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家燕子傍谁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旧家燕子傍谁飞- 第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奉书心中乱成一团,也没听清那管家在说什么。突然额头一痛,却是被几文铜钱打在了额角。耳中听得那亲兵骂道:“这是赏钱!愣着干什么?快滚!”紧接着屁股又是一痛,让那亲兵踹了一脚,不由自主地跌出了门。

    跌倒在地的一刹那,她突然记起了那亲兵是谁。去年在建康城里,她混进了张弘范的元帅府内,被认成了府中的杂役小厮,这个人就曾一脚踹在她屁股上,叫她滚。

    身上仿佛有一股火焰,从脊背直冲向四肢百骸,将她的心脏烘得砰砰乱跳。她竭力控制着颤抖的双手,趴在地上,将几文铜钱一枚枚捡了起来,逃也似地从侧门跑了出去。她沿街狂奔了许久,一腔精力仍是无从发泄,突然一阵冲动,干脆从海子桥上跳入了结冰的积水潭,在冰面上肆意摔跤打滚,好半天才格格笑出声来,笑声中又带着眼泪,因为浑身已被冰面磕得生疼。

    她把滚热的脸蛋贴在粗糙的冰面上,压低了声音,咬着牙,一字一句地说:“张弘范,你也会生病,你也有今天!什么南方的瘴气,那是崖山的冤魂!报应!报应!报应!”

    *

    回到药铺的时候,她的手脚都是颤的,预定的功课也没心思做,满脑子都是当年在五虎大王营寨时,瞥见张弘范的身影那一刻的惊惧和愤怒。还有在惠州牢房里时,杜浒对她说的那一句话:“决战时,眼看不行了……我纵火烧了自己的船,想去撞张弘范的帅船……嘿,嘿,没成功……”

    此后,他们跟着张弘范,从惠州到建康,又一路到了大都。杜浒两次试图从他手里营救文天祥,又两次功败垂成,差点赔上命。对奉书来说,如果没有张弘范的存在,她简直要认为师父是这世界上最厉害的人了。

    而现在,这个曾经打败了父亲和师父的大坏人,“一病几个月,换了多少个大夫都不管用”?她躺在炕上,想象着张弘范缠绵病榻的模样,却怎么也想不出来。一时间觉得痛快淋漓,一时间又怅然若失。

    她一骨碌滚起来,跑到药铺里问徐伯:“北人到了南方,是不是都会生病?”

    徐伯正在一点点的分拣药材。这个问题有些出乎的他意料,但他还是耐心答道:“南方瘴气袭人,冬天湿,夏天热,北人确实容易水土不服,然而也不是人人都会生病,不然……嘿,不然过去大宋也不至于吃那么多败仗。怎么,问这个干什么?”

    “若是因为瘴气而生病了,是个什么症候?严重不严重?会不会死?”

    “各人的体质不一样,哪有什么绝对的呢?要是真染了瘴疾,赶快请大夫来对症下药,才是正道。怎么,你问这做什么?是不是在哪儿看到了病人?”

    奉书赶紧说没有,借口泡茶,跑到了厨房。厨房里小六哥正在偷吃东西,听到她进来,吓得跳起来,一回头,见是她,才笑道:“你回来啦?去哪儿了?这么高兴,路上遇到什么事了?”说着递给她一块饼子。

    奉书接过来吃着,含含混混地说:“我就出去走了一趟……路上可热闹了,我看到了好多集市,卖的东西稀奇古怪的。”

    她向他说起那一大群鸡鸭鹅,小六哥笑道:“去斜街了?那是鸭鹅市,天天如此,那里的鹅儿专门嫌贫爱富,没咬你,算你运气。”

    她说起那一群脏兮兮的闲汉。小六哥道:“那是穷汉市,是贫民出卖劳力的地方。这些人没有正经收入,每天靠运气吃饭,没钱时,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你以后离他们远点。”

    她向他说起那混在一起的醉人香气。小六哥道:“唔,那是香料市,里面全是天竺、西域运来的珍奇香料,还有些罂粟、麻子仁之类乱七八糟的东西。以后你可要小心,打翻一盘那里的香料,你叔父就算把你卖了,也不一定赔得起,嘿嘿!”

    奉书被他唬得连连点头。听到一个“卖”字,她立刻又想起了那个被卖掉的汉人女孩,迟疑着描述了当时的情状。

    小六哥不以为然,笑道:“那是'人市',专门卖人的,跟牛市、马市、骆驼市一般。这叫做人畜平等,以后在大都住久了,你就见怪不怪了。”

    奉书又问:“他们说把那女孩卖到了院子里……那是什么地方?”

    小六哥一怔,转了转眼珠,说:“那,那个,是很好玩的地方呗。”

    “你去过?”

    “那当然……”小六哥刚想夸口,看她一脸怀疑的神色,只好改口:“我只是听人说过嘛,等我长大些……”

    他忽然缩了缩脖子,住口不说了。奉书听到一句话从门口飘进来:“等你长大些,最好也别去。”

    杜浒撂下手里的包袱,拉过一张板凳坐了,问两个孩子:“怎么说起这个来了?”

    小六哥见他面色不善,赶紧借口干活,一溜烟走了。留下奉书一个人,只得讪讪笑道:“你今天回来挺早啊。”

    杜浒不理睬这句不痛不痒的寒暄,站起来,皱眉道:“问你呢,小姑娘家的,从哪儿学的这些词儿,什么院子、堂子的?今天一天是不是好好儿的在家?都干什么了?”

    奉书见他居高临下地瞪着自己,似乎不太高兴,心里登的一沉,不知道哪句话说错了,小声道:“我……我也只是听人说了一句……”

    想撒个谎,但最终决定实话实说,说自己白天不得已替小六哥跑腿出了趟门,走了半个大都城,见到了些新鲜事物,包括那个被卖到院子里的女孩。小六哥说那是个好地方,可若是如此,那姑娘又为什么会哭?

    “师父,你去过那么多地方,肯定也去过那里的吧,你跟我说说,那到底是怎么个地方……”

    话没说完,就看到杜浒的脸一下子黑了下来,她赶紧改口:“我、我不明白才问的嘛,你别生气啊……”

    杜浒见她果然什么都不懂的模样,脸色这才缓和下来,简单地说:“是下贱的地方。那孩子一辈子算是毁啦。”说着站起来,倒了两碗白水,给奉书一碗,自己喝了一碗,轻轻转移了话题:“你说卖人的那个老太婆,是太子府的?”

    “是啊……”奉书听他重复了一遍,这才意识到“太子府”是个什么东西,犹豫着道:“蒙古皇帝,也是立太子的?”依稀记得大哥说过,他们大汗的位子,是打来打去,谁厉害谁坐的。哪用得着太子?

    杜浒点点头,告诉她,从前的蒙古大汗都是由各部贵族推举而来,也因此有过不少兄弟阋墙之事。而当今的皇帝忽必烈推行汉法,早早便立了自己的嫡长子做太子,以保汗位继承正朔。这个太子从小着汉服、习汉礼,跟随汉人儒士读书,就连名字也是起的汉名,叫真金。

    奉书听了,忍不住笑:“真金?这忽老皇帝想钱想疯了。他的第二个儿子是不是叫白银?”

    杜浒却没笑,而是若有所思:“这么看来,坊间传闻倒也不假。这个真金太子和汉人走得近,平时在府中肯定也是说汉话的。不然,何以去买汉人丫头服侍?”忽然又问:“太子府在何处?”

    奉书摇摇头,“不知道。怎么了?”

    杜浒沉吟片刻,自言自语道:“真金太子崇尚汉法,幕下定然聚集了不少故宋降臣……你爹爹的事,说不定能从他那里周旋活动……”

    奉书心中一跳,急忙问:“要怎么办?”

    杜浒摇头摊手,示意自己也无头绪,看到奉书一脸失望,微笑道:“慢慢来,别着急。”

    忽然瞧见了她身上衣服,后襟屁股的位置赫然印着个大鞋印,一下子又是惊讶,又是好笑:“怎的还让人踢了一脚!你的本事哪儿去了?也不知道躲?没踢坏吧?”

    奉书连忙把衣服卷起来,说:“没有,我当时在……”

    自己当时正在魂不守舍地想着张弘范的病。可她话说出口,却变成了:“我当时在看街上吹糖人儿的。”

    她很少这样在青天白日下对他明目张胆地撒谎,心里一时间跳得飞快,脸也微微红了。

    杜浒信以为真,轻轻刮了刮她腮帮子,嗤笑道:“羞不羞!你几岁了,还看人家吹糖人儿?”

    奉书脸更红了,暗自后悔说谎前没打草稿。好不容易让他觉得自己有些长大成熟了,这一下前功尽弃。

 第89章 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

        奉书既出了一次门,既没迷路,也没惹事,杜浒便渐渐放下心来,允许她白天帮徐伯跑跑腿,到邻近的街巷商铺里取货送药。只不过他叮嘱徐伯,不要让她跑出超过五里路去。

    但就算是这样,奉书也觉得世界一下子开阔了,每天高高兴兴地管徐伯要活儿,帮他递几张单子、抄几行账目、或者向主顾传个话。

    没几天,附近的街巷胡同就都被她逛遍了。胡同口倒确实有些人高马大的小混混,聚在一起欺侮更小的小孩,但奉书身手快捷,每次没等他们反映过来,就从他们身边溜过去了。

    有一次她抱着一个药箱,走得慢了些,让三个十五六岁的男孩给迎面截住了。为首的那个虎背熊腰,人送外号“海淀金刀小霸王”,他双手叉着腰,领子歪斜着,露出一角花花绿绿的纹身,居高临下地命令:“零花钱交出来!”

    奉书先是吓了一跳,看这男孩的块头要比上杜浒了,心中有点慌。“金刀小霸王”身后的一个瘦跟班见她踟蹰不答,欺上前一步,恶狠狠地说:“一条胡同有一条胡同的规矩!你既是新搬来的,孝敬过大哥们没有?”

    他一迈步,奉书就看出来他脚步虚浮,下盘不稳。见他伸手就要来推自己,再不多想,叫道:“谁孝敬谁还不一定呢!”使出逃命的本事,向旁边一让,滑出了他的控制范围,紧接着脚底下一伸一绊。

    瘦跟班膝盖着地,手撑在地上。奉书顺势在他手上踩了一脚,终于让他疼得大叫出声。她刚要转身逃,“金刀小霸王”见她居然敢不听话,大骂一声,抡起拳头就朝她脑袋砸,算准了她两只手都占着,没法腾出来还手。

    奉书听见风声,急中生智,举起药箱一挡,他的拳头就打在了实木箱板上,“哇”的痛叫了一声。

    奉书见他出手毫不留情,也就不客气了,再接再厉,顺势在他小腿上一揣。她觉得自己要是使出十分力来,对方的腿非断不可。但她也不敢太过张扬,脚下只用了六七分劲力。即便如此,“小霸王”也嗷嗷长叫,一下子坐倒在地,抱着小腿,闷声呜咽起来,叫道:“上!给我上!给我揍他娘的!”

    可剩下的那个胖跟班见奉书一连放倒了两个,早惊呆了,后退一步,口中喃喃道:“老大,这小贼须得智取,不能力敌……”

    退了两步,却突然脸色一白,然后龇牙咧嘴地叫起痛来。他肩膀上搭了一只手,看似轻轻搭着,可他却如同僵住一般,全身动不了了。

    奉书抬头一看,立刻眉花眼笑,欢声叫道:“师父!你回来啦!”

    杜浒刚刚收工回来,只将胡同里的情景看了一眼,就明白了怎么回事。一手将那胖跟班轻轻拨到墙边,低下头,一言不发,冷冷地看着地上的两个。

    一时间整个胡同里似乎都冻成冰了,连一棵小草也不敢摇动。夕阳在杜浒背后照出长长的阴影,投在地上。

    “金刀小霸王”被杜浒的威势吓懵了,变成了簌簌发抖的杂毛小鸡仔,好半天才挣扎着爬起来,一瘸一拐地落荒而逃了。胖瘦跟班赶紧也都追随老大走了,那胖跟班还撂下半句话:“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改日再来讨教……”一边说,一边跑得看不见了。

    杜浒似乎对奉书方才的应对颇为满意,一句话没说,只是笑了笑,拍了拍她肩膀,示意可以一块回去了。

    这是奉书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被小恶霸骚扰。胡同里的那些坏孩子很快就知道了,太平药铺里这个新来的小厮有两下子,更兼头上有人罩着,也就没有人来“改日讨教”了。

    她觉得自己真快成徐伯的帮工了。小六哥乐得多了个帮手,使唤她倒使唤得挺勤,俨然把自己当成了二当家的。倒是徐伯十分过意不去,有一次见她满头大汗地跑回药铺,招呼她过来,往她手里塞了五文钱,说是工钱。

    她摇头不要。杜浒可没准许她从徐伯这里拿钱。

    徐伯却坚持要给她,说:“就当是伯伯给你买零嘴儿的,你叔父肯定不会说你。唉,可惜你是个小女孩儿,不然伯伯把你也雇来帮忙,可省下我不少心。”

    奉书这才高高兴兴地收了。等过得几天,攒到二三十文钱时,便到邻近胡同的铺子里去打了一小瓶酒,摆在桌子中间最显眼的位置,等杜浒回来。杜浒不爱吃甜食,给她带回来的糖果糕点,他连碰都少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