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乱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搅乱三国- 第6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期间蔡瑁、张允也像练兵似的进行了两次利用水道南北相通大江的特殊地理位置,又进行了两次伏击。但不但规模不大,而且因为周瑜也已有防范,所以收效也不是很好。此后,双方可能都不急了,所以都没有发生大规模的会战。
    周瑜最后在一处周林县大江北岸的一个叫乌林矶的一处岗岭起伏重峦叠嶂的丘陵地带,安营扎寨了。
    这就是乌林了,那个一度风烟缭绕,大火延烧至岸上乌林营寨,致使曹军大乱。最后曹军几十万人马死伤大半,将此地染成了一条血巷后曹操悲愤离去的地方。
    当然此时战场上的灰飞烟灭还没有发生,在曹智此时看来此地唯有青山壁立,江水东流,田园牧歌般的景色。很难想象在这片绵延不绝的丘陵地带,与大江南岸赤壁隔江相望的这片美好景色之下,马上就要发生令多少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津津乐道的赤壁大战。
    这个叫乌林的地方地势高亢而葱茏,座落临江又带河。其最南一道支脉,土石为阜,东西走向,长约三千米,宽百余米,高出江面十多米,林木繁茂,乌巢众多,故名乌林矶,又名乌巢山。南与江南的赤壁隔水相对,形成大江上的一处天然屏障。其地理位置同样易守难攻,是个屯兵的好去处。
    周瑜此时就占据这里,背靠乌巢山,在这里扎下了水陆两个大营。其实这时如果周瑜不愿与曹智的大军在此地进行大会战,因为曹军此时还未把逆流而上的通道全部堵死,他又在北岸的乌林,要强行通过,还是来得及,做得到的。
    但就是因为种种的等待,曹智人为的运作,和处处展现的契机,使得这位极其睿智的年轻将领最终选择留下。等待着机遇变成留名千古的现实的机会。
    在乌林这片地域之前的水域里有一处天然的航湾道,位于乌林矶西边,再往前以东五百米处就形成了一个类似现代巷口的缓冲地带。这里土倒是呈现出一点褐红色,不知和赤壁的得名有什么联系?
    在距里这个巷弯约三百米远的地方,现在实际是由蔡瑁和张允的军马控制的区域了。在这个有着北方梯田风格的水陆相连的地域里,西北香山脚下有一个小水潭,现在是供应蔡瑁、张允陆军饮马之处,故他们给它起了个名字叫万马潭。蔡瑁、张允最前沿的部队已经驻扎到了这里。
    而三百米前面的那个离乌林周瑜的屯兵前的天然港口,五百米的地域成了现在他们两军最后的缓冲地带,双方不时有小型蒙冲舟的斥候船只出没在这一地域。相互窥探着双方的布阵和军事实力,时不时有着一些小的交火,但蔡瑁和张云显然把后面的真实军事实力掩藏的很深,不肯让周瑜的人再往前一步进行窥探,故作着神秘。
    周瑜在三日前到达此地,被迫的选择乌林安营扎寨后,得到的回报是敌军后方的营地里到处都是火光,也不知道在烧什么?
    周瑜很是奇怪,心道:“这蔡瑁、张允难道未战就得了失心疯,在自己的地盘上放什么火啊?要是把自己的营地都烧着了,倒是省了他的一番功夫。”
    本书。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只要输入就能看发布的章节内容
第九百五十一章 防止血吸虫病
    但想归想,周瑜看着敌方后阵隐隐窜起的东一簇火光,西一片浓烟的,知道没那么好的事,他怀疑蔡瑁、张允在安排什么对他们不利的阴谋,于是就一边下令本方积极投入到备战的准备工作中去外,另外又增派了斥候的各种小型船只,一定要想办法强突、迂回、绕道,无论用什么方法,都要进去看看蔡瑁、张允他们在干吗?
    后来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有船只深入了些,看到了曹军在忙碌布置的几道防线。周瑜的人粗略的看到了为了确保他们的滩头登陆点不被周瑜的船队占据,曹军继续阴险异常地布置了拦河铁链,同时在河滩登陆点上大量洒满铁蒺藜,布满木拒马,安置了几千守卫士兵,其防御体系可以说是一环接着一环。
    但一来周瑜的人没能靠的太近,就被发现了。张允的人也马上出动,在这段河道里与他们交上火。二来,他们也看到了他们想要看的曹军到底在烧什么东西。
    令他们觉得更吸引眼球就是这第二点,蔡瑁和张允的人马烧的地方竟是一些渠沟之地,他们还看见好些被征调来的民夫,或是士兵正在挖掘、打捞大量的钉螺,把他们集中在一处后,集体焚毁着。
    打了一阵,撤回乌林大本营的周瑜手下向周瑜一汇报他们看到的情形,也是让周瑜、吕蒙等百思不得其解。
    好端端的花那么大力气对付那些钉螺干什么?但现在敌我双方都已经在明处,周瑜他们也没深究此事,只是把精力继续花在本方的驻防和对曹军布防的继续刺探上。
    接下来的两三天里,在这段广阔的水域里,各个可能的地方,各段时间不时的发生着双方派出的小型斥候船只的相互火力侦察。仗打的不大,但立时使这段水域热闹起来,也有了山雨欲来大战前夕的感觉了。
    周瑜看不懂蔡瑁等人的奇怪行为,其实是曹智对于这场大战役的另一个预防措施。蔡瑁和张允的水师人马大部分是荆州本土人士,但在历史上还是为当地的瘟疫所感染,最终使曹操的军队一蹶不振。这就让曹智想到了在他那个年代已经灭绝的一种病——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一种人和动物都能受传染的寄生虫病。血吸虫的生活史比较复杂。成虫寄生在人、牛、猪或其它哺乳动物的肠系膜静脉和门静脉的血液中,因此人和这类动物被称为成虫宿主或终宿主。
    虫卵从宿主的粪便中排出,如粪便进入河水,虫卵便在水中孵化成毛蚴。毛蚴并不感染人,而要先钻进钉螺体内寄生,钉螺被称为中间宿主。一条毛蚴在钉螺体内可发育、繁殖成上万条尾蚴。尾蚴离开钉螺后在浅表的水面下活动,遇到人或哺乳动物的皮肤便钻人体内,进入血液,使人或动物感染血吸虫病。有尾蚴的水称为疫水。
    在赤壁这个水泽之地的血吸虫病因为钉螺非常多,所以历来是历史上的流行区。人、牛和不圈养的猪是主要的传染源,不论男女老少都容易感染血吸虫病。不经药物治疗,血吸虫病不可能自然痊愈,得过病后也不产生免疫力,治愈后的人如接触疫水,还可以再次得病。
    赤壁、乌林之地那水多多啊,这就恰恰可以使这里成为血吸虫病严重流行的地区。而且此时的时间属于秋冬交替之季,正是血吸虫病的感染季节。又加上荆州当地人也不能免疫,曹智就一直怀疑应该有曹操来组织发起的赤壁之战是在冬天开始的,但曹军在转徙、训练时间是在秋天。曹操水军在赤壁之战战前染上血吸虫病,经过一个月以上的时间就发病了,致使大战时疲病交加,最终不堪一击。所以曹智就提前了一场一千七百多年的烧灭这种害人怪病根源的行动,不过因为势力和人手等原因,规模不能和毛爷爷一千七百年后的那场消灭血吸虫病的运动相提并论,曹智现在只能做到保证自己这一亩三分地,在这段时间内不受这种病的滋扰,好使双方全心全意的应付过这场战役。
    同时曹智为了防止因为人多聚集,又是在这潮湿温暖之地产生的霍乱、疟疾等疾病,而严令蔡瑁等人各个营区的卫生。生活垃圾不是要求被焚烧,就是掩埋。人畜的排泄物也要求集中排放入地下,通过土壤等过滤稀解后在流入湖泊、大江。
    虽说不可能做到现代那种卫生标准,但曹智希望力所能及的确保这场战役结束前,不让疾病成为主导这场战役的主要因素。
    他希望双方都有一个相对公平的环境下来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大范围战役。
    因为这些额外的要求,所以也使蔡瑁、张允等在进驻赤壁后的备战工作特别繁忙。
    曹智到达赤壁时,已是双方对持的第五日,正好也赶上周瑜接到了孙策的回信,不但同意他的计划,还已经派了他的弟弟孙权率部前来,并且要周瑜吸引住曹军不断在开进的主力,他后面的孙静已经快接近巴邱了。到时他不但会亲自到场,还要彻底打败曹智,颠覆他的势力。
    周瑜这天心情可以用豁然开朗来形容一点不为过,周瑜阴霾的心情,终于拨开云雾见天日了。他将孙策的信传达到了目前手下的每一个将领手上,并在水陆大营前召开了誓师大会,表达了自己将死战到底,决不退缩的意志。
    孙策的来信,立时使本来沉闷和一些已经产生退缩之意的孙军将士,士气高昂起来。他们一下子从不小的打击和失落中,重新对这场战事有了信心。
    这一日也是周瑜主动派出了一百多首大中型战船,主动驶出他们屯兵的乌林弯道,向曹军发动了进攻。
    曹智的船一驶进赤壁的水域,就有蔡瑁、张允的手下发现了他们。曹智的船不多,一共才三艘,他坐的是一艘航母级的大型船楼。荆州水军一看桅杆上代表曹智的主帅旗,立时一阵激动后,就有人一边前去禀报蔡瑁、张允他们,一边带队的将官就上来向曹智请安和汇报战况。
    曹智此时虽说船行的不快,但因为站得高,自然也就看得远。他本来在视野里没有一艘敌船的,周瑜的船在一个山体自然阻挡视线的范围内突然一下子就拐出了那个弯道,出现在了曹智的视线里。
    曹智在感叹周瑜利用一些自然屏障能力之强势,曹智就看到他们船上升起一面各种颜色图案组合而成的三解旗,同时曹智只见本方几艘船上的船员、士兵表现有些异常的骚动起来,船速也都慢了下来,做着试探性接近。
    曹智顿时心起疑窦,他不明白周瑜战船船升起这些旗帜的用意,但是猜出应该是一种旗语,他立即示意自己的舰船减速后,就问了上来随航保护他的一名蔡瑁的手下将官,这是什么意思。
    他名将官回答说是对方发令全力进攻了。
    曹智“嗯!”了声,心道:“周瑜怎么沉不住气了,现在全力进攻好像早了点!做为一支部队的指挥官,他可以调动军队的情绪,让全军疯狂,但是作为指挥者,必须时刻保持绝对的冷静。”
    这是曹智历来信奉的信条,也是在襄阳与蔡瑁等分手时对他和他属下将领们一再提出的要求。
    周瑜一向性格稳重,自然也会以这样的治军、领兵信条深以为是。他年纪轻轻的就已经骤升为孙策手下的水师都督,更是应该觉的重任在肩,时时自省。照道理反正曹智一方的战船、军马都已在这,或是陆续在赶往此地,一副要被他包围的样子,蔡瑁等人没有贸然出击,他自然也不肯轻举妄动。但今日怎么主动挑衅来了呢?
    曹智顾忌刚起,一旁的郭嘉立时躬身对着曹智道:“看来周瑜肯定是受到孙策的信息,他现在大概怕我们会跑了,所以主动来挑衅,想给我们一点甜头,让我们继续陪着他在这,落入圈套!”
    “嗯!”曹智点着头,肯定着郭嘉的猜测,诸葛亮、蒋干、张松等随行人员都不同程度的缓缓点着头。
    正说着,一艘小快舟驶进了曹智停下的船楼处,两名传令的兵卫迅速爬上曹智的船楼,一见曹智就单腿下跪着递上了紧急军情。
    曹智打开一看,笑意更浓的回身对着郭嘉道:“奉先,你猜对了,孙权已经从庐陵向着巴陵、长沙杀过来了!”
    “喔!啊!”的惊呼声音不断,显然对于孙策的进兵神速,也都感到非常惊讶。
    但曹智和郭嘉等核心高层,并没有太大惊讶。曹智把信递给郭嘉后,就坐在设置在此处的唯一一把木椅上,注视着远处即将开始的战场,幽幽的道了句,“战争就是赌博,谁的胆子大,运气好就能赢得胜利。希望我的赌注没有压错,也希望曹纯和许褚、典韦不要让我失望!”
    78546523456412357
第九百五十二章 巷战
    在赤壁之战真正拉开帷幕之前,巴邱、巴陵另一部分作为云梦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或者说曹军赤壁之战的一个后方重要枢纽,也开始了一场艰苦的防守战。
    这回进攻的一方,比防守的一方要来的强大。那就是由孙静率领的长沙军,正急急向巴陵湖直扑而来。
    古代巴陵湖,又作巴邱湖,即今之洞庭湖。无论双方那支部队进退大江都是要经过了巴陵湖的,所以说这个目前来说无论是对曹军,还是对孙军都是这场战役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枢纽站点。
    一千多年前的洞庭湖广八百余里,与长江连成一片。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那是大的不得了,任何一支庞大的军旅进入了此处,都会为他的广阔弄得不知何处为吐,何处为纳。
    巴邱是古代的军事重镇,曹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