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乱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搅乱三国- 第5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少不更事的刘琮好几次挺不住了,欲回转自己的住所,但都被蔡氏的厉言喝止。
    就算此时蔡氏明白这个娇生惯养,名义上也是过继在她名下刘表小儿子,没他大哥刘琦有出息。
    但走到这一步的蔡氏已经没办法再想,再改了,她只能扶植这个看着就难有大作为的少年走下去了。
    而作为刘表长子的刘琦在刘表吐血、昏迷的第一日还在这里守过一夜。
    但确定有两位郎中的不看好刘表病情言论后,就不在此地与他的后母和弟弟争这最后的进孝机会了。
    他急着离开去探听各方意见,游说各方政治势力,为他继承刘表的大统,而去忙碌了。
    但事实难料,对于心灰意冷的蔡氏,事情的转机出现在刘表昏迷的第二日傍晚。
    先是襄阳城内大部分人都相信蔡瑁在与曹军第一战中就战死的说法,出现了第二个第三个版本。
    不知什么原因,前线送回的战报比刘表亲卫将领送回的消息晚了两日。
    在这份战报里,只说蔡瑁率前锋一万奇兵渡河,准备奇袭曹军时,反遭伏击,兵败,但对于蔡瑁是生是死,只字未提。
    蔡瑁作为此次大军的主帅,不要说战死这么大的事一定要上报外,就是受了伤也是要及时通报而回的,作为接手军队的张允怎么会遗忘了呢?这一疑点立时引起荆州高层的注意,在派出人员证实这个消息的同时,蒯越等人则将那些回来报信的亲卫将士再次集中起来,询问蔡瑁的生死问题。
    果然,问下来这里面出入很大,因为战场上当时的情况非常混乱,有的军士坚持说他们亲眼所见蔡瑁所乘的船,被曹军投石器射的石弹砸沉了,有的呢说的确看到过蔡将军还在水里挣扎。
    反正集中起来一交流各自的信息,说了半天也还是搞不清出蔡瑁是生是死。
    但像蒯越等明眼人,心里已经清楚,就算蔡瑁没死,多半也要做了曹军的俘虏。
    而张允回的战报不清不楚的原因也在于此。
    但蒯越在此时没说明,因为刘琦和准备扶植他上台的一群人,明显更关心蔡瑁的生死,追着几名亲卫军士问的极是详细。
    蒯越等人知道此时说出他们的推测,只有提早掀起荆州内部的一场纷争,所以他们都极有默契的在这个时候选择了沉默。
    于是,对于蔡瑁在前线的生死立时成为荆州城内热议的话题。
    一时间说什么的都有,有说蔡瑁肯定死了,还是被曹军的石弹砸成的肉泥,有的说蔡瑁做了俘虏,有的说蔡瑁安然在樊城内坐镇。
    反正对于这个本来已成定局的荆州高级将领的生死,一时众说纷纭,成为各方揣测的焦点,也成为很多观望者加重两位“公子”平衡的砝码。
    说来可悲,守在刘表病榻旁的蔡氏得知这份流言却是最晚的一个。
    要不是耐不住守在病房里的刘琮老借着尿遁,出去透气,还不能从自己的小书童哪里得知此事呢!当刘琮兴匆匆的奔回刘表的房间,告知蔡氏“舅舅(因为刘琮从小便认蔡氏为母亲,所以他也一直陈蔡瑁为舅舅)可能还活着”时,愣了半响的蔡氏抱着刘琮失声痛哭。
    接着,蔡氏主动将刘琮赶出去,她一个妇道人家不变到处打听,蔡氏就让刘琮去。
    蔡氏要求刘琮去见蒯越,去见询问可能尽量多知道此事的相关人员,甚至派人立刻前往樊城,查证此事。
    这一夜注定是个不眠夜,荆州上下为了蔡瑁一个人的生死问题,鸡飞狗跳。
    但就在各方举棋不定,患得患失之际,在许多为了蔡瑁而经历一个不眠夜时,蔡瑁带着一千亲卫的身影,在丑时刚过就出现在了襄阳城西门外的檀溪对岸。
    襄阳城楼上的守军远远一见这突然冒出来的千余人,自是一阵紧张。
    但很快就有人认出的蔡瑁的身影。
    不知谁在这无数襄阳人熟睡的时辰里,高叫了一声“蔡将军回来了!”,顿时襄阳城内外又是一阵骚动。
    蔡瑁不知道襄阳城内差点因为他的生死,产生一场异动。
    他可能预想到过,因为他的兵败,会对他们家在襄阳的势力受到一点影响,但却不知道刘表在这时进入了生死弥留期,还只差半只脚就要踏入去另一个世界了。
    当蔡瑁一进城门,了解事情的大概后,就急忙赶往了刘府,先看一看自己的妹妹怎样。
    刘表的卧房在刘府内宅的正中,不偏任何一个方向,这也体现了他为人处世的原则。
第八百九十一章 蔡瑁回 变数起
    偌大的房间内,如今已经差不多是空的。
    当然,这空不是指没有家具摆设,而是指没有如第一日刘表刚昏倒那会儿的人声鼎沸,人头传动。
    现在这件偌大的房间内只是坐着寥寥的几个人,每个人还尽都是一副疲惫不堪的样子。
    三十岁的刘表正妻蔡梨花可能因为几天来的熬夜,体制下降,夜晚又比较冷的缘故。
    蔡瑁跨进这间房间时只见自己的妹妹头上裹了一条披巾,将那一头灿烂的黑尽数的遮住,包裹了。
    原本一张倾国倾城的艳丽容颜,却在之前的连续熬夜之后,变得很是憔悴,下巴尖了一些不说,眼眶也深了一些,脸庞的皮肤上更是缺了几分血色,但是却更多了几分柔弱的美感。
    此时房中除了蔡氏外,还有一名陪护在旁的郎中和两名伺候丫鬟。
    但都因为太疲劳,这些人相继都歪斜着各自的位置上,脑袋有规律的一点点的打着瞌睡。
    当一名警觉的丫鬟被蔡瑁的脚步声惊醒,抬头一见蔡瑁就惊恐地叫了声“蔡将军”后,屋里所有的人一下子都惊醒了。
    迅即被惊醒的蔡氏,在先抬头看了惊叫的丫鬟后,立即清醒过来。
    蔡氏顺着丫鬟的目光,扭头看到活生生站立在门口的蔡瑁时,条件反射似的站立而起。
    矜持中带着高贵的蔡氏不敢确定自己是在梦里,还是在现实中,只见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倒退几步,失声叫了两声:“大哥!大哥!”后,就见目光深邃,站在房门口同样看着蔡氏的蔡瑁嘴角抿成了一条坚硬的弧线,凄然的笑着大步上前,道:“二妹,辛苦你了!”一句简单地问候,是蔡氏这段时日来听到的最亲切,最动听的话语。
    “大哥!你终于回来了!”抑制不住泪水从眼眶里滚落的蔡氏,几步奔出,一头扑进蔡瑁的怀中,失声痛哭。
    所有的艰辛,所有的期盼,所有的委屈都在这一刻被蔡氏毫无保留的宣泄而出。
    终于见到亲人了!在前段时日里认为这个世上所有人已将她遗弃,也渐渐在将她忘却的蔡氏。
    此时终于见到了自己最能依靠的亲人,在蔡氏的这段人生中,没有比此时见到自己亲人更令人安慰的事了。
    蔡氏的泪水倾诉着一切,她此时像个任性的女孩般,不顾泪水早已浸透了蔡瑁的衣襟,依然抱着蔡瑁放声痛哭,将她连日来的惶恐、苦难都在这一刻倾倒出去。
    此时房间内的除了刘表,其他所有人都已醒来,他们呆愣的看了半响,确认这个传说死了的人,是个真正的活生生站在眼前后。
    在那名还算比较“领的清”的郎中带领下,轻轻向同样哽咽不已的蔡瑁告了声辞,就都悄悄退了出去。
    蔡瑁扶着妹妹蔡梨花坐下后,柔声道:“妹妹,真难为你了,所有的事我都知道了,知道了,放心,哥哥回来了,哥哥又能为你做主,为你支撑了!放心,没有再可动摇我们蔡家在荆州的一分一毫的地位!”待蔡氏这阵伤心过去后,蔡瑁才想起,探视一下躺在病榻上,被他们兄妹遗忘的此间真正主人刘表。
    刘表此时睡得倒是很安稳,蔡瑁询问了刘表的病情,但被蔡氏告知两天来都没醒过,恐怕凶多吉少后。
    皱起眉头的蔡瑁,站在刘表的床榻边,看着横躺在软席之内的刘表突然若有所思起来。
    “如果他没什么交代,刘备已经提议就有刘琦继任他的一切!”蔡氏这句话里的他,自然是指躺在病榻上,人事不知的刘表。
    蔡氏幽幽的话语,使在沉思中的蔡瑁眼中闪过一道寒光,转头就质问道:“什么时候轮到他刘备在荆州指手画脚了?”听闻蔡瑁的质问目中同样有些愠怒的蔡氏,回道:“他如果一去,刘备可就是他们刘家在这荆州的唯一长辈了,他当然能出来主持公道。”
    “哼,那是以前,现在我回来了,我也是他们的长辈,现在开始就轮不到刘备这支大猴子在此地指手画脚了!”蔡瑁一握拳头,满脸阴霾的狠狠说道。
    蔡瑁兄妹正说话间,一个还略显稚嫩的英俊小少年,跌跌撞撞的奔进屋内,一路还高叫着:“舅舅,舅舅!”来人自是刘表的小儿子,蔡氏的养子刘琮。
    他本来正在自己的府中安排亲信赶赴樊城,验证蔡瑁的生死,和联络张允。
    却不曾想听闻了蔡瑁入城的消息。
    他立即兴奋地赶往西门迎接,但不曾想知道了在自己生死不明时,使襄阳城内掀起的翻天覆地变化,立即使心急如焚的蔡瑁直接去了刘表的府邸,查看妹妹可否安好。
    刘琮也算不笨,没接到蔡瑁的他,立即也想到了去父亲的房间找寻蔡瑁。
    同样把蔡瑁作为唯一依仗的刘琮,真是太高兴了,他知道自己又有机会成为荆州之主了。
    “舅舅,你要早做准备,大哥已经派人接手了城中三处城门的防守,他就等父亲逝去后,就要对我们动手了!”在刘表房间找到蔡瑁的刘琮一见蔡瑁就焦急说道。
    蔡瑁拉过刘琮,让他不要着急,好好把这段时期生的事说给他听。
    并再次重申,既然刘琮叫他一声“舅舅”,蔡瑁就不会让他白叫。
    蔡瑁肯定刘琮是刘表的未来继承人后,刘琮嘿嘿得意地笑了。
    在他接口“那是自然要说与舅舅知道”的话语里,刘琮详详细细将这几日来襄阳城内外的异动说于蔡瑁知晓。
    但还未说完之前,刘表的房间内又涌进一大帮人。
    傅巽、蒯越、伊籍、王威等一班荆州文武听闻蔡瑁意外回来后,都等不及在天未亮之前齐来刘府寻蔡瑁了,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这些人这么着急,最大的目的就是确定蔡瑁的生死问题。
    就连未到刘表房间多日的刘琦此时也匆匆赶来,一见活生生的蔡瑁顿时心凉了半截。
    面对蔡瑁这一变数,刘琦本来大好的形式瞬间倾倒。
    而本来毫无还手之力的刘琮却在顷刻间扶摇直上了。
    这真是应了那句“世事无常”的古训。
    好些个本来已经倒向大公子刘琦的文武官员,此时也刻意的和刘琦站开些,保持距离,以示泾渭分明。
    人就是这样,在你得势时,人人都往你身上凑,都想从你这分杯羹,粘上点关系。
    但你一但失势,这些人跑的比谁都快。
    荆州官场这些老兵油子更是如此,在一片“立长为主”的舆论下,迎上刘琦献媚者无数,这会儿一有变数,就一个个恨不得跟刘琦撇清的一点关系都没有。
    蒯越等一众官员正与蔡瑁攀谈之际,闻讯而来的刘备也赶到了。
    现在的刘备已经不将自己当外人了,人虽说还住在传舍,但进出刘府已经不用通报了。
    刘备之前对荆州官场的意外变数已经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的知之甚详了。
    刘备敏锐的捕捉到了他能从中“牟利”,借机展壮大自己的好机会,刘琦年轻,刘备有叔父的身份,只要现在让他欠上自己的人情,让他有所依靠自己,甚至听从自己,那将来刘备说不定就能幕后主使荆州一切也说不定,所以他积极和刘琦接触,还和众多荆州官员在这段时间里来往慎密,并为刘琦制造从古到今“立长礼制”的舆论向导。
    可以说刘备已经在刘琦身上下了赌注了。
    但今日正在睡觉的刘备突然被人告之蔡瑁回来了,刘备睡眼惺忪从床上坐起,不由感叹:“这跟曹智沾上任何关系的人,就是变数多!这明明已经说战死的人,怎么又活着回来了?”刘备此时匆匆赶来,就是想确定蔡瑁安然回来的同时,赶紧看看风向,为自己扳回一些劣势。
    蔡瑁也是第一次见到刘备,但他一眼就认出了长的特征明显的刘备,未等刘备向蔡瑁见礼之前,先开口道:“这大概就是刘皇叔了吧!”刘备对于蔡瑁一眼就能认出他来,神情一愣,心里咯噔一下打了个问号后,就也不失礼节的对着蔡瑁拱手道:“蔡将军回来了,真是可喜可贺,不知前线战事怎样了?”刘备一针见血的提出令蔡瑁最尴尬,最痛的问题。
    荆州军与曹军的第一场对阵,肯定是荆州军败了,这是不争的事实。
    既然战事败了,前线一定很是吃紧,你个败了第一阵的蔡瑁还回来干什么,这里头够刘备挖掘的问题肯定很多!刘备也是老江湖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