惜她这个儿媳的身份贵重,珍惜她身后沈氏的力量而不愿得罪。
    为了牢牢依附沈氏这棵大树,顾氏当真是没有底线了。站在她的角度,凭着她的性情,看到儿媳与别的男人纠缠不清,上来掌掴几嘴巴也是正常啊。
    “李家人对你都是虚情假意。”陈襄又道,“你难道看不出?”
    “如果不是你的人三番两次出来搅局,他们对我的真情会变成如今的假意?”沈连城猛然回头,将所有愤慨都怪怨在陈襄头上。“如果不是你昨夜擅闯,现下又在这里拦着我不放……”
    “他们从一开始看中的就只是你姓沈!”陈襄忍不住气恼地打断她,顿了顿,才缓和了语气,“不然他们李家,会准你进门?”
    “看中我姓沈又如何?”沈连城却道,“虽然我是不洁之身嫁进去,但他们也没有因此就不喜欢我!只是因为你和你的人三番几次跳出来,才让他们一次又一次误会我!没有你,我本可过得幸福无比。”
    说着她气恨得眼里氤氲了泪光,陈襄看见,一时之间失了言语。
    “若真想对我好,就离我远远的。”沈连城迈开步子,往宫外走了去。
    望着她远去,陈襄一只手在衣袖里攥紧了,一双眼眸,深沉得仿佛两个无底的深渊。
    栾清殿内,天子宇文烈已等候陈襄多时了。陈襄一来,他就瞧出他眉宇微蹙,不同往日的沉静,于是笑着问:“你这是遇到阿蛮了?”除了沈连城,没有什么人、什么事,能让陈襄不高兴到这种程度——难以遮掩的程度。
    他又是一笑,兴叹道:“阿蛮着实不错,可惜啊,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有什么办法,可让他们和离?”陈襄突然抬眸问宇文烈。
    宇文烈一惊,“阿蛮与李世子鹣鲽情深,岂会和离?”
    “昨夜她挨了李家家法,我看那李世子也没为她做什么。”陈襄眸光一敛,心头又是一下气恨。
    “有这等事?适才在慈安宫孤王还看她好好的……”原来,那么厚的脂米分也掩不住的倦容,并非因为担心王太妃!他突然震怒:“李家人好大的胆子!竟敢对阿蛮施用家法!赵寺人,传朕旨意,杖责李世子二十板子,以示惩戒!”
    “是。”
    “……”宇文烈的旨意下得太快,陈襄都来不及思考此事的厉害,赵寺人便得了令跑出去了。
    听说前段时间李霁与沈连城闹别扭被天子知道了,天子也下了训斥之言。今次亲眼一见,陈襄才发现天子对沈连城的恩宠,超乎他过往以为的单纯。适才听闻沈连城挨了家法,天子的怒气,几乎是一点即燃的,不假思索。
    宇文烈平复心绪,方才对陈襄道:“和不和离的,乃是沈李两家的事,孤王不好掺和。”忽而话锋一转,“不过真到了那等地步,便是李家不放,孤王该出面时,自会出面的。”
    陈襄颔首,对天子的意思心领神会。
    而就在他与天子商谈国事之时,顾氏也来到了惊鸿殿。
    李霜儿见母亲脸色难看,自然问询:“阿母这是怎么了?难得霜儿得了机会请求天子准允接您入宫这一趟,您怎还不高兴?”
    如今宫里有个乔美人,得天子专宠,她这个李夫人,想见一见家人都难。此次深陷薛世妇一事受了委屈,这才从天子那里求了个准允,已是祸中求福了。母亲进来摆出这样一副苦瓜脸,她莫名觉得心烦。
    “你弟妹适才来看过你了吧?”
    顾氏才开了个话头,李霜儿却惊异道:“没来啊!”
    “没来?”顾氏听了险些跳起身来。明明在太傅府,沈连城还说要进宫瞧瞧的!那个骗子,莫不是专程进宫里来会情郎的?她越想越恼,恼得一张脸都红了。
    “阿母,出什么事了?”李霜儿方才感到事情不对,于是拉了顾氏的手,耐了性子。
    “沈氏阿蛮,可真不是个东西!”顾氏说出这句话,接着便是满腔的苦水,从沈连城嫁到他们家让她膈应的那些事儿,一直说到头前进宫时见到的,一桩一桩地数落,一件一件地往外倒,只觉怎么也倒不完,倒不干净。
    听了她讲了这许多,李霜儿心中也不平静,替弟弟不值,气愤、懊恼,但最终都转为了无奈。
    “那能怎么办呢?还不得忍着些。”她终于沉了气对顾氏道,“这回没有沈家暗地里相帮,我能这么容易从內侍省的大牢里出来?要怪也只能怪你们没一个有用的!若是没有沈家,我这次在宫里出事,你们谁能帮我?谁能救我?”  

      ☆、第217章:两不相见(加更各种求)

听着女儿声声质问,顾氏也羞恼得无地自容。
    殿内一晌沉默之后,李霜儿突然郑重地唤了一声“阿母”,而后重新拉了她的手道:“要让弟弟牢牢守着弟妹才行。”
    顾氏点头,“所以适才在宫门口见了,我也只当没看见不是?”
    “阿母您做得对。”李霜儿接着道,“无论如何,不能把她逼急了,撵跑了。无论她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来,你们都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算她与陈国公真的有什么,那也当不知道吧!”
    说着这话,她是咬着牙的,咽下的是一种莫大的耻辱。
    而即便是这一句话,顾氏也隐忍地点了头,“你说的对,都怪你父亲和弟弟没出息,才要受这样的委屈。咱们李家,好不容易有一个入了宫的,却没有谁护得了……”
    听了这话,李霜儿流下了两滴泪。
    自进宫以来,她谨小慎微活到现在,着实不容易,每天里的生活,说是如履薄冰也毫无虚夸。
    “不会一直如此的。”她眼里满是决心,“总有一天,我不必活得如此辛苦,阿母,您和父亲,还有弟弟,也不必活得如此委屈!”
    她的话,顾氏听得懂,但她却觉得遥遥无期。天子是个见异思迁的,后宫佳丽无数,自己的女儿,想再有长进都难,何时才能有那么一天,不必活得辛苦,不必受委屈?
    不过,她还是点头,没有泼女儿的冷水。
    而听女儿这番话,下定了决心要把沈连城供着,她也不敢把昨夜对沈连城施了家法的事说给女儿听。再聊了些旁的,她觉得时候差不多了,便做辞离开。
    回到家府,她却从李威那里听了一个骇人的消息,因为昨夜对沈连城施了家法一事,天子派人来打了儿子二十大板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