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部队经典战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特种部队经典战役-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功能,这些地雷埋置在所有通向丛林的已知路径上。凭借在马来西亚参加丛林战的经验,特种空军后备队深知与印度尼西亚巡逻队面对面突然相遇的机会微乎其微,惟一可期待的便是发现可疑线索后实施跟踪。有一次,特种空军后备队和他们有经验的跟踪者发现了印度尼西亚士兵新活动的痕迹,随即用摩尔斯电码无线电收发两用机向司令部联系,司令部迅速在这一足迹的正前方设下埋伏,消灭了暴动者。事实证明,这种战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战术。对任何人而言,在丛林中行军不仅乏味,而且速度十分缓慢。然而在特种空军后备队的武器库中却有一种藏品:直升机。    
    虽然特种空军后备队在马来西亚使用了直升机,对于部队轮换和补给任务来说,与直接的作战任务相比,直升机的作用便大打折扣了。可是在婆罗洲,直升机可定期地将特种空军后备队的小分队输送进或接出丛林,使得部署和调动部队的任务更加方便、有效。    
    在这里,特种空军后备队最大的目标便是运用他们在马来西亚使用的得心应手的“争取民心”策略来争取当地部落群众。不久,这一方法很快也在婆罗洲见效了。这里的当地居民比较友好,由于以前从未看见过白人的面孔,他们有时显得比较拘谨。特种空军后备队的士兵也非常谨慎,在慢慢地产生彼此的信任后,最后才要求他们帮助。    
    开始时,特种空军后备队官兵在一个当地人称做甘榜的村庄附近占据一隐蔽地,先观察几天当地村民的活动,以便确定没有印度尼西亚人,一旦一切顺利,然后才去拜访部落的首领或年长的人。在最初的几天里,他们仍然与当地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到被邀请进村时,他们方才与当地居民接触。这是一种极为稳妥的礼节,他们不希望被当地人视为喧宾夺主。他们小心翼翼,从不冒犯他人,想方设法尊敬村民,了解习俗。同样,这也是树立良好关系的一个关键因素。特种空军后备队将与这些民众一起生活好几个月,必须注意不因驻扎得过久而不受欢迎。    
    与村民建立了良好关系之后,特种空军后备队便开始进行情报搜集工作,并非马上一同参加战斗。在边界附近,士兵们都分配有责任区,利用所有当地的甘榜作为自己的眼睛和耳朵。这是一种非常方便但十分有效的战术,当然在整个战斗中,有时也会付出一定的代价。总之,士兵与当地的部落群众工作生活得越亲密,印度尼西亚人的日子就越难过,他们想用渗透的方法比登天还难。    
    每当特种空军后备队人员遇见甘榜民众时,这些人总是期盼从士兵那儿得到一点比夸夸其谈更有份量的令人信服的消息。这时士兵们当场即作出各种表演,给予当地人刻骨铭心的印象。他们让当地部落群众砍倒几棵树,构成一个简易的临时飞机降落场,然后调集几架直升机,紧接着大量的廓尔喀人降落到了新开垦的场地上。这些廓尔喀人都是聚会活动的优秀表演者,对制服怀疑者有出奇的功效。    
    


第二部分第2章 欧洲作战(6)

    战斗D中队    
     1963年5月,D中队换防A中队,使A中队享受战斗间隙中难得的短暂休整。D中队同样有效地工作着,继续扩大“争取民心”活动的成果。但是,由于婆罗洲拥有不计其数的甘榜,其所需用的对应兵力远远超出特种空军后备队的许可,因此特种空军后备队始终未像在马来西亚那样在婆罗洲构筑没有工事的村庄。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们建立了边界侦察兵,这实际上是由每个甘榜的部落群众组织起来的自己力量。每支边界侦察兵可从特种后备队那儿领到武器,接受他们钦佩和崇敬的廓尔喀人的训练和支持。虽然这些人热情极高,也是跟踪能手,但他们仍然不是印度尼西亚正规军战士的对手。    
    1963年9月28日,英国军队受到一次较大的挫折。当时一队廓尔喀人和边界侦察兵在沙捞越的降贾维村建立了一个岗哨。一天,约200人左右的一支印度尼西亚队伍对他们进行了突然袭击,可他们当时总共只有30人。在毫无希望保卫自己的情况下,仅有3人幸存下来,2名廓尔喀人和1名边界侦察兵。幸存者用无线电求救,由于气象条件较差,多次尝试均告失败。他们顽强地抵抗着敌人,最后终于发现了一条从丛林通往外界的小路,并拉响了报警器。英军这时才用直升机出动了一大队廓尔喀军人在印度尼西亚部队可能撤离的路线上伏击。当印度尼西亚人逃往加里曼丹的路上,他们中了埋伏,在到达边界安全地带时,许多人被打死打伤。随着战争的逐步升级,印度尼西亚部队在边境地区部署了大量的兵力,特种空军后备队要想在战争中发挥一定的影响,目前的军力已显得力不从心了。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又遭到敌人的几次袭击,迫使特种空军后备队对B中队实行整编,以便迎接新的战斗。    
    1963年12月印度尼西亚部队又对沙巴子的加拉巴干村发起了进攻,打死8人,打伤19名皇家马来团的人员。当他们准备撤退时,遭遇到廓尔喀人的伏击,打死相当大一部分敌军,他们对驻军挑起的进攻总能得到报复。截至当时为止,以前英军一直可以轻而易举地进行作战,这次敌人的进攻可谓是捅了马蜂窝,既然是赤裸裸地上阵,特种空军后备队决心将战斗打到印度尼西亚的后院。    
    边界的交火    
     1964年1月,一队英国巡逻战士发现了印度尼西亚部队宿营在沙巴和沙捞越的边境。这次则是英军没有事先警告而发动了突然袭击。在短暂的战斗中,7名印度尼西亚人被打死,其余的人则突围逃出边境。战后检查战斗遗留的文书,英军战士发现了印度尼西亚陆军参与近来数次进攻的无可辨驳的证据,这正是苏加诺总统一直在否认的事实。在证据面前、苏加诺下令停战,讲和,结束敌对行动。    
    停战仅持续了几个星期,不久,印度尼西亚人又离开了谈判桌,重新举起了矛头对准英国部队及其支持者。这次他们可谓是胆大包天,没有掩盖不是印度尼西亚游击部队而是他们的正规军参与作战的事实。    
    1964年3月7日,印度尼西亚陆军第一次公开在沙捞越西南边境附近发动了反对英国部队的行动。印度尼西亚陆军都是一些出色的战士,只是有可能就采用“打了就跑”的战术。熟知英军不准跨越边界线追捕他们,他们常常是进攻人数较少、不是他们对手、易受攻击的驻军。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几天后,他们袭击了廓尔喀人。    
    然而,这次廓尔喀人早有防备,在直升机提供的空中掩护下,他们用炮火击退了来犯之敌。之后特种空军后备队专心准备敌人的进攻,开始在印度尼西亚国土上进行秘密巡逻,沿边境线建立联合的炮火支援基地,确保在印度尼西亚人胆敢再次进犯时给他们以致命的打击。    
    特种空军后备队采用数人一组的巡逻队方式渗透到加里曼丹巡逻,这一做法十分危险,一旦与印度尼西亚人交火,他们得知只能依靠自己求生,不会有英国部队救援,因为从技术上来说,远水解不了近渴。战士们穿着正规的英国陆军服装,配有标准的7.62mm0.3英寸自动装弹步枪,一旦被杀或被俘,也能确保英国政府不至于落入窘境或难堪的境地。在那种状况下,政府可声称这些英国人为普通士兵,在丛林中因迷失方向而在无意中跨越了边界。    
    在边境地区,特种空军后备队的巡逻队收集印度尼西亚人及其行动的情报,绘制成供他们自己使用或日后与越境作战的常规英国部队使用的详细地图。他们竭力设法使巡逻时间控制在三个星期之内,以免造成战士和跟踪能手身心疲惫。完成几次任务后,战士们轮流回到赫里福德休养,这是人人梦魅以求的事情。    
    伴随战争的日趋尖锐,特种空军后备队也开始使用现代化武器,如美国制造的5.56mm0.22英寸阿玛利特自动步枪和搜索机关枪,它们是丛林作战的有效武器。虽然在婆罗洲的其他英军使用火力较猛的7.62mm0.3英寸通用机枪,特种空军后备队却不喜欢它们,因为这种枪本身太高,不适宜远程巡逻。相反,他们倒是宁愿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流行的布伦式轻机枪。    
    适应婆罗洲的环境    
     开始时,特种空军后备队士兵都觉得婆罗洲的条件极为恶劣,伴随着对丛林战知识的增长和理解,士兵们不知不觉地慢慢将丛林视为朋友而不是敌人。尽管丛林中滋生有不计其数的有毒植物、蛇和其它危险物,也就使得每个士兵不得不时时慎防周围的作战环境,不过士兵们和跟踪能手很快便学会了如何寻找同印度尼西亚军秘密作战的合适埋伏地。当然,士兵们的对手也决非无能的等闲之辈,特种空军后备队必须争取先发的策略,确保自己的生存。    
    在越境战斗中,使特种空军后备队最头疼的事情莫过于上级对他们可进行的战斗类别的限制。根据规定,士兵们严禁对印度尼西亚部队寻起大规模的进攻,以免造成较大的伤亡。根据开始时下达的命令,对抗时仅限于“打了就跑”的交火,在这种情况下,首先打第一枪的人通常会获得胜利。    
    越境作战持续几个月之后,印度尼西亚人便感到压力越来越大,在边境的基地军营里,他们再也不能享受以前那样的舒适,开始进一步向加里曼丹境内转移,求得安全。    
    此时,特种空军后备队和廓尔喀人向其渗透的距离限制在5公里3英里之内,后来才逐步扩大到20公里,他们被人叫做“脚步轻快的了人”,因为他们能够最大限度地接近敌人而不被发现。    
    克拉雷战斗    
     1964年9月,印度尼西亚人在一次空袭过程中对柔佛省发动了进攻。另一支小规模的部队则对西海岸进行了袭击。从印度尼西亚人的角度来说,这次进攻以失败告终,因此他们又恢复了婆罗洲的战争。与此同时,英国部队也开始了大规模的越境袭击。然而在官兵的正式言谈中,这一切似乎都未发生,成为高度的机密。从外交上来说,印度尼西亚也未与英国正式交战。    
    然而特种空军后备队有一种特别的武器是使印度尼西亚人胆战心惊的、那就是美国制造的克莱莫杀伤地雷。在马蹄形罩内,每枚地雷装有几百个金属球轴承。一旦爆炸,这种装置能使有效距离内中弹的士兵致命。根据战术环境要求,这种地雷不以用电的方式或压力传感器引爆。事实上,它就如同躺睡着的战士,当印度尼西亚人在丛林中摸索行进时,它牵动着每个敌人的神经。当然,特种空军后备队也要特别留心地雷的位置,否则也会造成自己的伤亡。为了确保不会发生自己人误伤自己人的事故,一次仅允许一个英国部队在加里曼丹边境活动。    
    虽然印度尼西亚人遭到了打击但他们仍然利用一切机会回击英国部队。在一次特殊任务中,特种空军后备队对敌人基地的目标侦察,这时他们突然发现绝大部分敌人士兵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们根本不知道,当他们忙于观察印度尼西亚人的基地时,基地的主人早已渗透到沙捞越准备对第2炮兵部队发起大规模的进攻了。第2炮兵部队驻扎在普拉面马普村,这时已调去参加克拉雷战斗,营地留下的人员甚少。    
    印度尼西亚人用轻机枪和迫击炮发起了进攻,很快摧毁了年轻部队的外围防线,由于人数上的巨大优势,当他们即将摧毁基地时,年轻士兵发起了殊死的反击,终于赶跑了敌人。对于英国士兵来说,这可是“忍辱偷生”遭受到的最后一击。从此以后,他们便在加里曼丹以一种公开的方式进行战斗,印度尼西亚人遭受到巨大的损失,局势显然急剧地向不利于他们的方向转化。    
    1966年3月,印度尼西亚人对文莱的英国部队发起了进攻,遭到迎头痛击,彻底地失败。从加里曼丹出发的一支50人部队,进攻结束后仅13人幸存。对于苏加诺总统的政治图谋来说,这次进攻可谓是盖棺定论,意识到没有能力打败英国部队之后,印度尼西亚的总参谋长终于在1966年8月11日与马来西亚签订了和平协议。对于特种空军后备队来说,这真是一旷日持久,艰苦卓绝的战役。不过在马来西亚非常时期,特种空军后备队所学到的经验教训在这儿得到了充分的实践和应用,且收到了无与伦比、刻骨铭心的效果。    
    特种空军后备队的天铤作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