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度为后:王爷,请自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二度为后:王爷,请自重!- 第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既是如此,咱们不妨先发制人,先拥立王爷称帝,然后再挥师北上。两位以为如何?”阿平说了句。

    安童道:“我也是这么个意思,所以才特意与你相问。”

    李玖詹前思后想,说道:“要拥立王爷为天子,这头一遭便要这各部主将一致拥护,但凡有一人出了岔子,那也是极大的麻烦。”

    安童有言:“现下大半都是王爷的旧部,这些人自然不用说了。余下的,还有王爷钦点出京的高怀,我曾听闻,他生平所钦佩者,唯有河阳王而已。还有那叶时初,虽然是叶家的人,可行事却与叶之章大大不同。据说他笃信密宗,现在上天垂象,改朝换代,他焉敢逆天行事?所以这些将领,我倒是觉得全都不足为惧。至于,还有余的小将军们,李大人该是知晓大概了。”

    李玖詹点头道:“是了,余下的还有一名小将军,名唤张毅堂,这人与我私交甚好,平日里也会一同吃些酒。若是我开口了,想来也不会坏事。“

    安童听了喜色道:“如此甚好,平指挥使,既然如今咱们已经说定了,还请把军中诸人的意见转达予王爷才好。”

    阿平听了,却皱眉道,“王爷素日是以忠义立天下的,如若咱们冒冒失失跟王爷禀报了,必定会被拒绝,这样就便是弄巧成拙了,咱们最好是想个万无一失的法子,使王爷无法推辞才好。”

    正在三人商议之际,只见有人进来禀报说说:“现在军中将士纷纷传言,要拥立王爷为帝,请求三位都去劝劝王爷应了这事。兄弟们都说,如果幼主即位,定然不懂体恤将士辛苦,这样的皇上,他们不愿意为之卖命。如果王爷不愿当皇帝,将士们就都不干了,说还不如回家种红薯。”

    李玖詹听了点头道:“人心所向,那咱们便给王爷做个高台,叫他下也下不来,只得应了将士们所请。”

    是夜,三人将诸将领请到营帐中,将意思说了一遍,诸将领果然齐声说要拥立,又回了各自部队,劝谕属下小兵。

    到了五更天,周筠生刚起身,擦了把脸,见李玖詹、安童随阿平进了营帐,便问道:“今儿个一早,你们怎么一同来了?”

    阿平听了,便把军中民心所向都说了一通。

    周筠生笑笑,只淡声道,“本王深受先帝皇恩,如果取天下于孤儿寡母手中,岂不是陷本王于不仁不义之地?这军营里的将士们,不想去打仗,说拥立这等玩笑也就算了。你们几个,一大早,来凑什么热闹。”

    李玖詹躬身禀道:“上天垂象,不可逆天,王爷乃是真龙天子之身,这不能改。大皇子年幼无知,若是继位,朝政必然被宗亲把持,政治若是不能清明,这天下烽火四起,遭殃的还是老百姓啊。不管是为国、为民,为保祖宗万世基业,唯有王爷继承天子之位,才能平息干戈。而且昨夜,军里都传开了,说是如果王爷不称帝,那大家伙便都回家种红薯去了,在,就算为了稳定军心,王爷也断不可推辞。”

    周筠生沉吟半响,换了一身戎装,信步走出帐外。

    只见众将环立于帐前,一见河阳王出来,只齐声道:“三军无主,一致要求拥立王爷为帝。”

    周筠生正要开口,安童与李玖詹将早已备下的黄袍从阿平手中接过,一左一右,替周筠生罩在身上,诸将士见了,乌压压地跪了一地,三呼万岁,这声音贯穿乡野。

    周筠生道:“如此大事,你们也是胡来。本王深受先帝恩泽,如今先帝尸骨未寒,便取了这大钺天下,世人又该如何说我?”

    “爱民如子,平叛反冤,这便是无愧于天地。”李玖詹颇有气势地说道。

    诸人又将周筠生拥上了马,要回京师,让周筠生称帝。

    东方鱼肚微色,这京师里大大小小的官吏,仍在皇帝梓宫前守灵。只见他们按官阶大小分班排列,满满跪了一地。

    不一时,宫门外一阵大乱,远远望着,只见一个把守午门的侍卫,脚步跄踉,沿着御道直奔梓宫而来,一路高呼:“急报,河阳王反了。”

    有人几乎吓得瘫痪在地,满朝文武,手脚无措。就是那些宫女太监骤闻之下,也无不面如土色,心惊不已。

    公孙展率人出去,想要与周筠生谈判,哪里晓得,才出了午门,便出言不逊,被安童斩于刀下。

    待得再有侍卫来禀详情,孙巍岱坐不住了,想着朝局不能乱,只安抚着诸人,沉着气等着。又有人来请淑妃与皇长子回避别宫。淑妃知是大局已定,一时想不开,便自缢了。待得有宫女发现之时,昊然早已哭得昏厥在地。

    周筠生一行人径直入了宫内,这宫女太监们均以君礼俯伏道旁迎接。薛巾麻利儿地取来了玉玺,周筠生双手捧过,高举过顶,玉阶下百官三呼万岁。

    远处,茱萸洞悉这宫中的巨变,一时气血上涌,重重地咳了一声。

    彩莲道:“主子,如今王爷是皇上了,咱们是不是不用出宫了?”

    茱萸面上冷寂,只漠然地注视着前方:“如今咱们都算是先帝时的旧人了,这宫里又哪里还有咱们呆的地方。留下做什么?皇太后么?那倒还不如去水月庵来的清净。”

2 第一百三十六章 浓似苔锦含碧滋(一)

    且说周筠生在乾曜宫内独居了一宿,这漫漫长夜里,他无数次想起父皇去世的那一夜,一时间满腹怅然,自也是一夜无眠。

    到了次日,天方五更,薛巾服侍着,周筠生起身梳洗。此时的周筠生仍着旧服色,只见着他踩着薛巾,登上龙辇,上有九龙曲柄黄华盖。又有五色金龙小旗与五色龙纛十把伴着左右。

    宫女十名各持着双龙黄团扇,另有内务府的太监,手持着黄九龙伞。再往前看,乃是两行宫灯引路,仪仗扈从前拥后簇,车乘相衔,旌旗招展。

    薛巾则在为首的地方,指引着宫中乐师,有戏竹、管、笛、笙、云璈、导迎鼓、拍板等乐器合鸣。再往前,乃是十名佩刀大臣,后则是两名扈佩刀大臣,周筠生的龙辇便在其中。

    龙辇刚出内宫门,安童、阿平等,早已鹄立于门外候着。见是周筠生来了,立即领御林军排成两行,山呼万岁以后,才算跟上了依仗队伍,这一路好不威风。

    不一时,到了熵邗宫前。文武咸集,百官毕至,黑压压地在殿前御阶上,以孙巍岱为首,分道立于东西两侧,站列数层。

    远远的,看见龙辇到来,孙巍岱一挥手,大常寺卿立即高喊,“奏乐!”

    登时,礼乐声起,李玬、李玖詹走近龙辇,扶掖周筠生到殿前北面站定。

    乐声止,薛巾来到南边,面对新帝,宣读穆帝遗诏:“皇帝燕行,敢用玄牡,昭告于皇天后帝:大钺以历运斯旣,否终则亨,钦若天应,以命于衍。夫任是司牧,惟能是授;天命不于常,帝王非一族。若二子昶景殡天,则以四子筠生,有君德驭四海,元功子万姓,故能大庇氓黎,光宅区宇。而晷纬呈祥,川岳効祉,朝夕坰牧,日月郊畿。”

    诸人听了,皆是心下倒吸了一口冷气,这穆帝究竟是怎么知道周昶景会死于非命,而留下这道诏书的,难不成是未卜先知?

    薛巾宣完了,周筠生拜受诏书,一切如仪。

    闵氏捧出皇帝的衮冕服,侍候周筠生换上。而后,由李玬、李玖詹引导登上御座,算是即成了皇帝位。

    随即由薛巾将周筠生拟定的第一道诏书取出,向百官当众宣读。

    其一,改元天钺,本年称为天钺元年。其二,因着太后殡天,已是大赦天下,如今便只死罪以下遮罪减一等。其三,封周昊然为平王,依旧在宫中起居,一切待遇不变。其四,原先帝时的旧臣皆照旧供职。最后一点,则是未有生育的宫人,尽数陪葬定陵。同时准请歆皇后所奏请,准其与张昭仪同往水月庵为先帝祈福,带发修行。

    听是旧臣照旧供着旧职,这底下的人,皆是舒了口气。公孙展,早已得知女儿淑妃自缢之事,心下原也是悲愤,但听着皇帝今日诏书所言,昊然仍就得以善待,这日子,至少还有个盼头,因而忽然又悲中带喜来了。

    就在众人窃窃私语之际,宗人府右宗人樊少华奏请道:“启禀皇上,这国不可一日无后,今日听皇上所言,似是后位还未定夺。这依照的祖制,这封后典仪,是否也该上议程了?”

    闵氏在一旁听了,眼中闪过一丝喜色。这也是她心下的一块心病,这自打宫中局势已定,周筠生矢口不提这立后之事。按着本朝的规矩,她如今是正室,被立为皇后也是理所应当。而周筠生将她晾在一旁,不闻不问,如今在宫里头,也无名分,也着实是尴尬了。

    周筠生眼眸一沉:“现下还不是谈立后的时候,如今关海之围还未解。事要分轻重缓急,此事可容后再说。”

    “吾皇万岁。”樊少华边说着,心下边想,方才只是想要试探皇帝,是否有意要立闵氏为后。如今看来,周筠生也未有此意,看来此事还有文章可作。

    话说那日锦妃,趁乱出了宫门,便寻了她父亲樊世松而去,如今早已在樊少华乡下的老屋住着。听锦妃所述,这当是欠了歆皇后一个人情的。况且这周筠生倾心于歆皇后的事儿,这也是有些许传闻的。如今再看皇帝的口气,倒是日后好做个顺水人情了。

    闵氏紧紧捏住手心,心下恨意顿生,周筠生的心思,她又哪里不会知晓。原想着,熬到今日,也算是要出头了,只是不曾想到,周筠生竟然没有立后的意思,倒叫她觉得十分委屈。

    云梅宫佛堂,彩莲小跑入内,“主子,新皇上下旨了。”

    茱萸淡淡看了她一眼,“慢些说,天还塌不下来。”

    鸳鸯递了一盏清水,彩莲喝了一口,方才道:“皇上说是准奏了,许主子与张昭仪同往水月庵带发修行。”

    茱萸听了,停下手中抄录佛经的笔,抬头望了眼神龛里的佛像,“知道了,今儿个夜里都收拾下吧。这宫里的金银首饰一概不要带,只一些傍身的衣物与铜板便可。

    正说着,张黎儿也寻来了,进门一看这光景,想来茱萸已是知晓圣意了,便开门见山道:“娘娘真要与我同去水月庵么?您若是不想去,便呆在这云梅宫的佛堂里,谅也无人敢说什么。”

    茱萸笑笑:“虽说是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林。可是说道要排除这世间的纷扰,真是太难了。现下我爹爹自有人看护着,也不需我费心,那便是去水月庵走一遭,想来也是好的。”

    张黎儿娇俏的脸上,显出一丝愁色:“说起这事,臣妾倒是想起自家的爹爹来。今日臣妾父亲遣人来说,说是年事已高,怕是不能胜任旧职,已向皇上递交了辞呈,不日便要归故里了。”

    茱萸道:“急流勇退,张大人,也不失为一个明白人呀。一朝天子一朝臣,此时辞官归故里,总比过些日子被莫须有了要强。”

    听到“莫须有”三个字,张黎儿心下惊了一下,点头道:“我原想着父亲若是归了故里,这京师里,便再无一个亲人了。听娘娘如此说,臣妾反倒觉着心下安慰,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2 第一百三十七章 浓似苔锦含碧滋(二)

    出宫的那一日,茱萸特意吩咐了早起,与阿德等交代了一应事务,便与张黎儿会和,匆匆出宫而去。

    周筠生立于宫墙之上,望着茱萸的背影远去,心下十分的不舍,却又不愿强求她留下。他太了解茱萸了,她这样的性子,又怎么肯委屈、将就。只得边远远望着,轻声叹了一声。

    薛巾在一旁笑道:“奴才有一计可献,不知当讲不当讲。”

    周筠生瞥了眼薛巾,“既然你知晓是不当讲的事儿,那便不要讲。这宫里的事儿坏了,多半都是你们这些下面的人胡乱猜忌的。”

    薛巾忙磕头道:“奴才该死,奴才掌嘴。”边说边赏了自个两个大嘴巴。

    周筠生摇了摇头:“薛巾啊薛巾,按理说,这皇兄走了,你也该下去陪他不是?算起来和,你也是皇兄离不开的人呢。”

    薛巾吓得冷汗直冒:“皇上,奴才知错了,还请皇上宽恕奴才。”

    周筠生虽是笑着,却是透着股威严之气,“好了,朕也不吓你了。你虽也没少做欺上瞒下贪墨之事,可是念着你,人也不算太坏,朕还是将你留在身边使唤。可是你也需要晓得,若是你从今以后,恶习不除,可仔细着你的项上人头!”

    薛巾擦了把脸上的汗,一个劲地磕头谢恩。周筠生又怎会不知晓,这薛巾这几年在宫中也是颇为蛮横,欺上瞒下,欺善怕恶,也是做过不少孽债的。

    只是如今初登大宝,身边也少个体己的奴才,这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