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疯将军传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疯将军传奇- 第2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双季稻。”
    三个字,却让两人都先后明白了过来。
    江东占的地图相当大,眼前还盯着远在西边的交州,可是自古以来人们就以中原一地为生活地,江南一地虽然土地肥沃,却是地广人稀,而战争,可以不用钱,却不可以不用粮。
    当孙权知道徐州部分地方可以栽住两季稻后,忍不住打起了它的主意,可是两家现在暂时处于休战期,轻启战端必然会引起曹操的恼怒而引起干戈,如何才能神不知鬼不觉的弄到大量的双季稻来江东栽种呢?
    “属下还有一事不明。”
    “讲!”
    周瑜的声音不大,也不粗,偏偏温和之间却有一股让人心甘情愿臣服的气势。
    “郡主的事情……怎么会突然被主公知道了呢?这明明应该是件很隐秘的事。”
    周瑜开心的笑了。
    笑声中有一种说不出的自信。
    “因为有人想让我们起争端。我们不妨顺一顺那个人的意思。”
    “难道是刘表?”
    “虽不中,也不远矣。”
    周瑜看着面前的一份消息,上面清楚的写明了张锋和孙尚香没有随着大家一起北上邺城,而带着三万人南下。
    随军的还有黄叙、曹洪、于禁、徐晃、文聘,以及一个以前都没有听过名字的年青人。
    当然就是司马懿。
    “是刘备的二弟,关羽透露的消息。”
   
第三百四十五节


    确认把陈登已经打得只能缩头而不敢出击后,周瑜开始频繁的调兵遣将,派出大批小股的快速机动部队,沿长江北岸一线向北开始地毯式的试探性攻击,希望找出那些神奇的一年能成熟两次的双季稻。
    江东的根底远不如北方的曹操,那么要面对将来曹操必然而然的攻击,必然要想尽一切办法缩短双方兵力、后勤方面的差距,双季稻,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不发饷,士兵还可以把仗打下去,可是没饭吃……就算是刘禅也不会愿意跟着你的。
    周瑜不敢冒险,他怕北边的反应太快,特别是夏候渊那个疯子,搞不好就会被他带着一些极度怀疑是长了翅膀的非人类给抄了后路,于是保险起见,他把大营扎在了长江南岸。
    可是无论是董袭、吕蒙还是凌统,一连几天都没有任何好消息传来,吕蒙负责的搜索区域甚至就到了广陵的眼皮子底下,却始终没有发现所谓的“神奇双季稻”。
    周瑜非常相信这种东西是确实存在的,而且有人亲眼见过,虽然年年大地都有征战,可是无论是当初的袁曹,还是现在的曹孙,彼此之间民间、商业的往来并不罕见。
    可是为什么一无所获?
    狡猾的陈登不会把它们全种在地下了吧?
    而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周瑜就算是用耳朵闻,也能感觉到空气中那种带着点压迫的危险……
    曹操可不是什么傻瓜和宽宏大量的人,孙权既然敢往北攻,他必然会有所反应。
    只是看动作什么时候来而已,还有就是派谁来……
    其实周瑜倒是觉得派谁来都无所谓,虽然如果是某些人,可能会多费些手脚。
    关键是自己在这里喊得雷声大雨点小,并没有真正的动及曹操的底线,也没有攻下什么城池郡县,曹操应该不会发了疯,搞个全民总动员,然后一古脑的把几十万大军集结起来往南下堆才是。
    只要挫一挫来人的气势,拖点时间,早点找到双季稻才是。
    而潜意识中,周瑜更希望来的是张锋,尽管周瑜实际上是个非常谦和的人,可是骨子里的骄傲让他觉得,这个世人不是什么人都合适当他对手的。
    所谓伯牙子期,高山流水。
    想到张锋,周瑜不过轻笑了两声,在他眼中,张锋不过是个运气好一点,胆子大一点,脸皮厚一点,喜欢在文官里耍大刀,武官群中卖文章的装逼者而已。
    真才实学是有,不过却不够看。
    那个郭嘉和贾诩倒是有点头疼,不过他们是曹操的心腹,不是亲征的话一般不会来。
    那自己就放心了。
    *********************************************************陈登败后,却没有返回下邳,而是停留在了广陵。
    一是因为自然不敢丢了广陵,曹操和张锋虽然信任自己,可是丢了郡守这种罪过却不是光是信任可以稳稳保住脑袋的。
    二是因为他也是聪明人,看出来了周瑜并不想再北上一步,而是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象堆没头的苍蝇一般乱哄哄的窜,倒象是在寻找什么东西……
    当然是为了双季稻!
    但愿曹操的援军快点到吧!
    陈登一面加紧广陵的防御,加固城墙,一面焦急的等待着北面的动静。
    张锋终于来了。
    三千前锋急雨般的行军,把大部队甩开了大半日路程,陈登脖子都等长了,却只等到了黄叙。
    “陈太守,大将军有封信交给你。”
    这位一看就没什么太多头脑,长得虎头虎脑的先锋官确认了这个长着两撇小胡子的年青人就是陈登,从怀里摸出一封信交给他。
    “人都快到了,还写什么信?”
    陈登有些摸不着头脑,拆开厚厚的牛皮套,摸出那封只写了小字几个的纸张,上面写着:非战之罪,等他到。
    却是曹操写的!
    陈登虽然性子非常沉稳,但是骨子里也有自己的傲气,败在周瑜手上固然觉得可耻,可是曹操这寥寥数字,却让自己心里泛起厚厚的知遇之感。
    至于这个他,当然就是张锋了。
    但愿大将军会是这个周瑜的对手吧。
    张锋没有急行军,不代表放任江东军异常的动作却毫无作为。
    他早就派出大量侦骑,一方面大肆散播援兵即到的消息,一方面则为了分析江东军的异常行为。
    司马懿随军,一眼就看出这必然是周瑜有所图谋,极有可能就是为了双季稻,否则拆了你家防盗门,却又不拿走触手可及的现金和首饰,那不是别有所图又是为什么?难道只是想你家更通风一些?
    “依仲达之见,我军人数并不多,应该速战速决?”
    “正是,周瑜想必也在拖延时间,一方面也为了布置埋伏以待将军,我军不如将计就计,但敌军将军势分散,想必不会与我军正面冲突,不如我们便攻敌之必救……”
    “必救?”
    “正是!”司马懿终于有了机会一展才能,加上张锋的庇护,怎么能不尽力竭力的谋划一下,谈得唾沫横飞,“只要我军不理会敌军小股的缠斗,做出要渡江攻击秣陵的姿态,孙权在那里,周瑜必然倾全军之力相阻,如此便可免得其四扰于广陵境内,也可使双季稻之密可以保留下去。”
    张锋偏着脑袋想了想,又问道:“那么,如果周瑜如果不理我军的渡江,而是趁我军半渡之后从后面发起攻击,而前面又有伏兵,为之奈何?”
    对于张锋试探性的询问,司马懿胸有成竹的一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吾不能料敌先机,至少也能做到及时反应。若周瑜真的按兵不动,则转详攻为实攻,不过却不是秣陵。”
    “那是哪里?”张锋似乎不问倒司马懿不罢休,继续发问道。
    司马懿笑,却笑而不语。
    *******************************************************就在张锋终于姗姗出现在广陵郡陈登等人的眼中,局势终于因为张锋三万大军的到来而发生变化。
    陈登败后,唯一的任务就是死守,至于守什么,怎么守,没人下达具体的指令,可是广陵仿佛江东军的后花园,任凭小股哪怕是十数人的小队来来往往嚣张于光天白日之下,也无人问津,可是当携着一柄大弓的弓骑来到后,却是开始了一面倒的驱逐战。
    黄叙的三千人也是分成小队,以广陵为圆心,四散开来,四处捕杀那些人数较少的江东军,本来江东军骑兵就少,更别提那些散着脚丫子的步军,于是本来气势汹汹的江东军摇身一变成了吓破了胆的老鼠,而原来缩头乌龟般的驻军却象是变成了超级赛亚人,跟在弓骑身后拣漏,大有在这些大败自己的江东军身上找回尊严的架势。
    不管你多少人,只要进入弓箭的射程,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一阵如雨的骑射,如果人数太多或者对方装备优良,那么射完之后拍拍屁股就走,只留下一路的灰尘给对方吃。短短三天内,原本如雨后春笋一般层出不穷的江东军就象是一现的昙花,被机动力极强的弓骑撵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只有抱成团,渐渐的收缩成一团。与南岸的周瑜大营隔江相望。
    “报!都督!吕将军求见!”
    “哦?快快有请!”周瑜眼睛一亮,吕蒙这个时候回来,想必是有了好消息。
    吕蒙抱着头盔,大步而入,一手掀开门帘,顿时一阵清新的风随之而入,将整个有些阴暗的帐内充斥得有些雨后阳光的味道。
    “子明,可是找到了……??”周瑜没发现,自己的声音中都透着一丝很难觉查到的激动。
    吕蒙从头盔中小心翼翼的抽出一束捆在一起的植物,只是时间稍有些长了,已经开始脱水发干,颜色也呈不健康的灰绿色。
    “就是这个!”吕蒙四下看了看,没找到期望中的水,口中实在是太干了。
    “在广陵以西三十里处找到的,已经证实了,双季稻就是这么个不起眼的小玩意。都督,你恐怕也猜不到,陈登小儿太卑鄙了,居然把这玩意种在屋里而不是野外,是说我军怎么迟迟都找不到!”
    “屋里?”周瑜一愣,然后展颜笑了起来,仿佛这一刻连空气都欢快了许多。
    “想必此物喜热且湿,嘿嘿,总算不枉大家辛苦一场。”
    “不过都督……”吕蒙见周瑜有些大喜过望的样子,有些话嚅嗫着犹豫是不是在这个时候说出口。
    “但言无妨!”周瑜显然心情大好,拿着手中已经几近枯死的双季稻爱不释手的把玩着。
    “因为发现太晚,而且张锋的弓骑又已到,因此来不及大面积的挖取,都督又命务必要连根一起,因此只有……”
    废话,他们要的是双季稻的种子,当然是连根一起。
    “只有半船……还是兄弟们拼了命,冒着弓骑的箭雨才抢回来的一点……”
    生怕周瑜怪罪,吕蒙看了看他的脸色,并没有什么发脾气的征兆。
    半船,说的就是半只艨艟,这种当时极为寻常的小船装人也就几个,可想而知只能有多少了。
    而算上路上遗失的水分,这些双季稻能活着栽种进江东的地面,知道要花上多久?能大面积的栽种,又要花上多久?
    说不定那个时候,曹操都打过来了……
    难怪周瑜的脸皮有些发暗。
    不管了,反正大家都尽了力。
    “子明辛苦了,下去休息吧。”
    周瑜毕竟不是以一物而喜的人,稍微调整了下情绪说道。
    眼前毕竟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张锋毕竟还是亲自来了。
    该怎么打这一仗呢?
    吕蒙见周瑜又习惯性的陷入沉思,不敢打扰,行了一礼便转身退出,留下他一个人静静的思考。
   
第三百四十六节


    夜里,周瑜的主帐从一丝帘缝中透出一道幽幽的黄色光芒,照在帐外的地上,与天上的月光反射到门口警戒的士兵武器那惨白的银亮,交织成令人心生凄惋的低沉心情。
    主帐周围十数米内都很安静,也没有任何人走动,对于这位年轻的都督,众士卒都是打从心眼里尊敬。
    不光是孙权的爱戴和尊敬,光是初次北上就打了陈登一个措手不及,这本事就让小兵蛋子们肃然起敬了。
    而在这幽黄与惨白的光线范围外,则此起彼伏的响起阵阵如雷的鼾声,这些多是从北岸撤回来的部队,不过只有几千人,大部分人都没来得及回来,或者已经永远的回不来了。
    周瑜现在也在下着一个决定,是不是要继续再拖两天,让自己已经发现了双季稻的部队多挖一些回来?这样将来种植起来也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
    可是如果这样的话,江北必然不会按兵不动,肯定要与他们短兵相接,如何才能够在面对装备精良的曹军的时候不落下风呢?
    计谋与地形。
    双方论总兵力,江东这边是占着一些优势,不过也不是绝对优势,而且曹军的战力绝对是在江东军之上的。而地形,对江东军来说,最大的优势就是水了,长江连绵千里,无一不能做为战场,可是曹军也有一支相当强大的水军,最可怕的就是他们的楼船,那就是水上的移动城池!
    不过长江也有水流急处,也有狭窄处,只要把战场安排在这些位置,以江东战船小而灵活的特点,取胜不是问题。
    而计谋方面,周瑜更是不担心,因为他从来就没把张锋当成一个真正的对手。
    江面上黑漆漆的一片,放眼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