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宋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返宋行-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既然知道,那么本官便判你斩首之刑,待得秋后处决。”现在人桩俱获,毛英伟确实也玩不出任何的花样来。
    “毛渐荣,你亦是一样,触犯我大宋律法,本官判你斩首之刑,待得秋后处决。”白渐臣开始判着刑,一个一个的判过去。
    毛渐荣不比毛英伟已年老,毛渐荣年青还想活下去:“大人,大人,还望荣小民一命,小民日后定当感恩图报。”
    白渐臣挥了挥手,示意衙役把他带下去,懒得听这人废话,斩草要除根,不然春风吹又生,白渐臣可是记得这句话得紧。
    “从犯……,从犯……”白渐臣是一个一个的审判过去,无有遗漏,审到那天涯剑客昆尚时,白渐臣冷声道:“天涯剑客昆尚,从事贩卖金丹业务,聚众于本家院落当中吸食金丹,按宋律当斩。”
    是的,昆尚最后被严刑逼供是招了一些,但是在宋律当中,从来都没有什么坦白从宽的道理,是多少刑便用多少刑。
    昆尚脸如飞灰色,但是亦知道这回没有办法,无力回天,大侠大侠,当到老了,最后免不得挨上官府那一刀,此时的昆尚,相当的感叹,这一辈子看来自己是走错了,走上了大侠路本来就是个错误。
    公门才是王道,远比大侠要强势得多。且说天涯剑客被这样判,在一旁的赵氏到是高兴,她也是重要的证人之一,所以自然也在堂下听审,听得昆尚要完蛋,这位赵氏高兴得很,她不但可以再嫁,而且可以接受天涯剑客那些家产。
    白渐臣一个一个的审完,其实这一次,白渐臣也没有做得多狠,开始的那些罪行重,按宋律当斩的全部斩掉,而其它的罪行轻些的,大多是发配边疆,花费了足足一上午,才把这案子给审完。
    当下白渐臣吩咐李酸才:“你去把这一次的案件,做成一份详细的资料,送给上头的宋知州宋大人,记得,要称赞宋知州的栽培,当然,我们的功劳也不可少。”
    这些是技术活,当然,对于李酸才这样玩笔刀的老手文吏来说,也不算多难,到是现在,白渐臣发现自己手底下有用的文吏确实是太少了,看来得找机会招来几个。
    所谓的秋后问斩,只因在宋朝有种思想,与宋人的自然神权有关,即顺应天意。春夏是万物生长的季节,而秋冬是树木凋零的季节,象征肃杀。人的行为包括政治活动都要顺应天时,否则要受到天神的惩罚。
    这斩杀犯人自然要在秋冬之季,顺应天意。
    好在此时便是秋日,说是秋后问斩,其实就是七天之后问斩,这一日,白渐臣并没有亲自到场去看,是由手下的都头张龙,以及典狱长李平之两人共同监斩的。
    据说监斩的学问一定要选午时三刻,午时是指后世的中午的十一点到一点之间,午时三刻基本上指接近后世十二点的时候,这个时间,阳气最盛,人的影子最短,按侩子手的说法,此时可以用旺盛的阳气来冲淡杀人的阴气。
    据说去看监斩的有相当多的人,对于金丹,其实大部分的宋人并不知道那是什么玩艺,道教、神话、各种传说给了金丹各种外衣,迷惑性十足,让普通的百姓,根本分不清谁对谁错,但是,事实就是,有热闹可看,热闹这回事,人人爱看。
    此时的白渐臣,正坐在县衙后院,在沉思着,华山派那黑帮,是势力雄大,但是在自己的地盘上也翻不起浪来,强龙不压地头蛇,更何况华山派不是强龙,自己更不是地头蛇,而是地头龙。
    如果华山派这黑帮要来寻仇,白渐臣玩味的笑了,自己至少有几种方法,可以在自己的地盘玩死华山派。
    
   
第九章(1)峨嵋女侠刺杀狗官


    宣和元年的秋冬交接之际,似乎特别的不平静,这边自诩为圣天子的宋徽宗和金人联手,把已经存在了几百年的强大帝国辽国打得奄奄一息,那边西夏寇边,虽然西夏国已经不复西夏天国皇帝李元昊时的强盛,但是寇边时也会让堂堂的大宋朝头痛无比。
    好在其它的边境小国,吐蕃、大理一直未动,老实得很,话说这两个小国确实没有实力动,宋朝虽然重文轻武,但是国力在,随便便可以轻松的捏死这两个小国。
    国际环境恶化,国内环境也不见得多好,山东宋江起义,一万精兵纵横京东一带,让宋王朝头痛不已,现在是内忧外患于一身,宋王朝处身于建国之后相当大的危机中。
    当然,没有多少人意识到,宋王朝立了一百多年,一直是如此安定,又怎么会垮,身在局中的人,很少能跳出局去,全局而观。
    特别是在两浙路,此处安静无比,风平浪尽,百多年来,从无战事,此处之人更是如此,以为战争极远,殊不知几年后就有靖康之耻,两皇被掳的扯淡事情。
    白渐臣算是这群人当中,相当早就开始准备的,比如现在,刚刚把毛府的案子处理掉,现在整个崇德县唯一不在白渐臣掌握的也只有陆家,只是那陆家手眼通天,朝廷有大员,白渐臣这时也惹不起。
    一切还是静待靖康之役,白渐臣想起一件事情,那便是在围攻毛府一役当中,自己看到的一个小节,想到便做,白渐臣直往步弓手营行去,当然,护卫王朝与马汉相随,不敢稍离。
    在那步弓手营中,见得知县大人亲自来,步弓手营的一干步弓手,均是站得笔直的,接受检阅,显说白渐臣看到自己下方的步弓手,劈手就夺过一名步弓手的腰刀来。
    腰刀很黯淡无光,刀身略带弧形,似乎就是一柄相当破烂的朴刀一般,白渐臣抽出自己带过来的藏刀来,藏刀一翻一劈,当下那柄朴刀被斩成两截,不是像烂刀,这本身就是烂刀。
    “大人这真乃宝刀也。”那名衙役讪讪的道,不知知县大人是何意。
    白渐臣皱眉:“这是怎么回事?”就算是宋朝的冶炼金属技术再落后,也不应当如此,这时赵大虎闻讯赶了过来,听得白渐臣这样一说,当下便道:“回大人,厢兵的兵器,都是几十年前或者百多年前的,没有得过改换,朝廷的钱都用在改换禁军、边军上去了,哪有钱理我们厢军。”禁军、边军是北宋军队的主力,厢军则是超弱之兵。
    几十年没换过兵器,怪不得这些兵器很烂,藏刀一斩就破,好在上次对付的是毛府的护卫,而且打的是突袭,一下子袭击到位,白渐臣心道,朝廷这般乱来,又怎么会不垮。
    话说想借着厢军申请军费,然后更换兵器自然是不可能,白渐臣只有自己出钱了,本来这更换便是强大自己手下的武装,白渐臣自然是极舍得,正好最近抄家直赚一万七千两。
    当下便叫赵大虎以及十多位手下步弓手,直往铁匠铺而去,十多个高大带刀的汉子往铁匠铺一站,便把那老板给吓着了,被吓着了自然更好谈生意,白渐臣以官腔道:“东家是哪位?”
    当下那铁匠铺的东家王老爷便由后堂出来,当下便道:“参见县令大人。”话说,自从崇德县里相当知名的乡绅,地方的豪强毛府被抄家之后,便已经宣告了,这一任的知县是强力的知县,除了陆家那种手眼通天的大豪,再也没有哪个能跳出其掌心来玩。
    现在乡绅名流,一听白知县这三个字,便先怕了三分。这三字当真是掷地有声,无敢不从,再也没有一个敢和白知县相抗的。
    这铁匠铺的东家自然也不例外,白渐臣简单的说道:“本官这次来,是要打造兵器的,朴刀一百柄,弓一百柄,箭一万根,箭都必须铁制的箭头,王老爷你给开个价。”
    这王东家做生意做惯了,马上就算来了,正要报价,这才突然记起,这一次是白知县要价,所以不能像平时一样,赚那么多利润,当下心中把报价降了三分,再一抬眼,看到十多个大汉,以及微微笑着,似乎显得很温和的白知县,当下又把报价降了两分。
    直接的就快接近成本价了:“一百柄朴刀,每柄二两,弓每柄一两,箭只要铁箭头,一百根一两,白大人,这基本都快近成本价了。”
    兵器很贵,这是白渐臣早就想到的,特别是在兵器有些管制的时代,白渐臣也了解,当下是点点头:“这样一算,总共是四百两。”这样一算,到也不算多贵。
    “价钱也算公道。”白渐臣道:“就这样定下来了,什么时候拿货。”
    “回白大人,就一个月后吧。”
    “话说,货的质量要好,不好,拿你回衙门问罪。”赵大虎在旁边恶狠狠的道。
    当下那王东家便哭丧着脸说道:“老天,我是拿谁开玩笑,也不敢拿白大人您的货开玩笑。”王东家说的实在,这年头哪个不知道查抄知县白渐臣的名声,又有哪个敢乱来。
    说起来,白渐臣是相当的垂涎着做生意的,哪个不知做生意的利润大,但是,当官的不能为商,这点白渐臣还是知道的,一旦卷入那个事非圈,只怕自己这官也毁了。
    要想赚钱,有个稳定的财源,看来只有用其它办法。唤过来李酸才,叫李酸才把毛府的土地好好的计划一下,毛府的土地自然是要收公,归的不是白渐臣这知县,而是朝廷。
    但是手下有个老吏,酌着去修修改改,绝对可以把其中的很多田产,由公转私,这便是老吏的厉害,远非新入门的那些小吏可比的,到最后李酸才一算计,居然有五十亩归入了白渐臣的名下。
    现在的白渐臣,已经认识到,当官要富,一是官商勾结,二是吞并田产,而白渐臣选择了第二样,而转身一摇,白渐臣白知县,摇身一变,成了地主,只是这田产太少了,才五十亩,得想办法,再弄些田产来才是,白渐臣如此想道。
    
   
第九章(2)峨嵋女侠刺杀狗官


    太平的世界啊,最容易无聊,便如此时的白渐臣,由于步弓手的配置只能是五十名,又不能扩充军队,再加上查抄知县名远扬,最近居然没有多少大户敢上门来告状。
    这使得,白渐臣很无聊。
    秋风肃杀,枫叶艳红,枯黄落叶一片一片的飘落,特别是在县衙的后院,被白渐臣白大人下令不得扫落叶后,更是堆积得厚厚的,踩在上面,会传来吱吱的叫声。
    白渐臣坐在亭中,悠悠然然的,行大事者,不急不躁,要缓缓而行,徐徐而图,什么事情都急着做,反而易让同僚,上司,下属感觉不对劲。
    凡事做得太急,第一,行事行得太快,自然容易出错。
    第二,行事行得太快,完全不像大宋官僚这个体系里的官员,这样,下属奇之,同僚对于和自己不相似的官员,估计也不会有太多结交之心,上司疑之。
    其实这段时间里,白渐臣一直在想着天下大势的关系,天下大势这东西,从来都不是说有就有,说没就有,完全无法预测一样。天下大势,从来都是一个或者多个霸主影响的。
    天下大势与战争的关系,天下大势是未战前的准备,而战争则是势相交时解决的手法,真正的懂得用大势的,并不用花费太多手脚,便可以把敌人迫到失败,刘邦之前连败,但是却仅是战场上失败,势上却未败,最后一战功成。
    比如白渐臣最崇拜的唐皇李世民,未有太多战果,却是轻松收拢中原,汉皇刘邦,与项羽争天下,屡战屡败,但是败的仅是一场一场的战争,并不是大势,那时候,由于手法巧妙,天下大势还在于他,所以最后一战而成,鼎定天下。
    白渐臣觉得,自己现在要学的便是,如何掌握这天下大势。当然,这是一门极度高深的学问,古今能掌握这门学问的,寥寥无几,还有得白渐臣一步一步的去学。
    偷得浮生半日闲,这是紧张的人,但是现在白渐臣很有空很有空,估计其它的穿越众,没有一个这样闲过,有空过,实在有空,白渐臣便去喝茶,在县衙不远有一处茶楼。
    茶楼的生意从来都不算太好,茶楼这种地方,如果生意太好了才奇怪,清清淡淡的,最适合喝茶的气氛,茶楼的老板,见了白知县,也只是打个哈,然后继续去摆弄他那把扇子,那扇子上面写了几个字,龙飞凤舞的,随便一扫,不寘认不得那几个字,白渐臣知道,这就是所谓的附庸风雅之士,当然,仅是附庸,真正的风雅之士还要更牛。
    当然,白渐臣自己是不懂所谓风雅的,白渐臣一直没有搞懂,那风雅是什么物,白渐臣一直认为,自己是个俗人,彻头彻尾的俗人,只是,唯有俗人方能成大事,太雅了这事不屑去干,那事不耻去做,怎么可能会成大事。
    白渐臣来到这茶楼,很悠闲的,这是学习所谓的雅士,但是品味了半天,也没品味出个味道来,自嘲的一笑,俗人就是俗人,便在此时,一道厉喝声由茶楼下响起。
    “狗官白渐臣受死。”很清脆好听的声音,只是内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