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乱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搅乱三国- 第4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本以为眭固已经把张扬解决的杨丑,一看倒地的张扬还活着,不由一错愕,但马上神色狰狞道:“良禽择木而息,曹主公才是未来的雄主,你永远都当不了”
    “曹智他要我怎样?”
    “他要你死!”
    张扬在昏迷前,人生最后一次看到的情景就是一道寒光直飞向自己的脖颈。
    张扬的首级被送到“杨安殿”时,整个皇宫,整个司隶地区都震动了。
    曹智很是客气的没有把张扬定性为“霍乱社稷”或是“叛党”等罪名,只是对外声称张扬不慎失足,坠马而死。甚至还让献帝赐了谥号,但谁都明白张扬是怎么死的。
    在曹智表举杨丑为河内太守,眭固为骑都尉后,一切都很明显,就是一个有老又瞎的太监都明白,张扬不该站在曹将军的对立面。
    也就在曹智接受张扬的五千兵马,表封杨丑、眭固官职的当日,献帝刘协以国家正值为难,大司马一职不能空缺为由,让已是车骑将军,录尚书事的曹智,接任了大司马一职。
    同一天,同样收到张扬死讯的大将军杨奉,惶惶不可终日,他在梁县与属下商议,是否要把大将军的职务让出,给曹智,以求自保。
    但这时杨奉手下的大将徐晃站出来坚决发对,他劝说杨奉立即截留住已经派往梁县的张扬兵马,再加上他们原有的兵马,未必不能一战。
    杨奉不比张扬,他随李傕在凉州征战多年,经历的血雨腥风,造就了他们这种人坚强的信念,并且决断非常的果断。他一听徐晃的建议,很是有道理,于是马上截住欲退回野王的张扬部众,以大将军的名义立时收编了这万余兵马,准备与曹智周旋一把。
    但就在杨奉决心自卫之时,曹智的特使李儒到了。李儒向杨奉呈上曹智的书信,并表达了曹智愿与杨奉共得献帝的意愿。
    杨奉开始有点发闷,不明白一些都占优势的曹智为什么突然愿意与他和解了,并且还是主动派人来谈。杨奉抱着既然曹智伸出了橄榄枝,他就先接接看的心境,试探性的问了问李儒曹智所需的条件。
    令他没想到的是,李儒非但没提什么要求,还在杨奉表达愿意和解的语音刚落地,就又呈上一份礼单,说是他家主公的一点心意。
    杨奉接过礼单,匆匆一阅,就立马坐直了身子,大呼:“曹智好心意啊”接着他无论从接待李儒的规格上,还是会谈的气氛都一把八十度大转弯,变得热情非常。
    当徐晃进来打断杨奉与李儒的谈话,问要不要接受李儒带了的好几车礼物时,杨奉立时丢了最后一层夹里,眯着眼睛对徐晃道:“既然曹大人如此盛情,我就却之不恭了”
    接下来无论徐晃如何暗示杨奉不可中了曹智奸计的忠言,杨奉全都当成了耳边风。
    杨奉只知这天是他时来运转的一天,他和李儒相谈甚欢,宛如两个多年不见的老友一般。在谈话的最后,李儒向杨奉提出曹智想迁都。
    杨奉一听迁都,有些警觉,便问:“曹公欲将皇上迁到何处?”
    李儒很是客气的回道:“洛阳太过残败,实在不适合皇上和众大臣居住,我家主公想把皇上迁往鲁阳县居住。”
    “喔!鲁阳!”杨奉手托下巴,开始若有所思李儒的这项提议。
    李儒岂会容他细想,只听他主动进言道:“鲁阳并未出了司隶范畴,离杨公的驻地也近,今后我家主公供给粮草和皇帝一切的应用之物,而杨公就近负起禁卫帝都之职,这样各司其职,供奉好皇上,共图天下之大事!”
    刚运转起脑细胞的杨奉,一听还有这么傻的曹智,“他要帮我供应粮草养我,那不是太好了吗!有这个傻帽出钱出粮养我的军马,那我不就可以省事多了,假以时日招兵买马超过曹智后,在灭了他,到时这天下不都是我的了,而且洛阳那破地方真不是人住的,鲁阳就不一样了,那人口多,物资丰富,并且离我的梁县真的很近,哈哈哈”
    明显脑运速趋于浆糊状的杨奉,在李儒一阵劝说之下,马上答应了曹智的计划,迁都鲁阳。
    就在杨奉点头首肯曹智“迁都”一事时,洛阳“杨安殿内也是一声略显幼嫩的惊呼响起。
    “什么?迁都?”
    刘协一脸惊讶的看着曹智,怎么刚条件好点又要搬家。但很快刘协很快就把张大的嘴闭上了,现在的生活条件能稍有好转,完全是靠曹大夫带人带粮带钱来支撑着的。但这又能维持多久,长久以往就是坐吃山空的结局。刘协走出“杨安殿”环顾着一片破旧的洛阳,心中思量道:“赋税不能从这片废墟中收取,各路诸侯的供奉物品难以跃过洛阳外的山川阻挡,在这种要住没住,要粮没粮的破败之地,的确不是长久之计!看来还是要到一个人丁旺盛之地!”
    “那曹大夫以为把帝都迁往何处为妥呢?”自己想通洛阳不是长呆之地的刘协,转过身问就在身后的曹智。
    曹智不同与一般的权贵,他到现在从来都没在刘协面前表现出霸道,或是丁点霸气都未成展露。这是荀彧来洛阳之前,就跟曹智提点过的注意事项。后来曹智很快就印证了荀彧这种分析的理论所在,献帝刘协从小一直生活在阴谋、暗杀、敌视和挣扎当中,他的成长几乎是扭曲的,所以献帝刘协直到今时今日做了皇帝,他的自我保护意识还是比别人强得多,身心中都极为排斥那种不停紧逼他的人,使他生活在恐慌中的人。
    因此曹智一直以一种大哥哥的亲切态度,对刘协进行诱导,来达成自己的所愿。这是一种极佳的方式,刘协因此和曹智的关系更为亲近,对他现在正在成熟期的心智也是有矫正的功效。
    对于刘协略带天真地问话,曹智微一欠身,干脆道:“许昌!”
    “许昌?在哪里?很远吗?”
    “不远,就在陈留旁边”
    “哦,陈留我知道,我还差点被兄长封到那里做藩王!”
    点头基本应允曹智迁都之想后的刘协,行出几步,又想起了群臣会不会有异议。于是,又问曹智:“朝中有些老臣跟着我东迁长安,后又一路西返,疲惫之身还未恢复,不知这时再次迁都,会不会”
    曹智马上接口道:“皇上不必担忧,臣前几日已着太史令夜观天象,说太白犯镇星于斗牛,荧惑又逆行,金火交汇革命之象也”
    曹智反正说了一大堆专业天象术语,不要说献帝没听懂,就连曹智自己也没闹明白这些什么星的东西,只是最关键最后一句“魏地将要兴旺”让刘协明白了迁都不是他或是曹智的意愿,而是老天的意愿,而这个“魏地”指的正是许昌。
    既然连老天都这么说了,在第二日的升殿议事上,新尚书荀彧的提议,以全体通过的高票,决定了迁都事宜。
    十日后,圣驾起行,浩浩荡荡地出洛阳向鲁阳进发。
    身处梁县的杨奉,这天乐呵呵的,他已经派人往鲁阳开始着手准备接驾事宜。尽管徐晃一再提醒曹智狡诈,此事中定然有诈,但这时的杨奉那还听得进去,直到他望眼欲穿的等了三日,也未见献帝的“銮驾”更别说浩浩荡荡地文武百官了,在通往洛阳的管道上只有那几根杂草一直在摇晃,像是在嘲笑杨奉的愚蠢。
    “报”悠扬的马蹄和禀报声,终于响起在了官道上。杨奉精神一振,暗道:“终于来了!”
    但很快杨奉再次失望了,因为来的人数明显少得可怜,那根本不是帝驾或是迁都的队伍,而是他自己的斥候骑兵。
    “快讲,帝驾呢?”
    “禀大将军,曹军出洛阳后,突然改道,由道关,直放许昌而去!”
    “放屁”杨奉一把摔了手中的大将军斧钺,人却因为太激动,直接坠下了马。
    徐晃等一干将领,忙冲下马,来搀扶摔倒的杨奉。
    杨奉急喘着粗气对徐晃吩咐道:“快,快,徐晃率部赶上去,务必把皇上给我夺回来”
    千骑铁骑从鲁阳奔出时,曹智正随着献帝的“銮驾”盘旋在道关之上。
    道关是一座险要的古关,因山路十二曲,往返都要盘旋上下而得名。曹智选择这条路也是经过精挑细选,这条路偏僻,又可隐藏千军万马的踪迹。但缺点就是献帝的迁都队伍庞大,因为道路曲折,所以行进的速度很慢。在一路上曹智下令把好些重、大、不易运输之物统统扔掉,刘协好生舍不得,因为这些好东西都是曹智到达洛阳后为其置办的,他已经好些年没用上这些好东西。
    但曹智为了行军速度,还是坚决下令“扔”,并宽慰刘协,等到了许昌,就为献帝置办更好的御用之物。终于在曹智的催促下,献帝和他的三万大军顺利通过了道关,在关下接上等候在那里的满宠一行人,曹智和荀彧等人都是大松了一口气。
    这时低一些级别的官员才从闲言碎语中得知,曹智一直担心有人会扼守道关,而造成他归途的险阻。是啊!众人回头望向曲折盘旋的道关,才恍然到要是真有一支兵马扼守住此关,只要不多的兵马,他们想要如此顺利的通过,真是千难万难。
    曹智来这之前,他的兄长曹操就面授机宜过他,“要想成功,就要不择手段,管别人怎么看你!”现在曹智就是这么做的,带着皇帝爬山钻洞,应该是件丢人的事,但曹智不在乎,关键是结果。曹智现在认为曹操的话很对,成者王败者寇,世人不都是看结果的吗?有谁会注意事情的过程?
    曹军和帝驾出了道关后,速度加快,在不引人注目的道路上行了四日后,终于还是被杨奉的先头部队追上了。
    “曹智,你个奸诈小人,妄我家主公信任与你,你却藏头露尾的劫持帝驾,速速归还帝驾,不然休怪徐晃不客气!”
    曹智听得明白,原来是徐晃,看来杨奉的大军后面也不会太远了。曹智根本不在乎徐晃的骂词,令前军和帝驾继续前行,只是对着羽林中郎将许褚道:“许褚,你的老对手来了,去迎接一下!”
    “好嘞,驾”
    许褚率领五千后军骑兵,立即与徐晃摆开阵势对杀起来。没想到徐晃知道轻重缓急,不与许褚多做纠缠,留下二千兵马抵挡许褚,自己则领兵直冲曹军大队,不求别的,只求拖延曹智和圣驾的步伐。
    不得不说在徐晃不要命的纠缠之下,曹智恐圣驾有失,不得不停下步伐,派兵与徐晃对杀。此时赵云请命出战,曹智心想赵云武艺高强,直接下令击杀徐晃。但徐晃还是只和赵云交手一招,就弃了赵云,率部直冲匆匆在层层重兵护卫之下的献帝銮驾。
    徐晃的目标很明确,盯牢圣驾,别人一概不管。徐晃前后一共对这处根本不可能冲破的防守,连冲十九次,三千人打剩下六百人,自身上下受八处不同伤痕,浑身是血,但他还不停息,在他率部发起第二十次冲锋时,终于迎来了杨奉的大部队。
    徐晃被部下救下时,满意着今日的战果,随后晕倒。
    但他的主公杨奉同志现在也来不及慰问,心腹爱将了,直接摆开阵势,堵着曹军和圣驾,破口大骂。听得出杨奉赶了这么长的路,真是气急败坏,什么陈年佳酿的词都拿出来了。
    “我真是瞎了眼,曹智,我恨不得饮你的血,吃你的肉”
    曹智站在门旗下,越看怎么越觉得这杨奉像一个市井泼妇,“行了,行了,你不瞎眼,能让我骗吗?”
    “什么?你说什么?他奶奶的给我杀”
    这时杨奉也顾不得在讲什么按步就班了,大队人马直接掩杀了上去。
    曹智也不甘示弱,率部迎上,双方大战一日,互有损伤,入夜时隔着一条山谷安营扎寨。
    当夜曹智着急部下议事,讨论如何摆脱杨奉西去。会上满宠提出徐晃是一员良将,今日之表现大家有目共睹,而满宠与徐晃尽是旧相识。满宠提议由他连夜去往敌军营寨,劝降徐晃,打通西去的道路。
    曹智对满宠能说服徐晃不报太大希望,但此时出了硬拼,别无他法,荀彧、李儒等都支持满宠去试上一试。
    当夜,在胡床上接受伤痛折磨的徐晃,在朦胧间徐晃只觉一人走进了他的营帐。徐晃以为是杨奉来探视他了,忙翻身下床呼道:“主公,末将身体无碍,您那么忙”
    徐晃终于看清了眼前之人,是一个穿着普通兵服的士兵,再定睛一看,竟然是老熟人满宠。徐晃知道满宠现为曹操帐下从事,从地上站起后,板起脸问道:“伯宁,你来作甚?”
    满宠嘿嘿一笑后道:“将军伤势无碍吧?”
    徐晃道:“哼,你我现在各为其主,有话就说,别转弯抹角!”
    满宠大笑道:“好,将军快人快语,曹公很是欣赏将军之勇猛,想招将军如曹公帐下共事!”
    “呸!”徐晃忍痛站立而起,戳着手指大骂满宠道:“满宠休要在胡言乱语,我徐晃不是你想的那种背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