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探幽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探幽录- 第4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阿弦勉强爬起来,从车窗上往外看了一眼,却见是大理寺的几个公差,从面前街上纵马而过。
  阿弦不知发生何事,却因为不同部级,便也并没理会,仍是前往户部。如此将到中午,听到几个同僚谈论起来,阿弦才知道原来是平康坊那里死了人,听说是死状极为可怖,最先发现死者尸首的两个人吓得一个几近崩溃一个昏死过去,这才惊动了大理寺。
  阿弦在旁听了会儿,皱皱眉,便仍回房办公去了。
  如此将近黄昏时分,外间突然响起了一阵哭声,阿弦的书吏跑了进来,脸色肃然地:“外头有人说,太子殿下薨了!”
  阿弦一震,耳畔嗡嗡然,心里说不出的滋味。
  太子李弘,虽然跟她并不亲近,总也见过几次,且毕竟是血脉相连。
  虽然知道李弘缠绵病榻,近来更传出过几次他病危的消息,期间,阿弦也借口跟随许圉师前去探视过一次,果然见他形销骨立,而且脸上透出死气。
  阿弦只看了一次,就忍不住暗中落泪,此后不敢再去,生恐情难自禁。
  如今听到消息确凿,虽意料之中,仍有些难以接受。
  出了公房,果然到处议论纷纷的同僚,此刻暮色将临,阿弦缓步出了户部,也并不乘车,本能地往太子府的方向走去。
  户部距离太子府并不远,只走了两刻钟不到,太子府已经在望,门前却已经停了许多的车马,人来人往穿梭期间,门头上也挂了如雪的丧幡等。
  阿弦站住脚只是看,不知看了多久,眼前景物已经模糊了,在所有的恸哭跟低语声中,耳畔又传来马蹄声响动,直到她身后却又停了。
  阿弦反应过来,自觉大概是因为自己堵住了人家的去路,于是往旁边退开一步,给身后来人让路。
  谁知那人并不前行,阿弦诧异地缓缓回身,夜幕之中,却见马上的来人居高临下地正看着她。
  阿弦愣了愣,低头拱手行礼:“雍王殿下。”
  原来这来者,正是雍王李贤。
  数日之前,宫中发旨召雍王回京,李贤赶了两日路今日才回,还未进京,就听说太子李弘病逝的消息。
  夜色里,李贤的双眸沁凉,他看着阿弦,片刻才说:“女官……或者我该称呼一声‘师娘’,好久不见了。”
  李贤的声音虽竭力淡然,却仍是有一丝按捺不住的暗涌。


第344章 喜欢
  阿弦没想到会在这时候遇见李贤。
  原本按理说; 崔晔跟李贤的关系很是亲近; 之前崔府有什么场合,但凡李贤在长安,都会前往; 通常还会跟太平一起; 且就算李贤不在长安; 以太平的性子,也常常自己跑去府中凑热闹。何况如今两人都知道了阿弦的身份; 更似“亲上加亲”了,就算是高宗跟武后碍于身份无法参与; 他们两人本也一定会到的。
  但是……这一次崔晔跟阿弦婚典; 太平跟李贤双双缺席; 李贤只是命雍王府的人送了贺礼。
  阿弦拱手:“雍王殿下。”
  前方太子府门口,有人瞧见了这边的情形,大概是看见李贤来到; 便纷纷地前来迎接。
  李贤翻身下马。
  在那些人来到跟前之前; 李贤看着阿弦道:“失陪了。”
  阿弦侧身相让; 恭送他离开。
  一堆人迎上来,簇拥着李贤往府中去了。
  阿弦目送李贤离开的身影,他在进府的时候脚步顿了顿; 仿佛要回过头来看一眼; 却最终不曾。
  ………
  太子李弘的丧礼办完之后; 高宗降旨; 册立雍王李贤为皇太子; 留守京城监国。
  册立太子这个消息并不让人意外,甚至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意料之中而已。
  毕竟李弘的身体不好众人皆知,后来这段时候缠绵病榻,已经很少出头露面,早在那时候起,朝野就有猜测,当时还是沛王的李贤极有可能会成为太子。
  只是没想到,高宗还会令李贤留在长安行监国之职。
  一瞬间,朝野议论纷纷,也有许多人暗中快慰,毕竟先前高宗不理朝政,让武后代替处理,如今肯命李贤监国,也就是有意要扶持太子的意思,所以这自然让许多早就看不惯武后行事的大臣们暗暗地欢呼雀跃。
  暗自高兴的却还有一个太平公主,太平正愁自己可说话的人日渐少了,心里忧闷与日俱增,又不敢跟武后透露分毫。如今李贤留守长安,他向来跟太平最亲,太平的高兴可想而知。
  这日,太平公主来到东宫。
  正李贤同东宫属官房先恭,韦承庆等议事,主要所论的是两件,一是近来百官关注的跟吐蕃之战,二却是先前坊间出现的凶杀事件。
  前一件事倒也罢了,因为之前三省六部的主要朝官都已经商议过,除了个别异样声音,多半都主战,如今只在兵员的调动,辎重粮草准备,以及主帅的决策上尚有商榷。
  至于第二件案子,原本提不到太子的面前,只不过因为影响有些太过恶劣,毕竟发生的时机微妙,正是在太子李弘逝世,李贤被册立为太子的时机,且一连发生了两件,手段又格外的令人发指,所以引得城中流言纷纷,人心惶然,若不尽快将凶手缉拿归案,或者再连续发生其他案件,坊间议论只怕无法控制,对刚刚接手的监国太子而言,当然不妙。
  太平听他们在说正事,本不想打扰,只是悄悄地听了一耳朵,谁知隐约听到“斩断四肢,剖开肚子,五脏等都被……”
  太平脸色立变,后退两步,问身旁的宫女道:“他们在说什么?”
  那凶杀案极为可怖,宫内的人虽然有所耳闻,但统统不敢在太平面前泄露分毫,是以太平竟不知道。
  宫女如何肯回答,只神色慌张道:“公主,他们在议事,咱们不如去外头等。”
  太平也觉着心惊肉跳,有些可怖,便转身下了台阶。
  此刻已进了七月,天气甚是炎热,太平迤逦沿着廊下往前,正走着,忽然瞧见墙上花窗之后,有个人影若隐若现,她驻足转头一看,才要说话,那人向她比出了一个噤声的手势。
  太平会意,便回头对跟随的宫女太监们说道:“我累了,要去前边亭子里歇会儿,你们不要跟着。”又叫那近身的宫女去拿茶水来喝。
  支走了所有人,太平才转头望着那窗户对面:“怎么是你呀?”
  那人这才缓缓露面,芭蕉叶子在阳光下显得十分明翠,光影闪烁照的这人的脸也格外魅惑,竟正是萧子绮。
  他眼底带笑地说道:“公主见到我很失望吗?”
  太平道:“哪里,可知道上次一别后,我再也没见到你,跟表哥打听,却说什么宫禁森严之类的话来搪塞。我还当再见不到你了呢。你怎么会在这里?”
  萧子绮眨了眨眼,道:“我因为想见公主,所以才偷偷地跑来太子府,你可不要把此事告诉别人。”
  太平笑道:“这可是真的?你为什么想见我?”
  萧子绮道:“因为我觉着公主一个人太可怜了。”
  太平猛地敛了笑,然后说道:“你说什么?谁说我可怜了?”
  萧子绮道:“虽然看似无比风光,但是那么大的皇宫里,究竟有谁真的知道公主在想什么?只怕连皇上皇后都不能懂,毕竟他们都只在忙他们自己的事,没有人真正地关怀公主。”
  “你、你是胡说,”太平呵斥道:“父皇跟母后都很疼爱我,关心我。”
  萧子绮道:“公主真的是这么觉着吗?”他思忖地看着太平,道:“可是照我看来,陛下只是把公主当作猫儿狗儿似的宠物般爱护,而皇后却把你当作笼中鸟一样束缚着,他们对待公主,还不如对待女官上心呢。”
  太平心头一痛,屏住呼吸:“你说什么?”
  萧子绮道:“女官这一次嫁给崔晔,皇后特意命宫内六司为她操办,这可是只有皇族贵戚、或者只有公主才有的荣宠待遇,哼,女官又算什么?她怎么比得上公主呢?”
  太平低下头去:“你知道什么。”她不再跟萧子绮说话,只默默地低头往前走去。
  太平步下台阶,往右手一转,进了花园。
  花园门口,萧子绮早等候在那里,他望着太平,无限叹息般道:“可怜的公主殿下。”
  太平道:“不许你这么叫我!”
  萧子绮笑道:“我只是疼惜公主罢了,虽然我身份卑微,又是别人的眼中钉,但我却觉着跟公主一见如故,忍不住想要呵护公主,不想撇下你不理。”
  太平本来有些心烦,听了这句话,却忍不住抬头又看向萧子绮:“你……”
  对方琥珀色的双眸流露着深深笑意,看的太平忍不住有些脸红心跳。
  这一刹那她几乎不能转开自己的双眼:“你……是谁的眼中钉了?”她终于小声地问。
  萧子绮道:“我曾经得罪过女官,女官心里一定很不喜欢我,女官讨厌我,那天官自然也不会喜欢我。”
  太平恍然而又好奇:“你又是怎么得罪过女官?”
  萧子绮道:“我只跟公主一个人说,你可不要告诉其他人,不敢我可是又要惹祸了。”
  太平忙答应,又催促他。
  萧子绮突然握住太平的小手,拉着到转到一簇美人蕉后面。
  火红的花从翠绿的叶子里窜出来,太平看一眼那花,又看看近在咫尺的萧子绮,一阵恍惚,也不知是想听他说明跟阿弦的原委,还是想跟他这样在此处多留一会儿。
  ………
  等武攸宁跟宫女们寻来的时候,萧子绮却已经不见了。
  太平独自一个人从花丛中走出来,面对武攸宁疑惑的眼神,太平淡淡说道:“怎么一杯茶要这么许久呢,我都要渴死了。”
  又问武攸宁:“太子哥哥跟那些大臣说完话了么?”
  太平匆匆地吃了两口茶,便去太子李贤的书房里探视。幸而这会儿太子府的属官都退下了,只有李贤一个人在桌子后翻看卷宗。
  太平叫道:“贤哥哥。”跑了入内。
  李贤抬头见是她,笑道:“听说你来了,却怎么不见人,我还以为你又跑出去在城里闲逛了呢。”
  “母后只答应了让我来找你,却没答应我出去玩耍,我当然不敢了,”太平来到他桌子旁边,坐了,“贤哥哥,你当了太子,忙了很多,也不像是之前那样有时间陪我了。”
  李贤道:“哪里的话,只要你来找我,我便一定有时间。”
  太平趴在桌子上,歪头看李贤:“真的吗?你对我还像是以前一样吗?”
  李贤道:“这话奇怪,难道还会有什么两样?”
  太平认真点头道:“当然了。父皇跟母后对我就跟以前不同了。”
  李贤吃惊,把手中的卷册放下:“你说什么?”
  太平道:“难道你没发觉么?因为……小弦子的原因,父皇不再像是以前那样疼我,母后对我也更严厉了。”
  李贤本要说她多心,然而因涉及阿弦,就触动了他自己的心事,一时惘然不语。
  太平道:“贤哥哥,你说是不是这样?”
  李贤定神:“不要多心,虽然她是……但、但毕竟这么多年都不曾见了,那比得上你是在身边儿呵护长大的?就算是有所不同,那父皇跟母后也只会更疼你,绝对没有减少的道理。”
  太平若有所思地出了会儿神,才又问道:“贤哥哥,你先前错喜欢了她,现在该好了吧?”
  李贤喉头一动,笑道:“这种旧事还提起来做什么,都是无关紧要的,我都忘了,你却比我还在意呢,再者说,你才多大,就不用操心这些了。”
  太平道:“你既然忘了,怎么先前他们成亲那日,你并没有回来观礼坐席?”
  李贤见她果然很不好糊弄,心里苦笑,只得说:“那会儿我雍州事忙,我也已经命人送了礼回来了。”
  太平想起他才得知真相后槁木死灰般的反应,心有余悸:“只要你不是还放不下就成。”
  毕竟年少无知,不由又问:“先前我来的时候,听你们说什么四肢、肚子之类,又指的是什么?”
  李贤一惊,绝不肯告诉真相:“这个你不必理会,跟你不相干的。”
  太平皱眉道:“我听着也怪怕的,不相干就罢了。”
  李贤因领受监国之位,日常也有许多政务处理,手头有许多事要做,只是看太平找了来,便暂时把那些放在脑后,好好地陪着她游玩了半天。
  见时候不早,太平便启程回宫,临去又叮嘱了改日出城游玩。
  七月的天,说变也变得很快,不多时天上乌云聚拢,将阳光遮的严严密密,风里竟透出几分冷飒。
  宫车走到半路,只听得哗啦啦响动,落下雨来,顷刻间把地面都打湿了。
  马蹄踏过石板路,同时还要避让正纷纷奔走躲雨的行人,忽然,路边飞奔的行人之中,有个尖叫了声。
  其他几个人不知发生何事,纷纷看来,却见那尖叫之人步步后退,手指着旁边的通水沟中,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