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王侯- 第3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刚转过身,萧凡朝着朱棣的背影大喊道:“……王爷,明天记得让你麾下的将士们每个人写一份参拜先帝牌位的感悟日记,辞藻要华丽,认识要深刻,不能少于五千字……”
    嗖
    一支夹着无限愤怒杀意的冷箭从城墙下射向萧凡。
    当
    盾牌挡住了。
    济南城头,看着浩dàng不见边际的燕军潮水般退去,萧凡嘴角的浅笑越来越深。
    城墙马道上,所有的守军将士都瞧着他,目光中的崇拜敬意非常明显。
    山东布政使铁铉情不自禁朝萧凡长揖道:“萧侯爷大才,不费一兵一卒退叛军,下官佩服之至。”
    萧凡谦虚道:“铁大人客气了,其实这法子也不是我想出来的,真正的功臣是你啊……”
    铁铉一楞,接着失笑道:“侯爷说笑了,如此卑鄙……咳咳,如此绝妙的退敌之策,下官怎么想得出?下官是君子来的……”
    萧凡心里那个气啊,老铁你这话啥意思?难道我不是君子吗?
    拍着铁铉的肩,萧凡认真道:“这法子真是你想出来的,我只是拿来抄袭而已……”
    “不可能”
    “你再仔细想想,六百年后的史书上都是这么写的,我不可能记错。”
    铁铉:“…………”
    入夜,燕军大营,朱棣帅帐内。
    满腔抑郁的朱棣盯着案上一盏摇曳的烛火,颓然叹了口气。
    “先生,济南看来已不可取,我们还是退兵北上吧,萧凡在济南,东昌,大名,彰德等诸府布下重兵,形成一道千里包围圈,我燕军南下难如登天,罢了,京师皇位看来并非本王所想的那般容易得到,本王只能领军退回黄河北岸,与朝廷划河而治,做那半壁江山之主,总好过兵败丢了身家xìng命……”
    道衍孱弱如病虎般的身躯忽然站起,走到朱棣面前,语气不由自主的急促:“王爷怎可自暴自弃?岂不闻宁为鸡首,不为牛尾,做那半壁江山之主难道便是王爷的志向么?只有攻克京师,登上京师皇庭的龙椅,王爷才是真正的天下共主,眼前一点点挫折便失了信心,如此岂是明主所为?”
    道衍接着冷笑道:“而且,王爷退回黄河北岸难道就以为高枕无忧了吗?朝廷会任由王爷将大明的疆土一分为二?《礼记,曾子问》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卧榻之侧,朱允炆岂容王爷酣睡?王爷若不能攻克京师,彻底打败朱允炆,朝廷必不会放过你,那时王爷以河北一隅战举国之兵,胜算几何?……王爷,我们都没有退路了”
    “刚才斥候来报,东昌,大名,彰德三府援军离济南城只有两天路程了,两天以后,我们将陷入被朝廷两头夹击的绝境……”朱棣的虬髯大脸上写满哀愁。
    道衍气道:“不是还有两天吗?战场情势瞬息万变,两天的时间,任何可能都会发生,济南城也不一定拿不下来”
    悲观的人总是念叨“只剩两天”,乐观的人总是欣喜着“还有两天”。这就是人与人区别。
    朱棣叹气道:“两天又能怎样?萧凡那狗日的无耻之徒请出了父皇的牌位,本王若敢在牌位前动刀兵,必会得罪天下人……”
    道衍沉默下来,静静思索一会儿,然后脸上浮出几分yīn险的笑意。
    “萧凡不过小小聪明而已,终究上不了台面,yù破此计很简单……”
    朱棣闻言一楞,接着飞快坐直了身子,惊喜道:“先生能破此计乎?”
    道衍不屑的冷笑道:“区区诡计而已,破它太容易了。”
    “敢问先生,如何破之?”
    道衍yīn沉的笑道:“王爷,圣人传下来为世人所奉行的孝道,说穿了只有一句话:老子打儿子,天经地义。”
    次日一早,燕军大营战鼓隆隆,朱棣下了军令,燕军再次兵围济南。
    朱棣下了决心,不克济南誓不罢休,先帝的牌位又怎样?今日他也有杀手锏。
    城头上,萧凡一身披挂,瞧着城外黑压压的燕军将士扛着登城木梯,背着“一窝蜂”火器,拿着刀剑盾牌,一副马上要攻城的架势,萧凡不由吃了一惊。
    两军沉默对峙,一触即发的当口,朱棣骑着马,嘴角噙着冷笑,慢悠悠的走到城墙不远处。
    “王爷,你这是做什么?难道你执mí不悟还想攻城吗?”萧凡站在城头冷冷问道。
    朱棣点头冷笑:“不错,本王誓取济南”
    “先帝牌位在此,你敢妄动刀兵,不怕得罪天下人吗?”
    “本王当然不敢得罪天下人,所以本王今日给你们带来了一样惊喜……”
    萧凡好奇道:“再来一瓶?”
    “…………”
    朱棣没搭理他,朝身后一挥手,几名燕军兵士扛着一面硕大的黑底白边旗帜上前,旗帜上新绣着几个金sè大字:“大明仁祖淳皇帝朱讳五四之神位”。
    朱五四,一个普普通通的安徽农民,不过他还有一个了不得的身份,——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父亲,朱元璋立国大明之后,追封他的父亲为“仁祖淳皇帝”。
    萧凡恶毒,朱棣比他更恶毒,今日干脆把他爷爷的牌位祭了出来,这样一来,立在城头的朱元璋牌位不免矮了一截儿,城头是儿子,城下是老爹。
    朱棣骑在马上,得意的大笑:“老子打儿子,天经地义,萧凡,你说本王今日有没有资格攻城?”
    萧凡冷汗潸潸,双目怒睁,狠狠一拍城墙垛口,怒道:“你爷爷的……”
    “放肆你敢骂本朝淳皇帝,萧凡,你这是大不敬”朱棣勃然变sè。
    萧凡倒退一步,咬牙怒道:“你好卑鄙”
    朱棣仰天大笑:“这都是被你逼的有我大明仁祖淳皇帝牌位在此,天下人谁也无法说本王的不是,萧凡,别以为全天下就你一人最聪明,本王只是不屑跟你耍这种诡计罢了……来人,传令三军,攻城”
    萧凡冷笑一声,大喝道:“慢着朱棣,你别高兴得太早,你以为你赢了吗?告诉你,今日只要有我在,你休想对济南动刀兵”
    朱棣一楞,心头一股不祥的预感油然而生。
    萧凡这王八蛋又想玩什么huā样?
    萧凡站在城头冷冷道:“王爷,不就是拼爹吗?看谁拼得过谁,反正都是你们朱家的……来人,把新制的牌位请上来”
    在朱棣和众燕军将士惊愕的目光下,济南的城头,朱元璋的牌位悄然撤下,取而代之的,是一面新的牌位,黑底白边的旗帜上绣着几个硕大的金字:“大明熙祖裕皇帝朱讳初一之神位”
    朱初一,同样也是个普普通通的安徽农民,不过他还有一个更了不得的身份,——他是朱元璋的爷爷,朱棣的曾爷爷,后被追封为“熙祖裕皇帝”。
    一大家子不论死的活的,在济南城前算是团聚了,真热闹……
    眼明的人都瞧得清清楚楚,朱棣身旁的“仁祖淳皇帝”很明显比不过萧凡身旁的“熙祖裕皇帝”,战场情势瞬息万变,刚刚还是老爹的仁祖淳皇帝,这会儿成了儿子,朱五四的老爹熙祖裕皇帝在上面呢,怎么打?
    至于朱元璋的牌位……
    现在已没人搭理了,这会儿朱元璋成了孙子。
    朱棣楞楞盯着城头瞧了许久,气得差点栽下马来。
    “你好卑鄙”朱棣咬牙切齿。
    不知是不是故意,萧凡大拇指点了点自己,又点了点朱棣,昂首tǐngxiōng道:“我是爹,你是儿子,还拿得出更高的祖宗吗?”
    朱棣咬牙:“嘎吱嘎吱……”
    萧凡笑得如同天使一般和善:“拿不出了是吧?很好现在,下马,收刀,跪拜,磕头,谢谢合作。”
    “你……”一股逆血在朱棣xiōng腔中使劲上涌。
    济南城外上演了和昨日同样的一幕,在朱棣的带头下,十余万燕军将士收起刀兵,恭恭敬敬的朝城头朱元璋的爷爷朱初一,大明熙祖裕皇帝的牌位跪拜,五体投地式深深磕头……
    全军起身,退兵,老实得跟孙子似的。
    盯着朱棣气得直哆嗦的背影,萧凡最后悠悠说了句话。
    “王爷,连着两天了,你到底是来攻城还是特意来拜祖宗的?明天还来不来?”
    扑通
    朱棣的shì卫亲兵大惊失sè。
    “王爷栽到马下去了……”
    “啊王爷吐血了”
    “快救王爷”
    “…………”
    '  '
第二百八十九章 转守为攻
    第二百八十九章转守为攻
    燕军再次撤兵,十余万人偃旗息鼓,悻悻退出十里。
    连日的压力和焦虑,再加上被萧凡狠狠气了一回,魁梧壮实的朱棣回营之后想起今日遭遇,又吐了两口血,军中上下一片恐慌。
    “先生,济南已不可取,我们必须北撤了。”朱棣躺在帅帐的软榻上虚弱的道。
    道衍也深受打击,整个人仿佛被抽空了力气,一瞬间苍老了几十岁,身躯显得佝偻龙钟。
    “王爷……我们还是再攻一次吧,取下济南,突破萧凡布下的包围圈,我军一路南下,直取京师,天下再没有任何人能阻挡我大军兵锋,京师皇位唾手可得,王爷,再试一次……”
    辅佐朱棣登上皇位是道衍毕生的目标和信念,竟因一块小小的牌位而放弃,道衍实在很不甘心。
    朱棣惨然笑道:“我朱家仙逝的亲人长辈挡在济南城前,教本王怎么敢动刀兵?”
    “王爷,萧凡不是抬出了熙祖裕皇帝吗?我们连夜再制牌位大过他……”
    这话说得连道衍自己都心虚,声音越说越小。
    **不是请客吃饭,打仗也不是玩扑克斗地主,朱家的亲人一个个瞑目于九泉之下,没招谁没惹谁的,凭什么被你拉出来比辈分?这也太儿戏了。
    朱棣扭头看了他一眼,哼了哼道:“先生,我们与萧凡斗了这几年,难道你还不了解萧凡的为人吗?本王绝对相信,现在我朱家祖宗十八代的先人长辈,有一个算一个,肯定全部被他制成了牌位,就等着咱们再去给他磕头呢,再说,就算咱们制的牌位大过他又如何?连着两日不战而退,我燕军现在的士气一落千丈,怎么可能攻得下济南城?两天之后,朝廷三府援军便会到达济南,我们若还不退兵,被他们两面夹击之下,我燕军必败。”
    道衍沉默不语,两行浊泪在眼眶中打转,最后终于滑落脸庞,无声的悲凉和绝望充斥着帅帐。
    信念崩塌,人生何欢。
    “王爷,此非战之罪,非战之罪啊”道衍痛哭流涕:“……论智谋,论战力,天时地利人和,我们不比萧凡差,千算万算,唯一没算到的是,萧凡这孽障居然能无耻到这个地步,这一点,贫僧拼了命都比不过他……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朱棣眼眶也泛了红,使劲忍住眼泪,拍着道衍的肩安慰道:“无耻是天赋,学不来的,先生,我们认命吧,传令三军,退兵北撤,我们守好北方,以图来日。”
    建文元年七月,济南城之围不战而解,燕军全线后撤,为了收缩兵力,山东境内已克城池全部放弃,大军撤回真定府。
    燕军撤退两日后,彰德,大名,东昌三府援军,共二十余万兵马,在平逆先锋官平安的率领下到达济南,总兵官萧凡当即下令合兵,加上济南城守军七万,合成三十万大军,往北追击而去。
    七月中旬,山东德州被朝廷收复。
    七月下旬,顺德府被收复。
    …………
    …………
    一个月内,朝廷收复失陷城池十余座,步步紧逼向北方燕军压过去。
    八百里快骑将一个个捷报飞马传于京师朝廷,在萧凡的授意下,报捷的军士高举火漆军报,一路由北往南飞驰,沿途路过城镇,军士们皆大声呼喝“朝廷收复失地,叛军节节败退”。
    被朱棣造反闹得人人不安的天下民心,随着这一桩桩捷报通传,民心渐渐平复淡定。
    至此,朝廷白沟河战败的yīn影慢慢在人们心中消褪,所有人都知道,在总兵官萧凡的力挽狂澜之下,战局又渐渐扭转回来,朝廷平叛之战由守势再次转为攻势。
    北方千里沃土,风云再次涌动。
    捷报传到京师,满朝文武欣喜万分,朱允炆惊喜交加,连下数道圣旨褒奖,在这个胜利的时刻,朝堂上下赞誉纷纷,没有谁会不识趣的再提起萧凡白沟河战败的往事。
    朱允炆高兴得难以自制,捷报传于朝堂的第二日,早朝之上,有些忘形的朱允炆当即提出要嘉奖前方有功将士,特别是萧凡。
    现在的萧凡身负平逆总兵官之职,统领数十万大军,天下兵马任由其调度差遣,这官儿算是当到了极点,升得不能再升了,可满腔兴奋的朱允炆总觉得还应该奖励萧凡一点什么才能表达自己的感jī和谢意,官儿既然没法再升,送爵位总没问题吧?
    于是,朱允炆在早朝上提出要增萧凡之爵,提议将萧凡的一等诚毅侯升为诚国公,享配太庙,并赐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