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霸秦- 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下秦军方面只出一辆挂有旗的战车,在众将领的护卫下缓步向战场中线行去。古代战争,战前会盟是惯例也是常例,会盟之时。双方可以是寒暄、可以是辩论,也可以是骂战,史书上便有许多这方面地描写。说是两军开战之前双方会盟。一方被另一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骂得士气全无。灰溜溜败走。
    不过一刻,双方都抵战场中线。吴狄身着漆黑板甲,手持金杆银尖无敌枪,骑着独角战马和十八铁卫驱在车前,直看得六国诸人满脸的愕然。
    待双方站定,王车之上一个穿着用青铜甲片装饰的红色甲冑,身披红色大氅,头戴兜脑皮盔,颌下须有浓须地中年男人却是当先向吴狄喝道:“你便是嬴无敌!”
    “正是!”吴狄点头,却是扬眉反问:“你便是庞涓?”
    庞涓拿眼细细打量吴狄,只见眼前这黑氅黑甲的壮士虽然是个满腮虬髯的大胡子,但面皮看上去尤显稚嫩,恰是符合秦国三公子嬴无敌不过刚刚弱冠年纪的风传,当下笑道:“好好!果然英雄少年,老夫正是庞涓!”
    双方离得不远,吴狄也是细细打量起这个传说中地牛逼人物。战国时的庞涓孙,就如三国时代的周瑜诸葛亮,所面对的都是那种既生某某,又何生某某地遗憾。只不过庞涓这人的做法却是太显得阴险毒辣,被后世人所诟病,骂他太过卑鄙无耻。而不似诸葛亮即便把周瑜活活气死,也落了个千古的美名!
    便也在这时,魏王华丽车上地小门一开,却是从里面鱼贯地走出了六个人来,分别是魏王罃、齐太子田因齐、赵候赵种、楚王良夫(字念米音)、燕公和韩侯。(求燕文公和韩昭侯姓名,百度大神不告诉俺!)
    六国诸侯出得车来,先看了一眼秦军大战车上黑袍黑甲黑玉冠地秦君渠梁,接着却是也把目光放到吴狄和十八铁卫的身上。
    只见一身浅蓝丝袍装束地赵候却是开声笑道:“嘿嘿!这穷秦何时尚起了金黄?楚王,这可是诚心要和你楚国对着干哪!”
    战国时期,各大战国的旗帜颜色与服饰主色都是极有讲究,由周天子的天官遁寻礼法而定,依据就是该国的天赋德命。自周文王起兵,周武王伐纣时起,每一个分封的诸侯国都会被赋予一个代表了其德性的颜色。这种德性多用五行来表示,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德性。
    黄帝政权起于黄土高原,自然便是土德,崇尚黄色。夏王朝建立在山清水秀的中原腹地,因此自然便是木德,崇尚青色。殷商王朝大势发展青铜器皿,开采金银矿铁,其兴起时有白银溢出大山的吉兆,是以崇尚白色。周王朝在西山起兵伐纣,先祖得赤乌之符,自然便崇尚红色。
    战国之后,魏国从晋国出,自认承继了晋国正统,而晋国是王族诸侯,当然是周之火德,魏国便承继火德,旗帜服饰皆尚红;韩国也出于晋国,但为了表示自己有特立独行的德性,便推演出木德,旗帜服饰皆为绿色(很另类)。赵国亦出于晋国,却推演出更加特殊的“火德为主,木德为辅,木助火性,火德愈烈”的火木德,旗帜也就变成了七分红色三分蓝色(双色旗)。
    齐国则较为微妙,论发端的姜齐,并非周室的王族诸侯。且春秋中期以前的天下诸侯,尚没有自立国德的僭越行为,所以姜齐仍然以天子德性为德性,旗帜服饰皆为红色。即或称霸天下的齐桓公,自然便也是红色。但到了田齐时代,战国争雄,齐国既不能没有自己的天赋德性,又不能从传承的意义上接受火德,于是齐国推演出“火德为主,金德为辅,金炼于火,王器恒久”的火金德,旗帜服饰变成了紫色,紫为尊便又此时发端。
    而燕国,论本体正宗的王族诸侯,承继火德顺理成章天下没有非议。然燕国久处幽燕六百年,对周室王族不断衰败的历史刻骨铭心,独立之心萌生已久。燕国公族认为,先祖的火德已经衰败,作为王族旁支后裔的燕国若承继火德,这把火必然熄灭,要兴盛,须反其道而行之,于是推演出“燕临北海,天赋水德”,确定了燕国的水德。燕国之水是烟波浩淼的蓝色大海,于是燕国的旗帜服饰
    其中惟有楚国是蛮夷自立而后被册封,很长时间里楚国是旗有五色而服饰皆杂,中原诸侯嘲笑楚国是“乱穿乱戴乱德性”。进入战国,楚国便推演出“炎帝后裔,与黄帝同德”的土德,旗帜服饰变成了一色土黄。
    在七大战国中,惟有秦国没有确定宣示自己的德性,但却是举国尚黑,令列国百般嘲笑,说秦国蛮荒之地不懂王化。秦国却是不理不睬,依旧尚黑不改,在战国眼里成了一个乖戾怪诞充满神秘的西部邦国。(以上部分摘录引用自孙皓辉老师的《大秦帝国》,特此标注!)
    所以,吴狄的十八铁卫身着黄金战甲,手持金杆长枪的造型,却是冲撞了楚国的颜色。
    当下楚王被赵候一挑拨,脸上便十分的难看起来,却是矛头一转,冷言冷语的笑道:“穷秦尚黑,只因大黑耐污,一身黑衣从年头穿至年尾,也不用洗濯!不过,这穷秦眼下竟然穿起了金甲,本王却是知道是谁功劳!”
    赵侯一脸幸灾乐祸,当下捧哏道:“哦!本侯却是不知,楚王快快说来此人是谁!”
    楚王将目光向魏王和魏国上将军庞涓面上一扫,便见魏王面色如铁,而庞涓则是无动于衷,当下冷哼一声笑道:“此人,便是魏上将军!”
    “啊吔!”赵侯装作吃惊,面上戏谑之意却是溢于言表了。
    庞涓也不以为逆,当即哈哈笑道:“楚王之言不假,老夫使得毒计,未尝秦国不可施以妙策破解!”言毕却是向车上的秦君渠梁拱手为礼,言道:“见过秦君,不知破我庞涓计者,是贵国哪一位谋臣志士?”
    秦君嬴渠梁也是拱手为礼,不卑不亢轻言笑道:“见过魏上将军庞,本公所出,区区小策,何足挂齿哉!”   


第一【第072章】 舌战六国

    :|。。涓皆是愕然。
    尤其是庞涓,只见他双眼往吴狄身上一扫,却是不怒反笑道:“哦!原来如此妙策出自秦国新君之手,当真是英雄出少年,庙算而无遗策!”
    眼下嬴渠梁也是弱冠才过,虽然蓄须,但看上去也才是个白面青年,可庞涓先夸吴狄是英雄少年,接着又用这句夸他,这便不是夸了,而是当面打人耳光。须知吴狄是秦公义弟不假,而此时国战吴狄的身份更是秦国的臣子,庞涓以敌国上将军的身份先夸臣子是英雄少年,再夸国君也是英雄少年,实际上便是当面骂他秦国的君臣都是乳臭未干的黄口竖子。
    “呔!”大哥嬴虔猛喝一声,却是骂道:“庞涓!休得胡言乱语,徒逞口舌之利!”
    “哼!”庞涓冷哼一声,却是向嬴虔冷笑道:“这位便是公子虔吧?”
    “便是!你待怎地?”嬴虔此时已然二十九岁,自然已经不属于“英雄少年”范畴,却是要给两个弟弟撑张脸面。
    当下庞涓神色一展,这便开口准备侃侃而谈:“呵呵!听闻公子虔……”
    “住口!”吴狄不待庞涓恶语相讥,却是打断道:“上将军庞,今日国战,并非是尔等几个老娘们来此闲话家常的好时日。哼!有话便说,有屁快放!”
    庞涓不防,却是被吴狄一下打断。一时愕然。而六国诸侯听着吴狄将将他们比喻成絮叨的老娘们,当即人人气得脸色发青。魏王罃神色大变,当即喝道:“上将军也别跟着废话了,赶紧吧!”
    当即庞涓拱手称是,却是在车辕上展开一卷丝帛念道:“奉我王诏,六国会盟,联军灭秦。西秦乖戾怪诞,天下谋而共诛之,以解民生倒悬。秦之恶政如下:其一。穷兵黩武;其二,姑息戎狄;其三,君道乖张;其四,吏治暗昧;其五。贬斥私学;其六,田制混乱;其七,不崇孝道;其八,蹂躏民生;其九。崇武贬文;其十,不开风化。凡此种种,是为恶政,自当天下公决而诛。会盟各国,代行天道!”
    庞涓所念,正是六国灭秦地讨伐檄文。秦军上下。处了吴狄百无聊赖之外。个个都是激愤非常。尤其是庞涓所念的十大恶。几乎是每念一项众人的愤怒值便能上升好几个基点,待十大恶念完。众人几乎已经是被气的说不上话来了。
    吴狄看着己方众人面上红黑不一,鼻孔外张,呼气如牛喘,也没人答话呵斥,自是不甘受辱,振声而起道:“哈哈!果真是天大的笑话,当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且听我来一一驳你!”
    当下吴狄腹内稍微酝酿,这便张口辩驳道:“十大恶之首是穷兵黩武,我且问问各位国君诸侯,如今这河西之地和函谷关,是秦人之地,还是魏人之地?”
    赵侯这人有趣,当下扬声答道:“自然是魏人之地!”
    “然也!眼下河西之地和函谷关正是魏人之地,却是我秦国割让给魏国以求罢兵谋和之用。然而,我秦国与魏国议和成功,割让了河西和函谷关后,魏国却立即会盟六国意图灭秦,作出此等背信弃义,失信于天下人的作为。天下人有眼,当自瞧见到底是秦人穷兵黩武,还是魏人穷兵黩武!俗语有言: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魏罃,你家老父、蒙师可都曾教你识得一个羞耻的‘耻’字?”
    吴狄一席刻薄尖酸、振聋发聩的责骂,立时让现场诸人全都听得蒙了,尤其是六国诸侯更是齐齐拿眼看向魏王,赵侯更是没心没肺的大呼一声:“好!说得好!”
    而齐国太子却更是搞笑地从袖中摸出牙板碳笔,奋笔急书道:“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好句,果然好句,怎地我齐地却是从未听闻如此警句名言。”
    吴狄接着又道:“十大恶之二姑息戎狄,则完全是胡说八道,满口胡言。秦国地处西陲,昔日周王封氏于古秦地,其时丰镐之乱未平,陇西皆在戎狄之手,是我秦人先祖浴血拼杀,百余年间用人命一寸一寸从戎狄手中夺回。其时六国何在?尔等口中天下人何在?尔等口中的天道又是何在?”
    。|。
    当即秦军将领齐声喝好,而六国诸侯方面却是面色尴尬,即便如赵侯这样的缺心眼儿也是闭口不言。
    吴狄一鼓作气,当下接着辩道:“其三君道乖张一说,更是无知。天下大争,强者为王,这天下哪国的君道不曾乖张?便只有秦国有简公出子之乱,魏国不曾乱?齐国不曾乱?楚国不曾乱?赵国不曾乱?燕国不曾乱?韩国不曾乱?有口说他人,无口说自己!其四曰吏治暗昧,此说当真惹人耻笑耳!昔日吴起魏国建武卒强魏,却是被被公叔逼走。去楚国变法强楚,下场又是如何?其五曰贬斥私学,更是一派胡言,尔等可成到过秦国民间亲自探访?道听途说、一知半解、以讹传讹!秦国无名士不假,但因无名士便诈传秦国贬斥私学,简直牛头不对马嘴,难道天下名士皆出自私学?无名士便一定是贬斥私学?其六曰田制混乱,齐国有管仲变法,魏国有李变法,即便是远离中原地楚国也有吴起变法,秦国有谁变法?我父献公流离魏国归秦,欲效仿魏国变法,视秦地现况,设初租禾法,虽不如李变法强魏般始见成效,可我公父并非管仲、李,你庞涓也非管仲、李,魏王、楚王更非管仲、李!其七曰不崇孝道,简直就是狗屁不通。一派胡言。老秦人铮铮铁骨,但是父母有命,即便刀山火海、赴汤就烹也是绝不旋踵。为了保家卫国更是喝出了‘赳赳老秦,共赴国难’之声!其八曰蹂躏民生,这更是颠倒黑白,胡搅蛮缠。说我大秦蹂躏民生,你魏、齐、韩、燕、赵、楚,哪国又不曾蹂躏民生?尔等国内便没有王族?庶民?奴隶?尔等国内王族便不蓄奴隶,不欺庶民?其九曰崇武贬文。我秦国若不是崇武,何以从戎狄手中夺回陇西,我秦国若不是崇武,今日你六国大军压境。只怕我秦国上下便只能束手就擒,任由你等煎炸烹
    国灭种了!其十曰不开风化,若我秦人不开风化。日我无敌便不会浪费口舌与尔等辩驳,不但辩得头头是道,还辩得尔等点头连连……看。还在点头!”
    吴狄一口气说道此处,恰好这齐国太子和赵侯甚至庞涓都在齐齐点头,当即指着三人向身旁众人笑道。引来众人一阵高声哄笑。
    吴狄这番辩驳。虽然不能作为奇文而流芳千古。但于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却是恰到好处,虽然辩驳之中有多处是偷换概念和顾左右而言它。但却在思维模式上做了隐性的引导,让人听起来却是觉得句句有理,丝丝入扣,当真是一篇难得地好文章。
    “彩!”被人耻笑地齐太子却是不以为意,双手比起大母哥向吴狄笑道:“公子狄做的好文章,今日听来果真是字字珠玑……”说道之时却是拿眼看了看这十大恶地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