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斜风- 第1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朱爱澜却是笑着说道:“别说这个,眼下有个紧要的事!”
    “什么事?”这些乡绅、读书人都关切得问道:“什么紧要的事,您给我们说说!”
    “当然是办科举的事!”朱爱澜也是十分兴奋地问道:“在前清朝,咱们金华府不出人才,中举尽是杭嘉湖宁绍五府之人,现在要改换了朝代,虽然还没有国号,但是检点也觉得要先办汉家科举,虽然章程要以实务为主,但也是能显出诸位胸中韬略。”
    虽然这些读书人从小是读八股文出身,但是作为读书人,他们的转变是最快,当即询问道:“是怎么一个章程?怎么一个实务为主?咱们兰溪县多少名额?”
    这些都是关健问题,可以不以八股取士,但是这些读书人依旧想垄断着科举,朱爱澜回答他们:“今年试办一次秋试,还没有具体章程,用兵之际,人才暂以实务为善,力求贤才!诸位先生,都是本县的读书种子,何不给检点上个条陈,细细分说其中关节!”
    “至于我们兰溪县,这次用兵最被兵灾,因此检点也多愿意替本县恢复几分元气,想多给几个名额,只是他戎马厮杀在行,办科举这件事不在行,诸位先生为兰溪县着想,自然可以出面多争取几个名额!”
    这么一说,大家都明白,这就是一张白纸啊!方便自己涂涂抹抹,只要自己提出让柳畅眼前一亮的章程,想必能平步青云。
    至于兰溪县的中试名额,那也是多多益善啊,尤其是注意的是,不能只加今年这一届,要形成定例才是。
    因此这位原本横行乡里的朱爱澜,现在一下子变成了大善人,大家都拉着他询问着具体的一些细节,只是柳畅确实不是这方面的行家,他只能交给具体的专家来负责,朱爱澜干脆把话挑明:“你只要让检点满意,就让你们做一任同考官甚至主考官都没问题!”
    这也行?有些人刚才还在冷笑红贼真是草莽,连科举这种事都不在行,但是一听到“同考官”、“主考官”这个词,大家都差点跳起来了。
    要知道,在清季,考生与同考官和主考官有着人身依附关系,正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做过一任座师、房师,那简直是在朝野增加了无数门生。
    当即有人问道:“我只是个秀才,也能做同考官吗?”
    “只能让检点满意,便是主考官都做得!正如检点说得那样,不荀一格拔人才!”
    当即又有乡绅跳出来问:“我没有功名,连个秀才都不是,做得主考官?”
    “也行,只要您提出的条陈让检点满意!”
    这些读书人一听到朱爱澜说完,那呼吸都粗重起来,这不是天赐良机,而是天下直接掉金子,当即有人叫道:“我看检点必得我兰溪读书人之心!”
    他们并不知道,在后世柳畅的办法可以总结成一个词:“大学扩招。”
    只是朱爱澜又应付了大家的轮番攻击,让大家都散了,才和自己多年知交的一个土豪周益世一起进了房间谈事:“周兄,你请我过来,是怎么回事?”
    周益世也是兰溪县颇有名气的小土豪,平时纵横乡里胆大心细,算得一号人物,这次率民团百十余人追杀张玉良军,最后捡获洋枪十七杆,他却是连同队伍都投效到虹军中去,只是他现在有点麻烦:“朱兄,你和检点最亲近,我现在有一桩难事,请你想个章程。”
    “怎么一个事?”朱爱澜当即答道:“你给我好好说一说!”
    周益世当即说道:“我现在率了一百三十人,洋枪十七杆,鸟枪、抬枪、土炮百余集体投军,按道理手下应当编一个连队吧?”
    “是的!”朱爱澜当即答道:“按虹军章程,一个连队都多点!”
    “现在虹军那边给我两个选择,如果现在留在部队的话,那么要么做副连长,要么做带兵的排长!”
    这个意思就是降一级使用担任副职,或者降两级担任带兵的正职,那边朱爱澜却不慌不忙地问道:“那第二个选择是?”
    “那就是去善叶军校,那里专门开了一个中级干部连,里面都是我这样带队投靠的人,我可以带几个亲兵过去读书,军饷待遇参照正职连长,等中级干部班一毕业,保证我出来担当连长,而且多半是回老部队,这期间,我那一连人由虹军负责训练与装备起来,保证建制完整。”
    这是防止形成山头的意思,因此周益世有些犹豫,一方面是看得到的损失,一方面是末来的预期,只是朱爱澜却是坐了下来:“那还有什么好选择,去善叶军校,这一时期,你的连队保证建制完整,光这一点足够了!”
    “可那是我好不容易带出来的一支民团啊!”
    “人家带团胜过你十倍,这一次我是见过了龙枪营的真容,才知道什么叫天下强兵!说不定你回来的时候,说不定不但战力比过去强上一两倍,而且全操洋枪,更重要的是……”
    “柳检点这人说话算数,言出如山,你带亲兵去善叶军校的干部连报告就是,他说不让你吃亏,就不让你吃亏。”朱爱澜继续说道:“何况你不知道,善叶军校出来,即使不回老连队都没关系,现在善叶军校的学生在虹军里面那是多吃香,最近各个营、各个连都在为善叶军校的毕业生而抢破头了,那里面培育出来的都是真正的将才。”
    朱爱澜继续说道:“以我看,柳检点现在的局面,即使不能一统天下,割据东南总是没问题,你现在加入,虽然稍嫌迟了一些,但是去了善叶军校花一两个月学一学虹军用兵的法子,出来就是天子门生,到时候不敢说有多高的成就,带一团人总是没问题的。”
    周益世听得十分心动,他之所以把自己精心训练的民团集体交出来,还不是为了博一场富贵,朱爱澜与他相交多年,想必是不会坑他的,他当即说道:“老朱,我听你的!这次托我打听这个消息的,还有好些朋友,我也让他们把部队交出来,到善叶军校的中级干部连学上一两个月。”
    !@#

第二百六十章 战舰
    第二百六十章战舰
    听到周益世这么说,朱爱澜也是暗暗松了一口气:“那最好不过了,到时候你从善叶军校出来,可还要多照应照应我了!”
    他又同周益世扯了几句,这才起身告辞,只是他一出现在书院里面,就有许多书生围住他询问着这一次秋试的事,他们关心许多细节上的问题。
    只是朱爱澜只是勉强回了几句,就直接来见柳畅了,他一见面挤出笑容来:“检点,恭喜了,周益世和他们那一批人都愿意交出部队去军校!”
    “去军校好!”柳畅告诉朱爱澜:“他们去了军校,你也有好处,只是平时你在乡里的名声不好,暂时收敛一下!”
    朱爱澜也是自己平时的横行霸道,在乡里惹得不少仇家,现在自己春风得意了,但是想要再进一步的话,反而要收敛一下:“检点,小人知道。”
    他倒是有些好奇另一件事:“检点,若是周益世他们不肯交出部队去军校,要直接带兵怎么办?”
    柳畅当即回答道:“那好办,控制使用就是了!”
    朱爱澜对“控制使用”这个名词没全明白过来,但是他也知道太平天国隐语很多,有些时候清军明明缴获了太平军的书信与文书,但是却不知道上面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全然云里雾里,只是他知道这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那我要为老友庆幸了,他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朱爱澜继续说道:“我们乡里如果有人不肯加入民兵,又拥众自卫,该怎么办?”
    “那好办!灭了便是!”柳畅容不下三心二意之徒:“这件事你来办便是,你告诉周益世他们,他们肯交出部队到军校来学习,那我是不会亏待他们的,这次打张玉良缴获的洋枪洋枪,我已经决定分一部分给他们统带的队伍了!”
    ……
    善叶军校的这个中级干部连开学的时候波澜不惊,但却是在整个兰溪县都掀起了很大的风潮。
    许多乡下的小土豪到这个时候才知道整个兰溪出名的一些豪强、强人、乡绅已经加入了善叶军校的干部连,这个干部连只教育连排一级的干部,而且柳畅还是多次亲自讲课。
    虽然他这么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给一群三十多岁的壮年讲课,显得有点异类,但是一想到柳畅的身份,知道他是浙江三府十八县的第一人物,就知道这个善叶军校出来的干部都是天子门生。
    因此这些小土豪一下子活跃起来,都把自己掌握的武力交出来,就千方百计想进中级干部连当一个插班生,但是这种很合理的要求却遭到了干部连一期生的一致反对,他们把自己视为第一等的天子门生,怎么能容得上其它人担当插班生。
    他们一致提出绝不允许插班生,但是后面可以有二期生、三期生,柳畅也同意了他们的建议。
    现在善叶军校已经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军事教育机构,特别是一期生与二期生更是差不多有一个团的建制,虹军过去一直叫着干部严重不足,特别是有勇有谋的干部更少,可是现在这一千多名的军校生一毕生,这种情况就能得到了很大的缓解。
    因此无论是哪一个步兵营,甚至包括台州与处州两地的部队,都要求多分配一些毕业生到他们的单位去,以缓解干部紧缺的情况,至于善叶军校这批毕业生的素质,已经在这一次金华会战中显露无遗。
    按照孙胡子的说法,那就是“哪一个都能带一班人,都是好样的”,事实上在金华府的治安作战之中,善叶军校的官兵以战代训,表现得非常出色,屡次创造了以极少量兵力歼灭大股土匪、民团的战争奇迹,以至于绍兴府方面的敌军根本不敢动弹。
    而接下去的实习阶段,龙枪营、骑兵营、楠溪营都发现派过来的见习排长眼界开阔,能识文断墨,可以说比起虹军在实战中锻炼出来的干部互有长短,但是从长久看,这些军校生应当是要唱主角的。
    结果就形成了现在这种哄抢的结局,虽然说磐石营已经先期抢到了一批毕业生的名额,但是现在到处都是要求调拔善叶军校毕业生的请求,那边石汀兰又拿来了一份从处州府发来的书信:“陆子云报告,处州府十县,已经完全在我军的控制之下,但现在干部严重短缺,请求调给善叶军校第一期毕业生一百五十名!”
    “真是狮子大开口!”柳畅一听到这个报告就说了:“现在在处州府作战的部队,也就是三个加强营的规模,给他们五十个毕业生就不错了,居然要一百五十个。”
    石汀兰倒是说起另一件事:“检点,现在陆子云控制了整个处州府,他的兵力是不是有些不够充裕?”
    现在在处州府作战的虹军部队,包括牛刀营在内,以及处州独立一营与独立二营,都算是比较新的部队,就是牛刀营本身的历史也太短了,在这种情况,三个加强营的部队要控制整个处州府,是显得有些有心无力。
    “治安作战,三个加强营足够了!”柳畅却是想得很明白:“如果是福建那边大兵压过来,那再给他们增援一个营也不够用!”
    现在柳畅担心的倒不是浙江方面与江南大营方面,而是担心起来了南面的福建,福建省内的民变已经被镇压下去,浙闽总督王馨德完全能抽出一只手来,用重兵向北攻击,而首当其冲就是处州方面。
    但是处州方面又是一个支战场,这里山林密集,不利于大兵团作战,而且地方贫困,养活不了太多部队,在虹军准备宁绍会战的同时,虹军顶多派一个加强营过去增援而已。
    但是陆子云如果真要面对福建清军的攻势,加强一个步兵营也无济于事,因此柳畅继续说道:“何况现在陆子云只需要九个县,缙云县是由善叶军校负责的治安战实习基地,他三个营只要给主力南下争取缓冲时间就够了!”
    “嗯!”石汀兰应了一声,不过她主意倒是挺多:“那接下去到秋收之前,我们就在金华府对石景芬围而不攻?”
    “不!”柳畅告诉他:“我们恐怕难得有这样的亲瑕时光,部队可以好好调整训练一下,而且我和汀兰姐姐、长妹姐姐的事也可以提上日程了!”
    石汀兰脸一羞红:“胡说什么?”
    柳畅却是笑了:“这一次太平军攻衢州而不下,退回安徽,虽然也算是小挫,对我们来说可以说是天赐奇缘,接下去天国可以西征南讨,我们虹军可以倾力于宁绍两府,相互之间没有任何冲突!”
    石汀兰当即点了点头:“你说的有些道理。”
    太平军退回安徽,那也代表着虹军与太平军的同盟关系牢不可破,现在虹军可以说是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的孙猴子,在满清的纵深后方掀起无数风浪来。
    在这种情况下,太平军在军事上就可以处于非常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