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伐明- 第1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汾州共有汾州、平遥、介休、孝义四县,其中水师游击李英华部两千人把守介休。贺虎臣部千人守备孝义,剩余的四千大军镇守汾州城。最北面的平遥有尤世禄部两千人马把守。

从大的局面来说,现在还是敌强我弱。尤其是刘宣麾下各部大规模充斥着大量新兵,在于优势官军对抗中并不能占据多少上风。

从李旭升进入汾州后。一直面临着官军连续不断的追剿。尤其是因为贻误战机,追丢了李旭升的吴志勉,更是仿佛跗骨之蛆,一刻也不停歇的跟着李旭升。

最后还是李旭升汇合刘勇,集结了所有大军,狠狠地打击了吴志勉的嚣张气焰。斩杀了他的左膀右臂家丁头目吴四中。才让吴志勉有所惊惧,不敢再窥伺李旭升。

击败吴志勉后。面对官军的围剿,李旭升迅速分兵,亲自带领一部人马北上太原府。他甚至一度攻下了祁县,汇合了活动在这一地区的王嘉胤。

可惜因为事权不一,李旭升与王嘉胤没有好好配合,被带兵南下的大同镇总兵满贵击败,只能带着残部退回了汾州境。

虽然败退回来,但是李旭升根基未损,反而利用祁县的人力钱粮,扩充了千余兵丁。

这千余兵丁,虽然没有多少训练,但是经常跟着李旭升攻打田庄邬堡。尽管兵甲不整,但是其战斗力已经超过了镇守霍州的新兵。

“小李将军,咱们今天攻打那个庄子。如果在不攻下一个田庄,咱们很快就没饭吃了。”骑兵一营哨长石龙问道。

“你去找找丁啸,问问他附近那个庄子最好攻打?”李旭升牵着战马,头也不回的答道。

片刻功夫,丁啸已经被石龙找来。

丁啸本是明军千户,在李旭升攻下祁县后兵败被俘,因为投降了李旭升。

千户虽然已经是五品武官,但是明朝武官地位低微,尤其是底层的武将,比起文官来简直是猪狗不如。丁啸这个千户,对于祁县县令张炳文来说放佛家奴。所以此人对于朝廷并没有多少忠诚,城破之后马上投奔了李旭升。

因为丁啸是本地人,加上他带领一部分明军投降,所以李旭升任命他担任了哨长。对于这个职务,在军户中厮混的丁啸也比较满意,他在官军中的下属也没有上百个兵丁。

“丁啸,附近那个乡绅比较富庶,本人又名声不好、为富不仁?”李旭升拍打着马鞭问道。

丁啸想了想,找了几个本地的士兵问了问答道:“回禀将爷,咱们现在已经入了汾州,附近的情况我也不算熟悉。不过听下面的弟兄说,洪善镇的洪老爷最为富庶。”

“洪家大老爷洪太甲万历年间就高中进士,现任浙江参政,已经官居四品。洪老太爷也是进士出身,因为年老在江西布政使职位上卸任。像这些时代为官的大老爷,自然是官职越高,族人越跋扈,家产也越充盈。”

李旭升听了这话,哈哈一笑道:“说得好,今天咱们就会一会这个三代进士、世代簪缨的老洪家,看看他家是修桥铺路,还是为祸乡里。”

李旭升矫健的跨上战马,指了指丁啸说道:“老丁,你安排人带路,这一段应该好走,咱们争取下午就赶到洪善镇,看看这洪家乡绅的成色。”(未完待续。。。)

第五十一章满桂

大明陕西布政司太原府阳曲县衙。

光禄大夫、上柱国、左都督、大同总兵、征西前将军满桂高坐帅椅,正眯着眼睛打盹儿。

明代的武官制度比较复杂,几乎达到了五千年来的顶点。光禄大夫是满桂的勋级,大同总兵是实授,征西前将军是满桂的将军印,上柱国是满桂的散阶,左都督是官位。

明代的武官的规矩一直在演变。到了崇祯年间,官位和品序以及散阶、勋级是挂钩的,而实授早已经没有了对应关系。

武将的品序是发放俸禄的依据,与官位直接挂钩。散阶、勋级则是荣誉称号,官员提升后都会有初授散阶,三年初考优异则会升授散阶,六年再考优异则有加授散阶,同时会授予勋级。

武官外出领兵则要加实授官职,如实授总兵则有可能挂印。明代的总兵,挂将军印的总兵地位远超同僚。整个大明武将,挂将军印的总兵差不多只有十人。

其中云南总兵挂征南将军印,基本上被黔国公府世袭。大同总兵挂征西前将军印。湖广总兵挂平蛮将军印。两广总兵挂征蛮将军印。辽东总兵挂征虏前将军印。宣府总兵挂镇朔将军印。甘肃总兵挂平羌将军印。宁夏总兵挂征西将军印。延绥总兵挂镇西将军印。

这九大挂印总兵官也有高低之分,其中以宣府、延绥二镇最为尊贵。宁夏、云南二镇次之,大同、两广、辽东在次之。级别最低的就是挂平字号的湖广、甘肃二镇将军,后来的平贼将军左良玉就是此类。

由此可知。满桂升官升到左都督,品级也为正一品,散阶为光禄大夫,勋位上柱国,都已经升无可升了。他还担任了大同总兵的实职,挂上了征西前将军的将军印,可以说满桂基本上已经位及人臣。达到了武将的顶峰。

明代武官的实授官职,以总兵为最高。有副总兵辅佐,下设参将、游击、守备。

明代武官,若无实授官职,哪怕官至正一品都督也无法领兵。明朝常以一、二品大员实授总兵。领兵作战,故总兵印信比二品官印信稍大,比一品官印信稍小。

为了统领众将,朝廷还设立了提督军务总兵官,加衔提督可以统帅其它总兵,但是也未成定制。

总兵、副总兵、参将、游击、守备往往各有职责,总兵是镇守一地,副将协守一地区,参将分守一路。游击将军为全镇机动部队,而守备独守一城、堡。这样就形成镇守、协守、分守、守备的四级防御体系,另有游击将军机动作战。

再加上以一将所领之兵为一营。所以总兵营又叫正兵营、副总兵营又叫奇兵营、参将营叫援兵营、游击营又叫游兵营。

以明代大小相制的官场规矩,总兵并不能过度插手副将、参将、游击的兵马,加上饷银粮草也被文官所控制。所以总兵官听起来威风赫赫,实际上权威并不算很大,真正能统帅的也就是自己麾下的正兵营。

满桂本人也是如此,尽管他威名赫赫。站到了武将的顶峰。但是归属他统带的正兵营只有六千骑兵。

满桂此人身材高壮,善于射箭。早年间就是宣府镇有名的勇士。此人面貌粗狂,看上去长得像蒙古人,就连清代编修的明史也以讹传讹,误认为其为土默特部的蒙古人。

其实并不是如此,在崇祯元年,满桂还亲自上书,解释了这个误会。在奏折中他写到:“从谓臣西裔孽种,冒建高牙,臣原籍山东兖州府峄县,以祖职世居宣府前卫。”

从上面满桂的奏折中可以看到,满桂原籍是兖州府峄县人士(现在枣庄),祖上也一直是宣府镇前卫的军户。

从元代开始,无数的蒙古人、色目人定居中原。明太祖建国后,对于这些居住在中原的蒙古人、色目人都一视同仁,满桂的出身很可能就是这些定居在中原几百年的蒙古人后裔。但是经过几百年同化,这类人早已经是根正苗红的中国人。

满桂八月份率兵南下,途径宁武所、原平县、忻州直入太原府郭城阳曲县。

满桂带领精兵入城,马上稳住了太原府文武百官的军心。太原知府许鼎臣特意让出了阳曲县衙门充当满桂的行辕,这在文贵武贱的明末来说已经是天大的恩典了。

满桂正在太师椅上面打盹儿,只见一阵阵脚步声快速传来。他眯了眯眼睛看清了来人道:“原来是孟孙到了,眼下正是晌午,孟孙兄何故扰人清梦。”

“总兵大人,刚刚末将收到麾下夜不收来报,说是探明了巨寇王嘉胤的老巢。”这位孟孙兄姓杨,是满桂麾下的爱将,现任应州游击,统领满桂麾下的正兵营。

听到这个至关重要的消息,满桂心中大急,但是他表面上不动声色问道:“在哪里?”

“就在太原县北面二十里的悬瓫山中。”

满桂终于坐不住,他猛地站起来说道:“王嘉胤胆子不小,居然敢打太原府的主意。悬瓫山距离太原县只有二十里,距离太原府府城阳曲县也不到八十里。王嘉胤藏在这里,胆子真实不小,到底怎样才发现了这个巨匪,你给我细细道来。”

原来王嘉胤确实在打太原府的主意,他早先交城、文水、祁县、太谷一带。后来缴获的粮草逐渐不能维持大股人马,王嘉胤就打起了太原的主意,希望打下太原府郭城阳曲县,收缴晋王府中堆积如山的粮草金银。

王嘉胤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亲自带领精干人马藏身在距离阳曲县不足百里的悬瓫山。为了保守秘密,还故意带兵屠杀了附近的百姓。但是偶然之下,被满桂派遣的探哨发现了踪迹。

满桂听了杨孟顺的汇报,用力敲了敲桌子说道:“好,你下去传令,让大家连夜赶路,明日拂晓。一定要赶到悬瓫山下,明日一早,定要打他个出其不意。”

“可是咱们没有多少准备。”杨孟孙为难的说道。

“不需要什么准备,只要三天的口粮,这一次就是一锤子买卖。不斩下王嘉胤的脑袋,本将决不罢休。我满桂身为三军统帅,这一次也将身先士卒,亲自牵马充当茅头兵。”(未完待续。。。)

第五十二章满桂二

满桂骑着一匹快有五尺高的枣红马,威风凛凛的站在官道边上。这匹好马来自遥远的西域,可能有汗血宝马、或者阿拉伯马的血统。在缺少优良战马的东亚地区,五尺高的战马简直凤毛麟角,这匹战马配上满桂这种骁勇善战之将,更是如虎添翼。正因为如此,满桂对这匹战马也是万分喜爱。

满桂多年以前就是宣大镇著名的勇士,那时候他常常主动跨出边墙,杀戮蒙古人的头颅换取银钱。这一匹好马,当时仅有一岁,就花费了他一百四十两白银。

当年在辽东为官时,满桂就颇为依赖这匹良马,有了这匹好马,满桂在艰难的局面中多次化险为夷,保全了性命。

就连蓟辽督师袁崇焕拉下脸面,用百两纹银交换这匹好马,满桂也咬紧牙关没有答应。

可惜这匹马是一匹公马,早早就被马贩子阉割去势,再也不能将这种优良的血统传承下去。

中原王朝自古以来为了更快训练骑兵,所以留下了阉割战马的血统。但是这样虽然短期内有些效果,但是长期之内战马的血统却逐渐退化。

这一个缺点后来还传染给了匈奴、突厥、蒙古等塞外民族。这样一代代下来,尽管上古之时东亚也有一些好的马种,但是到了明末之时,东亚的战马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毕竟这个时期,欧洲的德意志、瑞典、波兰等骑兵强国。都已经有了几百年改良马种的传统。

这一匹枣红马已经十三岁,从年龄上来说已经逐渐衰老,对于残酷激烈的战阵也逐渐力不从心。

尽管满桂的爱马已经年老。但是多年来的共同战斗,这匹战马仿佛满桂的亲人兄弟。就连寻常喂马刷马等体力活儿,满桂也从不假手于人。

满桂抬了抬眼,看了看天空晴朗的星空。现在已经进入十一月份,天气也更加寒冷。尤其是夜间行军,对于官军来说无疑是一种严酷的考验。

哪怕满桂这支骑兵已经是大同镇最精锐的兵马,但是这次跟随满桂出战的士卒也只有三千余人。其中除了满桂一千多家丁外。剩余的两千人都是正兵营最精锐的兵丁。

带着这三千精华,满桂让将士们吃饱喝足之后连夜行动。为了节省将士的体力,满桂还特意让麾下的骑兵骑马行军。

而通常之下,因为中原王朝缺少战马,如果不是紧急时刻。骑兵都需要牵马行军。这样下来,骑兵所耗费体力还超过了步兵,再加上马的耐力还比不上人,所以从一般的战报上看,骑兵的行军速度还比不上步兵。

只有塞外游牧民族的军队,常常能为战士提供两匹以上的战马,这样才能加快行军的速度,超过汉地的步兵。

比如几百年前的蒙古重骑兵,一名重骑兵配备的战马多达三到五匹。这样才能保证骑士与战马的体力。在任何时候都具有强大的战斗力。

这一路上,满桂这支大军悄无声息的来到悬瓫山下。

一夜之间,满桂行军七十里。这样的表现,对于明军来说已经是天下精兵了。

启明星冉冉升起,天空逐渐放明。

满桂让大军休整了半刻钟,然后等天色已经能够看清。他马上下令敲响了金鼓,挥动着旗帜杀向了王嘉胤大营。

王嘉胤此人虽有大志,但是本人却有些志大才疏。他在悬瓫山驻扎了半个多月。居然没有用心修筑一下营寨。

王嘉胤大营的周边,既没有安放拒马。也没有挖掘壕沟、陷马坑。可以说他的这个大营,几乎没有任何规矩,只修建了简单的栅栏,里面的布局也是一片乱哄哄。

满桂手持强弓,以左都督、大同总兵的身份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