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之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满江红之崛起- 第1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别……别杀我”
    双膝拄着地,严崇年朝前移了几步,老脸上挤出了老泪来。
    “我……我……我是汉人,我反满,大爷……”
    说出这话时,他那老脸上只是泪如雨下着,甚至开始哭诉起来。
    “俺家打从那满虏进了关,就让他们给圈了地,成了包衣奴才,这可是几百年的血债啊……”
    边哭诉着“冤”,他还一边叩着头,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着曾经的主子,当年是怎么欺负他们家的祖宗,那模样全似一副百年之冤有处申的表情。
    在他哭诉着的时候,小桃红却是醒来了,她惊恐的看着那提着枪的警察,想喊但却又不敢喊出声来。
    “***老奴才,你他娘的也有脸说自己是汉人,也敢提什么血债”
    提着短枪的警察喝骂了一句,然后扭头吩咐到。
    “把他给我铐上,明个拉这老奴才去游街”
    说罢,他又一扭头,看着那面带恐色的的小桃红,脸上挤些笑。
    “娘们,记住了,下回别他娘的和这种奴才睡觉,省得他娘污了自己的身子”
    电闪雷鸣着,吴淞警署内,炮台的守官姜国梁、南汇营游击龚光耀、吴淞警务区长的杨承博看着眼前的商业协会总董谢蔼光一行。
    “唯今之计,三位老弟,要么易帜光复,要么做索虏的忠臣义子,被刻名于家乡“汉奸碑”上耻警后人,若是三位老弟愿意的话,我等现在就可以给湖南督政府发电,请刻三位老弟和营中诸将佐之名于碑上”
    谢蔼光的话只惊得三人脸色骤变,在吴淞的驻军之中,很多军官都是湖南人,若是……想那不知从什么地方传来的谣言。
    “那个湖南人不易帜光复,就挖其祖坟”
    这谣言据说是那湖南大汉督政府守相刘揆一嘴里说出来的,这些日子一直在市面上漫着,别说是营里的官佐,即便是京城的湘籍大员们,一个个也是长吁短叹的,生怕自家的祖坟被人挖了,带兵的可以易帜光复,没带兵的文官的若是敢光复,那可不是拿自己的脑袋开玩笑。
    说话轩的功夫,吴淞警务区长杨承博到是在姜国梁、龚光耀对视犹豫的时候,先笑说出话来。
    “呵呵,举廉先生的实在是说笑了,我等诸是汉人,如今民族光复大势所趋,我等汉人岂愿继续做那满洲老娘们的奴才”
    “此言极是,先生,我等这就传令军中易帜反清,还有举廉先生代为……”
    就在姜国梁、龚光耀开口同意易帜时,一名穿着茶绿色军装的军官走了进来,他的脸上带着笑容。
    “欢迎诸位加入民族武装,我是光复军吴淞起义总指挥,林少白少校。”
    作完自我介绍我,林少白从腰侧的皮挎包里取出一份文件念了起来。
    “光复军司令部令:任命姜国梁为吴淞炮台少校台长,龚光耀为南汇独立守备营少校营长……光复军总司令陈默然,黄帝四千六百零二年四月十一日”
    听着那委任状的最后的收尾,几人同时一惊。
    “陈默然……陌非……”
    “是陈瘸……先生”
    话到姜国梁嘴边还是连忙改了口,现在人家可是光复军总司令。
    “正是”
    这会大家都有点傻眼了,陈默然、陈瘸子就是光复军总司令,就是那名震中外的“拐杖先生”,而谢蔼光更是好一会才反应过来,拐杖先生就是陈默然,陈默然就是拐杖先生这世上的事情未免也太……
    反倒的,姜国梁等人却是长松了一口气,那陈默然是什么人,那可是富国敌国的上海第一大亨,打仗打什么,就是打银子谁家银子多,谁能打胜仗
    几人在接过那委任状时,龚光耀却是觉得自己脑门上正往下流着冷汗,接下这委任状,他们可就是逆党了,互视一眼后,众人咬着牙,同时向着林少白,这年不过二十的小年青抱拳拱手道。
    “请林长官示下,下步当如何行动”
    “易帜,响应上海起义,控制炮台,炮台南汇营备战……”
    一连串的命令从林少白的口中吐道,最后在众人接过命令离开后,他却独把姜国梁留了下来,然后看了一眼的目带诧色的姜国梁。
    “姜台长,如若列强军舰进逼,你敢开炮吗?”
    眼睛盯着姜国梁的林少白的表情异常的严肃。被眼着的姜国梁却是笑了笑。
    “总指挥,若是打自家的兄弟,或许国梁会犹豫一二,但洋人的军舰,只要有命令,国梁和炮台上兄弟,无不誓死效命若是一人后撤,但请总指挥的诛国梁家中老少,刻名于汉奸碑上……”
    (谢谢大大们一直以来的支持和厚爱,也许这本书会比小市民更沉重一些,尤其是在光复之后,哎,太多的问题无法回避了总之拜谢求月票)

第183章 上海(每天万字更新!求月票!!)
    第183章上海(每天万字更新!求月票!!)
    倾盆大雨洗刷着的通往租界的街道上,一队荷枪实弹的身着绿军装的士兵,顶着雨在街道上快步奔跑着,明亮的刺刀在插在枪头上,从两边的建筑探出头的市民看着这一队士兵朝着租界跑去时,无不是一惊,此时的租界界口处,一队巡捕正荷枪站在那里,两个推倒黑木岗楼停在那里。(手打小说)
    在上海县枪炮声响起之后,工部局即命令巡捕封锁租界,同时开始命令万国商团警卫租界,从起义到现在已过去二十分钟,万国商团的兵佐还未到,华洋巡捕们暂时顶在这路口。在接近租界时,路国政发出一声口令,原本快速奔跑的部队,改成了快步走,巡捕们看到这队士兵出现在租界时,立即有一名警官喊了一句。
    “这里是租界请停止前进”
    “这里华界”
    路国政吼了一嗓子将枪插入枪套,带着一个班朝着租界界口走去,而三个轻机枪手则架着轻机枪瞄准着租界,他们接到的命令就是封锁租界,防止满清官员逃往租界。
    哗啦的枪栓上膛声从黑木岗亭后方响起来,而路国政等人依然朝前走着,那岗亭后方提着枪的巡捕终还是未敢开枪,他们接到的命令很清楚,对方不开枪,不得首先开枪,即便是各国领事也知道“乱民”不比官军,万一真开了火,对方若是冲进租界,即便是将来报复了,可万一自丢了命去不值。
    走到租界路口,距离十米处随着路国政的一声口声,那些士兵倒是在那设起了哨来,又过了一会一辆马车驶了过来,士兵立即从马车上抬起一圈铁丝,一拉开几道蛇腹型的铁丝网阻住通往租界的道路。
    “长官,你瞧,那些家伙来了”
    上岗不一会儿,一个眼尖的士兵朝着租界里指了一下,一个个提着枪的万国商团官兵走了过来,这群人一到界口就在那里摆着手、叫喊、端起枪做射击状。可是路国政等人不理睬他们。
    又过了一会的军官,带着30多名士兵,端着机枪上了刺刀的步枪,一步步逼了过来,就在他们将要越过的租界时,路国政心一紧,便带着几个人顶上过去。
    他们想干什么?
    瞧着他们一副准备越过租界的模样,路国政的心里有点发毛,长官的命令很清楚,这边不越界,那边同样不准越界。
    不能退,一步不能退
    走到界口时,那一群万国商团的意大利兵停住了,军官不知嘀咕了几句什么,个头很高的士兵,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走到路国政跟前,刺刀的尖刃离他的胸膛只有一两公分。
    路国政则把手中的冲锋枪枪口上移,对准他的胸膛,紧握板机的手里满是汗水。双方的目光在对峙。两双眼睛毫无惧色对抗着,这会那个军官又嘀咕了几句,又有几个人挺着刺刀冲过来,跟在路国政身后的士兵同样挺着刺刀逼了过去。
    十二柄刺刀、十二双眼睛逼视着,刺刀的刀尖距离彼此只几公分。
    这是胆的角斗;
    这是力的抗衡;
    1分钟、2分钟、3分钟……
    街灯下刺刀的光波晃动些许的反光,眼睫毛都感觉得到森森的寒气。这群意大利兵的目光由狰狞、凶厉,逐渐变得犹疑、怯懦了,目光的正锋,避开了直接的对刺,缓缓下移,最后凝注在黑洞洞的枪口和路国政紧扣板机的食指上。
    路国政的心坦然了,嘴角浮起一层蔑笑。敌人的意志垮了。
    果然,在寸步不让情况下,那群意大利兵持枪的双手开始颤抖,渐渐地,门板样宽厚的躯体竟打摆子般哆嗦起来。相比于意大利兵手中那普通的刺刀,光复军士兵枪头那带着锯齿的刺刀,在映着月亮时却是更让人心惊肉跳。
    此时的街道,出奇的静,静的只能听到彼此的呼吸。
    那名军官盯看着这群寸步不让的中国人,这些中国人的表现出乎了他的想象,与自己的人那煞白的脸色不同,他们的脸上不仅没有惧色,反而还有些跃跃欲试的模样。
    终于在半个小时后,双方的手臂都发麻的时候,那个军官嘀咕一句,然后命令自己的人走了回来,他自己走了过去。
    “好”
    叫好声突然从那两边的建筑里的传了出来,原本被枪炮声惊醒的市民,同样是捏着把汗的在自家的窗口盯着街口的这一幕,见自家的爷们逼退的洋鬼子,怎么能不为他们喝着彩。
    “军官先生,不论你是什么武装,我希望你知道,这里是租界,是……”
    “这是华界”
    未等他说完,路国政便直接回了一句。
    “我部有权于中国土地上,设立任何检查站”
    说罢,路国政便头也不回的走回了自己的岗位上,跟在他身后是一群得意洋洋的士兵,他们背着步枪,享受着楼上传来的喝彩声,第一次这群光复军的官兵享受到一种从未享受过的那种荣耀。
    “长官,这洋鬼子也忒面了,就那么挺着,我看都有人吓的腿打着摆着……”
    士兵得意的嚷嚷着,这被刺刀指着他们早已经习惯了,在训练场上,那刺刀可指着脖子练着突刺,当初他们一个个也都被吓的屁滚尿流过,这会那种被刺刀指着时**发麻的感觉,反倒是陌生了。
    “别得瑟了,给我盯住了,不要放一个人进租界,回头还要收拾那帮子奴才”
    路国政咧嘴一笑,说话时脸上却露出些狠意来。
    这时路边的二楼打开的窗户上突然伸出了一面旗来,是面蓝黄红的三色旗,接着从窗口一个人探出头,那人大声喊了一句。
    “大汉光复万岁”
    “中国万岁”
    一夜的大雨在黎明到来前停下了,伴着大雨停下的还有上海县方向传来的炮声、枪声,上千八时,艳阳高照的上海城城;呈现出一片欢腾、热闹喧沸的景象。
    上海是中国开埠最早的城市,聚集着数以千百家新式学堂,这里的沸腾几乎是理所当然,这些在新式学堂接受教育的学生们反倒更容易受到民族主义的影响,当他们打开门的时候,昨天还是满虏的上海,今天却是光复了,这怎么不令他们兴奋。
    成千上万名的上海各处新式学堂里学生;还有那些女校里的女学生,三五结伙地在街头高呼口号和散发传单。有的则拿着从上海临时督政府那领来的宣传单到处张贴着,还有的在墙壁上书写着光复标语。
    而光复军的战士们;则乘着那野马小卡车,肩上挎着马枪;不断的在街道上散发着各种文告:《光复军司令告市民书》、《向民族光复军致敬》、《中国民族临时政府对内对外政纲》。
    突出其来的蓝黄红三色旗几乎插遍了店铺单位。街头巷口挂满了红布横幅:
    “庆祝江南六省一光复!”
    “驱逐索虏,光复民族!”
    “大汉民族光复万岁!”
    “民族政权万岁!”
    除去这些欢呼的口外之外,大街小巷到处贴有标语。
    “驱逐索虏、誓不为奴!”
    “打倒满清殖民政权!”
    街面上的墙壁上还贴着各种告示:《中华民族临时政府告同胞书》、《上海光复会告市民书》、》《中华民族临时政府宣言》。
    而从浦东开来的产业公司的建筑队员们在街头巷内来往穿梭、络绎不绝;有的是去江南制造局领取枪支弹药;有的是带着武器去指定地点报到。有些人是去站岗放哨;有些人则是去监管俘虏;街道上你来我往;摩肩接踵。
    市民们在昨晚下半夜听到四处响起的枪炮声;也不知出了什么事情;嘴里嘀咕;心中犯疑;也提心吊胆;担惊受怕。天亮以后;枪炮声渐疏;趋于平静;人们渴望了解外边的情况;带着几分冒险走出家门;慢步轻脚地溜到巷中街上;睁眼一看;世界变了个样;到处是三色旗横幅;墙上贴满了标语告示。
    又看到不计其数的系着红领带的士兵和来往不断的学生;人们看了布告;听了讲演;才知道上海发生了光复起义;起义部队取得了胜利!民族督政府成立了!上海光复了!
    不仅如此,最为惊人的,却还是那告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