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列强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列强时代- 第4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姓劳的这家伙真不是玩意!”

两广总督衙门后堂花厅,吴可展开手中信件满脸不爽道。

“大人,不知劳崇光如何回复?”旁边幕僚急切问道。

“这老小子不愿配合咱们一起行动!”

吴可撇了撇嘴一脸不爽,随手将信纸递了过去。

“那大人,咱们接下来该如何是好?”

匆匆将信纸内容扫了一遍,幕僚满脸忧虑问道。

“还能怎么办,找机会逼那老小子跟咱们一起动作!”

吴可挥了挥手,脸上狰狞狠辣之色一闪而过。

“大人,朝廷方面迟迟不下决定,咱们就算做再多准备也没用啊!”

幕僚不好接话,只得转移了话题提醒道。

“这个本督知道,我心中已有了逼迫朝廷同意之法,只等运行试探看有没有效果!”吴可轻轻点头表示知道,对于幕僚的‘认真’很是满意,所以也不介意透露一些还没影子的口风。

“咱们的声势还是小了点,要是调任直隶那位肯替咱们说话就好了!”

幕僚会心点头,继而语带感叹道。

“不用指望,咱们跟姓曾的关系短时间内没有缓和余地,再说了朝廷也不愿意看到咱们和湘军有和好迹象,曾某人可是官场老油子了怎么可能犯这样的错误?”吴可轻笑着摇头,脸上满是不屑之色。

也就在去年,曾国藩因‘剿捻’不利受到朝廷问责,平调直隶担任直隶总督,进了满人控制的北方核心地域,基本上已经失去了与朝廷对抗的实力。

曾家兄弟自我削弱之后,数十万湘军解甲归田,在很长时间都令地方官府头痛不已。此后曾国藩不再辞官,实在也不便辞官,否则回乡与几十万自觉功高未赏、骄纵狂傲的部属为邻,不仅嫌疑更重,更可能惹火烧身。

此时江南砥定,北方却仍在“剿捻”的战争中。1865年5月18日僧格林沁轻敌冒进,被捻军杀死,震惊中外。七天后朝廷下令两江总督曾国藩改任剿捻钦差大臣,节制直隶、山东、河南三省,遗缺则由李鸿章代任。

此时,湘军几乎裁撤殆尽,只剩数千人,剿捻的主力只能依靠李鸿章创建的淮军及各地的守备部队。率军前敌的曾国藩却并非淮军统帅,而缔造淮军的李鸿章却不能领兵。这种“将”与“军”分离的古老制衡游戏,令军事指挥的成本和难度大大增加。

曾国藩总结了僧格林沁的教训,提出重点设防于四省(安徽、河南、江苏、山东)十三府,改变“尾追之局”,以“有定之兵,制无定之贼”(曾国藩奏折),并在战区实行坚壁清野,分别良莠(设立了“良民册”与“莠民册”),“从逆者杀无赦”、“戮其身、屠其家,并及坟墓”的严酷政策。

山东、河南官绅看惯了僧格林沁那种“爆炒式”的快速突击,对曾氏的“文火炖砂锅”实在看不上眼,于是“皆怪国藩以督师大臣安居徐州,谤议盈路”,甚至“劾其骄妄”。

而曾国藩的重点布防策略,在捻军的优势骑兵下似乎并无作用。于是曾国藩又在运河、沙河与贾鲁河上推行“河防”,不顾当地士绅的反对,强行在土质松软的河岸上建立堤墙工事,指望这道新的长城能将捻军困死。

结果,捻军大部队从开封以南轻松突破河防,深入兵力薄弱的山东。舆论一片哗然,指责曾国藩“縻饷两年、匪势益张”,朝廷也没给他好脸色。这令他痛感“权位不可久处,益有忧谗畏讥之心矣。病假数月,继请开缺,以散员留军效力;又请削封爵,皆不许”。

明白人都知晓捻军入鲁,其实很难说是曾国藩剿捻失败,因为文火功夫毕竟需要时间才能见效。有意思的是,同时期的一位英国传教士林辅华(charleswilfridallan),却认为曾国藩借此故意展示自己在军事方面的“突然无能”。果如此则曾国藩简直就是以“自污”的方式消除人们对他能力的迷信,骨子里仍是“忧谗畏讥”四个字。

朝廷的处理决定,是令曾国藩回任两江总督,“剿捻”钦差大臣则由李鸿章取代,这是曾国藩与李鸿章师生之间的第一次换位。其实不给曾国藩实际处分,对朝廷来说也是无奈。当初调曾国藩北上剿捻,不仅是指望老将出马一个顶俩,也有调虎离山的想法:湘军虽然裁撤,但大量军官因军功而被提拔,并继续留在各个部门和各个岗位,尤其长期作为战区的两江,“湘军派”几乎垄断官场资源。

将曾国藩调离两江,以李鸿章取而代之,绝对有分化瓦解的考量在内,否则直接起用李鸿章督率淮军“剿捻”岂不更为省事?

李鸿章接任“剿捻”总指挥后,曾国藩所制定的稳步围堵方略被继承下来,并不断见效,最终全歼了捻军。论功行赏,曾国藩因首倡河防而被授予武英殿大学士,并调任直隶总督、取代“才具平庸”(曾国藩评价)却官运亨通的官文。

只要脑子还算正常的官场大员都明白,对于朝廷来说调曾国藩转督直隶,实在是一箭多雕的好棋:

作为局外人吴可看得更加清楚,平捻之后朝廷开始“问责”,官文撞在了风口之上。官文早期在湖广总督任上就未能尽责剿捻,只是将境内的捻军驱逐,造成局面溃烂;而在直隶总督任上,他又未能组织有效防御。这样的官员,虽然出身旗下,而且人际关系超好、群众基础极佳,但不处分不足以平“官”愤,只能将其解职。

而将曾国藩安置在天子脚下,远离其长期生活和战斗、已实际成为“湘军派官员”大本营的两江地区,便于就近监督和控制。同时朝廷派了非湘军出身的马新贻接任两江。

吴可可是听到京城传言,马新贻上任前与朝廷高层进行过密谈,马新贻可能承担了清查湘军侵吞太平天国“国库”的秘密使命。不久发生了马新贻在任上被刺的大案,史称“刺马案”(电影《投名状》的原型),跻身清末四大奇案之一,“湘军派”则成为最大的凶嫌。

同时直隶总督毕竟是疆臣之首,让曾国藩出任,也可算是酬功,有效消解他人对朝廷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的不良印象。

还有经过多年的内忧外患,直隶地区官场腐败、风气败坏,随时都有可能再起如同捻军这样的动乱,这无疑是朝廷的心腹之患。曾国藩征战十七年,处理此类事件经验丰富,并因杀人如麻而荣膺“曾剃头”的绰号,由他到直隶实行“剃头”,那真可谓“问直隶头颅几许,看老夫手段如何”。

最重要的是,曾国藩在多年的征战实践中,亲眼见识了西洋科技的作用,并建立了包括安庆军械所在内的一些新兴洋务企业,是大清国第一波投身改革的弄潮儿,调他入京正可以借重他的经验,以天子脚下的直隶为示范,推进朝廷已经计划多时了的“自强”运动(洋务运动)。

而直隶的天津此时已经成为对外开放港口,华洋杂处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朝廷正需要一个老成干练的人在“内政”与“外交”两条战线上都蹚出一条路来,曾国藩无疑是做好人选。

朝廷将直隶作为改革的试点,由曾国藩来蹚雷,这一布局在曾国藩赴任之前与慈禧太后的四次会谈中清晰可见。除了第二次之外,其余三次都直接涉及了直隶的改革,曾国藩表态说“臣也知直隶要紧,天津、海口尤为要紧”,并提出了“以练兵、饬吏、治河三端为要务”进行“次第兴革”的思路。

从这四次会见来看,朝廷将曾国藩调任直隶,更多的并非出于“羁縻”、要修理这位“曾剃头”,让他一边凉快凉快,而是“重用”,要靠他去为朝廷“剃头”,理顺直隶、尤其是天津的复杂局面。

曾国藩调去直隶,无论对朝廷还是对两广而言都是好事。

两广方面早就与曾国藩翻脸,之前各种小动作不断都积累了不少怨气,想要一笑抿恩仇根本没可能,不互相拆台扯后腿就已经很够意思了,出兵安南这样的大事吴可做定了,他可不愿身边多出一个专门扯后腿的家伙来,而且曾某人的影响力还足够惊人……

第687章风光

不仅吴可跟曾国藩关系不睦,盟友左宗棠跟曾某人的关系更加恶劣。

当初湘军刚刚打下金陵,曾老九气势凶凶将城内太平天国的大部分财宝转移,给朝廷来了个死不认帐。

结果朝廷还没说啥或者派调查组过来,老左便扯去嗓门大吼:丫的曾老九敢吃独食,大家一起来搞丫!

曾国藩一听怒了,丫的左宗棠是想逼死我曾某人啊,这个梁子老子接下了,咱们以后不死不休!

这么大梁子不是开玩笑的,曾国藩与左宗棠之间根本就没有回旋余地,作为左宗棠坚定盟友的吴可,在曾某人心中有好印象才怪了。

“不用太过担心曾某人的反对,虽说他跟咱们不是一路人,但在这样的大是大非面前想来曾某人不会自找麻烦!”

吴可微微一笑满脸自信,道:“不管之前他剿捻失败是否自污,但在涉及列强的事务上曾某人不敢胡乱开口!”

“就算他不看好咱们,也不会在结果没出来之前胡乱嚷嚷!”

吴可眼中冷芒一闪而逝,轻声道:“曾某人真要看不清形势乱说的话,得罪的可不仅仅只是本督……”

这话就有些意味深长了,让人听了有无限遐想空间。

“那大人的意思是……”

幕僚有些摸不清东主心思,一时也不敢胡乱建言。

“找李鸿章,这厮应该比较好说话!”

吴可轻轻摆了摆手,态度坚决的吩咐道。

老李最近几年的经历,只能用风光无限来形容。

没办法,所谓时来天地皆同力,李鸿章就遇到了这样的好时候。

湘军因遭受朝廷猜忌被迫大部遣散,乡勇队被调往两广短时间内看不出有挪窝迹象。两江中原一带能打的军队,算上左宗棠的楚军也就那么小猫三两只而已。

相比于庞大的湘军以及乡勇队体系,此时的楚军和淮军确实只能算是小猫,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战斗力方面都是如此。

左宗棠又被调去陕甘平息回乱,曾国藩同时剿捻失败,放眼两江以及中原一带,也就只有李鸿章的淮军有战斗力了。

从1866年底开始,李鸿章在继续推进“自强”活动的同时,亲自披挂上阵取代老师曾国藩肩负起督师剿捻的重任,公然把“自强”与“剿捻”紧密地结合起来。

太平天国起事失败后,捻军成了反抗朝廷统治的主力。1864年12月捻军与太平军遵王赖文光部会合,捻军首领张宗禹、任化邦等共推赖文光为统帅,“誓同生死,万苦不辞”。

赖文光按照太平军的兵制、纪律和训练方法,整编了捻军,并把“披霜蹈雪,以期复国于指日”作为奋斗目标。赖文光根据捻军精骑善走的特点,创造出一套步骑结合、灵活机动的运动战战术,出奇制胜,击毙僧格林沁,打败曾国藩。但是,由于全国反清形势低落,赖文光深感“独立难持,孤立难久”。

1866年10月捻军在河南杞县、陈留附近决定分为东西两支:由赖文光、任化邦率领的一支,继续在山东和中原一带坚持斗争,称为东捻军;由张宗禹率领的一支,“前进甘、陕,往连回众,以为犄角之势”,称为西捻军。

就是在这种形势下,李鸿章走上了剿捻前线。

老师曾国藩成了捻军的手下败将,而李鸿章却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就把捻军投入血泊之中,这除了捻军内部的消极因素起着作用之外,主要是因为李鸿章妥善地解决了粮饷供应问题和灵活地实施了“划河圈地”、“以静制动”的战略方针,其实就是用曾国藩指定的方针解决了捻军。

不得不说他的运气当真十分不错,老师曾国藩不惜得罪中原乡绅,强力推行剿捻方针两年时间未取得明显效果,结果等李鸿章接手后顺着这个基础推行下去,最后却获得丰硕果实。

可以说,是曾国藩留下的基础,才让李鸿章有了这几年的风光无限。

大清朝又一颗政治明星通过战功冉冉升起,而且还不用担心朝廷猜忌,相反甚至被朝廷作为制衡湘军以及乡勇队的政治军事力量,得到了不少便宜和便利。

用玄幻点的说法就是,李鸿章乃此时大清天地的主角!

当然,李某人也是很有本事的,不然就算机会降临也不会被他轻易抓住,而后一飞冲天不可收拾。

……

李鸿章深知粮饷与用兵的关系,他在奉命督师剿捻之初,就上疏声称:“臣从军十数年,稔知军情利钝之由,其枢纽不在贼之难办,而在粮饷军火之按济。”

而他赖以剿捻的粮饷军火,主要是依靠曾国藩在两江筹措的。当时淮军两江有四大粮台,即设于祁州的“山内粮台”,设于安庆的“江外粮合”,设于南京的“金陵粮台”和“北征粮台”,全为两江总督一手统辖。

在两江地区,江苏最为重要,“银米器械所自出,楚勇淮勇之根本”。李鸿章属僚郭柏荫署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