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禅师文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行禅师文集-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很多人会用念珠来诵耶稣或阿弥陀佛的名号,这颗石头与念珠是相同的,它能提醒你,老师、师兄、师妹们永远与你在一起,帮助你回到自己的呼吸,让爱在心中滋长而生生不息。这颗小石头能帮助你永远保持一颗觉悟的心。

 你可以不生气 第四转 转化

    第四转转化

    我们内心的能量区

    我们都知道当愤怒生起时,若采取任何语言或行动并不明智,因此,想克制自己的反应,须先从言行下手,其实真正该做的是:回到内心观照愤怒。

    愤怒是心中的一个能量区,是属于我们的一部分,是个内心正在受苦而需要照顾的小孩。当生气时,我们最该做的事,就是聚集另一个能量来拥抱与照顾愤怒。第二个能量区是正念的能量,也就是佛的能量,它存在于每个人心中,我们都有能力藉念念分明地呼吸与走路来聚集它。所谓“佛在心中”,不只是个概念或理论,而是真实的存在,每个人都有能力聚集正念的能量。

    “正念”就是活在当下,清楚地觉察周围所发生的一切事。这个能量对于修行非常重要,它就如同慈祥的母亲,把自己正在哭泣的孩子——愤怒、绝望与嫉妒,拥入怀里,好好的照顾。

    因此,我们有两个能量区,一是“愤怒”,二是“正念”,修行就是要以正念的能量觉知与拥抱愤怒的能量。这并非是压抑愤怒,你必须温柔地、慢慢地做,绝不能使用暴力。正念是你,愤怒也是你,不该把自己变成战场,不要利用某一方去击倒加一方。我们不要认为“正念”是好的、正确的,“愤怒”就是坏的、邪恶的,只要认知到“愤怒”是负面的能量,而“正念”是正面的能量,你要以正面的能量“照顾”负面的能量。

    自然的感觉

    修行是根基于对“不二”(non…duality)的认识,我们内心所有负面与正面的感觉,都遵循自然的法则而生,都同样真实。因此,无须在内心打仗,只要拥抱与照顾这些感觉。你可能认为必须与邪恶的感觉对抗,并将它赶出心灵,但这是错误的。在佛教传统中,禅坐并非把自己变成以“善”击“恶”的战场,这点非常重要。你所要练习的,其实是转化自己。如果内心没有垃圾,就没有东西可作堆肥来滋养心中的花朵,所以,痛苦、悲伤的感觉正是你所需要的,也都是真实、自然的,可以转化并好好地利用它们。

    对相互依存的洞察

    修行的方法是非暴力的,非暴力来自于对“不二”与“相互依存”的洞察,洞察所有的事物都相互牵连,无法独立存在。当你对其他事物使用暴力,便是在对自己使用暴力。只要仍未洞察“不二”,就会想使用暴力、惩罚、压迫或毁灭。一旦洞察“不二”的真理,就能同时对内心的花朵与垃圾微笑,并用双手拥抱它们,这洞见是你采取非暴力行动的基础。

    当你洞察“不二”与“相互依存”的真理,就会以最和平的方式照顾身体,也会以非暴力的方式照顾包括愤怒的各种心行,同时温柔地对待兄弟姐妹、父母与周围的人。因此,“非暴力”很自然地就可以从这种新的态度中生起。一旦洞察相互依存的事实,就不会再将别人视为敌人。

    修行的基础在对“不二”与“非暴力”的洞察,一旦有所洞察,就会懂得如何温柔地对待自己的身体、愤怒与绝望。愤怒的根存在于非愤怒的元素与生活方式中,如果我们对内心的每个想法、感觉都加以无分别地照料,就能避免负面能量的掌控,藉着减弱负面种子的能量,正念也能免于被淹没。

    以有智慧的方式表达愤怒

    当愤怒生起时,要觉察、接纳它的存在,并了解它正需要我们的帮助。这时应该避免意气用事地说话或做事。相反地,要立刻回到自己,请正念的能量生起,让我们有能力拥抱、觉察与照顾愤怒。

    我们也应该告诉别人自己正在生气,觉得很痛苦。“亲爱的!我要你知道,现在我很痛苦、很生气。”如果你是个好修行人,你还会再加上:“我正在努力地照顾愤怒。”最后第三句;“请帮助我。”因为对方与你的关系那么亲密,你真的需要他(她)的帮助。以这种方式表达愤怒是非常有智慧的,是相当诚恳、忠诚的,因为当你们则在一起时,已彼此许下承诺,要分享所有的无论是正面或负面的事物。

    这种爱的语方与沟通方式,将能让对方对你生起敬意,并鼓励他也回头反省自己,试着与你做同样的事。他会看到如此尊重自己的感觉,而且当生气时懂得如何处理情绪。同时,由于你正努力地拥抱愤怒,就不再将对方视为敌人而想惩罚他,反而会把他(她)当作是一直支持你的朋友。因此,这三句真爱之语非常值得你试试看。

    你得记得在二十四小时之内告诉对方这三句话。佛陀说,比丘有权利生气,但是不能超过一个晚上,毕竟把怒气憋在心里太久实在很不健康。因此,不要把这种感觉憋在心里超过一天。你要冷静、充满爱意地告诉对方这三句话,一定要训练自己这么做。如果怎样都无法冷静下来,而期限又快到了,就把这三句话写在纸上交给对方。“亲爱的!我很生气,我觉得很痛苦。不知为什么你要对我做出这样的事,对我说那样的话。我要你知道我很痛苦,我正在努力地照顾愤怒。亲爱的!我需要你的帮助。”你我定要把这张和平纸条交给对方,而且确定他已收到。事实上,你会发现,在交给他和平纸条的那一刻,你的心已经得到些许解脱。

    相约在星期五晚上

    你也可以在三句真爱之语的后面,再加上几句话:“这个星期五晚上,让我们一起坐下来,好好地观照整件事吧!”你可以在星期一或星期二就告诉对方这个想法,如此你可以有大约三到四天的时间,好好地练习如何是行和平对谈。而且在这三、四天里,你们都还有几机会回想造成冲突的原因,了解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可以自己决定要何时讨论它,不过我想星期五晚上是最好的,因为如果你们因此而和解,接下来就可以共度一个很美好的周末。

    在约定好之后,你就得不断地练习念念分明地呼吸,并观照愤怒的根源。不论你是在开车、走路、做饭或洗东西,都要持续地以正念拥抱愤怒。这么一来,就有机会深刻地观照愤怒的本质,然后会渐渐发现造成痛苦的主因,原来是内心那颗生气的种子。你会那么生气,是因为这颗种子太常被自己与其他人所灌溉了。

    愤怒以种子的形式存在我们的内心,爱与慈悲的种子也是如此。在我们意识中,总是潜藏著各种负面与正在贩种子。修行的目的,就是要避免灌溉负面的种子,而能辨认出正面的种子,并且每天持续地灌溉它们。这就是爱的修行。

    选择性的灌溉

    你必须以“选择性的灌溉”(selectivewatering)来保护自己与所爱的人。对你所爱的人说:“亲爱的!如果你真的关心我、爱我,请不要每天灌溉我负面的种子。如果你继续这么做,我会很不快乐,如果我不快乐,就会使你不快乐。所以,请帮助我,不要灌溉我内心愤怒、不耐、苦恼与绝望的种子。我也向你保证,我会很小心地不去灌溉你的负面种子。我知道,只要灌溉,你的负面种子,你就会很不快乐,而我也会因此受苦。因此,我发誓,我只灌溉你内心那些爱、慈悲与善体人意的正面种子。”

    在梅村,我们称这种修行为“选择性的灌溉”。如果你是个易怒的人,那是因为内心那颗愤怒的种子长期得到灌溉,是你允许它接受灌溉的。你从未与周围的人协议好只灌溉好的种子,并保护自己,如果你不保护自己,也就无法保护所爱的人。

    每当我们拥抱愤怒,好好地照顾它时,心就能获得些许的解脱。如果我们继续深入地观照,就会渐渐得到一些新的体悟。第一个体悟可能是,心中那颗愤怒的种子实在太大了,它正是造成痛苦的主因。一旦看到这个事实,就会发现原来对方只不过是次要的原因而已,并非让我们生气的主因。

    如果我们继续深入地观照整件事,就会清楚地看到那个使我们生气的人,其实也深受其苦。一个内心痛苦的人也会带给周围的人许多痛苦,因为他不知如何处理自己的痛苦,如何拥抱与转化它,所以痛苦只会不断加深,而身旁的人都不曾帮助他。我们都未做到选择性的灌溉,如果曾试着每天灌溉他内心正面的种子,他就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了。

    选择性的灌溉非常有效,只要一小时就可以让事情产生很大的转变。如果你愿意花一小时灌溉别人内心的花朵,就可以让它重新绽放,而这并不困难。

    浇花

    几年前,有对夫妇从法国西部波尔多到梅村参加佛法讲座。那天我们正在庆祝佛诞,我所讲的题目正是“选择性的灌溉”,当我讲课时,发现那位妻子坐在后面暗暗饮泣。演讲结束后,我慢慢地走近她的丈夫,告诉他:“你的花很需要你的灌溉。”他很快就明白我的意思。在回家的路上,他开始灌溉妻子内心正面的种子,他们大概只花了一个小时又十几分钟回到家,当打开家门时,孩子惊讶地发现母亲今天晚上很不一样,她显得神采奕奕、笑容满面,她已经很久没有如此了。

    其实,这位妻子的内心有很多美好的种子,可是丈夫一直未察觉、灌溉它们,只是一再地为她的负面种子浇水,这完全是因为他不懂如何修行。他并非没有能力灌溉妻子的正面种子,其实他也可以做得很好,只是必须到梅村来,让我们提醒他修行的方式,以及心灵导师的鼓励。所以,大家一起共修是很重要的,你需要与僧团、师兄、师姊、朋友们一起修行,来提醒你这些已经知道的事。虽然佛法就在你心中,它也需要灌溉,唯有平日灌溉,它才会在你需要时显现在面前,而成为真实。如果你真的能灌溉所爱的人心中的正面种子,他就不会带给你那么多痛苦了。因此,你必须为自己所受的痛苦部分的责任。

    回家帮助他

    在星期五的约会前,你一定要先深入地观照整件事,才能了解自己在这冲突中所扮演的角色。不要责怪对方,你必须先认知一个事实,内心那颗愤怒的种子才是造成痛苦的主因,而对方只不过是次要原因而已。

    当你开始了解自己在冲突中所扮演的角色时,心就会获得许多解脱。你又可以念念分明地呼吸,能拥抱愤怒,并慢慢地释放内心负面的能量,只要十五分钟的修行,你就会觉得舒服多了。

    但是,当你的心获得解脱时,对方可能还陷在自己的负面情绪中而痛苦不堪。她是你所爱的人,是你的花朵,你已经承诺要好好照顾她,所以对她有责任。你知道必须为她现在这样子负部分的责任,因为你未好好地修行,未照顾好花朵。有了这样的想法后,你会开始同情她,有股想回家帮助她的冲动。想想看,这个人对你那么重要,如果连你都不想帮忙,还有谁会来帮助她呢?

    一旦生起要回到她身边帮助她的冲动,你就知道所有愤怒的能量都已转化成慈悲,修行已开花结果,那些肥料、垃圾都已转化成花朵。整个过程可能需要十五分钟、半小时或一小时,完全看你专心与保持正念的程度,以及在修行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智慧与体悟。

    如果你在星期二就有新体悟,也认知到自己的责任,即使这时离星期五还有三天,为了不让对方再继续担心,你应该马上打电话给他。“亲爱的!我现在已经觉得好多了。我突然了解,原来我是自己错误认知的受害者,我很清楚地看到,是我让我两受苦的。请不要再担心星期五晚上的约会。”你会这么做,因为你爱她。

    我们大部分的愤怒都是由错误的认知所引生。所以,观照痛苦的成因时,只要一发现生气是由于自己的误会,就得立刻告诉对方。因为事实上,对方并不想使你受苦,也不想伤害你,但是基于某个原因,你深信他要使你受苦。每个人都得练习深入观照心念,无论我们是父母、子女或伴侣。

    你确定自己是对的吗?

    曾经有个男人必须离家一段很长的时间,在他离开前,并不知太太已怀孕,等到他回家时,孩子已经生下。他一开始就怀疑孩子不是他的,而且认定是常来帮忙邻居与他太太所生,他总是满怀疑心地看着小男孩,他恨他,因为在孩子脸上看到邻居的脸。有天,他的弟弟第一次来访,当第一眼见到孩子,就对他说:“他简直与你长得一模一样,根本就是你的复制品嘛!”这句话去除了他长久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