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开国第一战+上+(双石+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开国第一战+上+(双石+着)-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以赛过他们的汽车轮子; 很有可能赶不到预定地域进行防御了; 过
了北镇你们就要准备随时与敌人遭遇。”彭德怀一面把毛泽东的电
报和他给毛泽东的电报底稿递给邓岳; 一面指点着地图说。
什么? 北镇? 北镇离这儿不过几公里; 彭总在这儿太危险了。
邓岳又结结实实地吃了一惊。
“ 彭总; 你这儿太靠前了; 太危险了。”邓岳十分担心。
“ 你们来了; 我还危险什么?”彭德怀镇定自若; 谈笑风生。
一股热浪从邓岳胸中涌上喉头; 漫上眼眶。
彭总这样信任自己的部队; 不好好打; 不打出个样儿来; 行么?
“你们第四十军是先头部队; 要打头阵。出国第一仗要打得漂
亮; 打出威风; 打掉敌人的嚣张气焰; 掩护我志愿军主力的集结与
展开。目前还要按原计划; 争取赶到预定地区进行防御。如果情
况有变; 你们就要独立自主; 果断处置; 运用阻击、袭击、伏击等各
种手段; 不失时机地歼灭敌人。”
彭德怀的大嗓门震得屋顶直往下掉灰。
“是!”看过电报的邓岳和张玉华知道毛泽东和彭德怀正在编
织一张大网; 十分振奋地向彭总敬礼告别。
“好! 我等着你们的胜利消息。”彭德怀把邓岳和张玉华送出门。
还是放心不下彭总安全的邓岳留下了一个连队; 临时给彭总
153
第七章
两水遭遇
温玉成先拔头筹
云山奇袭
吴信泉续竞新功
充当警卫; 然后带着透亮和踏实的心情; 率领自己的部队; 向温井
方向奔去。
一出大榆洞沟口; 邓岳就听到了从熙川方向传来的隆隆炮声。
炮响四十里; 敌人离我们不远了。
出于丰富的战争阅历积淀和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灵感; 邓岳
决心不去与敌人争时间抢速度夺温井。
温井距北镇17 公里; 原命令要我们25 日拂晓前赶到; 按我们
旋风部队的铁脚板; 几个小时赶到当无问题。但有可能在途中和
敌人遭遇。敌人昼行夜宿; 车载行军; 能得到充分休息; 而我们夜
行昼宿; 徒步机动; 在人困马乏的状况下与敌人交手; 非常不利; 倒
白白让敌人捡了以逸待劳的便宜。不如我们现在就放慢速度; 缩
短行军距离; 以预期遭遇的姿态进占北镇至温井间公路以北高地;
提前宿营; 养精蓄锐; 以逸待劳; 就可将不利变作有利。
政治委员张玉华、参谋长汤景仲、政治部主任刘振华都同意师
长的想法; 当即作出部署: 前卫第三五四团暂不过温井; 在温井以
北的丰下洞和富兴洞地区隐蔽休息并占据有利地形; 构筑工事; 准
备阻敌北犯。师主力集结于两水洞和北镇地区; 视情况投入战斗;
倘敌不来; 则明晚继续前进。
为保持无线电静默; 命令由骑兵通讯员送交各团并报军部。
晚上22 时30 分; 各团全部到达预定位置。
后来的事实证明; 这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决定; 它不仅直接带来
了出国第一仗的胜利; 也对整个战役的顺利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
的影响。
邓岳12 岁就参加了红军; 在转战鄂豫皖的红四方面军的队伍
中; 是个人见人爱的红小鬼。当年曾经因为在征途中患上了疟疾;
被部队发了10 块光洋动员就地复员当老百姓; 可倔强的邓岳坚决
不干; 咬着牙坚持跟着队伍行军。
一天; 邓岳疟疾突然发作; 躺在路边抽搐; 正巧被骑马路过的
红四方面军第十二师师长陈赓看见了。
154





一辈子都爱跟孩子扎堆儿的陈赓心疼得不得了:
“ 这不是小邓吗? 赶紧上我的马!”
邓岳知道陈赓拖着一条残疾的腿; 死活不肯。
自己常常都是大孩子的陈赓怎么也说服不了这位执拗的小战
友; 只好让他牵着马尾巴跟着走。马蹄溅起的泥浆糊了他一脸; 他
就闭着眼睛跌跌撞撞地跟着走了一路。
经过诸多类似的艰难困苦; 以及无数次与倒在雪山草地的战
友洒泪而别; 他用一个孩子稚嫩的双脚; 量完了两万五千里的漫漫
征程; 终于走进了黄土高原上那个有着一座宝塔的小城。
看看当今许多相同年龄的小皇帝; 还在铺天盖地的营养品中
挑挑拣拣呢。
走过雪山草地的孩子; 却比他们都成长得迅速、健康、强壮。
邓岳; 出息成了一个机智果断的指挥员; 一个毛泽东赞赏的
“ 勇敢而明智的英雄”。
1955 年; 邓岳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
当年红小鬼; 今日少将军。
深夜时分; 第四十军军部路过大榆洞。温玉成和第四十军政
治部主任李伯秋一起去看望彭总。
一见面彭德怀就说:“ 我知道你们第四十军开上来了; 刚才邓
岳来过了。”
温玉成向彭德怀报告说自己两个先头师第一一八师和第一二
○师已经到达北镇以东和云山以北; 军部也准备随第一一八师赶
到北镇附近。
“ 不要走远了。”彭德怀说“; 今天就在大榆洞以东宿营。”
温玉成赶紧着人通知部队。
“你们仍按原计划向球场、德川方向前进。同时; 随时准备与
敌人遭遇。”彭德怀交代任务。
临告别时; 彭德怀问道:“ 你们能不能给我架一条直线电话?
我要双管齐下; 耳目灵通。”
155
第七章
两水遭遇
温玉成先拔头筹
云山奇袭
吴信泉续竞新功
他急于了解首战情况; 觉得光靠电台不够方便。
“没问题; ”李伯秋觉得这事本来我们该替首长想到; 却让首长
先提出来; 心里觉得不是滋味。“ 解放海南岛我们发了不少洋财;
有不少被覆线”。
当晚; 第四十军军部电话兵架通了军前指直通总部的十多里
路的专用线。
彭德怀要亲自指挥出国第一仗。
第一一八师第三五四团就隐蔽在距温井五公里的山林中。
温井是个公路交叉点。“ 联合国军”要继续北进; 一是经桧木
洞、古场去鸭绿江边的楚山; 一是经丰下洞、两水洞、北镇去鸭绿江
边的碧潼。后一条路正好路过第三五四团的集结地点。这是一条
南北方向的河川谷地; 东侧是起伏的山峦; 松林繁茂; 枯草深密; 便
于部队隐蔽防空; 而且居高临下; 便于发扬火力。公路西面是一条
20 多米宽的九龙江; 江的西面又是大山。东西两山之间; 公路和江
流两侧都是收割已毕的稻田; 十分开阔。
理想的伏击地形。
团侦察排及时为团首长送来报告: 李伪军第六师第二团已进
入温井。
诸传禹团长和陈耶政委立即召集各营营长教导员碰头; 决定
在此以预期遭遇姿态迎击敌人。参谋长刘玉珠作了具体部署: 前
卫第二营展开两个连; 向温井方向警戒; 准备阻敌北进; 后卫第三
营展开两个连; 控制富兴洞以北地区; 第一营和团指位于长洞; 团
侦察排进至温井西北石山洞附近; 查明情况; 监视敌人动向。
部署完毕后; 诸传禹团长即到各连检查工作。
就看敌人来不来了。
10 月25 日凌晨2 时; 第一一八师将当面敌情用电话报告了志
愿军司令部。
这么快? !
当夜值班首长、志愿军参谋长解方几乎不敢相信。
156





解方在命令第一一八师迅速核实情况后; 当即把洪学智从床
上叫起来; 共同等候进一步的消息。
电话铃又响了。
邓岳报告说:“已查明当面之敌是李伪军。”
“ 是伪军就往里多放放; 等他钻进口袋坚决歼灭之。”
洪学智心说送上门来的软柿子不捏白不捏; 不吃白不吃。
洪学智和解方由此及彼地想到已进至云山以北的第一二○
师; 赶紧发电让他们立即以一个团的兵力占领云山东北的间洞、朝
阳洞、玉女峰一线。
就看天亮以后了。
天刚亮就打响了。
首先打响的是在云山以北占领阵地的第一二○师第三六○团。
上午7 时许; 韩军第一师先头部队; 在14 辆坦克和自行火炮的
配合下; 沿云山至温井公路北进。徐锐团长命令放过敌人尖兵排;
待敌主力进入第三六○ 团阻击地域后; 即令第三六○ 团第三连和
团属炮兵先敌开火; 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还抓了30 多个俘虏。
徐锐团长为查明敌人番号和兵力; 让赶紧把俘虏往后送。
后送俘虏的战士别提有多风光了; 这是志愿军出国作战抓获
的第一批俘虏咧。这些不久前还是农民的战士还是国内战争的思
维; 以为我看不见敌人; 敌人就看不见我。大大咧咧地押着他们的
战利品往回走。结果被头上一架炮兵校正机指示目标; 校正距离;
引导炮火铺天盖地而来; 把一群俘虏炸得血肉横飞; 尸骨狼藉; 剩
下几个没死的也狂奔乱跑; 转眼不见了踪影。
一场空喜欢。
以后的战斗空前激烈。
25 日的战斗中; 第三连第三班班长石宝山在迎击敌人第八次
冲击时; 弹药耗尽。他抱着仅剩的两根爆破筒; 高呼“ 同志们守住
阵地; 为祖国争光”扑进敌群。先以为是抓到了一个俘虏的韩军士
兵们还没有反应过来; 就被一声天崩地裂的巨响所埋葬。
157
第七章
两水遭遇
温玉成先拔头筹
云山奇袭
吴信泉续竞新功
相邻阵地上的排长刘汉升等18 名战士目睹此景; 全红了眼;
呐喊着跃出工事; 用刺刀和石块将敌人赶出阵地。
浩气贯长虹。
英雄无悔; 后人起敬!
第三六○团整整坚持了三天两夜英勇顽强的阻击战; 直到27 日
下午16 时将防务移交第三十九军。战斗中; 第二连副班长秦永发用
爆破筒炸毁了敌人坦克; 第五连在机枪全被打坏; 弹药大部消耗; 伤
亡很大的情况下; 先后有4 人代理连长指挥战斗; 守住了阵地。
在三天两夜的战斗中; 全团共击毁击伤敌坦克3 辆; 歼敌280
人。
从此; 他们享有了诸多第一:
打响了抗美援朝第一枪。
打响了抗美援朝第一炮。
出现了志愿军第一位与敌人同归于尽的英雄石宝山。
产生了志愿军第一位“ 反坦克英雄”秦永发。
击毁了敌军第一辆坦克。
活捉了第一批敌军俘虏———虽然后来死的死; 跑的跑。
??
第三六○团打响不到两小时; 第三五四团也打响了; 而且也打
出了一个“ 第一”。
抗美援朝第一个歼灭战。
10 月25 日8 时50 分; 温井方向尘土大起。敌人来了。
隐蔽在山林中的部队顿时像上了发条; 全都激动兴奋起来; 跃
跃欲试; 机枪、步枪指向公路; 迫击炮、掷弹筒也开始测距瞄准。
偏偏团长下连检查工作尚未返回。
呼叫师部; 师部也因无线电静默呼叫不通。
怎么办?
那时的政治干部都久历战阵; 军事指挥并不陌生。陈耶政委
当机立断; 立即召集参谋长刘玉珠及团部其他同志商议; 提出两个
158





方案: 一是迎头阻击顶住敌人; 优点是比较稳妥; 可以保障后续部
队和上级指挥机关的安全; 缺点是很可能打成消耗战、击溃战。二
是把敌人先头营放进来打; 打一场歼灭战; 但有一定风险。
全都嚷嚷说放进来打; 不然有什么意思。
一分钟敲定; 放进来打! 将敌先头营放进来后; 由前卫第四连封
闭口子挡住后面的敌人。具体发起攻击时间由参谋长刘玉珠掌握。
这叫关起门来打狗; 堵住笼子抓鸡。
敌人越走越近了。
来的全是车载步兵; 还有12 辆拉着榴弹炮的炮车。全都骄横
得不得了; 炮兵竟然放在行军序列的前面。最前面的尖兵不搜索
不侦察; 嚼着口香糖啃着苹果哼着小调往里闯; 压响了两颗没装瞬
发引信的地雷; 一见没伤着车; 居然停也不停继续往前开。
整个儿一个空棺材出殡———目( 木)中无人。
陈耶政委这时才在第一营第三连电话上找到了团长诸传禹。
“老陈; 你们定得好定得好; 就这样打。你和老刘指挥全面; 我
来组织指挥一、三营出击。”
诸传禹心想老子今天要亲口沾沾荤腥了。
不料; 第三五四团身后却先打响了。
参谋长刘玉珠太贪心; 想一嘴尽可能多叼点肥肉; 加上山环路
绕、林遮树障; 看不清全面情况; 敌人行军队列又拉得很长; 结果让
敌人的先头分队超越了团队设伏范围; 闯到了第一一八师师部。
邓岳等虽然知道前卫团随时可能会与敌遭遇; 却没想到有那
么快。其他人都在屋内休息; 司机躺在指挥车里睡大觉。敌人一
阵机枪; 把指挥车的玻璃窗打得粉碎; 吓得司机连滚带爬跑进山沟
隐蔽起来。邓岳连棉裤都没顾得上穿; 指挥着报务员抱着电台向
山里转移。
那光景比钻进口袋的敌人还狼狈。
住在村口的侦察连立即占领阵地。
侦察连连长耿文庭是个侦察英雄; 解放海南岛曾只身渡海侦
159
第七章
两水遭遇
温玉成先拔头筹
云山奇袭
吴信泉续竞新功
察; 大风大浪见得多了; 压根儿没把这点敌人放在眼里。再看见师
首长都安全转移了; 更是心无挂碍; 不等敌人展开; 驳壳枪一挥就
指挥着战士们端起刺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