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倾天下之绝世悍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权倾天下之绝世悍将-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五百义军,这突然出现数千人,他们会如何去想?

  不用说,一定会认为王屋山还另有援兵,他们中了计了,加上主将被杀的心理压力,有八成的可能金军会仓惶撤退。

  只是问题的关键在于罗腾飞真的能够在万军之中斩杀金军万夫长阿里王索吗?

  这是一个输不起的赌局,魏胜不得不慎重考虑。

  罗腾飞见魏胜神色肃然,沉默不语不满道:“有什么好考虑的,老子的办法赢的机会有三成,而你的却只有一成,婆妈什么?”

  罗腾飞并不知道他的计策是有多么的惊世骇俗,而是本能的认为仗就应该这么打,以最简单的办法解决最困难的事情。

  其实,这是勇战派人物皆有的通病,在他人不知所措的时候,他们会用最简单的方法不可思议的完成一些出色的战役。

  好比项羽,彭城之战孤立无援,他面临了五大困境:第一、两线作战。齐国尚未平定,刘邦攻入彭城,回师救楚,则腹背受敌。第二、兵力的极大悬殊。刘邦诸侯联军五十六万人,规模空前宏大。齐国的兵马也不少,项羽在历史上记载的兵力不详,但是必然远少于五十六万。第三、后方沦陷,孤军深入。此时项羽楚地尽失,没有根基的孤军只能速战速决。第四、远离战场,长途奔波。敌人则以逸待劳,利用防御工事抵抗回师楚军。第五、盟友背叛,陷入极度孤立的状况。

  就在楚国那些谋士文武惊慌失措的情况下,项羽鸟也不鸟他们,什么狗屁计谋也没有用,领着三万兵马直接将刘邦五十六万打得落花流水。

  再有如霍去病:十九岁的霍去病成为了大汉的三军统帅,负责指挥收复河西。汉武帝命老将李广、公孙敖辅助霍去病。

  结果,公孙敖在大漠中迷路而老将李广所部则被匈奴左贤王包围,霍去病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本来在这种情况下,撤退是最理智的决定。

  岂料,霍去病想都不想直接孤军深入,领着自己的部队一直杀到祁连山,一路上斩敌三万余人,俘虏匈奴王爷五人以及匈奴大小瘀氏、匈奴王子五十九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共计六十三人。

  霍去病用最简单的办法办成了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立下了不赏之功。

  由此可见,类似项羽、霍去病这类的勇战派的人物都喜欢用最直接、简单的办法看清一切事情的本质,然后用最大胆、最疯狂、最直接的战术,扭转乾坤,将不利转化成大利,创造奇迹。

  当然,此刻罗腾飞还是不能跟项羽、霍去病相比,但那思路以及打战的方式,无不跟以上两人一样,都是用简单的思路考虑问题,然后想出最简单的解决办法。

  对于他来说,于其婆婆妈妈守这守那;想这个妙计,想那个计策,还不如直接打上一仗实在。

  赢就是赢,输就是输,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最多也不过是一个“死”字而已,有什么好怕,好犹豫的。

  “娘的,怎么跟个娘们似地,干还是不干就是一句话,有这么难说出口吗?”罗腾飞等得不耐烦,再次叫囔了起来。

  “好,我也拼了!”魏胜一咬牙一合掌,叫道:“就这么干了!”

  “这才娘的像个男人!”罗腾飞给了魏胜一巴掌,拍在了他的肩膀上,打的他几乎摔倒在地。

  魏胜稳住身子,摸了摸隐隐作痛的肩膀,暗道:“照这么说,自己若是不同意就不会男人了!!!这是什么道理……”

  敌军进攻迫在眉睫,魏胜也无暇多做计较,赶忙依法布置战场。

  罗腾飞目送魏胜离去后,低声自语:“这一次是老子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指挥’打仗,可别出了什么差错。”

  不知对罗腾飞信心满满的魏胜要是听到这句话会有啥感想。

  PS:有票砸票,没票收藏,谢谢。

  第二部 大战岳家军 第五章 单骑斩将

  王屋山。

  风和日丽,阳光普照。

  下了多日的雪终于停了下来,久别的太阳再度升起,照得人心暖烘烘的,但对于魏胜来说却不是一件好事。以他对于金兵的了解,这一但没有了风雪的阻挡,金兵会加快进攻的步伐。

  果不出魏胜所料,当日午时,山下的金兵已经开始在做攻山准备,约过半个时辰,万余金兵在金国万夫长阿里王索的带领下浩浩荡荡的由下山攻上山来。

  阿里王索曾跟随完颜兀术南征大宋,也是员颇有经验的宿将。初期还显得小心翼翼,处处设防。但自从过了鹰崖以后,神态以及言语之间已然大意了起来。

  正是因为阿里王索是一员宿将,所以深得的用兵之法,一眼看出这鹰崖地势的险要是抵御的最佳场所,对方放鹰崖而不守,正是最无知的决定,可见对方的首领一定是一个无能之辈。

  本来阿里王索就不太都瞧的起打战只会逃跑的宋人,这一下更加散失了警觉之心,并且加快了行军速度直奔山顶,打算一鼓作气拿下营寨,回去邀功。

  金兵逼近的消息不断传来,魏胜神色肃然,在这山方山道的四近他埋伏了三千的老弱病残,只等罗腾飞斩杀万夫长阿里王索后就冲出助威。

  怀着忐忑的心看了罗腾飞一眼,此时此刻他也只能将希望寄托在罗腾飞一人的神勇之上。这一看,魏胜顿时发觉罗腾飞已经回到了自己初次见他时的模样,身上透露着凌厉的杀气……

  那一幕再度浮现脑海:

  白色的天空,血色的大地,一地的残肢断臂和一个屹立于血海中的杀神。

  想起罗腾飞那时的神威,心中也稍微安定了下来。

  耳中听的金国大部队的脚步声逐渐逼近,罗腾飞已经最好了一切准备。

  就在金兵身影出现的那一刹那,罗腾飞动了,胯下的乌云踏雪也动了,黑色的鬃毛随风扬起,四蹄生风,罗腾飞紧贴马鞍,人马合成一体,只觉得风声在耳边呼啸而过。

  他犹如一到闪电从山下俯冲而下,速度之快,使他看起来犹如一道黑影,转瞬之间人马以至金兵近前。

  金兵大骇,蓦然之下还以为什么怪物俯冲而来,吓得分立两旁,罗腾飞就像是条怒龙,飞掠而至,冲入万军丛中,刀光如云彩流过,刀锋似青龙探爪,吞噬天地的刀浪破空而至!

  单骑所到之处,龙刀盘旋的范围之内,无一具完整的尸体。

  青龙偃月刀刀锋所指之处:正是金国旌旗大纛下金国万夫长阿里王索的所在之处。

  事发突然,阿里王索还在惊疑之间,就只觉得惊涛骇浪的杀气将他笼罩,身体似乎受到了牵掣,动弹不得。只听得一阵马嘶,余音未消,象征着死亡的黑色光芒急速膨胀,瞬间充满了整个视野。接着一道青色的光芒出现眼中,青色的光芒在灰暗中划过一道灿烂的圆弧直往他颈上劈砍过来。

  阿里王索惊骇大叫,还未张口硕大的脑袋就已经冲天而起,他甚至连何人杀他也来不及看清。

  罗腾飞伸手接过阿里王索的人头,拴于马项之上。

  自罗腾飞单枪匹马飞驰下山至斩杀金国万夫长阿里王索之间的进程,只能以迅雷急电四字形容,全部时间连喝杯茶的功夫也没有。

  杀了阿里王索,罗腾飞大吼一声,仿佛半空打了个霹雳,“杂碎们,认得你罗爷爷手中的大刀否。”狮吼般的嗓门四散开来。

  大刀挥舞之间,带出片片血雾。

  此刻罗腾飞的心中只有杀戮,而无其他。身上所有感官,全部发挥作用。不单只眼耳口鼻,就连全身的皮肤,也处在高度的警觉状态,四周的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内。

  这武道最重于心境,这是把一切精神,维持在一个一尘不染、毫无杂质的境界。也可以说是无惧,丝毫不起恐惧之心,将所有喜怒哀乐,甚至父子亲情、朋友之义都弃于心外。

  人心譬如一潭湖水,若有丝毫动荡,湖水便混浊起来,不能映物:只有丢尽一切感觉,全身心的投入,湖水才能归原一池清水,照见众生形相。上了战场才可不滞于任何外界因素,将一身武艺发挥尽致,耳听六路,眼光八方。

  这就是心技一体,这就是技由心生。

  同时是他罗腾飞两年来的成果,更加是他全身上大小一百余条伤疤所换来的代价。

  魏胜见罗腾飞果真斩杀万夫长阿里王索,高吼一声,五百名义军立时俯冲而下,四周的三千老弱妇孺开始敲锣打鼓虚张声势了起来。

  他们有的放声大叫;有的拿着两个铁盆相互撞击,甚是吓人,好似附近藏有千军万马一般。

  金兵大骇,果真以为中伏,仓皇败退。

  罗腾飞、魏胜沿途追杀,共歼敌三百,但金兵拥挤掉落山涧者却是不可计数。

  “胜利就是这么简单!”罗腾飞将阿里王索的脑袋丢给了魏胜,说起了他的口头禅:在这两年里,只要打退了敌人他都会很臭屁的说上这么一句话。

  魏胜以及余下的义军的眼里充满了崇敬:万军丛中斩将,乃是他们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魏胜当即跪拜了下来,诚恳道:“罗大哥英勇无敌,乃是当世之大英雄。不知可愿领导我们攻打金狗,为国雪恨。”

  五百义军见魏胜如此也一并跪了下来,也希望罗腾飞能够领导他们屠宰金狗。

  主要原因还是罗腾飞在北方名声实在太响,在北方起义的绿林好汉无不赞他是当世英豪,加上先前一战的表现。

  他们对罗腾飞也是心悦诚服。

  罗腾飞摇头婉言拒绝。

  虽说他喜欢在战场上的感觉,但此刻他却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回家见小妹,然后拿自属于自己的刀找杨再兴雪耻,让他收回那一句“废物”之言。

  本来作为一个后世人,在罗腾飞的眼里什么南宋、大辽、大金、大理等国最后都是中国人,没有什么区别,不分好坏。

  在罗腾飞的眼中真正值得他恨的国家只有日本,没有什么靖康耻之类的事情。

  不过,因为大宋有岳飞、包拯、杨家将、狄青这等先贤的存在,罗腾飞本身也是汉人,所以以宋人自居。

  两年来,他所见的都是金人奴役汉人,将汉人视为奴仆,而且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这让罗腾飞改变了看法,心中对金人的残暴愤慨之极,是以开始肆无忌惮的诛杀金兵,以此发泄心头之火。

  见众人一脸失落,罗腾飞不禁说道:“要想抗金,与其自组义军还不如南下投军,仅仅只是凭借义军的力量是不可能颠覆金国的。”

  PS:书友们有票砸票,没票帮忙收藏一下,谢谢。

  第二部 大战岳家军 第六章 朱姓书生

  黑色的乌云盘旋在夜空,天幕阴暗,大风暴雨即将来临。

  瑞昌县上下一片宁静,百姓都躲进了房屋,大大小小的店铺见行人渐无也乐得忙里偷闲,早早关上了店铺。

  唯有醉仙楼除外。

  醉仙楼的生意依旧红火,因为瑞昌县已经有将近三年的时间没有遇到任何的劫匪。所以,四周的百姓都愿意往这里迁徒。

  这在混乱的大宋王朝来讲简直就是奇迹,而创造这个奇迹的就是闻名江南西路的一个民众组织——青龙帮。

  醉仙楼的掌柜李石一对粗厚的手掌一手翻着账簿,一手拨着算盘“噼啪、噼啪”的敲打着,脸上洋溢着快乐的微笑:因为没有了他人的捣蛋,醉仙楼的生意越做越红火,用日进金斗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耳中传来了二楼的喧闹声,李石怀着感激的心情命店小二再送上一些酒菜:今天是青龙帮代理帮主兼右堂主雷震的四十岁生日,几个青龙帮的主干都聚在这里庆祝。

  李石干脆将二楼空出来,让青龙帮的人尽情的嬉戏。

  一楼也有几个行脚的商旅,他们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说着自己路上的见闻。

  突然,耳边传来响亮的马蹄声,十二骑在客栈门口停下。

  李石细细端详,为首一位青衣书生长得风度翩翩,脸上挂着一丝温怒和傲气,手中还拿着一把白玉文士扇。在他的身旁有一个书童打扮的瘦小青年对着青衣书生一脸谄媚的附和。

  余下十人更加了不得,一身黑色质地精良的骑装,上身更是穿着黑色软甲,腰间配着横刀,只看刀鞘就知不是凡品,再加上足底的战靴,不用问也知是军中的将爷。

  青衣书生漫步走进了客栈,口中抱怨不停,这还没走几步,仅仅只是余光在酒楼内部扫过就停下了脚步。

  李石暗自生奇,耳中却听青衣书生不满的训斥声:“这里就是所谓的县里最好的酒楼?在临安府即便是最差的酒楼也比这里好上十倍。”

  李石暗暗叫屈,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