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之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满江红之崛起- 第5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德国”
    “对,就是德国”
    喷出一口烟,张峰指夹着雪茄烟肯定道,客厅里充塞着香气浓烈的烟味。接着他将在德国的所历所见,挑些重要的说了个把小时,说者听者都兴趣盎然。
    “皙,我觉得德国最好的还是它的国体。”
    张峰有意将谈话引到主题,尽管明知道自己的手中有杨度的软肋,但是“要挟他人”这种事情,他却从来不屑为之,在他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说服他们,至少……给他们一个理由。
    “……如果单从人类的成就来判断,那么普鲁士是一个非凡的创举,是一个靠小本经营而建成的国家,是辛勤工作和认真责任所换得的胜利。最典型的例是,威廉一世从1713年至1740年担任国主。他是…个现实而粗俗的人。他鄙视一切带有“文化”气息的事物,而他的父亲和祖父也就是大选帝侯),以及他的儿,嗯,就是弗里德里希大帝对此却都十分关注。他对不是h于军队的每一分钱都十分吝惜。他把皇家费用削减四分之三。他在赴柯尼斯堡举行加冕典礼的路程上,h掉两千五百四十七个银币,而他父亲为此曾经h了银币五百万。他以一种德意志父亲般的方式统治国家,像对s人采邑一样监督国家,时常穿一件破旧制服潜行于柏林大街小巷,用手杖来惩戒玩忽职守的市民。他整天工作,也希望人人这样做。他爱护军队,所制定的全部政策都是为军队服务的……”
    在提及德国时,张峰又悄悄的引入了中国。
    “事实上,在这一点上,我们和德国是相似的,以陛下为例,自光复事起,我们对军费上的投入,远甚于其它任何事物,因为我们明白,没有强大的军力,我们将会去面对什么……”
    张峰在那说着,杨度则听着,在听的时候,他只是专心的听着,而不发表任何意见。
    “……现在的德皇威廉二世,尽管是德意志帝国四大邦国名义上的皇帝,但是却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全体臣民都听他的。国家在他的领导下,万众一心,步伐一致,真正做到无坚不摧,无攻不克。就个人来说,德国,最令我佩服就是这一点。”
    杨度肯定的点点头说道。
    “就现在来看,世界行君宪最成功的,在东方是日本,在西方是德国。日本我是亲眼看到的,德国我虽没去,听了你的介绍,也知所传不假。他们的成功经验是值得世人学习的,同样也值得我们去效仿。”
    “在考察团进入德国后,我曾同德国政治、军事、金融工业界的人事多有接触,现在的德国,经过数十年发展,早已不甘世界为英国主宰,无论是民间或是军方,都有扩张的望,皙,可以说,现在的德国已经具有挑战英国的力量。”
    此时的张峰在道出这番话时,整个人都显得神sè飞扬起来,两眼放出亮光。
    中国对于德国的军事力量一向倾仰,而现在的两国同盟之后,更是展开了全方面的政治、经济、工业、军事上的合作,而作为司法部长的张峰,更是在德国考察期间就已把德文学得很是n通,现在他可以不用翻译与司法部的德国顾问谈。
    “看来,德国有称霸整个欧洲的雄心。”
    杨度从来就崇拜英雄,日本的明治天皇和德国的威廉一世在他的心目中有崇高的地位,当然在某种程度上,他同样也认为陛下同样也是一位英雄。
    尽管表面上作为一名立宪派专家,但是内心深处,他更认同的是开明**,而非英式的立宪,而现在他之所以支持立宪,更多却是出于一种……
    “皙”
    笑着,张峰反问道。
    “假如没有德皇至高无上的权力,那么,以皙先生高看来,不知,德国即有今日称雄欧洲之心,又岂有供其称雄之力?”
    “哦”
    听闻这句话后,杨度不禁一愣,他望着张峰在心下思索起他这话里的意思了,他为什么会这么问,为什么……
    这时张峰站起身来,在屋里踱起方步来。他从杨度表情的变化中看出,他知道这位著名的君宪专家已经开始思索起来了。
    “不知皙对“钦定宪法”以为如何”
    钦定宪法
    杨度猛的睁大眼睛,惊讶的看着眼前的张峰,难道……
    (这两年,无语偷了个懒,忙了一年,这两天总得陪陪家人,希望各位大在理解,无语保证,过完年后,尽量恢复正常更新谢谢各位大大一直以来的支持与厚爱)

第228章 贵族院的好处(拜大年!)
    第228章贵族院的好处(拜大年!)
    过去的半个月,杨度的心里不可不谓矛盾,自从那天和张峰的那一番谈话之后,他整个人就陷入前所未有的矛盾之中。
    张峰并没有看错,德国的强大像一只强有力的手,将他灵魂深处那根琴弦重重地撩拨起来。他一贯研究君宪,君主立宪制曾经是他向往憧憬的最完美最理想的国家体制。
    但是一年多前,他又公开表示拥护英式立宪,这不仅仅只是为了自保,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皇帝本人太过于强势,所以在他看来或许只有英式立宪能保证君权受到限制,并为这个制度的建立而奔走效劳。
    在过去的一个多之中,因攻击共和派等人他已经遭到了不少指责,这下若又转回去再倡德式君宪,世人将会怎样看待自己呢?不会被骂作毫无定见的政客、反复无常的小人吗?
    但是……
    想着杨度的脑海中浮现出了那位陛下,无论从表面怎么看,那位陛下都是一位仁君,但杨度却知道那位陛下同样也是一代袅雄。他雄大略,斡旋乾坤,他老谋深算,机巧权变;他手揽大权,独断专行。任何人,在他的身边,只能充当他的工具,不能左右他的意志;只能为他服务,没有余地让你施展。
    此时,他想到自己,自己有着把柄握在调查局手中,张峰之所以告诉自己“钦定宪法”,恐怕还是希望自己能够在咨议院中,与内遥相呼应,以便“钦定宪法”获得通过,如果自己拒绝的话……
    可以拒绝吗?杨度清楚的知道,自己不可能拒绝,否则调查局足以让自己身败名裂,但是如果任由被张峰等人利用的话,无疑于让他们获得“拥立之功”,而自己呢?为什么自己只是一名显权微的咨议院副院长,就是因为……
    猛然间,杨度想起了那年与曾广钧、夏寿田游碧云寺数五百罗汉的往事,又想起秋雨秋风中与湘绮师访马王庙时胡三爹的即兴拆字,都说自己今生有宰相的福分。现在看来,如果自己抓住机会的话,拜相的希望已不再渺茫了。
    二十年了,醉心帝王之学的杨度,终于看到一展xn中之学的这一天终于要来到的时候,他怎能不j动不兴奋?他甚至想:面向南方,遥望着云湖桥大喊一声。
    “恩师,弟就要圆你老的梦,将你老的学说变为现实了”
    接着他又想到,如果襄助陛下颁布“钦定宪法”的话,其实就是把一条通往富强的光明大道重新铺展在中国面前。杨度相信自己多年信奉探索的君宪制度应当是拯救中国的惟一道路。对于这个问题,他原本看得清清楚楚:中国民智低下,二千多年来一直是皇权统治,只有强君立宪制度与国情最为接近,实行虚君宪政,必定给国家带来húnlun,在过去的几年中,袁世凯等人无不渴望着拥有更多的权力,现实早已证明自己原来的分析完全正确。
    虽说陛下健在,以陛下之明自能控制局势,而一但将来,君弱臣强,势必导致政fǔ内lun,而最乐意看到中国兴起内lun的,莫过于外国列强了。他们正好趁火打劫,只有君强臣强方能相辅相成
    现在国内争论立宪,如不尽快立宪的话,势必将引内lun,现在制定出一部好宪法来,制定一部“钦定宪法”,便可让大家都依法行事,国家自然会很快强盛起来的。而有了宪法作持,自己这咨议院副院长,自可……
    做这件事一切都是对的,惟一不妥之处就是自己又得挨一次骂。但杨度气塞了一会儿后,很快便通畅了。
    “既然有志于从政,还怕别人骂吗?商鞅、霍光、王安石、张居正,千百年来骂他们的人史不绝书。平心而论,他们为国家所做出的贡献,无论怎样诋毁都是否定不了的。就算自己反复无常出尔反尔吧,如果真的为国家谋求了一条通向富强的道路,后人自然会谅解的,甚至还会赞扬。退一万步说,毁了自己一人而换取了整个国家的利益,这个“毁”也是值得的。当年曾文正公办天津教案,不就是一个毁了自己而成全国家的先例吗?他的苦心,世人以后也越来越看清楚了。”
    心下自语着,杨度终于想通了,最后他重语一声。
    “一个政治家要的就是这种富于自我牺牲的博大xn襟,就让我来做中国第一真正政治家吧”
    一句话吐出之后,杨度咬了咬牙根,决定不顾一切去做这件事
    “但……绝不能让张茂杨那些人讨得便宜”
    夜sè很深了,万籁俱寂,但此时伏于桌案前的杨度毫无睡意,此时他正奋笔疾书着“钦定宪法”的优处。略带凉意的晚风使头脑更为清晰,他不断的在脑海中将日本“钦定宪法”之例与中国现实联系在一起。
    “……宪法为国根本,今,我国民智未启,即开国会……”
    在杨度书写着“中国之宪当以“钦定宪法”为上”的时,他清楚的知道,张峰等人在报纸上看到这篇文章时会是何等之怒,他清楚的知道,一但这篇文章在报纸上发表,自己便可以直接进入陛下的视线中,到那时,陛下岂会忽视自己这个“首开公倡“钦定宪法”之河”之人,这也许将是自己晋身内的一块敲n砖。
    “陛下,以杨皙之,他又岂会忽视这一机会”
    张峰微笑着,尽管他提出了“钦定宪法”的建议,但是最终这个建议发布出去,最好还是由其他相对中立之人发布最好,而杨度无疑是最好的人选。
    “茂扬,你为什么会选择杨皙”
    吸着雪茄烟,陈默然笑看着张峰,自己这个司法大臣,心思的慎密、谨慎远胜他人,他这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
    “陛下,杨皙是当今中国鼓吹立宪最烈者,又是立宪研究会会长,对付立宪派之人,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以之矛攻之盾……”
    看着陛下,张峰笑着,当初在立宪之风初起时,陛下,甚至特意嘉奖那些立宪之人,简单的几句话就把咨议院中众人想“合法立宪”的心思给打消了,毕竟他们只是“帝选咨议员”,但同时还肯定了他们的“忠君体国”之心,那便是之矛攻之盾,现在自己不过是旧法重行而已。
    “杨皙有晋身之愿,值此“劝进”之功,他又岂会忽视,而且……”
    沉默着,最终张峰还是没说出调查局有杨度的“黑档案”,只是话峰一转说道。
    “他岂会想不通这不仅是臣的意愿,同样也得陛下默许了,为了抢这“劝进之功”,他自会写出鼓吹“钦定宪法”的文章,到时政fǔ只需要从中配合,适当推b助澜,一但势成,陛下即可下旨,广泛参照各国即成法律,以定国宪,同时可设贵族院,并设立宪法取调局,负责中国宪法撰写”
    “贵族院?”
    眉头一跳,陈默然看张峰,帝国建始后,虽说出于需要,自己的确册封了数百名贵族,但在册封时,在很大程度上,自己偏重于军人,而在高等世袭贵族之中,以军人为多,而对于普通赐予贵族,又以教师为多,仅仅只在过去一年之中,自己就册封上千名爵士,其中大半为教师,而目的就是想通过皇家的承认,让他取代传统士绅。
    毫无疑问,这个贵族院恐怕和英国的贵族院没什么分别,都是以世袭高等贵族为议员,这势必会导致大量军人进入上议院。
    见陛下沉默不语,张峰隐约能猜出陛下的心思来。
    “陛下是担心军中贵族进入贵族院?”
    未回应他的问题,陈默然依然沉默着,大量军人进入上议院并不是一个什么好事,至少对于信奉“军人非政”的自己而言,这意味着军人界入政治。
    “陛下,军人非政的原则不可抛弃”
    首先,张峰先肯定了这一点,在考察南美诸国时,对于南美诸共和国中,军人nn权可谓是颇有了解,军人介入政治的后果谁也无法预料,南美的军变频频,军人总统屡见不鲜皆是军人参政的后果。
    “所以,设立贵族院后,军队中的世裔贵族必须要做出选择,是退役成为贵族院议员,还是作为军人,当然贵族院内可以为他们保留议席,一但他们退役,自然可进入贵族院,这样便可以限制军官介入政治……”
    看着陛下,张峰又继续解释着自己对于贵族院的设想,对于贵族院的设想,他更多的是参考着英国贵族院的构成。
    “陛下,设立贵族院,还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